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2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1:57      字数:3389
  所谓“节级超赏”,顾名思义:一、按照级别发赏;二、整体赏额高于平均水准。
  赏赐的钱财来自缴获,其实就是上官巳部劫掠所得。
  这些钱,无论谁来要,邵勋都不会还回去,门都没有。
  给你们世家大族,不一定落得好,人家认为你是应该的。
  给大头兵们,却是自己树立威信的重要道具。
  谁是自己的基本盘,一定要弄清楚。
  有了基本盘,才可以施展各种操作,拉拢、消化其他势力。
  他的出身,注定只能走石勒改进版路线,不可能有其他。
  世家大族的资源,看着眼馋,但那是有毒的蜜糖,还不一定吃得到。
  裴妃,也不能代表裴家,她就是个王妃罢了。
  王衍家族,他更是不敢过多纠缠。
  至于庾亮一族,如果单他们家,倒是没什么。问题在于,颍川庾氏不是新野庾氏,潜势力可不小,也许门第不算特别高,但在颍川也是响当当的大家族。
  为今之计,还是要做大基本盘,如此才有资格玩其他花样。
  “好小子,居然诈领赏赐。”正思索间,耳边传来了陈有根炸雷般的声音。
  邵勋看了过去,却见教导队士卒按住了两个瑟瑟发抖的兵士,唾骂不休。
  “怎么回事?”
  “回将军。”陈有根大声道:“此二人乃满奋部溃兵,从广莫门入城的,冒领赏赐,被指认了出来。”
  邵勋点了点头,道:“斩了。”
  “诺!”陈有根狞笑着抽出重剑,用力挥斩而下。
  顷刻之间,两枚头颅滚落地面。
  “请将军查验。”两名教导队士卒各捧着一枚头颅,呈递而上。
  邵勋随手接过看了看,又扔了回去,道:“悬首城墙,以儆效尤。”
  “诺。”
  “立功受赏,我说话算话。谁受了冤屈,或家中有难,亦可来找我,总不能让我的儿郎受了委屈。”邵勋看着愈发肃然的将士们,道:“但有一条,违我号令、干犯军纪者,杀无赦。”
  “诺!”数千将士齐声应道。
  “教导队,分批操练部伍!”下达完命令后,邵勋委任陈有根为临时留守,自己在黄彪幢六百军士的簇拥下,往宫城而去。
  ******
  煌煌太极殿外,军士操练不休,声震屋瓦。
  邵勋入了端门后,在太极殿前观看了一会训练。
  这是他兼任幢主的部队,近六百人,部分来自原本下军的三、七、十一三队,部分来自满奋部新兵。
  说白了,其实都是新人,包括学生兵军官。
  有的新人打过仗了,两次都在大夏门,第一次是攻石超,第二次是杀退张方部骑兵。
  大部分人则还没打过仗。
  但邵勋就是喜欢这支部队,因为他的学生兵们能压住场面。
  如果把兵换成昨天来投的陈眕残部老卒,肯定不会服从学生兵的管教,那就不美了。
  这一幢人,他赐军号“银枪”。
  这是彻彻底底的私兵。假以时日,哪怕天王老子来了,他们也只听自己一个人的。
  王国军,只是他立功打名气的工具。
  银枪军,则是他身家性命的保证。
  “金三,再一次入宫城,有何感悟?”训练间隙,邵勋拉着已升任督伯的金三,笑问道。
  “乱世之中,以力为尊。”金三毫不犹豫地说道:“银枪军越能打,邵师的抱负就越能实现。”
  好家伙,金三是彻彻底底的肌肉男思维了。
  上次考“应用题”的时候,他就来了个坚壁清野的招数,十分狠辣。
  这家伙,与胡人一定很有共同语言。以后还是要多提点一下,乱世中重视武力是好的,但不能走极端,觉得兵强马壮就能包打一切。
  “好好练兵。”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
  太极殿前,随着黄彪那独特的带有韵律感的口令声,大群士卒分散至殿门内外,充任岗哨。
  片刻后,黄彪又带人入殿巡视了一番,这才点了点头。
  邵勋会意,举步入殿。
  今日太子召见,询问城中情形,让邵勋有些诧异。
  你不着糜晃,找我作甚?
  想到最后,只有一个结论:你身形有点大了,即便想躲起来,还是逃不过有心人的目光。
  嗨,这事弄得!我明明只想在幕后操控一切啊。
  “参见太子。”邵勋躬身一礼,随后目光落在帘后一道窈窕的身影上,道:“参见皇后。”
  “邵司马免礼,赐坐。”太子正了正身子,伸手道。
  邵勋看了看身上的金甲,道:“太子恕罪,甲胄在身,不便跪坐。”
  太子一窒。
  入殿之人,无论文武,穿着甲胄的确实少见。
  不知道怎地,他突然想起了上官巳。眼前这个邵勋,不会和他是一路人吧?
  思及此处,想好的话也不敢说了,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许是见着气氛有些沉闷,帘后响起了皇后如黄鹂般清脆的声音:“正月之时,司马勇战殿中,生擒逆臣。昨日又神兵电扫,驱杀入城之叛逆,令宗庙社稷转危为安。两次都是擎天保驾之功,司马可谓荩臣矣。今屯兵于太极殿外,操练不休,却不知何意。”
  “回皇后、太子。”邵勋说道:“宫中侍卫早就逃散一空,若无兵将戍守,恐难以自安。若皇后、太子不喜,臣这便下令撤军,另屯他处。”
  说这话时,他的脸色有点严肃,太子一见,急忙道:“无妨,无妨的。”
  皇后沉默了,片刻后才问道:“司马会保这一方安宁吗?”
  “臣本军户,世居于东海之滨,耕战于青徐之地。少聆忠训,早慕王化。得举孝廉,宠秩有加,喜不自胜,诚惶诚恐。”邵勋说道:“请太子、皇后宽心,有臣兵在侧,断无歹人能谋害天家眷属。”
  太子听得将信将疑。
  皇后却觉得此人说话文绉绉的,应不至于像上官巳那样贪横残暴,不讲规矩。况且,他上次还救了我。
  羊献容透过珠帘缝隙,看了一眼恭谨肃立的邵勋,说道:“司马忠烈果毅,实乃国之大幸。洛阳新逢大乱,人心未定。城外又有河间逆兵,作乱犯阙,若任其闯入,天家颜面恐难保全。幸有司马矣,退敌之事,还望多多费心。若立新功,将军名号亦非不可得。”
  羊献容随手画了个大饼,邵勋只当耳旁风过滤了掉,嘴上却道:“臣感激涕零,恨不得杀尽贼人,以报天家厚恩。”
  “下去吧,勤谨任事。”羊献容掀开珠帘,露出了一张精致俏丽的脸庞,说道。
  “臣告退。”邵勋缓步而出。
  殿中一时空了下来。
  羊献容放下珠帘,道:“见也见到了,该放心了吧?这可能是个曹操,但绝不是上官巳。今日过后,吾儿便留在昭阳殿,温习经史吧。”
  太子低声应是。
  “有些事,你过早参与,并非福分,切记,切记。”羊献容叹了口气,说道。
  两个随时可能被废的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要活下去,还真不容易呢。
  羊献容看着渐渐远去的邵勋身影。
  先是“别怕”,再有今日问对,她心中已慢慢勾勒出了一个野心勃勃,又爱装模作样的武夫形象。
  我只是想活下去啊……
  她惆怅地放下了珠帘。
  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
  张方的大部队一直到九九重阳节这天才来齐,随后便在城北扎下营盘。
  糜晃派出斥候查探,贼军并没有伐木打制攻城器械,心下稍安。
  至于张方为何没这么做,原因令人暖心:洛阳周围打来打去这么多年,近处的森林早没了,得到远处去寻找,这无疑极大增加了工作量。
  另外一点,洛阳四周有大片民宅,真的摆不开兵力。
  之前上官巳与张方野战,就出了城北民宅区。但这会你要攻城,就不得不顿兵城下,怎么办?拆房子?工程量太大。
  放火烧房子?意义不大。因为即便你烧出一片断壁残垣,还是没法展开兵力。
  城外真正开阔的地带,只在十二座城门附近,这也是为何外军攻洛阳,战斗总以城门命名的缘故——未必在城门旁边打,多半在离城门有段距离的开阔地带。
  张方扎下营盘后,一直没有动静,可能自己也在犹豫吧。
  这个鸟城,没有内应,守军再不内乱的话,真的只有长期围困了。
  金墉北城城头,邵勋、糜晃、何伦三人登高望远,观瞭敌情。
  “打又不打,走又不走,张方想作甚?”何伦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营垒,问道。
  “来到洛阳,一仗不打,肯定说不过去,回去也不好交代。”邵勋笑了笑,道:“不管怎样,张方总得来送些人头再走。”
  “郎君这话说得豪情万丈。到时候城墙不守,我可拿你是问。”糜晃开了个玩笑。
  “都督放心。”邵勋说道:“张方若诱我出城,我自不理会。若他来攻城,定杀个片甲不留。”
  糜晃哈哈一笑,虽说仍未完全放心,但确实宽慰许多。
  洛阳城下摆不开阵势,若要强攻,非常别扭。而城内增援起来又方便,即便军心不稳,战力稍弱,也可以凭借地利及人数优势,堪堪抵挡。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心、人心会越来越稳定,张方就更攻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