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441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0      字数:3214
  邵勋换了一身袍服,坐在窗前,看着池中的五条小白鱼。
  不一会儿,襄城公主司马脩袆也在婢女的陪侍下,入到了池中。
  邵勋不知道该不该收回目光。
  脚步声响起。
  邵勋扭头看向门口,羊献容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长秋……”邵勋喊道。
  羊献容走了进来,跪坐在他对面,悠悠说道:“要我穿皇后礼服的时候,就巴巴地跑过来。玩腻了之后,一去就是一年,人影都见不着。”
  “现在时机不对。”邵勋辩解道。
  羊献容冷笑一声,道:“你要等什么时机?等到什么时候?”
  “你在外间逍遥快活,我在这里跑断腿,替你打理禄田、牧养牛羊。你的那些奇思妙想,培育这个,培育那个,哪一件不是我在帮你做?”
  “你的将佐年底能收到那么多肉脯、稻谷,一个个对你千恩万谢,都是谁替你挣的?”
  “匈奴南下之前,我写信回泰山,苦劝族里不要当墙头草。不然的话,你以为他们会和匈奴那么拼?若不是他们吸引了刘雅、呼延晏,你的陈郡老巢都让人端了。”
  “南阳那边,谁在为你拼杀?南顿、新蔡,谁在为你安置流民?”
  “这……”邵勋无言以对。
  羊献容说的话有些夸大,但他不想争辩了,越争辩越收不了场。
  见他吞吞吐吐,羊献容更气了,嘲讽道:“陈公现在太威风了,娶了新妇后,颍川士族尽皆拜倒。怎么,今日是带新妇来刺激我么?取笑我自不量力?”
  邵勋一皱眉,羊献容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对啊。
  冷落了她一整年,好像确实有点过分了。
  羊献容见他光皱眉不说话,眼神愈发危险。
  只见她扭头看了眼窗外汤池里的庾文君,直接起身,坐到邵勋怀里,道:“你的新妇在外面,我在里面。你就在这里抱我、爱我,我就原谅你,如何?”
  “你疯了?”邵勋低喝道。
  “一整年见不着人影,换谁不疯呢?”羊献容搂住他的脖子,说道。
  “长秋,来日方长。”邵勋试图推开她。
  “庾文君随时可能看见我们。”羊献容说道:“你把我压在身下,她就看不见了。你不是最喜欢皇后么?还等什么?”
  “长秋,我想了想,你确实应该出宫走动走动。”邵勋咽了口唾沫,说道:“许昌、陈县那边,风物绝美,可多走走看看。”
  羊献容一愣,手上的劲小了许多。
  “亦可解我思念之情。”邵勋又在她耳边说道。
  羊献容沉默了一会,轻轻起身,走到外间,唤来一名婢女,道:“庾夫人出浴后,就引她去客房歇息吧,我就不请她来这边饮茶了。”
  “诺。”婢女转身离去。
  邵勋出了一脑门子汗。
  羊献容无力地坐回邵勋对面,眼圈有点红,道:“你‘思念’的时候就来抱我上床,不‘思念’了就一整年都想不起我,你把我当什么了?”
  “可能是以前你对我太好了,稍稍说两句软话、假话,就让我狠不起心来。”
  “你娶个妻弄那么大动静,给谁看呢?”
  羊献容喋喋不休,但这会说话的语气就正常多了,不像之前那么疯。
  邵勋想了想,感觉这颗炸弹确实拖不下去了。
  人总要为以前的错误买单,想想也是昏了头,色胆包天,连先帝遗孀都敢招惹,现在要想办法解决了。
  他悄悄看了眼窗外,然后抱着羊献容,躲到角落里,轻抚着这张堪与王景风媲美的精致面庞,道:“洛阳三天两头打仗,我估摸着没人关心广成宫这边了。你出外走动走动,朝廷也懒得管。”
  “朝廷穷得要死,都一年多没送宫中用度过来了,正旦亦无使者前来宣慰。”羊献容嘲笑道:“你担心个什么劲?”
  “你想去哪?”邵勋问道。
  “我要跟伯父学书法,你在陈郡帮我找个地方。”羊献容说道。
  卧槽!真是天才般的借口!
  羊家书法挺有名气的,找自家伯父学习,也不怕人说闲话,邵勋真佩服羊羊的机智。
  “好。”他一口答应了。
  “现在你想做什么?”羊献容将脸埋在他怀里,问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邵勋亲了她一口,道:“等你去了陈郡再说。”
  羊献容沉默片刻,冷笑道:“你对庾文君可真好,对我就只有糊弄。”
  邵勋讪讪一笑,抱着羊献容,轻声安慰一番。
  进入到了他熟悉的轨道,羊献容本身也顺气了,自然不可能再失手。
  在邵勋的连番催促之下,羊献容不甘心地离去了。
  没过多久,庾文君顶着红扑扑的小脸,一把扑进了邵勋的怀中:“夫君。”
  蓦地,她鼻子轻嗅了下,然后用力搂紧了邵勋,低声道:“我累了,带我回去吧。”
  “不住这?”邵勋惊讶道,衣服都带了。
  庾文君摇了摇头。
  “好,回材官庄吧。”邵勋说道。
  “你明日还要出去吗?”
  “不了。明日在材官庄召见韦辅、梁臣,后天看一下牧场,再操练几天军士,便走了。”邵勋说道。
  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
  清晨的薄雾中,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喊杀声。
  数千名士兵站在空旷的原野上,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激昂的鼓声之中,来了一次冲锋。
  冲锋完毕之后,身背认旗的军官们开始了日常打骂。
  新兵们被训得跟灰孙子似的,头几乎低到裤裆里。
  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时辰左右。
  打骂、休息完毕后,众军继续列阵,三百多邵氏亲兵骑着战马,由远及近,开始了第二轮训练。
  这是为了让新兵熟悉骑兵。
  越熟悉,越了解,就越不容易害怕,越不容易自己吓自己。
  韦辅、梁臣二人陪着邵勋在阵列旁走来走去,时不时说笑几句。
  “河间王颙之后,关中之兵就一天不如一天。到了现在,完全靠豪门部曲和羌氐胡众了。”梁臣的目光在银枪军右营士卒身上转来转去,道:“明公这兵,再练个一两年,就成气候了。”
  “比之匈奴如何?”邵勋问道。
  “若对上匈奴骑军,有些吃力。”梁臣实话实说:“听闻明公还有银枪左营,纵横南北,或能战而胜之。”
  “我若举银枪、义从之众北伐,可能攻灭匈奴?”
  “不能。”韦辅、梁臣二人几乎齐声说道,脸上甚至还有几分担忧,他们是真怕邵勋脑子一热,以为凭一两万银枪军、几千骑兵就去攻伐匈奴。
  “哈哈。”邵勋很满意,这两人有求于他,甚至依附于他,但没有顺着他说话,品性还是可以的。
  若要北伐匈奴,按如今的情况来看,一定会引发全面决战。
  不可能说你只攻一处,人家其他地方都在看戏,让你一点点削弱他们。
  要打,就一定是至少四路北伐。
  一路攻弘农,解除侧翼威胁。
  一路攻河内,直入上党。
  一路攻河北,哪怕不与石勒、石超大打出手,也得往这个方向分派人手。
  最后还需一路监视青州。
  甚至于,如果荆州、扬州、徐州方向有人搞事拖后腿,你还得再分出三路兵马。
  四路齐出,对现在的他来说太过勉强了。
  再者,他现在需要培养方面大将。
  这个方面大将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自己人,忠诚,这是首要的;二、能力合格。
  以前他太过亲历亲为,担心手头本钱赔光了,不放心让手下人独当一面。
  现在么,势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不能再学以前的小农做法了。
  金正、王雀儿二人,该撒手就得撒手,老师一直呵护着,学生是得不到足够的成长机会的。
  春耕之后,王雀儿已率银枪军左营前往高平,让他单独负责一个方向,培养下全局能力。
  李重则前往濮阳,继续总领大河防线。
  南方则一片空虚。
  这个时候,如果司马睿偷自己的屁股,麻烦还是比较大的——这就是邵勋一直坚持保朝廷的主要原因之一。
  朝廷没了,司马睿头上最后一点大义束缚也没了,他完全可以自由行动。
  朝廷在,司马睿从寿春派舟师北上,攻陈郡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你等去了南阳,凡事可与乐弘绪商量着办。”邵勋说道:“量力扩充一下部伍,梁都督不会拿你们怎么样的,毕竟朝廷还在。”
  “明公以为,关中战事何时能够结束?”韦辅问道。
  “这可不好说啊。”邵勋说道:“此事实取决于匈奴,就看刘聪愿意投入多少本钱了。”
  韦辅、梁臣点了点头,他们也是这个看法。
  说实话,匈奴第一次攻打关中,太过顺利了,有点取巧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