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143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761
  此职晋武帝设,后罢废。
  国朝再设黄沙狱,以黄沙御史为主官,审理诏狱案件,同时复核廷尉审理之案件。
  黄沙狱因度田而设,里面已经关押着两名太守了,即东莱、乐陵二郡太守。
  尤其是乐陵太守,听说还是司隶校尉邵续的姻亲舅族成员,阳奉阴违,掩护袭杀度田官员的土豪逃遁,于是给抓进了黄沙狱。
  桓温是黄沙狱典事,专管庶务,履职已有月余。
  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但多多少少认识袁耽,因为他是皇亲国戚——二兄袁能尚城阳长公主。
  因此,在见到袁耽后,心中再不舍,也只能忍痛下令搬货。
  袁耽暗暗松了口气。
  皇亲国戚又如何?真遇到要钱不要命的人,还是有可能翻脸的,杀了人就跑,举家迁往江东,你都反应不过来。
  僮仆们很快上前,一一搬取财货,多为生石斛、黄连、薯蓣之类的药材,这必然是个淮北客商,说不定经常渡河至淮南买货,杀人潜逃至晋国太正常了。
  客商还补了一些钱绢,免得货全被人搬走了,嘴里还絮絮叨叨:“坊市里不用钱绢,故没带那许多。你若愿等月余,我去相熟之人那里借点钱绢还你,如何?”
  袁耽哈哈一笑,道:“无需麻烦,我拿货即可。毌丘家的商行收药材,卖得出去。”
  客商面色一变。
  毌丘商行可是毌丘淑媛家开的,而毌丘淑媛是庾皇后出嫁时的媵妾,袁耽又是秦王府左常侍,这全都是一家子啊!
  袁耽见他脸上那表情,揶揄道:“你说你,喜欢赌,赌输了又舍不得,何必呢?”
  “左右无事,手痒了就玩几把。”客商讪讪道:“以往也能赢点的,没想到官人你绝技若此,下回不敢了。”
  “你也就输了百余万钱而已。”袁耽摇头失笑:“既然这么好赌,敢不敢赌一把大的?”
  客商疑惑地看向他。
  袁耽说道:“知道府兵么?”
  客商点了点头。
  “各地府兵早的已不下二十年,弓马娴熟的子侄辈多矣。他们可不一定人人都过得好,尤其是爷娘过世后,受兄嫂白眼的。”袁耽说道:“他们有的等到了授田,有的分到了父辈用勋官换来的占田,有的则什么都没等到。你去兵多地狭的洛南找一找,多的是此类人,不光府兵子弟,其部曲子弟也能厮杀一二。前阵子护匈奴中郎将靳公刚招募了一批,你若愿出高价,应也能募得几个。”
  府兵子弟多,府兵部曲子弟更多。只要肯出钱,招募个几十人还是有可能的,特别是那些府兵部曲子弟,他们更惨,日子更难。
  “招募这些人作甚,我又不当贼匪。”客商奇道。
  “陛下随时可能南征。”袁耽说道:“江南虽有诸多不便,然财货遍地,你等若能组织人手南下,如同那流民帅一般,攻城略地,呼应王师,将来必得一官半职。”
  “纵胆子小,也可在山野之中伐木取土,修建坞堡,耕作荒田,积蓄资粮。王师渡江,最怕后路被断,粮草不济。你等若能提供资粮,助王师站稳脚跟,还怕没官做?”
  “你今日输的钱,已经可募五六十人了。以其为骨干,裹挟丁壮庄客,便可做得大事。”
  “实在不行,出钱募一些人,或者捐一些资粮,送至寿春张公、南阳乐公帐下,将来论功行赏,给你算几级勋官,去江南占田,岂不美哉?”
  “要赌,就赌一把大的。百万钱和累世富贵比起来,不值一提。”
  桓温不由得看了袁耽一眼。
  这可真是不得了!
  若把这些人发动起来,力量不可小视。
  客商一时间愣在了那里,竟不知说些什么。
  袁耽不以为意,转对桓温说道:“陛下冬月初就要南下广成泽了,你去不去?”
  “自是要去的。”桓温说道。
  袁耽先是笑而不语,又道:“你若发达了,以后可要照顾我啊。”
  “小小的黄沙典事罢了,终日忙于庶务。”桓温叹了口气,说道:“依着我本心,不如留在凉州,还有建功立业之机。实在不行,去南安亦可。”
  “会有机会的。”袁耽随口说道。
  南安太守姚弋仲今年再攻杨难敌,调集南安、略阳、阴平三郡氐羌数万众,大肆围攻。
  年中的时候,三战三胜,难敌狼狈逃窜,姚弋仲一路追击。
  后来打了几个月,再无大的战果,原因是山道难行,粮草补给困难,而杨难敌所守之城塞又险固无比,只能退兵。
  不过,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厮杀,朝廷出粮帛、器械,南安等数郡杂胡出兵,已经把杨难敌耗得油尽灯枯。
  最大的破坏是经济方面的。
  敌人一来你就跑,固然让他们无功而返,但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
  所以,杨难敌内部现在也是暗流涌动,要求投降的声音越来越大。
  无奈朝廷以其降而复叛为由,拒不接纳——不止对大梁降而复叛,当初被刘汉打得狼奔豕突,一度投降,后来又叛。
  姚弋仲更是遣人散播消息,杨难敌屡降屡叛,大梁天子震怒,非欲得其首级不可。
  杨难敌罪止一身,无涉其他,若有忠勇之士执其本人及宗党首级,以地来降,立授正五品职官。
  条件开得非常优厚,机会难得。
  若在以前,愿意杀杨难敌来降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在连续打击数年之后,再多的忠心也消磨得差不多了。
  谁敢保证明年梁军会不会打过来?若打过来,日子怎么过?
  杨难敌死期不远矣。
  “官人,收好了。”片刻之后,一苍头上前,躬身行礼道。
  “拉走吧。”袁耽吩咐道。
  说完,又看向客商,问道:“你方才说,带的钱绢不多,那么如何做买卖?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也难。”说到老本行,客商叹了口气,道:“我这药材只能卖给药铺、医者,他们又不一定做买卖,只有绢、粮,铜钱都没多少。我若收了这些,还得想法子换成别的,还经常换不成,只能带着钱绢回乡。沛郡绢帛不错,我带回去的外地杂绢能值多少很成问题。粮食更是只能折价卖掉,铜钱之中,也夹杂着诸多杂钱,一不留神就被骗了。”
  “自汉以来,不都是这么做买卖的么?”袁耽问道。
  “话是这么说……”客商道:“可若铜钱充足,天下做买卖的人再多一倍,寻常事也。买卖的货品怕不是能多出十倍,便是朝廷十五货一课税,我等亦心甘情愿。”
  “原来如此。”袁耽点头道。
  阳夏袁氏也做买卖,主要是他已过世的父亲那一辈。
  不过袁氏只卖,很少买。
  卖的都是自家庄园产出的用不掉的粮帛果蔬,多在附近市集中出售,不会走远。
  到了他们这一辈,多忙于仕途,却不太关心此事了。
  况且,度田中也损失了不少农田、庄客。也就他们袁氏资历老,永嘉年以前就已经是陈郡豪门,拿出的地契多为晋惠帝、晋武帝时期,甚至曹魏年间的都不少,因此还可维持家门。
  “你等此番前来坊市,所为何事?”袁耽又问道。
  “登记谱牒。”客商说道:“登记完了,便有一铺面。以后洛阳县地界上多于十万钱的买卖,都只能在坊市做。去外间私下买卖,恐要被抓。河南县也有一坊市,在城西,一般无二。”
  “于坊市买卖,便于朝廷纳钱么。”袁耽下意识说道。
  “恐有此意,但听闻还有其他妙处,我却不知了。”客商说道:“其实朝廷若置商税收钱,倒也没什么。当务之急是多铸些铜钱,没有钱,真不好做买卖。”
  袁耽点了点头,临走之前问道:“下月你去广成泽么?”
  “去。”客商愣了一下,迟疑点头。
  “别怕,去了广成泽我也不敢赌。”袁耽大笑,转身离去。
  第八十章 婚礼
  十月京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大概便是楚王成婚了。
  王妃是散骑常侍祖应祖士宁之女,出身遒人祖氏,家族世二千石,虽说比不上那些四世三公、两世三公之类的门第,但胜在经久不衰,门第不坠,这就很不容易了。
  而今第十代,似乎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可谓兴旺无比。
  新任广威将军(从四品)祖约自淮南返回,送上了好大一份贺礼:多东南奇物,价数百万钱。
  诸宗亲、公主亦纷纷到场。
  左骁骑卫将军邵慎给从弟送玉璧一对、良马五十匹、金银器若干。
  城阳长公主夫妇携一子一女自阳夏而来,献上贺礼百万。
  齐王夫妇亦至,王妃刘氏已身怀六甲,拉着祖氏的手说了好久的话。
  楚王邵珪有点强颜欢笑的感觉。
  妻子很美,很有才气,但不是他想要的。
  帝后同样送了礼物,不过是在成婚之前,今日已拿出来招待宾客:产自义阳郡的茶叶数百斤。
  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天下士人饮茶之事渐多。
  晋武帝时期还只在豪门巨室、名人逸士之间流行。
  晋后期,此风浸染日甚,公卿朝官饮茶者日多。
  今上也是个爱茶之人,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多以茶、酒二物待客。在他的努力下,饮茶群体再度扩大。
  到了这会,便是太守、县令,也喜采买此物,或自煮自饮,或招待客人。
  宾客送完礼后,大部分人没有资格留下,只能离开,当然,也有能够留下,但觉得太无聊,于是决定溜走的,比如邵度。
  他是巨鹿郡王邵慎长子,母杜氏。
  十五岁的少年郎,已然身形颀长,健壮非凡,几乎和他父亲一般高了。
  这也正常。
  邵慎虽然沾了叔父邵勋的光,但终究吃过十余年苦,而生于永嘉年间的邵度却从小大鱼大肉,还喜欢舞枪弄棒,身材自然健壮。
  邵度身边跟着几个随从,基本都是当年他爹在甘城坞时那帮恶少年的子侄——忠武军解散后,那批人基本都转为了府兵军官。
  此刻见得袁耽,便大笑道:“彦道何时南下?”
  “我要随驾。”袁耽行了一礼,道:“得看殿下何时动身了,许是冬月初吧。”
  “冬月初走不了。”邵度说道:“叔祖要做咸菹,不做完三大缸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