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63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586
  昝坚蹲下身来,看着李玝涣散的目光,久久无语。
  这一夜,他们损失过半,至多还有一千二三百步卒、七八百骑卒可用,还人心惶惶,士气大降。
  另外,或许天明以后,还将折损一员宗室大将。
  离广汉郡城只有不到十里地了,就这十里地,却仿佛天堑一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二月十五日晨,得到消息的李雄亲率步骑数千人抵达前军,打出天子伞盖,当先开路。
  第二百零一章 就差四五里
  辚辚行驶的车辆上,李都正在擦拭弟弟的身躯。
  李玝的脸苍白得骇人,似乎血早就流干净了,唯手指、脚趾露出青黑色的痕迹,让李都泪流不止。
  曾几何时,他们兄弟几个也曾意气风发。到了如今这会,却已死生二分。
  不,或许他很快也要下去见见兄弟几个了吧?也就留四弟一个人在成都。
  只是,他们都走了,作为太子的四弟又如何能独活呢?
  旷野中急促的马蹄声吸引了李都的注意力。
  匈奴人连番袭扰、厮杀,其实也有不小的死伤,但他们依然围拢了过来,死死盯着这支规模不过七千余人的队伍。
  骑军出动了几次,将其远远逐走。但逐不远,总是过了一会就又围拢过来。
  不过好像关系不大。
  天子下了辇车,披甲持剑,对着远处的匈奴骑兵指指点点。
  将士们受此感召,倒也士气渐复,打得有章法多了。
  匈奴轻骑数次欺近袭扰,在补充了生力军弓手的情况下,都被逐退了。
  骑军趁势追击,与匈奴人反复绞杀,增大杀伤。
  他们大概是及至今日午时,出战次数最多的部队了,自然地,伤亡也最大,总共也就一千五百骑上下了。
  十五日正午,大军离广汉郡城还有七八里。
  附近山中有賨民、獠人酋豪送牛酒至道旁,泣道:“陛下,吾等蒙恩深重,然所能报者,止于此耳。惭愧之至,无以自容。”
  李雄一见,将几人一一扶起,温和笑道:“国家危难之际,还能见到诸君,够了。”
  说完,吩咐随他而来的宫廷侍卫将牛酒收起来,然后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几名酋长见了,心下黯然。
  再神勇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
  一手打下的江山,总有崩塌的一天。
  李家一代兴,一代亡,委实太过残酷了。
  不过天子倒是很洒脱,值此危亡之际,依然抱病出征,没有丝毫老死于榻上的想法,或许这就是他能成事的原因吧。
  “卿等速回吧,免得被牵连。”李雄摆了摆手,道。
  说完这句话,又佝偻着身子咳嗽许久,侍卫们赶来上前将他扶住。
  李雄缓了一会,道:“杀牛烹煮,让将士们饱食一顿。酒少少喝点,勿要多饮。”
  众人依令而行,不过酒却是要先找些人验一下的,免得着了道。
  几位酋长很快离去了。
  李雄让人搬来一张坐榻,持剑坐于高坡上,遥指前方,谓群臣道:“昨日有人劝朕回师成都,依城固守,朕回绝了。”
  “若天下未定,北地仍在厮杀,此举或能以拖待变。但北地已然一统,此策迂腐至极。”
  “况乎朕也不愿如此。”
  说到这里,李雄扭头凝视东北方,粲然一笑,道:“邵太白乃真豪杰、真英雄,我固不及也,但想要我束手就擒,作出诸般丑态,却也不行。”
  说罢,拍着坐榻,道:“事至此也,朕也不好昧心说什么胡话。卿等都看得明白,江州不救,五万大军土崩瓦解。江州丢失,则大势去矣。故此战有我无敌,朕——”
  说这话时,李雄看着远处正拼死靠近、投射箭矢的匈奴骑兵,道:“誓与梁贼拼杀到底,至死方休。”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
  群臣闻言,有人感泣,有人叹息,有人慷慨激昂,不一而足。
  食毕午饭后,大军继续前行,袭扰如期而至——
  平坦的河谷地上,双方骑兵一碰即收。
  匈奴人冲杀不行,伤亡过大,成军则是舍不得消耗骑兵,毕竟死一个少一个。
  李雄甩脱了侍卫的搀扶,步行走到了最前面。
  疾病缠身数年,早就耗去了他太多的元气。走了里许,额头上便冒出虚汗,但他坚持着不让人搀扶,也不回辇车上,而是持剑指着前方,笑道:“都说侍卫不擅征伐,朕在此,还不是个个奋勇?”
  “陛下亲征,上下感泣,自然咸乐死战。”昝言持刀侍立于侧,说道。
  宫廷侍卫的战斗力确实不强,但毕竟天子在身后,真不好不战而逃。
  不过当匈奴骑兵冲杀过来后,侍卫们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伤亡很大,也有激战后溃逃之人。好在建威将军(李期)亲自捕杀逃人,堪堪维持住了士气。
  再加上骑兵配合,很快驱散了匈奴人的攻势。
  但今日袭扰半天了,匈奴人的攻势比昨天频繁了许多,拼着伤亡、拼着损耗马力,也要尽一切可能延缓大军的前进脚步。
  这不,前方又出现了一条深深的壕沟,一看就是匈奴人临时挖掘的,甚至连挖出来的土都运走了。
  这驿道本就年久失修,现在给弄得坑坑洼洼,走不了多远就要停下来修路。
  这个时候匈奴人再奔袭而至,箭如雨下,意志不坚的人直接就吓溃散了。
  说实话,若非天子亲至,还带来了宫廷侍卫和骑兵,他们的行军速度还要更慢。
  更别说,将士们一整天都紧张兮兮的,已经很疲累了。
  今天怕是到不了广汉郡城。
  ******
  安汉县西某处庄宅外,大队骑兵奔涌而至。
  早就准备完毕的龚壮第一时间将养得油光水滑的马匹送了上去。
  一共一千二百余匹,已经在此休养了半天,都是已经离去半日的飞龙山镇兵替换下来的。
  为了尽快让跑累了的战马缓过来,龚壮可是花了血本。
  煮熟的豆子、盐水敞开供应,这些甚至连部落的丁壮都不一定每天吃到,但只要有马送过来将养,龚壮绝对不拿干草糊弄人,一定会用粮食来喂养。
  换马期间,桓温特地走了过去,对龚壮行了一礼,道:“此战若胜,龚府君功不可没。”
  龚壮有些惊叹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笑道:“三十年夙愿,眼见得遂,心中快慰无比,功勋于我浮云耳。”
  桓温笑了笑,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只道:“巴西还剩一座阆中城,需得尽快克复。若有余力,可分出一部兵马,西攻广汉。”
  罗演、罗顾兄弟已被渡河的昝氏板楯兵击败,罗顾死于乱军之中,罗演遁回阆中,攻取也只是时间问题。
  桓温将这一切都委任给巴西太守龚壮、宕渠太守昝盈,令二人集兵扫除郡内不从,然后向广汉、巴郡方向发展。
  龚壮报仇心切,围攻罗演的同时,还利用影响力,集结了龚、杨、扶、先四姓板楯兵数千人西进,取广汉,目前已不到两天路程。
  不过,他们未必赶得上围攻李雄了,桓温也不太想把这个荣耀交给别人,只不过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寒暄完毕之后,他也不逗留,直接翻身上马,带着一千石楼山胡西行。
  自然而然,留在此处的疲马就超过两千匹了。
  龚壮没有二话,下令端来黑豆、盐水,赶紧洗刷、喂养马匹,等待下一批骑兵抵达,以便更换战马……
  而就在桓温刚刚起行没多久,由陈赤特统率的五百飞龙山镇兵自广汉县(今射洪、遂宁之间)外掠过。
  城内是有成兵的,但数量不多,更无胆量出城,听闻太守都跑了,而今由郡丞带领军士守城,苦等李雄大军前来。
  陈赤特懒得搭理广汉上下怎么想的,当他率军行至城北四里处时,夕阳已经西斜,遇到了一支撤回来的匈奴骑兵。
  看到飞龙山镇兵来了,匈奴人既松了一口气,又有些不服。
  从十四日算起,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损失了六七百骑,才堪堪拖住了成军的脚步。
  粗粗一算,一天半之内只让他们走了十二三里,以至于成军上下都能远远看到广汉郡城了,中间却还隔着数里,始终够不到。
  “成贼还剩多少骑军?”陈赤特一边让人给马匹松松肚带,带着慢跑一下,喂些食水,一边问道。
  “应不足千五之数。”匈奴将校回道。
  “还有这么多?”陈赤特惊讶道。
  “他们不轻易出动骑军,珍视得紧。”匈奴将校说道。
  “万俟都尉呢?”
  “绕后袭扰去了,刚刚吓溃了上千成贼,正在追杀。”
  “成贼这么差劲?那昨晚你们怎么不全力猛攻?”
  匈奴将校差点噎死,硬邦邦扔下一句:“你若觉得好打,今晚去试试就行了,李雄已经下令扎营了。”
  “扎营了?”陈赤特狂喜。
  离广汉不过四五里的路程,即便不好走,但只要舍得伤亡,不顾一切冲过来,三万大军怎么着也能跑一半进城,李雄多半也能躲进来,那样就只能围困了。
  但他舍不得扔下大军,不愿在黑夜中冒险,那就没办法了。
  “今晚都上,一定不能让成贼安寝。”陈赤特摩拳擦掌道:“桓校尉后半夜才能到,明日正午前应该还能来一千骑。最迟明天中午,大军齐集,届时李雄想走也走不了了。若再迟上三日,段都督也来了。”
  匈奴将校一听,立刻明白到了紧要关头。
  这个时候就是咬牙搏命,也要把李雄给拦下,千万不能让他进广汉——当然,进了问题也不大,反正他是不可能再去救援江州了,就是后面要费一番手脚。
  而今飞龙山镇兵来了,看他们胯下那高头大马,再看看驮马背上那银光闪闪的盔甲,挡住李雄的把握大增。
  干了!今晚拼命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