重选人生系统 第84节
作者:
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1 字数:5433
姜庆海经过一下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算是接受了这档子事,毕竟姜百里也不是十八岁的小伙了,现在都二十六了,有一个老婆,也是应该的。
再说,他在农村,也不是过那种咸菜地瓜饼过日子,看到这满满一桌子菜,老姜心里终于也平衡了一点。
姜庆海比李书记年龄还大两岁,但是两人很快就找到共同话题,那就是聊年轻时候的事,这一聊,姜庆海就发现原来眼前这个亲家,竟然也不是普通农民。
两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干革命工作,李书记在前面冲锋陷阵,而姜庆海却一直是文职工作,魔都解放后,就一直在魔都工作,后来经历那十年,才被下放。
而李书记当年因为受伤退居二线,最后回老家务农,这一辈子都没再出去过,两人早年经历都差不多,都差不多年份参加革命工作,可两人后半辈子却是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姜庆海现在是厅级干部,如果没有那十年耽误,他起码还能上一级,而李书记这辈子,除了家里多了一堆荣誉证书,勋章,只剩下那受伤的老寒腿了。
人一辈子,不管你年轻时候如何奋斗,最终走到什么位置,人一旦到了年纪,那些心思都会淡下来。
到了晚年,老人们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希望儿女们能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这餐饭,主角早已经不是秦河和淑英了,而是李书记和姜庆海,两人交杯换盏,脸红脖子粗,最终老哥俩终于认同了,彼此亲家的身份。
第125章 39:市场惊现
父亲和哥哥姐姐的到来,的确让秦河感觉到一些压力,不过好在,他并不是姜百里本人。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中,姜百里也是选择了淑英而留下来,那他肯定不会做什么鸡饲料,只能安安分分和小李庄其他村民一样,每天下地干活,每天为那点油盐酱醋争吵着。
小两口的日子远没有现在这般轻松自在,姜百里原先的性格正如姜庆海所说那样,有些叛逆,有些倔强,这么多年,很少写信回去,成了家里最不省心的老五。
如果那时候,姜庆海突然到来,那或许会成为一个结局,或许姜庆海看到小李庄这种穷苦日子,逼着姜百里做出选择,姜百里也受够这种生活,选择离去,那到时的后果,秦河有时想一想,都觉得悲惨!
所以说,贫穷是原罪,不管是八十年代,还是几百年前,甚至是四十年后,一个男人如果没本事,他的人生选择,只会很窄,根本没有其他的人生选择。所以说,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因为穷人从出生,都得努力学习,工作,奋斗,拼搏,如果在人生道路上,抓住一个机遇,最终成功,那这个穷人是幸运的,但是万一这个成功的穷人突然遭遇生意上的失败,再一次,一穷二白,这种情况下,能重新爬起,重新走上成功的穷人,寥寥无几,大多都默然过一生,因为他们的人生中,已经再找不到第二次可以发达起来的机遇。
而富人,从小就接受各种精英教育,从小就教育拉好关系,长大后,开始考虑做什么生意,很快家里给他五亿用来投资,这个富人,在生意圈子里浪了几年后,发现一无所获,每次投资都是血亏,家里给了几十次五亿都亏光后,无奈,最后只能回家继承五万亿家业。
所以说富人的人生,即使是失败了,想重新爬起,就一句话的事,而穷人失败了,只会无穷的债务和压力伴随你的一生。
秦河无奈叹气一生,姜百里的人生,如果不是有自己介入,他的人生也有无数种选择,他可以选择放弃眼前的悲苦生活,可以潇洒的离去,而留下别无选择的李淑英。
这个过年因为有姜庆海的到来,秦河也没有再去外面喝酒了,陪着父亲和哥哥姐姐逛了逛小李庄的鸡场,还有田地,并且亲自介绍了鸡饲料的神奇。
说到鸡饲料,其他农村人不懂科学,但是姜庆海和几个子女却是懂一些,对于鸡蛋能这么大个,母鸡能生长这么快的鸡饲料,他们也十分好奇,秦河为了掩盖事实,无奈只能说,这个鸡饲料必须添加一些当地的特殊成分物质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根本无法进行全国推广,这下才让姜庆海几人无奈断了某个想法。
这种地方特色产品,在国内并不少见,比如很多地方某些食物很出名,味道比其他地方好,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小李庄这种鸡蛋比正常鸡蛋大两倍的情况,还是特别稀罕,不过姜庆海他们,也只是好奇而已,并没有特别惊讶。
毕竟,这个年代,某些大师说自己能和玉皇大帝对话,能变蛇,全国都有那么人相信,何况这种小儿科。
姜庆海原本带来几包衣服鞋子,还有魔都的小吃啥的,等在小李庄住了几天后才发现,这些东西,秦河现在根本不需要,秦河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先不说村长有工资,另外小李庄鸡场和饭店,每月算一下分红都能上百块,另外某天姜庆海还发现儿子一个秘密,一天,一个货郎偷偷摸摸进屋,搬了几坛子到货架下,最后货郎数了一叠大团结给秦河,看得姜庆海眼睛都直了。
最后才知,这是老鼠药,也是自己儿子调制的,一斤能卖三块钱,每月收入一百多。
这一算,姜庆海吓一跳,林林总总,这个小两口家庭,月收入有两百多,还不算家里那田和土,这收入比自己都高了。
而且在小李庄这几天,姜庆海也在村里溜达,发现村民对自己儿子极为尊敬,这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是因为村长身份。
为此,姜庆海也很是欣慰,想不到十年前,那个调皮叛逆的小子,如今有这样一番作为。
老父亲很欣慰,自然让秦河压力大减,终于大年初六,姜庆海和哥哥姐姐准备回魔都了。
来的时候三大包,这次回去,提了六大包,秦河把几人送上火车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姜百里原身份问题解决了,而且,秦河也答应,81年,必须回一趟家,最好带孩子一起去。
送走亲人后,秦河也算是从家庭琐事中释放了出来,开始正式准备81年的计划了。
大年十三,还没过元宵节,他就和张全德两人,赶到市区,找到那家纸浆加工厂,这家工厂是一家乡镇企业,老板也是披了一身乡镇外壳私人老板,刚开的工厂没两年,也是看到改革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好,才有了这个心思。
对于秦河提出的蛋托,老板开始不是很明白,经过秦河一提醒,秃头老板眼神一亮,他连忙拉着秦河去办公室谈。
看到老板的眼神,秦河就知道这秃头打什么主意了,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蛋托这个设计迟早要普及的。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工厂专门为小李庄鸡蛋做了模具,而且模具钱不收秦河的,不过老板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使用这个创意,显然,老板发现这其中的商机。
双方很快达成共识,签了合同,留了联系方式后,约定什么时候交货,秦河留了定金,就带着张全德开始浏览起八一年的市区了。
不过这个年头的市区,也没啥稀奇玩意,无非就是多了几辆公共汽车,大马路上主要交通工具,也是自行车。
秦河特意去逛了市区几个菜市场,和姜百里记忆中七几年的菜市场,的确多了不少品种的蔬菜瓜果。
秦河又去几个街头黑市贸易市场,这种不要票的市场,价格所谓贵点,但是人流不息,里面各种品种依然不缺,甚至一些稀罕玩意,这种地方也有,什么野味,河蟹啥的,这些都有。当秦河看到一个小贩推着二八自行车,背后放着一个特制的小箩筐,里面放着半箩筐米糠,米糠上面放了二三十个鸡蛋。
鸡蛋不稀奇,但是米糠上面的鸡蛋是小李庄的超级鸡蛋,那就有些稀奇了。
秦河见状,连忙上前查看,显然这个小贩并不是一道贩子,并不认识秦河,见顾客上门,连忙吆喝起来。
“小哥,您好,您好,来看看这个营养鸡蛋,个头发,营养好,一个鸡蛋的营养比普通鸡蛋高三倍,孩子吃了都长聪明!”
秦河笑着听着老板结结巴巴的吹嘘,笑着询问道。
“老板,这个鸡蛋怎么卖?”
老板见询价,脸色一喜,连忙回道。
“这个鸡蛋是南湖县那边的特产,在南湖县一个都卖七毛,八毛一个,我今天也不喊高价,一个您给七毛得了!”
老板这话,就让秦河奇怪了,这里离南湖县二百多里,南湖县七毛一个都随便卖,你跑了两百多里,就为了卖原价?做好事吗?
秦河上前拿起一个鸡蛋,看了看,的确是小李庄的鸡蛋,独一无二,没人可以模仿。
第126章 40:奇怪现象
秦河仔细看了这箩筐里面的鸡蛋,的确都是小李庄产的,这就奇怪了,两百多里外的市区,价格竟然比南湖县的售价还低,秦河也有些好奇地问道。
“老板,这鸡蛋应该是南湖县小李庄的超级鸡蛋吧?”
老板听到这话,连忙抬起头看了秦河一眼,连忙笑着解释道。
“小哥,你也知道小李庄呀,看来小哥是认识这鸡蛋来路了,哎呀,在南湖县,这个鸡蛋都叫小李庄超级鸡蛋,人家一听这名字,就抢着要,不瞒小哥,我也是南湖县人,前几个月见到朋友贩卖小李庄的鸡蛋,赚了点钱,我也就心痒痒,从朋友那里进了一点鸡蛋,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加上我女婿在市区这边,所以想进点鸡蛋到市区来卖!”
说到此处,卖鸡蛋的小贩神情有些苦涩地道。
“我原本以为市区人民见到这么神奇的鸡蛋,应该会一抢而空,结果很失望,我都来了三天了,鸡蛋一个都没卖出去,人家根本不认识小李庄是哪里,听都没听说小李庄鸡蛋,我不得把小李庄去掉,只叫营养鸡蛋,这样估计买的人还会多点!”
小贩的话让秦河也沉默了,果然,小李庄的鸡蛋目前名气也只在南湖县境内有点名气,传得最远的也就附近几个县,可这市区里,大家显然还不认同这种价格贵五六倍的鸡蛋。
秦河沉默一会,朝老板说道。
“老板,这鸡蛋还有多少?我全买了,就按八毛一个,我也不让您吃亏,跑这么远路,总得赚点钱。”
卖鸡蛋的小贩一听秦河这话,脸上瞬间露出喜色,再三确认后,才连箩筐都送给秦河了,一起36个鸡蛋,28.8毛钱,秦河直接给了30,老板高兴得连连道谢。
秦河提着箩筐交给张全德,对他说道。
“把这鸡蛋送到蛋托加工厂,鸡蛋送给工厂吃,我担心尺寸不准,你叫老板就按这个鸡蛋大小做模具。”
张全德笑了笑,接过箩筐,提着走了。
秦河转身见喜滋滋的老板准备回家,笑着朝他说道。
“老板,下回记得多带点小李庄鸡蛋过来卖,以后赚大钱的日子还在后面,贩卖小李庄的鸡蛋,绝对可以发大财!”
老板还以为秦河和他开玩笑,连忙摆手笑着回应。
“小哥你就别说笑话了,为了这几十个鸡蛋,我这几天都没睡好,被急得嘴巴都起泡了,哭爷爷告奶奶,都没人买,我算是看明白了,这玩意,就是南湖县人相信,其他地方,人家根本不吃你那套什么营养鸡蛋。”
秦河笑了笑说道。
“老板,我真不骗你,如果你不相信,你再过两个月来市区看看,再到这里来看看,到时你再带鸡蛋来卖,相信我,绝对会被人抢购一空。”
小贩笑了笑,没把秦河的话当真,收拾一下,就骑车离开了。
看到小贩离去,秦河沉默许久,面无表情地看着小贩离去,转身离开。
这次偶遇,让秦河想了很多,首先,小李庄的鸡蛋品牌价值还是不够响亮,第二,这个市场还很大,目前小李庄鸡蛋还没走出南湖县,自己这个村长,任到重远啊!
不过,有了蛋托,鸡蛋就可以长期运输,这个最关键的地方解决了,那接下来的任务,就该轮到发展鸡场了。
关于如何把小李庄的鸡蛋推出去,秦河心里已经有了注意,先别说这八十年代初,大家还没见过世面,要想把小李庄的鸡蛋打出名气,他脑海中有无数种方法。
计划一步步来吧!
秦河当天就回南湖县了,回到小李庄第二天,秦河就召开村民集体会议,这次召开大会的唯一议题,就是扩建养鸡场的规模。
这次还邀请了大李庄村干部班子,还有大李庄村民代表二十多人,一起参加这次会议。会议首先,秦河提出如何扩建第三期鸡场问题,这次第三期扩建,不再是那种小打小闹几百只玩了,而是直接扩建一万只母鸡的鸡场。
听到这个数量,会场,喧哗一片,一万只母鸡,可不是小数目,虽然大家大家的确想赚钱,但是一下一万只母鸡,这个数量简直吓到众人了。
当然,这一万只并不是一次性养出来,一下,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一万只母鸡,而是分一年时间,第一批三千只,第二批和第三批都四千只,在年底之前,鸡场母鸡总数将达到一万只,整个小李庄鸡蛋日产量达到一万只鸡蛋。
而这第三期的鸡场将不再建在小李庄,而是建在大李庄,这个提议一出,众人又是一片喧哗,大李庄的众人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心中兴奋和激动还有担忧,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个提议让小李庄的村民吵翻天了,凭什么呀!
凭什么第三期养鸡场要放在大李庄养?
我们没土地吗?小李庄虽然不大,但是乱七八糟加起来也有几千亩了,养一万只鸡算什么?
但是很快秦河拍了拍桌子,开始说明为什么要把鸡场放在大李庄了。
首先,第一点就是交通问题,一万只鸡,你们想过饲料,还有各种其他运输,要多大人力物力?
等生鸡蛋了,每天产一万只鸡蛋,你们想过如何把它装车,而如果要修一条能通车的路,人力物力,暂时小李庄也负担不起。
第二点,既然说了要带大李庄发财,那秦河必须实现诺言。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交通不方便,小李庄人太少,吃不下这么大的盘子,拉人入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式。
说到交通,这个说到小李庄人的死穴了,秦河同时也在会议上宣布,小李庄的公路将在82年设计动工,到时不但要修路,而且还要修一条水泥马路,不再是这种泥巴公路,下雨天拖拉机都要喊人推上坡那种。
当然,大李庄也别高兴太早了,就如刚刚有些村民发牢骚的那样,凭什么呀,凭什么要给你大李庄赚钱?
是呀,秦河是说团结就是力量,也答应带你们飞,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小李庄的利益在前。
所以秦河给大李庄建鸡场,提了三种合作方案!
第127章 41:大小李经济合作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