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就出道 第370节
作者:
陶良辰 更新:2025-09-10 11:48 字数:3913
此时。
听颖儿说完,范无眠笑道:
“这部电影有点特殊,文艺片的味道太浓,要不然哪会不在电影院上映,只出售影碟。内地观众们应该不太喜欢,有些窝点的老板们恐怕要倒霉了,假如他们批量生产太多,最后很可能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时间陷阱》的剧本被他修改过后,增加了一些商业潜力,仍然会跟咣线传媒合作,在内地的院线上映。
至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虽然有点意思,却很容易叫好不叫座,只适合在家看看影碟消磨时间。
范无眠深知这一点,所以连推介会都懒得举办,只想靠卖影碟碰碰运气.
法国戛纳。
冯颖儿和山贼王传媒的人一起,组团参加电影节。
除了汪宝强和徐铮夫妇,黄圣依也向《城市猎人》剧组请了几天假。
山贼王传媒砸钱包下一大块场地,海报上印了好几个项目的宣传图案,吕浩导演也带着黄波等人,摆摊为《疯狂的赛车》做宣传。
有《疯狂的石头》票房大卖在前,不少日韩、东南亚等地的代理发行商,认真观看剪辑出的宣传片。
虽然还是原汁原味的黑色幽默喜剧片,但蠢贼兄弟俩的金句经过翻译,稍微少了点味道。
在这种大型电影交易市场上,既能为自己的作品做宣传,又更容易卖出高价,不同于以往没什么存在感,如今的山贼王传媒,早已在圈子里打响名气。
《寂静之地2》很快就要上映,米拉麦克斯影业专门用很大一片地方,为范无眠的这部新片打广告。
世界各地几千家媒体汇聚在这里,只要能成功脱颖而出,宣传效果没话说。
这会儿。
黄波用胳膊肘拱了拱吕浩导演,笑道:
“你刚才看见没,连老外都认识我们范总,专门跑到照片旁边拍合影。”
吕浩导演淡定道:
“一下子跟两家好莱坞大公司合作,拍出来的作品从没扑街过,地位当然水涨船高。”
也正是由于范无眠从没失败过,让内地的一批山寨窝点大意了。
这几天已经有窝点的老板,花钱搞到《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影碟。
看完虽然觉得稀里糊涂,但却还是因为他的金字招牌,让机器24小时不停,疯狂生产影碟,打算趁着戛纳电影节的热度捞一票。
因为跟范无眠“隔空斗法”,接连吃过好几次亏。
这些山寨窝点的老板们洋洋得意,觉得范无眠千防万防,这次总算还是栽了
第381章 坑死一大片
各个盗版山寨窝点的老板,都知道范无眠打造的影视作品容易赚钱。
派拉蒙方面低估了他的名气,居然把订单安排在内地,这就跟把鱼肉放到野猫群里,还指望它们别偷吃一样。
夹带一张影碟的收入,抵得上在流水线干几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样品刚被送到工厂,没过几天就被复刻带出去了。
这些山寨窝点,很可能瞧不上施瓦辛格的新电影,却不会放过任何从范无眠身上薅羊毛的机会。
连张靓盈的《虞兮叹》专辑都被严防死守,范无眠的确挡过太多人的财路,每次啃完肉后,只让他们喝口剩汤。
久而久之,难免被人记恨上。
这次派拉蒙那边出现纰漏,全国各地无数见不得光的生产线,正跟打了鸡血似的,开足马力刻录《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甚至将沿海多个市场上的包装盒和空白光盘买到断货。
假如有人能够粗略统计一下,会发现他们短短一天就能刻录上百万张,争先恐后抢着对外供货。
许多地摊和音像制品店里,已经开始提前上架《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高价对外出售。
担心买家不知道这部新电影,有些山寨窝点还自掏腰包制作精美的海报,并在上面写着“范无眠重磅新片!2006最佳好莱坞科幻电影!”等字样。
大部分影碟买家都不会刨根问底,真以为自己掏钱买到了正版,又或者以为这部电影已经对外发布。
在很多山寨窝点里,这两天和过年差不多,一车一车往外运《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碟。
见它特别好卖,哪怕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疯涨,不少老板还在忙着增加库存数量。
某些从国外进口的自动化流水线,一天就能刻录生产三四万张,把产能统统安排给范无眠公司的新作品。
但凡稍微懂一些经济学,就会发现这里面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可惜它们之间并不互通有无,批发商们又到处打电话问哪里有货,让不少山寨窝点的老板们,产生了“只要加工出来就肯定不愁卖”的错觉。
再加上这些窝点的老板们,大多数只知道埋头生产,并不懂得鉴赏影视作品、评估它们的市场前景,被范无眠新电影能赚钱的念头蒙蔽双眼之后,都在忙着加入“抢钱大赛”。
如果经历过生产口罩的浪潮,会发现卖机器的赚钱了、卖原材料的赚钱了、终端零售环节也没少赚,偏偏很多加工口罩的小作坊损失惨痛。
因为它们不知道,又躲躲藏藏跟监管部门打游击,缺乏官方的组织管理,结果导致短短两天时间,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山寨窝点,竟然总共生产出二三百万张《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碟,每一分每一秒,这个数字仍在疯狂增加。
随后几天,总产量直接突破千万,对外批发的价格大跳水
粤省佛川。
一位名叫包德辉的小老板,在村子里开了家音像制品加工厂,表面上看起来没毛病,其实压根接不到正规的订单,只低调加工山寨影碟、专辑等等。
很多打工仔压根没有版权方面的意识,只要老板按时发工资,谁管正版不正版,而村长就是包德辉的老丈人,逢人就夸赞女婿有本事。
前几天。
包德辉从朋友口中,听说范无眠公司的新电影流出来了,而且是跟好莱坞合作的大片,院线还没上映。
他瞬间嗅到商机,先联络完批发商,得知他们正到处找货,包德辉心头大定。
最后用两条华子,外加5000块现金,才从朋友手里拿到资源,转头便安排工人,三班倒开始刻录。
吃了信息差的亏,包德辉自以为这回动作比较快,隔天凑出7500张山寨影碟,总共挣了差不多9000块的毛利润。
他把货卖给一位批发商,另一位老朋友还生气埋怨,说但凡打电话问自己几句,每张利润就能再高两三毛,有多少自己收多少。
听完心里痒痒,包德辉二话没说,埋头忙着开工生产,呼呼啦啦囤积六万多张。
这时候,外界已经发现,《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没那么畅销。
主流媒体疯狂夸赞,说有戛纳电影节的评委痴迷于这部电影,说它“刻意大胆选用新人演员、只在室内拍同一个场景,让观众将注意力放在交谈内容本身上”、“看完引人深思”等等。
网上的评价却严重两极分化,甚至就连范无眠的死忠粉,都留言说
——“什么鬼?我还以为真是科幻片,活了万年的老妖怪,本来我激动一下,然后就懵了。”
也有人写着
——“鉴定完毕,劝你们不要浪费时间了,跟想象中的外星人题材完全不同。”
——“我终于知道它为什么没办法上映,范无眠的票房奇迹,就此画上句号了。”
——“耽误我时间,还我买碟片的20块钱!”
“.”
大多数人不看好它。
粉丝大本营“范无眠吧”里也有好心人,劝小姐妹们别期待了,猜测投资这样一部电影只是为了拿奖,就跟许多明显已经和当前现实脱节的内地电影一样。
甚至连土豆网上,也有知名up主说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以前都是口口相传推高销量,这次则是无数范无眠的粉丝们,一个劲地劝身边人别看,对《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感到失望。
他的粉丝普遍比较年轻,无法领略到这部新电影的魅力。
早就看清这一点的范无眠,不想割粉丝韭菜恰烂钱,所以才放弃公开上映。
喜欢这部新电影的观众也有不少,但跟不喜欢它的观众相比,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在内地这阵唱衰《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浪潮的影响下,毫无意外,刚刚大规模铺货的影碟.滞销了。
此刻。
包德辉住在村子里,还没听到风声,给批发商打电话问道:
“伟哥,我这边做了6万多张《这男人来自地球》,你能给什么价?要不然今天就派人运走吧,压了十几万进去,要给别人结款。”
被称为伟哥的这位,闻言语气惊讶:“搞了6万多张出来,你疯啦?”
包德辉有点迷糊,问道:“不是上次你说特别好卖,有多少就收多少?”
“.当时行情是那样,现在大家都不缺货,价格也便宜。这样吧,我听人说戛纳电影节快要出结果,万一这部电影拿个奖,情况说不定会有转机,到时候你手里的货就又值钱啦。”
伟哥心知前几天说错了话,正在使用拖字诀。
包德辉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怀疑这位老主顾,故意找理由压自己的价,皱眉又说道:
“大家是老熟人啦,给你算便宜点也行,我仓库里快堆满了,新的材料快进不来了。”
伟哥尬笑道:
“不是价格的事,早上有家大工厂联系我,他那边压了44万张的库存,也都是这部电影。现在真没人收,零售那边说卖不掉,好像范无眠不行了,网上觉得它不好看。”
“.你一句不行了,我的十几万怎么办?加价买回来的材料,总共快投进去20万啦!”
“.我也没办法,我收了一大批,也砸在手上。先别着急嘛,电影节评委特别看好这部电影,应该还有救。”
听完。
包德辉差点喷出一口老血,黑着脸咬牙说:
“其他人说不好看,评委觉得好,顶个鸡毛用啊?按照成本价,统统打包给你怎么样?”
“.有点难度,人家已经降价,跌到每张1块4,亏七八毛居然没人收货。人家胡建那边有一家公司,砸了上百万张影碟在手上,亏得比你多多啦!”
包德辉听完更生气,语气强硬回道:
“比惨有意思?人家什么实力,我什么实力,你这是要我命啊!!!”
“嘟嘟嘟”
他话还没说完,伟哥直接挂断了。
大家在灰色领域做生意,既不签合同,又没给定金,出点事没办法找。
以前接订单,包德辉总会收些定金。
这次之所以例外,实在是范无眠的金字招牌太稳,连续拍出几部内地票房过亿的电影,导致人们下意识相信他的作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