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634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2      字数:3221
  邵勋把玩了一会,道:“袴也要褪下。”
  袴是穿在裙子里面的,直达于股,有独立的左右裤管,过膝。
  每条袴管都有裆,但并不缝在一起。
  也就是说,与普通劳动人民穿犊鼻裈、军士穿满档裤不一样,相当多的贵族男女还穿着传统的不缝裆的裤子。
  邵勋轻轻解开裆间的系带。
  王景风下意识并拢双腿,脸上血红一片。
  邵勋轻轻去抽袴管,没抽动,于是手伸了过去,一点点往下褪。
  触碰之处,滑腻、结实、饱满、匀称。
  王景风整个软了下来。
  邵勋终于将袴褪下,原本紧闭的双腿微微打开,河谷密林秀丽无比。
  他认真洗着小腿、膝盖。
  王景风软在坐榻上,静静地看着他。
  她的上半身仍然穿着完整。
  绿色箭袖衫,直达腰间,非常贴身。
  白色抱腹穿于里面,紧紧包裹住凹凸有致的身体。
  下半身的敝膝、长裙、袴皆已被褪下,空无一物。
  她想捂脸,又浑身酸软提不起劲。
  今天这场濯足,从一开始就不对劲。
  邵勋洗得非常认真,心无旁骛,但王景风就是觉得他眼角的余光在窥探着什么。
  有心并拢双腿,但腿被人家拿捏在手里,酸酸麻麻,用不上力。
  邵勋洗着洗着,似乎嫌洗不干净,于是将一条修长的玉腿抬起,从小腿往上,一寸一寸往前擦洗。
  王景风整个人颤抖了起来。
  “我……”她欲言又止。
  “乖。”邵勋看了她一眼。
  脸色绯红,气息急促,大眼睛水汪汪的,倒映着邵勋的人影。
  “洗好小腿、膝盖了。”邵勋轻轻笑了一下,又出门换了一桶水。
  接下来是洗大腿。
  他还是一副认真细致的模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由轻及重、由快及慢……
  当洗到最后一部分时,王景风终于攒出了一点力气,抓着他的手,乞求道:“别。”
  邵勋停下了动作,手放在大腿内侧与坐榻之间。
  王景风似乎想到了什么,一下子捂住了脸,不敢看他。
  邵勋沉默地在木桶中洗了洗手。
  “抱我去榻上。”王景风轻声说道。
  “嗯。”邵勋点了点头。
  先替她褪去上衫,再脱去抱腹,然后一只手伸进腋下,一只手伸进腿弯,将白玉美人用力抱起,向床榻走去。
  “你一定要对我好啊……”王景风喃喃道。
  “一辈子对你好。”邵勋说道。
  王景风搂紧了他。
  天空飘来几朵乌云,遮住了明月,反复害羞得闭上了眼睛。
  第十六章 战争季(上)
  清晨,庾琛来到了冰井台。
  一番询问之后,得知陈公住在铜雀台,于是又往回走。
  下到铜爵园内之后,他停了一下,因为看到了卢志。
  “卢长史。”庾琛行礼。
  “庾校尉。”卢志回礼。
  卢志原本是侍中,现在又兼了车骑将军幕府右长史之职——原平东将军幕府只有一个长史,改组为车骑将军幕府后,置左右长史,裴康为主,卢志为辅。
  庾琛还是司隶校尉,朝官,并未在幕府兼职。
  现在的大河以北,基本上是由庾琛、卢志两个人主导。
  庾琛虽然是邵勋的老丈人,但在河北根基浅薄,只局限于黄河北岸那一小片地方。所以,邵勋把魏、汲、顿丘三郡交给他打理。
  卢志本身就是河北人,出身名门,又在司马颖幕府任职多年,根基深厚,妻子乃清河崔氏女,在河北可谓呼风唤雨,因此接手了清河、乐陵、渤海、平原、巨鹿、赵、博陵七郡国的事务。
  广平、阳平、安平三郡则由两人会同办理。
  庾琛的主要任务其实是收拢流民、安置百姓、清查户口、丈量田亩,说实话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同时也是夯实根基的事情。
  汲、魏、顿丘三郡的士族豪强势力已经衰弱到了相当程度。
  地处战争前线,反复拉锯,地头蛇们或死或走,损失惨重。石勒控制之后,又清理出了相当一部分农地、草场,划为官田,并在魏郡大量“均田地”,给跟随他多年的军士分地分宅。
  石勒败退之后,庾琛接手,利用他在汲郡为官多年的影响力,在石勒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巩固,甚至清理了部分在战争期间与匈奴勾勾搭搭的士人豪强,罚没其庄客、田地,将这些人变成自耕农,编纂户口。
  卢志的任务就截然不同了。
  他以招降纳叛为主,不动当地豪族的利益,甚至多有安抚,给官给地位。只要你投靠过来,一切好商量。
  这是他擅长的,也是最能发挥他优势的地方。他做得很不错,让浮动的人心慢慢稳定了下来。
  从两人分工就可以看出,庾琛是为邵勋经营基本盘,卢志则在为他拉拢附庸势力。
  是的,魏、汲、顿丘三郡是被当做核心基本盘来经营了,与河对岸的濮阳以及豫西的洛南诸县、襄城、汝南、新蔡、南顿、陈、梁是一样的性质——当然,性质一样,但稳固程度不一样,毕竟这是河北。
  广平、阳平、安平三地则介于基本盘、附庸势力之间。
  石勒在广平分过地,自耕农数量颇为可观。
  阳平地处南北拉锯处,但拉锯得不够厉害。
  安平则是刘汉冀州刺史驻地,来了许多胡人,豪族与胡族并存,形势复杂。
  简单来说,这三个郡国的地方豪族元气大伤,但还有相当的力量,形势又比较复杂,故庾、卢二人协同办理,最终目标是削弱豪族势力,将胡人编户齐民,严加管束,慢慢变成基本盘。
  多年来,邵勋就是这么一个思路,且持之以恒到现在。
  他就是要打造足够多的自耕农,经营强大的基本盘。
  他把世家分为三个阶段:魏晋“完全体”世家、南北朝后期的军功世家以及隋唐的官僚世家。
  官僚世家是最终目标,不一定能实现,但如果能走到这一步,这辈子值了——完全消灭世家是不可能的。
  军功世家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的土地、部曲数量以及影响力,都远远不如魏晋世家。
  说白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是瞄着世家的经济基础去的,即土地和人口。
  动不动拉出几千上万兵,吓不吓人啊?地方上到底谁说了算?
  庾琛、卢志二人见完礼后,表面上一团和气,往铜雀台而去。
  “听闻子道前往渤海筹粮,怎么就回来了?”行走之间,庾琛问道。
  “渤海诸族已出粮二十万斛,正往南皮输送。”卢志说道:“平原华氏一家便愿出二十万斛,但阳平太守之职始终未能落实,老夫回邺城,便是为了此事。”
  “原来如此。”庾琛点头道:“华氏乃名门,陈公又曾许诺过,阳平太守可也。”
  卢志心下稍安。
  阳平的事情,他没法一言而决,得与庾琛商量着来,他能同意,陈公那里就不会有问题,定然从善如流。
  当然,华畅能当阳平太守,根本不是因为钱粮之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平原华氏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有他们的人当官,地方稳定,筹集钱粮速度快,还能给你提供兵员、役徒甚至部分武器装备。换个别人,不说办不成吧,起码会大打折扣,这才是魏晋以来各位统治者们不得不捏着鼻子与世家大族合作的最重要原因。
  平原华氏愿出二十万斛粮,远超平均,说白了就是提醒下邵勋,你曾经答应的阳平太守呢?快点落实啊。
  面对华氏这种庞然大物,卢志也不敢怠慢,处理完渤海的事情后,便回邺城催促。
  两人并排而行,很快来到了铜雀台下,往上攀登。
  清晨时分,台间树木郁郁葱葱,鸟雀叽叽喳喳,盘旋不定。
  每隔七八步,便有军士持械肃立,目不斜视。
  偶尔遇到上下铜雀台的仆役。
  有往上输送粮肉、果蔬及日常用度的,也有从台上拉废弃垃圾的。
  庾琛眼尖,看到了一件被扯坏的女子抱腹,脸色顿时阴了下来。
  不过也就是一瞬,很快又恢复正常,只是看着铜雀台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
  卢志也看到了,更捕捉到了庾琛脸上一闪而逝的表情,嘴角顿时翘了起来。
  这个庾子美,往汲、魏、顿丘三地安置了不少河南官员,这是想做什么?
  卢志笑了笑,当先而上,很快登上了铜雀台。
  “明公在沐浴?”在殿前值守的刘灵的话让庾琛更是忧虑。
  王夷甫的女儿!
  每每想到这层身份,庾琛就有些烦躁。
  其他人就罢了,王夷甫乃天下名士,却让他背上了莫名的压力。
  “庾公、卢公且随我到偏殿歇息一会。”刘灵手一伸,语气很不错,但态度也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