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644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2 字数:3590
他怕庾家吗?当然不怕。
说句难听的,老丈人不知道他在铜雀台和王氏姐妹搅和在一起的事情吗?但庾琛都不敢提这事,怕邵勋不高兴。
能治邵贼的,只有这个一心一意念着他的十九岁少女。
因为他欠她的,无关利益,只谈情分。
“听闻夫君在徐州旗开得胜?”庾文君的情绪明显好了很多,从他怀里起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夫君的军司衙署。
隔壁应该是东海太妃的居所之一吧?居然还有个小门,通向哪里的?
“哦?许昌那边都怎么说?”邵勋走过来抱住了妻子,遮住了她的视线。
庾文君在他怀里磨蹭了下,又轻轻嗅了嗅,道:“荀家已派人东行,前往徐州,劝荀泰章献彭城。”
“荀家若不做这事,我可就要‘提醒’他们了。”邵勋说道:“兖州这边也有人回徐州了,刘畴、何遂二人。我这次便要让司马睿看看,到底谁的话在徐州好使。呃,这几天在考城忙的就是这件事,反复权衡,多番叮嘱。”
庾文君轻轻掐了他一下。
邵勋又松一口气,心下暗喜。
“五月五的时候,妾召集士人、将佐家眷出游。”庾文君又道:“放出了夫君要筹粮的口风。阿爷昨日和我说,已筹集到六十余万斛,开始起运了。麦收之后,应还能筹集八十万斛。”
“真是帮了我大忙了。”邵勋喜道。
“我不比别人差。”庾文君把头埋到他怀里,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我想帮你。”
邵贼的“中军大营”被彻底击溃。
门外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还有几声咳嗽。
庾琛来了,身后还跟着庾珉、庾衮等人。
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
“明公这小院倒是挺别致。”庾衮四下扫视一番,笑道。
他是处士,经常住在山间茅屋内,对这些最是喜爱不过。
时已近傍晚,夕阳余晖洒落院中。
榆槐洒下长长的影子,遥遥对立。
庭院一角,还种着数十株竹子,在院墙下摇摇曳曳。
树下还有石桌、石凳,可在此闲坐饮茶。
另外一边,靠近窗户的地方,甚至还挖了池塘。小小的荷叶浮在上面,晶莹剔透,煞是可爱。
这是一个充满野趣的庭院,勤劳案牍之余,可在院中走走看看,颐养性情。
“鱼有深水,鸟有高木,此自然之理。”庾珉接话道,若有深意。
“坐下谈。”邵勋伸了伸手,招呼众人在石桌旁坐下。
“尚书此来,可是京中有事?”邵勋看着庾珉,问道。
庾珉是尚书令,位不太高,权柄非常重。按理来说应该在京中奔忙的,结果直接跑来了济阳,都不上班的吗?
“确实有事。”庾珉点了点头,说道:“天子应该发了不少密诏出去。”
“哦?到底还是坐不住啊。”邵勋笑道:“可知道发给谁了?”
“王敦那一份。祖逖那边兴许也有一份,再多就不知道了。”庾珉如实说道:“最近有传闻,天子还遣人去关中和幽州了,但道路阻隔,使者行至半途便返回了。”
“谁帮天子传递消息的?”邵勋问道。
“不知。”庾珉摇了摇头,道:“王夷甫说侍中许遐、中书侍郎阎鼎、河南尹第五猗、光禄大夫李述、轻车将军焦求等皆有嫌疑。”
“这五个人,来源还挺杂。”邵勋说道:“天子也在招降纳叛啊。”
许遐、第五猗算是天子拉拢的朝臣。
阎鼎原来是梁芬的人。
李述是已故司空荀藩的人。
焦求曾与苟晞联系密切。
这算什么?反邵大联盟?不,在邵勋看来,他们玩的都是过家家游戏罢了。
“把这些人都打发出去吧。”他直接说道。
我管你有没有嫌疑,是不是冤枉的,全部赶出朝堂。就这还是手段温和的,若换了司马越,可能直接就杀人了。
庾珉听到邵勋的要求,略微沉吟了下,答应了。
当然,这事他一个人干不了,还得联合其他人,并且花费一段时间。
说完这事后,几人便开始喝茶。
庾琛、庾珉身后还站着三人,其一乃禁军将领陈眕之子陈逵,另外两人分别叫郭德、辛佐。
后两者都是许昌人,祖上也曾经阔过。
郭德出身颍川郭氏(汉末阳翟属颍川),祖上出过袁绍谋士郭图、曹操谋士郭嘉。
辛佐出身颍川辛氏(汉末阳翟属颍川),祖上出过袁绍谋士辛评、辛毗。
这两家真的败落了。
辛氏还好一点,曾经与羊氏联姻,但混到现在也不行了。
郭氏更是直线坠落,几乎默默无闻。
庾琛、庾珉带着这三个年轻人一起过来,意思很明显了,在邵勋面前混个脸熟,将来用人的时候可以推荐。
另外,郭氏、辛氏这两个没落士族多半已投靠庾氏,成为他们的附庸了。
陈氏处境比这俩强一点,毕竟陈眕在禁军为将,陈匡又是颍川太守,但在庾家日渐强势之时,也不得不低头,向他们示好。
鄢陵庾氏,原本不过是个二三流家族,在颍川这种士族扎堆的地方,需要仰人鼻息的存在,而今快速崛起,势力遍布颍川、汝南两地,众多中小家族纷纷投效,以求上进。
邵勋和庾文君的联姻,直接改变了整个豫州西半部分势力格局。
所以,邵勋在邺城最后那段时日,天天与王景风过夜,庾琛都没说什么,他深知庾家权势的来源是哪里。
当然,邵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越界。他唯一做得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还没有碰殷氏、毌丘氏两个媵妾,毕竟正妻还没诞下儿子——媵妾所生之子,完全可以抱给主母抚养,且应视如己出。
庾文君亲自端着茶水走了过来,众人纷纷起身致谢。
送完茶后,庾文君不再打扰他们,而是在池塘边信步走着,时不时扭头看着夫君。
邵勋在她的长辈们面前气度沉稳,一副上位者的姿态。
长辈们也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上,静静听着邵勋说话,时不时应一声。
庾文君突然间捂嘴偷笑。
她在父亲面前经常挨训,父亲在夫君面前又一副郑重其事乃至毕恭毕敬的态度。而夫君在她面前,又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的心情。
想到这里,庾文君心中欢喜了起来。
男人们喝完茶,继续谈事,而她则慢慢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筹粮之事,办得如何了?”邵勋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各家多有怨言,但多多少少都纳了些粮。”庾琛说道:“老夫一回许昌,便拜访了几个老友,知道一点他们的想法。”
“河南四战之地,自汉以来,遭受的苦楚太多了。琅琊王于建邺怒斥明公,江东豪族虽然附和寥寥,但也没有多反对。祖逖北上徐州之时,便得数千兵相助。纪瞻赴寿春,除带了大量丹阳兵外,江东诸族也支持了数千私兵。”
“纪瞻就任江北都督后,三天两头在淮水巡视。汝阴、谯国、沛国等地深感不安,深盼明公派兵南下,于要地列栅,阻遏贼锋。然明公迟迟不派兵,诸郡国父老深感失望。”
“又,明公精兵强将汇于河北,与匈奴连番大战,他们未见得多少好处,却不断出粮出兵。若这还罢了,南兵又屯于淮上,眼见得腹背受敌,乡里要毁于战火之中,因此满腹怨言。”
“再者,明公开的战线委实太多了些。穷兵黩武,此为败亡之兆。”
庾琛说完,拱了拱手,然后端起茶碗,轻啜茶水。
邵勋听了,微微点头。
庾琛说这些,并不是诉苦,事实上他找了人,也收到了效果,粮食筹集速度很快。
他说这话,一是让邵勋注意“父老”(士人)看法,这第二嘛,也有显示他影响力的作用。
庾氏,确实今非昔比,牛逼哄哄起来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交易”的意味。
在如今这个士族力量臻于鼎盛的年代,人家是真的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他们支持你了,你要不要表示表示?
“元规在酒店干得不错。”邵勋说道:“打制的器械堪称精良,军中以为上品。现在看来,他性子磨得差不多了,可回幕府,仍为参军。”
“汲、魏、顿丘三郡,职位仍有阙,校尉看着任用吧。”他又说道:“阳平、广平二郡国,亦可选用贤士。若还不够,我给羊囧之打声招呼,看看豫州州中有无实缺。”
“明公英明。”庾琛说道。
邵勋方才说的话,就是给庾琛划了个圈子,让他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偿还人情。
庾琛听完后,固然很高兴,但也有些隐忧。陈公让他安排官员进州府?羊囧之是那么好说话的?不见得。
这个女婿啊!庾琛暗暗苦笑。
邵勋懒得管他怎么想的。
这个时代,对乱世枭雄来说真操蛋。因为地方上总有掣肘你的人,总有和你讨价还价的人,一点都不爽利。
你在发展,你的实力在增强,人家也在捞好处啊。
邵勋昨天收到南阳消息,宛城都督幕府军司乐凯请截留永饶冶器械若干,编练新军,同时请求调职、任免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原因是这些人与襄阳王敦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邵勋想了许久。
晚饭前就在想,晚饭后还在想,后来同意了。
你想让人帮你挡掉一个战略方向,以集中精力对付其他方向,就要付出代价。
乐家军的实力,北伐石勒过程中展现出来了,还不错的。在羊聃手下一开始很笨拙,但打着打着就练出来了,提升很快,屡建战功。
当然,临时拉来的农民不可能提升这么快。但乐家军多为整训多年的私兵部曲,本就很有基础,打完石勒后,从上到下经历了蜕变,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