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819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4      字数:3019
  双方慢慢提起马速,然后冲杀在一起。
  果然,如同刘聪所预料的一般,对面的捉生军直接给冲散了。
  禁军骑兵继续向前,骁骑军数百人又涌了上来,再度被冲得稀里哗啦。
  然后又是数百骁骑军,再被冲垮。
  连破三阵!刘聪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些许血色。
  敌军那边终于出现了些许喧哗,这让刘聪非常满足,还以为你们个个都是铁打的呢,原来和拓跋鲜卑一样,冲杀过去一样会死,一样会乱。
  晋军后阵烟尘更大了。
  不少还在休整、并未打算出动的骑兵纷纷上马。
  河清镇将刘泉手持木棓,带着三千余骑围了上去,左右开弓,竟是要靠人数优势击退汉军骑兵。
  先前被冲散的捉生军、骁骑军也慢慢聚拢了起来,再度发起反冲锋。
  禁军骑兵兜了一个圈,慢慢绕回本阵。
  刘聪的脸色又不好看了。
  “咚咚咚……”
  “呜——”
  正面战场鼓角争鸣,很快吸引了刘聪的目光。
  “哗啦啦!”对面的中军步兵停下了脚步,齐齐把长枪放在脚边,然后挽起强弓,斜向上举。
  “呜——”牛角声如催命一般,再度响起。
  “嗡——”刘聪看向天空,如同飞蝗般的箭矢扑面而来。
  “哚!”一支羽箭落在大盾上,发出清脆又带些沉闷的声音。
  “叮!”羽箭落在铁铠之上,没能深入,颤颤巍巍。
  “噗!”箭矢落在无甲农兵身上,惨呼声不断,惹得阵型都有些骚动。
  “嗡——”汉军左右两翼加快步伐,弓手越众而出,同样发起了一轮抛射。
  密集的箭矢落入晋军阵中,溅起了小小的水花,很快归于平静。
  刘聪眉头一皱。
  早闻银枪、黑矟二军乃邵贼亲军,全员会拉弓射箭,全员会近战搏杀,又全员披甲,如今看来,这种百步距离上的抛射对他们简直就是挠痒痒。
  反观己方,即便是抛射,还是有不少倒霉蛋伤亡了的。
  “咚咚咚……”鼓声吸引了刘聪的注意力。
  双方步军接近过程中,阵型又产生了变化。
  因为左右两翼快速前出的关系,品字形大阵慢慢变成横阵,随后有变成倒品字形的趋势。
  对面的晋军依旧保持着斜线阵型。
  三千余名甲士居于右翼,跑得最快,几乎与己方左翼接上了。
  五千余名甲士居于正中,这便是黑矟军了。
  另有数千人居于左侧,落在最后方。
  这个阵,刘聪研究过。
  大体是以黑矟军为“月底”,左右两翼为“月牙”。
  接战之时,以月底为基,旋转月牙,侧击敌军,故名“偃月阵”。
  战场之上,其实没那么多花巧,核心就是“侧击”、“绕后”等等。
  双方一字排开,正面互砍,那样太笨了,远没有侧击容易让敌军崩溃。
  “呼——”又一阵狂风卷来,让人睁不开眼睛。
  大风一扫而过,很快归于平静。
  刘聪睁开眼睛,发现对面的府兵已经加快脚步,冲向了己方左翼。
  接战,正式开始。
  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中的战斗(下)
  仿佛冥冥中有什么预示一般,风忽然变小,呜咽了起来。
  双方接战的杀才们仿佛受到什么刺激,齐齐跨前一步,持械拼斗了起来。
  别部司马史仙手持重剑,站在第三排,奋力前冲。
  眼角余光之中,瞥见本防的府兵陆大与对面一匈奴禁兵厮斗了起来。
  双方都拿着长枪,看样子都精熟此道,长枪遥遥指着对面。
  陆大懒得试探了,快步前出,长枪闪电般刺出,直指对方没有遮护的面门。
  对面不慌不忙,枪向下斜压,用力击打在陆大长枪的三分之一处,将其拨偏,然后枪头向上一挑,反刺中了陆大的脖颈。
  高手过招,立分生死。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当然,要想做到这种朴实无华,背后须得千锤百炼。
  史仙脸色波澜不惊。
  方才远远看着时,他就知道这股匈奴人不好对付。尤其是前面这几排,身披铁铠,士气不错,是匈奴十六卫禁军之一,多历战事,近年来甚至大败拓跋鲜卑。
  但那又如何?立尸场上,谁能保证自己不死?杀就是了,反正家中没有后顾之忧。
  果然,此念刚起,陆大后排一人补了上来,挺枪直刺。
  匈奴兵刚杀一人,信心大增,见到对方当胸刺来,暗哂一声,大枪用力劈下,砸在对方枪杆之上。
  不料对面手上气力惊人,长枪被砸低了,侧身一躲,直刺匈奴人小腿。
  匈奴人的长枪从他耳边掠过,而他的长枪扎在对方小腿之上,血流如注。
  旁边一人歪着刺了一下,将这个匈奴人了账。
  说起来一大堆,其实这都是电光火石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不细究的话,大而化之看来,就是双方交手之后,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递补上来,再不断有人倒下。
  看起来和农兵持枪互刺差不多,但水平天差地别。
  就不说这些精兵身上穿的铠甲了,即便他们不着甲,与农兵对刺,眼疾手快、动作迅猛之下,也能取得非常好看的伤亡比,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对面打崩。
  “噗!”迎面刮来一股强风,将大蓬鲜血吹向史仙。
  史仙大吼一声,撞开身前还站立着的尸体,直冲而上。
  对面是一名刀盾手。
  史仙长剑当头劈下,对手举盾相迎,右手挥刀回砍。
  史仙长剑横着一格,然后欺身上前,手腕一用力,将敌方的环首刀压在了自己身侧。
  敌方迅速抽刀,动作很快,史仙的长剑更快,用力斜劈在敌人胸口,巨大的力量打得对面摇摇晃晃,几欲倒地。
  史仙正待上前,左侧的袍泽步槊刺出,将身形不稳的敌兵刺杀当场。
  其实就几个呼吸的时间,一个苦练多年的精锐老兵就倒下了。
  对面又有敌人递补上来……
  ******
  刘聪居高临下,吃惊地看着己方左翼的厮杀。
  大风之中,碎屑飞舞,杀声震天。
  一个又一个武士血洒当场。
  他们都是大汉赖以存身的精锐,从各部各军之中拣选而来,好吃好喝供着,配给最好的武器,训练频繁,结果打到现在,竟然只和对面的晋人五五开。
  那可不是银枪军!
  而且,别看现在战线僵持着,但己方只有一千铁铠武士,对面有三千余人。杀着杀着,哪一方先消耗完,不言自明。
  一旦等这些精锐武士消耗完毕,后面那些丁壮们能顶得住杀红了眼的晋人吗?
  刘聪默默下达了一道命令。
  侯飞虎也在看着右翼的战斗。
  牙门军以前没这么厉害的。兴许当府兵多年,积攒了一定的家财,本身又长期训练,慢慢弥补上了技艺上的缺陷,战斗力大大提升。
  三千余人墙列而进,器械五花八门,与匈奴禁兵缠斗在一起。
  战至此时,双方已各伤亡三四百人,可谓惨烈。
  依照经验看来,再打一会,敌军左翼就要顶不住了。
  忽然之间,隆隆的马蹄声自敌阵后方响起。
  刘聪投入了之前一直未出战的禁军骑兵,总计一千骑,这会已绕出后阵,缓缓向前。
  侯飞虎下令挂出令旗,同时找来一名信使,面色平静地说道:“告诉俟伏侯,方才他有点虚应故事的意思,此番若再偷奸耍滑,待梁公大军南下河东,定有他好看。”
  “诺。”信使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稍顷,后阵一处出发阵地上,鼓声隆隆。
  羯人骑兵们在头人的训斥下,很快明白了这一仗该怎么打——有时候不需要长篇大论,带队军官简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能让这些兵油子们知道要不要卖力。
  数千骑奔涌而出。
  擅长近战的顶在前面,轻骑兵左右包抄,利用人数优势阻滞乃至击溃敌军。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动作没那么急迫,也没那么快,而是等匈奴骑兵的前阵不计伤亡,硬顶着箭矢冲入府兵侧翼后,方才缓缓提速。
  刘聪和侯飞虎见了,各自眼神一凝。
  刘聪知道自己派出去的这支骑兵要遭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