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就出道 第577节
作者:陶良辰      更新:2025-09-10 11:50      字数:4965
  暂时还没有拿下外滩2号的必要。
  但考虑到拿下整栋大楼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一旦错过了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初期能够临时当做其他公司的办公室,不至于彻底闲置浪费。
  所以范无眠还是让手下帮忙,尝试着把外滩2号也拿下,暂时先交给新华保险集团使用,以外滩每年上千万人次的庞大客流量,广告效果实在太好了。
  等到先把新华保险集团的招牌挂上去,也就意味着范无眠能在外滩同时为华仑天奴、山贼王基金、新华保险还有斐仂打广告,潜移默化提升这些品牌的形象。
  前段时间为了大局考虑,挡住了无数人的财路。
  除了国际游资和某些见不得光的大老鼠,许多跟赌徒差不多的股民们,也恨范无眠恨到牙痒痒。
  不出意外,还是因此遭到些报复。
  见到趙本山的当天傍晚,网上的某位知名大v突然向他开炮,指责位于后海北沿鸦儿胡同的新四合院,每天晚上定时亮灯,直到晚上11点才关闭,而范无眠明明就不在燕京,存在铺张浪费、不重视环保、平白无故消耗电力的嫌疑。
  这次攻击他的角度有点刁钻,很快还引来其他公知,通过私人游艇、私人飞机以及大排量的超跑,同时指责范无眠不重视环保,且生活奢靡无度。
  仇富方面暂且不提,拿环保节能做文章,也能损害他在外界的形象,甚至有公知斥责他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嚷嚷着要禁止进口洋垃圾,私下里却在破坏环境、污染空气。
  发现事情在短时间内闹大了,范无眠总感觉味道闻着有点熟悉,像是老外们所擅长的那一套,喜欢拿环保做文章。
  任由别人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不是他的性格。
  当晚剧组刚收工,范无眠就让企鹅微博的工作人员配合,查找网上类似的攻击自己的文案。
  随后匿名放出消息,反击称是由于禁止进口洋垃圾的提议,触动了海外势力的利益,他们为了处理洋垃圾才买水军攻击自己,许多大v公知都收了钱,昧着良心吃里扒外。
  私底下运作完,成功帮范无眠掰回一局,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与此同时也转移了外界的注意力。
  第688章 亿的口头承诺
  网络时代。
  信息的传播速度太快了,经常快到官方主流媒体还没反应过来,事情就已经闹到难以收场。
  再加上毫无底线的水军,还有各路坐歪了位置的牛鬼蛇神推波助澜,一不留神就能让人着了他们的道,吃下无数闷亏。
  等企鹅微博的技术后台方面,配合三陆零公司的网络安全团队,顺藤摸瓜从海量ip地址当中,精准筛查出几家水军的大本营所在地。
  得知有数千个账户在短时间内疯狂抹黑自己,这彻底证实了有人正在做局,范无眠第一时间联络了在燕京接触过的熟人帮忙,想清除这些水军团队,希望借此杀鸡儆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略微一琢磨,便可以猜出这可能是风头浪尖过去后,某些人想跟他秋后算账了。
  万幸的是,从有点粗糙的手段来看,应该不是真正让他忌惮的那些寡头出手,也许只是某家公司或者某个人损失惨重,想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尽管没有吃大亏,范无眠仍然越想越气。
  当晚9点多钟,忍不住又写了篇小作文亲自回应,内容是——
  “近期我确实不在燕京,四合院晚上之所以开灯,是为了方便大家拍照,夜游欣赏景色。至于私人飞机和游艇污染、浪费的问题,我承认常年四处奔波忙于工作,稍微有一点不环保。
  做错了就要认,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我承诺在未来二十年间,至少投资1000亿港币用于建造水电站以及清洁能源相关的企业,这样一来,我多开几个灯,总没有问题了吧?”
  水电的收益稳定持久,除了官方始终压着电价不让上涨,其他方面都很适合长线投资。
  前世在横店,范无眠就接触过一位富商,说自己在哪哪哪的小水电站里入股了,每年大概能领上百万的分红,有机会借此吃上100年的红利,比单纯将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划算多了。
  这件事情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终于知道看似不起眼的水电站,居然如此值得投资。
  除了布局房地产行业收租以外,风电、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同样适合作为储蓄用的“小金猪”,再加上帮客户们管理的钱,20年内总共投资1000亿,对范无眠几乎没有压力可言。
  即使此次没有被人泼脏水,像长江水电、葛州坝等等水电上市公司,本来就在重仓布局的名单里,对原定的投资计划毫无影响。
  近段时间以来。
  哪怕躲在剧组里低调拍戏,仍然能感觉到身边暗流涌动,时不时闹出一些小动静,试图打击他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尝试将他拉下神坛。
  就算每次及时澄清,潜移默化还是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改变一些人对他的看法。
  普通人也许感觉不到,然而站上一定的高度后,会发现某些势力针对内地的封锁打压一直都没停下过,试图从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全方位围堵,为了私利里应外合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范无眠曾想过明哲保身置之不顾,可惜思来想去,很难咽下这口恶气。
  以前觉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类话特别老套,如今他才意识到无疑是经典名言。
  王冠的重量太重,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将人压垮。
  前世国产新能源汽车混战,机缘巧合干翻日韩美德车企的事情先不提,对于从老外手中抢饭吃,自己掌握高科技产业的华威公司,现在范无眠可算愈发佩服了。
  他现在充其量不过是找准时机捅几下阴刀子,远不如人家拳拳到肉,真刀实枪打得有来有往利害,那种被老美牵头联手众多国家围剿,还砥砺前进的举动,实在是让范无眠心生向往。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只关心产品本身,范无眠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整件事情的视角也不一样。
  华威集团将来所取得的成功,往小了说只是抢占市场份额、提供众多高薪就业机会,截留了部分财富,而站在大局上来看,却是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从某些程度上决定内地是否能成为科技制造产业一流强国。
  众多发展中国家只要舍得花钱,几乎都能买到现成的电子产品,也没见谁真正靠买变强了,不过是参与进组装、销售的下游产业链而已。
  要是得罪了生产国,人家一纸禁令就能彻底封锁,脖子被死死卡住了。
  只有自己能造,并且产品质量还不差,才算真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机会从市场上分一杯羹,掌握住了话语权。
  通讯网络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及制造、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等等,随便哪个都是产值过万亿的核心科技领域,倘若换位思考,站在老外们的角度上,范无眠也会连做梦都希望扼杀这家公司,遭遇各种打压也就合情合理了。
  与其说是华威本身有多牛,不如说是未来由这家公司牵头,联合一批本土高科技公司,在官方的扶持下尝试突围,打破国际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新王想要上位,难免要一一扫清旧秩序下美国的“军事”、“文化”、“美元”、“金融”还有“科技”这五大霸权。
  范无眠自认没本事扭转乾坤,但在“文化”、“金融”、“科技”等领域顺水推舟送些助攻,这倒是问题不大。
  华威创始人并不负责具体的决策,真正厉害的是团队协作和研发能力,范无眠则不同,更容易被人直接当成目标。
  如果说美国衰落退居老二的过程,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眼下只能算才刚刚开始跑,范无眠可不希望这么早就英年早逝,当然需要小心谨慎,以防某些人欲除之而后快。
  第二天早上。
  相比起范无眠的豪宅、私人飞机和游艇有多么不环保,大部分媒体选择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他承诺将1000亿港币用于投资清洁能源领域。
  一觉睡醒,喜从天降。
  不少投资了水电、光伏、风电等领域的股民们,激动到快哭出来了。
  因为股市板块轮动上涨,始终没轮到清洁能源领域,涨的时候不如其他公司,股市回调期间跌幅倒是比较居前。
  难得遇到一个重磅大利好,投资了长江水电、葛州坝等公司股票的股民们,提前开始在股吧里嚷嚷着“起码一个涨停”、“我昨天才卖掉啊”、“唉,想加仓来着,买少了”之类。
  以前范无眠自己有钱,在证券市场上的影响力有限。
  自从掌管着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天量资金,他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人深度解读,无数人想从他身上找到发财的机遇,跟着喝口肉汤沾沾光。
  跟范无眠一比,内地的什么超级牛散、知名基金经理,现在都要靠边让一让。
  a股还没开市,无数人已经等着往里冲了,生怕涨停太快,不给他们上车的机会。
  见他被人蛐蛐几句,一怒之下要搞水电站,众多网民们议论纷纷,连某些黑粉都没办法从鸡蛋里面挑骨头,不得不硬着头皮承认,这次范无眠的举动太帅、太霸气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也疯了。
  刚吃完早饭,准备坐车出门继续拍戏,就有一位港大的工程系教授登门拜访,客气说道:
  “范先生,抱歉耽误你了,但我受人之托,有件要紧的事情想跟你聊聊。”
  范无眠不着急,回道:
  “请说吧,我还能挤点时间出来,港大工程系和我之间,有什么关联吗?难道是图书馆或者新建教学楼缺钱?”
  “.”
  第689章 提前套现也不错
  来自于港大工程学,姓王的老教授确实是受人之托。
  他告诉范无眠:
  “4月初我去沪市交流开会,认识了东部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他们还请我吃过饭,这几年一直在规划研究如何在金沙江下游,建造一座世界第二大的超级水电站。”
  “那个工程太利害了,我们港城没有大江大河,永远也没机会建造那种大型工程,顶多就是填海盖楼、挖隧道跑车。那个项目相当棒,问题是资金方面有点短缺,据说短期内还看不到开工的希望,这家设计院的负责人听说范先生对投资水电站感兴趣,今天大清早联络我,希望能抽个时间见你一面。”
  “人家拜托到我这里,我不得不过来打扰,还请见谅.”
  认真听完。
  范无眠没想到,居然有人动作这么快,想方设法找上自己。
  由此可见,内地水电领域目前特别缺少资金,还不是他印象里人人争抢的“印钞机”,这明摆着属于好事,说明有机会掌握主动权,通过谈判拿下更多好处。
  可惜针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属于一个长线计划,等到手上的钱多到花不完,需要重新配置资产的时候,才会真正开始。
  范无眠暂时还没有出手的兴趣,他手上的资金还能找到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渠道,但投资水电站这样的大工程,光研究、选址、设计等工作,可能就要花费好几年,提前了解一下也无妨,免得额外浪费时间。
  回想除了三峡,那座水电站有资格称为老二范无眠突然愣了愣,惊讶问道:
  “那家设计研究院办的项目,该不会是白鹭滩水电站吧?”
  姓王的港大工程系老教授笑着说:
  “就是它,范先生果然见多识广,我还以为只有搞工程研究的人,才会关注这些。白鹤滩水电站的条件太好了,理论上每年发出来的电,足够两座港城使用,我在来的路上算了算,如果按照预计1500亿人民币的成本计算,一千瓦时售价3毛多,每年发电600亿千瓦时,不到9年就有机会收回投资成本.”
  3毛多的并网电价,按照每年发电600亿度计算,也就是180亿人民币左右,额外对航运、缓解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减轻大气污染等等很有好处。
  范无眠并不想直接投资一座水电站。
  家里装修都特别麻烦,更别提像白鹭滩这样的超级水电站工程,必定会给自己增添无数烦心事,于是苦笑着回答说:
  “真的太高估我了,需要耗资1500亿人民币的工程?我哪有实力吃下?”
  话虽如此,但他正在考虑等过个两三年,跟内地水电龙头股长江水电集团合作,采取定向融资增发的形式获取大量股份,进而间接持有三峡、葛州坝、白鹭滩等等水电站股权的可行性。
  算算时间,估计明年下半年会遭遇金融海啸,就算减去贷款利息、税费等等,初期纯粹靠水电赚不到钱,抄底三峡水电集团的股票也不错,胜在比较稳妥,每年都可以吃派息分红。
  王教授从范无眠的话里听出了推脱,继续心平气和道:
  “我只负责把话带到,1500亿只是一个初步估算的价格,不一定真需要那么多,内地人工、材料成本比港城便宜多了。金沙江水力资源那么丰富,感觉范先生只要投了它,少说都能大富大贵三代人,哪怕只占一成股,每年也可以拿回十几亿分红。”
  说完,王教授起身告辞,要去学校去给学生们上课。
  范无眠只将对方送到家门口,随即又回到客厅,认真算了算账。
  目前他的投资方式还很激进,出于狡兔三窟考虑,将来势必要开始考虑如何求稳,围绕家族信托基金配置一些低风险的核心资产,当做固定存款赚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