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201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1:58      字数:3638
  杜预这种朝堂高官认为,小孩子心思单纯,天真无邪,不会受太多干扰,嬉戏童谣可能对也可能错,有识之士应当仔细分析,以为鉴戒,或有用处。
  另者,此时的天文学中,认为荧惑星降世变成童子,歌谣嬉戏,这被称为“谶谣”。
  这就是个迷信的社会啊!
  见吴前等人交换眼色,尽皆无言,季收又看了眼威风凛凛的赵槐,心一横,道:“既是邵太白募兵,我等自当从之。”
  他身后还有七八人,见“带头大哥”这么说了,纷纷说道;“我等愿追随邵将军。”
  吴前回过神来,忧心忡忡。
  季收却不放过他,恭恭敬敬喊了一声“吴公”,催促不已。
  吴前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我何德何能,敢称‘吴公’。”
  季收不理,只问道:“此番募兵几何?”
  “暂募一千二百人。”
  “那得多跑几个地方。”季收笑道:“我家中有些亲朋好友,在外做庄客,形同奴婢。我将其偷偷唤来,举家投奔邵将军,如何?”
  “须得老实本分才行。”吴前说道。
  “那是自然。”季收拍胸脯保证道:“常年吃苦,能下地干活,可上河搬货,若不听话,随便打。不似那等老贼悍卒,不服管教。”
  “可。”吴前点了点头,道:“不过有言在先,若不成,还是会罢遣,不可能什么人都收的。”
  “好,好。”季收连连点头,满口答应。
  随后,他喊来几人,令其各自呼朋唤友,顷刻之间,便拉出了百余人,吵嚷着要当兵。
  他们不傻,不会仅仅因为一句童谣就争着当兵。
  更大的原因是吴前每次来募兵,都会带上一些银枪军士卒现身说法,用他们的经历来吸引这些纤夫、苦力们。
  人终究是向往好日子的。
  不当兵就不会死了吗?你太天真了,死的可能性也很大。
  既如此,不如当兵搏一搏——仅限禁军和银枪军,其他人若来征兵,他们保管躲起来。
  当天下午,由季收带路,吴前等人又跑了几处地方,募得四五百人。
  整个过程之中,庾亮、徐朗、周谟三人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庾亮甚至想到了是不是有人陷害鲁阳侯,并把目标锁定在了太傅幕府的一些人身上——有些时候,不需要上位者直接下令,自有急着幸进之人主动跳出来,施展腌臜手段,会是谁呢?
  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奈何奈何。
  但另外一方面,他心中也有几分动摇,万一这个童子歌是真的呢?有没有可能是真的?
  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
  邵勋收到消息时,尚未回梁县,而是临时拐到了新近完工的檀山坞。
  这是几年来建成的第三座坞堡,也是短期内最后一座。
  他第一件事是盘账。
  在经历了两年小心翼翼的经营后,今年云中三坞进行了首次两年三熟制试播种。
  去年秋收后种下的越冬小麦,在五月间收获。
  亩产么,只能说还行吧,与粟差不多。
  云中坞收获了11.2万余斛,金门坞收获6.4万余斛,檀山坞收得6.5万余斛。
  夏收后种了一季杂粮,入冬前收获,三地总计收15万斛出头。
  三个坞堡的大小牲畜数量增长到了733头。
  以上是宜阳县的产业。
  在阳翟县,邵勋还有个禹山坞,为了养护地力,今年只种了一季粟,收得11万斛,另有大小牲畜892头。
  洛阳的三座庄园,因为两年三熟制执行的时间不一,今年以金谷园收粮最多,约9.2万斛,三地总计收得粟麦粮豆15.8万斛,另有牲畜735头。
  梁县则有绿柳园,今年只草草收了1.8万斛粟,置办了百余头牲畜。
  广成泽的数据尚未汇总而来,但邵勋不太抱指望。
  总体而言,他治下的百姓分布四个县,总计已有42000多人,最长的统治了五年,最短的统治了一年,绝大部分统治了三年左右,全年消耗了六十多万斛粮食,盈余极少。
  好吧,事实上没有盈余。
  银枪军一年发放的粮赐就超过13万斛,另需万余匹绢。
  再加上战死士兵的抚恤,以及承诺给府兵养部曲一年的开销,几乎把去年从关中抢来的粮食消耗一空。
  唯一的存粮进账来自卖马收入,总计卖给南阳乐氏、新野庾氏、颍川陈氏一千匹马,总进账21万斛粮食,再加上花钱采买的部分高价粮,总计约三十万斛存于梁县,算是多年来第一次有粮食储备。
  抢回来的马儿,去掉本次出征损耗,以及部分生病而死的,总计还剩六千三百余匹。
  明年会继续卖一部分,换成粮食储备,免得继续贬值。
  盘完账后,邵勋微微点了点头。
  他早知道自己的财政没那么紧张了,但直到看完账本之后,才最终放下心来。
  “毛二,云中三坞就这样了,明年檀山、金门二坞可少少收拢一些流民,云中坞就不要进人了。”邵勋让人将竹简、木牍一一收好、抬走,然后说道:“新来之人,几年内都是亏的。虽说长远有益,但邵师变不出那么多粮食,如今这年月,金银器、钱帛乃至器械甲仗,不一定能换来粮食,就算能买到,也亏得很。”
  “邵师你把洛阳的粮价都买上去了,很多人骂呢。”毛二全面管理三个坞堡后,气度不一样了,居然敢和邵勋开玩笑了。
  邵勋听了哈哈大笑,道:“骂吧,邵师不在乎。明年邵师要重点管着广成泽那边,鲁阳县也要兼顾。别看有三十万斛存粮,但那个动不得。”
  “明年会有战事吗?”毛二敏锐地想到了什么,问道。
  “你啊,心思细腻得像妇人。”邵勋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邵勋还记得五年多前,毛二脚踝受伤,当时都哭了。
  这么一个秀气的学生,本身又有读书做管理的天分,今后就往这条路上走吧——东海一期一百五十人中,就数他最出色,毛二也算是百里挑一了。
  “若有战事,确实需要精打细算。”毛二说道:“邵师今岁俘虏了八千人,养他们也需要粮食。”
  “没有八千。”邵勋说道:“也就七千多吧,剩下的是工匠,分到诸坞堡及广成泽安置。汲桑贼众,就在广成泽屯田,给战死儿郎们挣抚恤。王阐、郝昌等河北军士三千余人,亦在广成泽、鲁阳,半屯田半训练。”
  对于河北军人的安排,粗看起来有点黑心资本家的味道。但他们不降,也逃不过个死字,如今自己给自己挣一部分口粮,邵勋再补贴一部分训练用的粮食,等到时局变化,他们也可以苦尽甘来嘛。
  邵氏军政集团的军队,在邵勋心里其实是分三六九等吧。
  银枪军是当之无愧的核心,现有六幢3600人。出征后伤亡了一部分,包括部分学生兵军官。这会已另行招募新人,再抽调一部分学生兵充任军官,把编制完善了起来。
  到了明年二月,会有新一批学生兵学满两年且年龄达标,银枪军第六幢就地扩编为第六、第七幢,另组建第八幢——此为军官培养部队。
  吴前新募的一千二百人,就是为扩军做准备的。
  长剑军现有石桥、永兴、南山三防。在过去一年,陆陆续续有部分禁军老兵愿意举家南下,开过年后会新组建两防,这也是明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简单来说,长剑军(府兵)多招募“成品”,即有底子、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银枪军就当前而言,一个老兵不要,全部招募一张白纸的新人自己训练,几乎已经成了传统。
  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牙门军算是第三等的部队,装备较差。五千多人撑死了四百多副铁铠。
  邵勋打算再观察观察,确定这支部队不会在一道圣旨下发生混乱时,便给他们改善一下装备,提高战斗力。
  至于王阐、郝昌、楼权、楼褒乃至陈眕这些人,其实算是“外系杂牌”了。但他们来得早,将来未必没有变成嫡系的机会。
  而既然是杂牌,待遇当然是不行的,混口饱饭就差不多了,全按银枪军的待遇来,邵勋会破产。如果转为府兵,一时间又没那么多地和部曲给他们。
  军队建设,还是得循序渐进。
  不过,看着实力慢慢增加,一点点变强,终究还是很让人愉悦的。
  邵勋喜欢这种感觉。
  ******
  呃,他的兴奋劲并没有持续多久,当接到吴前的汇报时,心情一下子恶劣了起来。
  “哪个孙子在害我?”这是他第一时间冒出来的疑惑。
  首要怀疑对象是越府的一些不知所谓的幕僚。
  他都不知道跟那些人哪来的仇怨。
  司马越都没放话说要对我怎么样,但你们就喜欢揣摩上意,不知所谓。
  汉国大鸿胪范隆的嫌疑稍小一些。
  毕竟刘渊对自己好像还可以?但也不能排除。
  以前的刘渊是一个人,当了汉王后的刘渊则是另一个人。
  人是有可能被环境、权力异化的——不,不是有可能,而是必然。
  总之,大概就这两家了。
  其他人也不会搞我……吧?
  邵勋转身一看,才想起卢志去了鲁阳,檀山坞这里只有毛二。
  “毛二,此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邵勋决定考一考他,问道。
  “邵师,此事不如找侯相相询。”毛二回道。
  “别躲,邵师就要听听你的意见。”
  “不如上表自辩?”
  “你啊……”邵勋有些失望。
  毛二算术不错,文采也可以,管理水平虽然一般,但也在合格水平之上,可惜还是理工男的直线思维。
  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上书自辩,便是心虚,落了下乘。”邵勋说道:“可懂?”
  “那怎么办?”毛二挠了挠头,道:“那就列一份名单,找人多编几分童子歌,给每个人都弄一份,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