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397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0      字数:2879
  邵勋微微颔首。
  战前他派出大量信使,商议一番后,最终决定以谯国夏侯氏的人为主将,而不是沛国刘氏或其他什么家族的人,这便是原因。
  亲将蔡承匆匆走了过来。
  邵勋告一声罪,然后走向远处。
  蔡承默默跟随,待到邵勋停下后,方道:“旬日前,卫将军梁芬率数千人下南阳,出任宛城都督。”
  邵勋心中一紧,然后怒气升腾,问道:“然后呢?”
  “南阳内史乐弘绪无计可施,侯飞虎决意不奉诏。留守梁县的曹公闻知,令其开城。”蔡承说道:“侯飞虎已带人撤回堵阳,说要找邵师请罪。无奈明公之前行踪飘忽不定,一直未曾找到。”
  邵勋点了点头,道:“我既委曹公留守,侯飞虎听命行事,并无错处。”
  说完,场中一时沉默了下来。
  “顺龄——”邵勋突然说道。
  “仆在。”
  “你亲自去一趟洛阳,不要大张旗鼓,私下里找王太尉,替我带一封信。”
  蔡承心中一凛,立刻应道:“诺。”
  见邵勋没别的吩咐了,蔡承转身离去。
  邵勋静静站立了一会,又找人喊来正在清点缴获的庾亮。
  “明公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庾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只听他说道:“近千里奔袭,一战破敌,壮哉!此战过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敢站出来挑衅明公,不怕死全家么?哈哈。”
  “元规,你跟了我这么久——算了。”邵勋笑了笑,说道。
  庾亮愕然,他还沉浸在大胜的兴奋之中,被邵勋这么一说,突然有点回过神来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
  邵勋看着他,说道:“元规,你亲自回一趟家。”
  “所为何事?”
  邵勋沉吟许久后,说道:“你先找到老夫人,再见一见族中长辈,就说——我思慕文君,现在就要娶她。”
  庾亮愣住了。
  前年家里面催陈公赶紧娶文君,陈公说等两年。现在又急着娶妻,转变如此之快,让人诧异。
  当然,不是真的诧异。
  庾亮这会渐渐回过味来了,脸色有些苍白。
  “汲郡那边,我会书信一封。”邵勋说道:“值此之际,无论什么结果,我都不介意。”
  说完,拍了拍庾亮的肩膀,道:“临走之前,替我写封奏疏吧。”
  “如何写?”庾亮愣愣问道。
  “就几点。”邵勋说道:“其一,苟晞劫夺漕粮,招募军士,意图不轨,我已将其剿灭。其二,漕运乃维系朝廷之命脉,我责无旁贷,定当守护妥当。其三,匈奴已得长安,气焰嚣张,八月秋收之际,或要大举南下。其四,我部久战疲惫,或无力再战。匈奴入寇之时,只能勉力自保,无暇他顾。”
  一共四条,每听一条,庾亮的脸就苍白一分。
  陈公的中心意思只有一条:苟晞来抢地盘,我杀就杀了,你待如何?惹恼了我,漕运不保了,洛阳也不保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是一个横行河南的军头,击破苟晞这一仗,快如闪电,干脆利索,声威大震。
  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别往豫兖二州伸爪子,谁来剁谁。
  同时,这份奏疏也是给豫兖二州所有世家大族看的。
  匈奴入寇,一旦我撂挑子,谁来抵挡?你们的家业保得住吗?
  “快去写吧。”邵勋轻轻推了庾亮一把,笑眯眯地说道。
  “哦。”庾亮下意识服从道,离开了。
  片刻之后,他又回过头来,忍不住问道:“明公接下来要做什么?”
  “游山玩水,谈玄问道。另外便是迎娶文君了。”邵勋说道。
  “洛阳呢?”
  “关我何事!”邵勋摸了摸怀中的讨邵密诏,嗤笑一声,道:“天塌下来,自有朝堂诸公顶着。至不济,也有都督、刺史烦忧,我操那份心干嘛?”
  密诏之所以是密诏,就是不走正规流程,私下里发的。
  我倒要看看,苟晞头上会不会再加一条“矫诏”的罪名,如果我把这份诏书出示给天子、朝臣的话。
  相忍为国,你忍不忍?
  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
  战场打扫完毕之后,邵勋很快离去,前往考城。
  统一思想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
  数日后,他抵达了考城西郊的镇军将军府。
  在看到风尘仆仆的邵勋时,裴妃吓了一跳。
  “赢了?”裴妃问道。
  “赢了。”邵勋点了点头:“阵斩苟纯,苟晞单骑走免,俘其溃兵五千余人。”
  裴妃定了定神,道:“我这便召集僚佐。”
  邵勋点了点头,然后坐在房中默默等待。
  召集幕僚花费了一些时间,及至傍晚时分,人才陆陆续续到齐。
  邵勋听到蔡承禀报后,整了整衣袍,举步走向正厅。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们的神色异常复杂。
  有幸灾乐祸的。
  有忧心不已的。
  有事不关己的。
  有苦思投机的。
  总之,就没人为这件事气愤。
  司马越的幕府,果然没什么忠臣,都他妈是和天子对着干的。
  幕僚们按照身份落座。
  左长史潘滔、右长史赵穆、左司马裴邵、右司马邓攸,这几位是秩千石的,
  从事中郎刘畴、何遂、冯嵩、沈陵、眭迈,秩比千石。
  主簿裴遐、江春。
  东西曹掾光逸、程收。
  东西阁祭酒王、曹胤。
  参军邹捷、刘蔚、李兴、冠军夷。
  记室督瞿庄、蔡鸣。
  监军裴邈。
  督护糜直。
  除这些人外,还有诸曹掾、令史、舍人等。
  除外放的、公干外出的外,在考城的僚佐基本都来了。
  军将方面,帐下督何伦、营军督满衡、刺奸督唐剑、东海中尉刘洽等都不在。
  原本在府中担任各色府吏的宗王们,已被天子勒令还京——司马越把宗王们带在身边,有时候也会给他们点事做做。
  邵勋大咧咧地坐在裴妃下首,让众人有些侧目,就连嗣王都惊讶了一会。
  “妾听政数月,深知做事不易。军民庶务,庞杂难断……”静了一会后,裴妃率先开口:“陈公智虑恢弘,精忠满腹,今愿聘其为军司,襄赞庶务,君等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都没说话。
  片刻之后,左长史潘滔、从事中郎裴邈、督护糜直三人几乎同时起身。
  “兖州九郡,闾邑成墟、乡里亡散,非大智慧、大勇武之人不可整顿,仆赞同。”潘滔说道。
  作为曾经劝说司马越诛杀天子党羽的幕僚之一,潘滔没有任何理由投向天子,他起来说这话,属实正常。
  “陈公行义素高、才兼文武,实为军司之良选。”裴邈说道。
  作为裴氏一员,裴妃亲眷,裴邈在越府的时间不短了,且深受司马越重视,给他的名头是“假节、监东海王诸军事”,是整个司马越一系各种军事力量的大监军。
  他深度参与过各种谋划,其中不少是针对天子的,会不会被清算,他也没底。
  “仆亦赞同。”糜直最后说道。
  糜晃的儿子,继续了父亲当初在幕府的职位,但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糜晃入越府,实在是司马越无人可用,于是从封国内拉人,糜直现在算是承父荫。
  三人说完之后,其他人陆陆续续起身表态,基本都是赞同。
  邵勋看了一眼,绝大部分都起身了,只有寥寥十余人没起来,看样子是不太赞同。
  不过没关系,大局已定。
  于是他也站了起来,道:“我事务繁忙,重任在肩,只是暂摄此位,诸事还是幕府英掾做主,我不过问。”
  说完,他看着众人,从怀中取出一物,当众展开。
  众人脸色一变。
  谁他妈不认识这个啊!圣旨?
  邵勋将诏书递给裴妃。
  裴妃看完之后,不动声色,又递给嗣王司马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