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567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1      字数:2978
  从天空俯瞰下去,长长的车队分解成了三个呈品字形排布的小车阵,互为犄角。
  车阵外围是冲天而起的尘雾,匈奴骑兵在雾中若隐若现,呼喝连连。
  这是他们惯用的战术。
  也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命令,顷刻之间,双方射起了箭矢。
  运粮的辎重车队可没强弩这种奢侈玩意,三千人的队伍中只有不到三百张弓,而匈奴骑兵则有足足四五千人。
  他们轮番靠近,射了就走。
  车阵内的发箭还击。
  一时间箭如雨下。匈奴那边人仰马翻,车阵内也惨叫连连。
  射了一会后,车阵内的步弓手人数太少,已落于下风,伤亡也远远超过匈奴骑射手,渐渐力不能支。
  带队的匈奴军官大喜,将另一支休息完毕的队伍派了上来。
  他们马速不快,但贴得极近,转圈的时候不断拈弓搭箭。箭矢密密麻麻,将车阵内的步兵都射得惨叫之声不断。
  盾手极力遮护,但又怎么可能遮护完全呢?
  伤亡不断产生,他们似乎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
  突然之间,最前方的一个车阵崩溃了。
  由关西坞堡民组成的军士大喊大叫,冲出了车阵,四散而逃。但他们很快被匈奴人追上,一一射倒在地。
  一部分匈奴骑兵下马,高举着马刀、铁剑,冲进了已完全崩溃的前阵之中,大砍打杀。
  还有人开始往辎重车上浇油,然后点火。
  冲天烟雾升腾而起。
  拉扯的挽马、驴骡骚动不已,四处乱跑乱撞,场面一片混乱。
  匈奴主力士气大震,继续盯着剩下的两个车阵,转圈射箭,不断收割着人命。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又响起了马蹄声。
  “呜——”角声一响,正在不远处休息的匈奴骑兵翻身上马,前出戒备。
  围绕着车阵转圈射箭的匈奴人则缓缓收拢。
  新来的骑兵露出了真容。
  他们高举“乔”字大旗,原来是沿长沙沟和石桥来回巡逻的义从军骑兵。
  匈奴阵中响起了钲声,数千人缓缓收拢,列于一处高坡之上。
  对峙片刻后,倏然远去,消失在了旷野中。
  乔洪策马而来,收拢了一些残兵败将。
  步兵也赶紧打开车阵,出去灭火。
  一场袭扰粮道的战斗,就这么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了。
  乔洪巡视完战场后,不由地暗骂:还不到三十里的路程,这些关西坞堡民们就顶不住了,与银枪军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另外,弓手也太少了。
  银枪军全员会射箭,关西坞堡民最多十分之一会射箭,可能还不到。你这么弱,人家就敢顶着你的步弓冲上来,纵骑围射。
  说到底,实力问题。
  “今日不要走了,就地扎营。”乔洪马鞭一指,直接命令起了这些人,说道:“我已遣人至长沙沟求援,明日我护送尔等北上。”
  带队军官灰头土脸,讷讷无言。
  北地的战斗烈度,真不是王如、杜弢之辈可比的,他是真服了。
  十余年前,他曾跟随张方东进洛阳,遇到过充作雇佣兵的鲜卑、乌桓、匈奴人。
  那时候的匈奴人,打仗可没现在这么有章法。
  原来每个人都在进步,就他原地踏步了。
  轻声叹了口气后,他带着亲兵抚慰伤员去了。
  待至长沙沟,看看能不能要点偏厢车过来。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那是战车,造价不菲,不是给他们这些运粮队准备的。
  再者,看到过方才顶不住压力,全军崩溃的场面后,他也怀疑即便有了偏厢车,他手底下的人也不一定能守住车阵。
  一切终究看人啊,他们还需要历练。
  ******
  六月二十八日,石勒巡视完城防修缮工地后,回到了府中。
  幕僚们紧随其后,行走之间,犹在讨论战局。
  来到书房后,石勒坐于上首,伸手接过仆人送来的军报。
  呃,他不识字,于是又递给张宾。
  张宾看完后,解释了一番:“二十五日,刘将军于石桥北突袭晋人粮队,杀千余人,烧粮数百车。”
  “二十六日夜,王将军潜渡淇水,于朝歌北突袭晋人,杀三百余人,未能烧毁粮车。”
  “今日,孔将军于长沙沟北突袭晋人粮队,杀百余人,因贼军骑队出动,遂撤走。”
  石勒听完,有些欣喜,也有些不满意。
  袭扰粮道,本来就是骑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但这几回,伤亡固然很小,却杀得不下一千五百晋兵,可谓大胜,但没有完全截断他们向前方输送粮草的行为,让他有些不满意。
  三十里一筑城,让粮道人为缩短了。
  一些战力不强的运粮队有可能被一击即溃,但有些人并不是一触即溃,只要能挺个一两天,就能冲进城内,获得喘息之机。
  甚至于,坚守几个时辰,得到增援,进而逃出生天。
  他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满意的,因为战果不该只有这么点。
  但大概也就这样了。
  王阳、刘征、孔豚等人其实非常卖力了,奈何邵贼为了对付他的袭扰战术,宁愿大费周章筑城,也要死死守住粮道,确实不好啃。
  想到这里,他又扫了眼房内众人,突然一笑,道:“打得不错!袭扰久了,总会有效果。刁长史,你再遣人分至各坞堡,跟他们说清楚了。很多人能当上坞堡主,还是靠我的委任。战事正烈,让他们休要生二心。”
  “诺。”刁膺立刻应道。
  “骑军连番得胜,步军也该有战果了,催一催冀保。”
  “梁镇远那里,也得催一催。什么时候了,还按兵不动。”
  “广平、赵、巨鹿、常山等郡,加紧输送粮草而来。”
  石勒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命令,颇有些举重若轻的感觉。
  幕僚们见了,心慢慢定了下来。
  “对了,邵勋到哪了?”石勒又问道。
  张宾抽出一份公函,道:“大王巡城时,长乐有军报传回。邵勋攻城三日,拔之。最迟明日便会往安阳进发。”
  又近了!那个人又近了!
  石勒深吸一口气,道:“传令,冀保即刻停止南进,退守安阳。”
  “遵命。”张宾默默记下,没有给出更多的建议。
  石勒看了他一眼,微微有些失望。
  随即又苦笑,这还能建议什么?一旦让邵勋扑至安阳,骑兵好跑,冀保的步军却跑不了,完全被邵勋、李重南北夹击,关门打狗了。
  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幕僚们这会都不说话了。
  屋内的气氛稍稍有些凝重。
  什么袭扰、断粮、伏击,固然不错,战果也说得过去,但问题是,邵勋仍在一步步靠近邺城啊。
  你不能把他挡住,每过一天,主动权就丢失一分,可辗转腾挪的余地就更小一点。
  不信?冀保的步军为何被紧急召回?不就是担心被拦在安阳、荡阴之间,陷入重重包围么?
  有人甚至开始怀疑,如此这般的袭扰到底有没有用。
  邵勋皮糙肉厚,你拿石子远远扔他几下,甚至绊他几个跟头,能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吗?
  待他一步步走到身前,给你来上一拳,可顶得住?
  石勒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看向张宾。
  “大王,梁镇远应该会于近日发兵。”张宾拱了拱手,说道。
  “唔,不错。”石勒笑道:“所谓唇亡齿寒,他若发兵,则局势大为改观。”
  冀州刺史、镇远大将军梁伏疵其实已经发兵了,不过他去了乐陵。
  邵勋渡河北伐之后,冀州大地风起云涌,杀官造反的不在少数。
  安阳人邵续在乐陵起兵,得众人响应,据厌次而反,梁伏疵就是去镇压邵续的。
  与邵续一样的人还不少,是个麻烦事,须得着即剿灭。
  他能不能南下,委实难说。
  不过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了,眼下还是要鼓舞士气,以拖待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
  长乐县西有一座新起的浮屠,名曰“雨花寺”。
  即便是战乱年间,雨花寺依然香火甚旺,供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