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52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257
“二十九。”
“可以当县令了。”邵勋说道:“我欲任其为新兴九原令,此地离太原不远,你帮着照看点。”
“遵命。”邵光答道。
“自家人,无需如此。”邵勋笑着拍了拍这个族兄的肩膀。
这么一说,邵光也不端着了,问道:“大王在这留几天?有几个好去处……”
“算了。”邵勋说道:“就走走看看,等一等大队人马。说到好去处——王夷甫若想清谈,我想在晋阳举办,这事你放在心上,仔细寻一下。”
“好。”邵光应下了,又道:“此地不是胡人就是府兵,豪族甚少,中原士人来了,怕是不太适应。”
邵勋点了点头。
说到胡人,他又想起了王氏。
之前只是怀疑,这一路上他算是想明白了:他在钓她,她也在钓他。
奶奶的,第一次遇到个敢钓我的人!
男女上了床以后,以前不敢说的话,现在可以理直气壮说了,以前是很卑微的语气,现在也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非过来人无法理解,王氏已经本能地开始利用了。
有了孩子以后,以前因为害怕、担忧而不敢涉足的领域,现在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下,因为男女两人的心态都变化了,男人的容忍度更高了。
当然,这些都要看人,而邵勋恰恰是这种人。王氏可能没系统研究过他这个人,她完全靠本能在做事,但却都中了。
妈的,老子有办法对付你!
“大王……”见邵勋在走神,邵光轻声呼唤道。
邵勋回过神来,道:“我想了想,或可让一部分有点学识的胡人酋豪也过来。太原这边,你来联络。”
“好。”邵光应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冲击波
雪簌簌下了一整夜。
天明时分,贾游推开了窗户。冷风倒灌而来,顿时打了一个寒颤。
这破庄子,连堵围墙都没有,而不远处就是驿道,空旷无比,寒风劲吹之下,无遮无挡,煞是磨人。
但就这样一个庄子,他也快保不住了。
地处平阳近郊,数易其手,最后一任主人是刘汉宗室,被他低价捡漏之后,眼见着又要被另外一人捡去了。
他不得不卖,因为他现在没有官身。
当年梁王问他愿不愿意当定胡令,他嫌那里太危险、太穷困,就婉拒了,没想到梁王再没给平阳贾氏机会,气得贾游差点在匈奴入侵时叛乱,不料被裴家的人知晓,派人上门“提点”,最后只能偃旗息鼓。
但没有官真的很难啊。
三年大灾期间,梁国二十郡度田之事一下子慢了下来,有些地区甚至完全停滞了。
去年休养生息,又要筹集粮草,也没怎么动手。
今年战争期间,依然没怎么度田,直到梁王攻取平城……
大胜之下,匈奴退走,四夷宾服,梁王竟连过年都等不及,度田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梁王也是属狗的!
有求于你时,就缓一缓,不求你时,翻脸不认人。
有人认为多缓一年,就能让他们的庄子多积攒一年的财富,也不错,但贾游不这么认为,因为永嘉之前他们家备受打击,低调得很,根本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也就永嘉以后,匈奴入侵,局势混乱,他们才趁机侵占了一些田地,现在要全部吐出去,如何甘心?
风中似乎传来了吹吹打打之声。
“哪家老人过世了?”贾游一怔,随口问道。
贾游二子贾却闻声走了进来,说道:“阿爷,那是军中的鼓角横吹之士。”
贾游恍然,也不说话,直接带着儿子上了庄中的一处阁楼,登高眺望。
“一派胡风!”贾游看了许久,骂道。
驿道之中,数十人骑在马背之上,演奏各种乐器,在风中传出去很远。
他在平阳居住多年,也曾见过匈奴这么做,但更多的还是鲜卑人。
听闻银枪军一幢战兵只有五百五十余人,剩下的多是斥候、信使、门警、文书之类的杂色兵士,其中就包括乐手。
其余部伍之中,近来甚至有将领带私家养的乐手上阵,曰“鼓吹部曲”。
邵兵是真的爱乐!
“来了!来了!”那边隐隐传来呼喊。
贾游父子寻声望却,却见平阳北侧的广莫门外人头攒动,无数百姓不避风雪,拥挤在路边探头探脑,见得军士露头时,更是叫喊了起来。
“银枪军家人多在汴梁,平阳人凑个什么热闹?”贾游心中不舒服,骂道。
“阿爷,许是万胜军家眷。”贾却说道。
“黄头军?”
“然也。”
果然,北边的地平线上,首批出现的就是头裹黄巾的兵士。
贾游没话说了。
军士们见得围观的百姓,纷纷昂起头来,这便是得胜之军。
军士后面跟着大车小车,满载各类缴获的物资。
其实绝大部分缴获是奴隶和牲畜,早就分运至各处了。但为了宣传,还是凑了一些财货,中原百姓对这些理解更加直观。
“万胜!”广莫门外有人喊了起来。
“万胜!”欢呼声越来越大。
黄头军已经开始入城了,道旁有人看了半天,终于寻着一人,大喊道:“兄长,家里已经收到羊了,两只。”
队列中一人听到熟悉的声音,扭头看了看,见是相依为命的弟弟,顿时咧嘴一笑。
“夫君,终于看到你活着回来了,我许你纳妾还不行吗?”有妇人抱着小儿,大声道。
远近之人闻之,哄堂大笑。
队列中一身背认旗的小校听了,黑脸一红,暗骂几句,最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阿爷。”有牙牙学语的小童追在队列边跑。
阵中一人从怀中摸出干酪,递给小童,然后摸了摸他的头。
广莫门外已经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大军出征,大部分人都回来了,人赐羊二只,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也许将来会遇到出征之后半数以上不能归来的败仗,但那又如何?不妨碍他们享受此刻的欢愉,打不打仗又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两千余黄头军过后,远处出现了威武的甲士。
离城三里的时候,亲军将士们便披上了明光铠,威武不凡的簇拥在梁王的车驾旁,往平阳而进。
“梁王来了!”有人看到了大纛,高呼道。
“梁王来了!那是亲军吧,真威武。”
“万胜!”
“万胜!万胜!”
“万岁……”
不知道为什么,喊着喊着,“万胜”变成了“万岁”。
贾游、贾却父子远远听到了,相顾失色。
如果说汉武帝之前,万岁并不独皇帝专属的话,自他开始,已经有那么几分味道了,民人用这个词的时候再不如以往那样随意,心里总有几分顾忌。
到了后汉年间,万岁的帝王属性更重了,民间称呼万岁的人更少,忌讳更多。
到了国朝,你要是对普通人称万岁,人家得吓死,因为这么用的人真的很少了。
理论上而言,平阳百姓对邵勋高呼万岁问题不大,因为即便到了这会,万岁这个词也没有说就一定不能给人臣用。
但实际上呢——实际上问题也不大!
洛阳天子怕是没有办法追责。
但贾游、贾却父子是士人,政治敏感性高,想得多,此时听了脸色很难看,虽然谁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图穷匕见!”贾游捶了捶窗框,说道。
心中有些愤怒,有些惆怅,有些后悔,也有些委屈。
我不过就婉拒了一次,你怎么就不用我了呢?你怎么能不用我?不用我用谁?
“阿爷,要不——”贾却犹豫了下,说道:“要不跑一趟河东吧。大晋朝眼见着要没了,攀上裴家的话,或有转机。”
贾游沉默许久,最后叹了口气,道:“我家不是早在裴家这条船上了么?裴家又站在梁王这边。只不过——唉,梁王老把我们士人往外推!他若愿当个垂拱而治的圣君,谁还反他?”
“阿爷,今时不同往日。”贾却说道:“你也看到了,大军班师,诸多百姓前来迎接。若非大王下令,幕府官员得出城数里相迎。他蛊惑了一帮杀才田舍夫,那些人只信他的,只听他的,没办法了。”
“也罢。”贾游叹道:“那就再看看。过几日这个庄子就要卖掉了,你也别瞎玩了,冬月里就去趟弘农,看看有没有庄子买。若弘农还没有,就去鲁郡看看。”
“是。”贾却应道。
“梁王若连我家在鲁郡置产都不能容忍的话,那就太过分了。”贾游最后说道。
******
梁王班师已经好几天了,龙骧幕府西曹掾阳鹜一直没得到入觐的机会。
这几日,他一直枯坐官署之中,看着面前的授勋名单,面无表情。
“太易了!”良久之后,他叹了口气。
一口气给超过两千人授予勋官,闻所未闻,带来的震动也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