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66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871
  浮浪少年什么家底?很难有良弓用,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库被盗了。”说话的是安乐公刘玄。
  此人年岁不大,乃刘备曾孙、晋奉车都尉刘晨之子。
  洛阳战乱时,跑回了已经初步安定的蜀地,先拜安汉县公,后被李雄封为安乐公,继承刘禅的爵位——刘禅子孙要么死于战乱,要么跑去了江东。
  刘玄是李成用来安抚人心的一块招牌,作用和当年的范长生是一回事。所不同的是,范长生影响力更大,所以当了丞相,刘玄只有爵位,属于高高挂起那种,即只给钱不给官。
  从身份上来说,刘玄这一代差不多已经“洗白”成蜀中士族了,不然也不会一有事就跑蜀地来了,老关系着实不少,可以得人照拂。
  当然,也有他不待见的人,比如谯献之。
  刘玄在城外有庄园,在城中有宅,因为地位超然,征发豪门僮仆也征不到他和范贲这类人头上,因此足足带了百十人过来,愿“共襄盛举”。
  路上经过了武库,发现守卒大部分跑了,还有一部分与人沆瀣一气,盗卖器械——局势混乱的时候,武器和粮食的价值,真说不好谁高谁低。
  刘玄的僮仆都有不错的武器,他也不想拉队伍起事,所以就没管,直接来了丞相府,听到有人问起时直接就说了。
  范贲心中早有猜测,听到刘玄这么说,点了点头,然后喊来子侄辈,看着他们带着家兵守卫诸门。
  另有一部分人扛着长梯,直接攀上了墙头,正在给步弓上弦。
  亲眼见到这些事情一一落实之后,范贲才放下了心,然后唤上众人,来到书房议事。
  “天子御驾亲征,京中谣言四起。值此之际,老夫也不知到底怎样了。”坐下之后,范贲开门见山道:“但诸君皆非痴愚之辈,当知局势早已不可挽回。纵天子救了江州大军又如何?不过早死晚死罢了。”
  这话说得没毛病,众人也心有戚戚,个个抬着头,听范贲继续往下说。
  范贲对他们的表现也很满意。
  时至今日,蜀中豪族必须尽可能团结起来,如此才能讨价还价,不然就被人分化瓦解,随意摆弄了。
  当然,众人默认他为领头人,让他更是高兴。
  “数十年前,涪陵徐、蔺、谢、范四族五千家移居蜀地为猎射官,中有徐巨后人徐耀祖,弱冠后返回巴郡、涪陵,再回巴东。”范贲说道:“老夫族中有些耆老见过此人,薄有交情,或可联系一二。”
  范贲祖上是賨人——当然,一般他不会提这些事情,向来以汉人士族自居——还是带着部众西迁蜀地的。徐家也一样,就实力而言,比范家还强不少,但因为徐家是造反主犯,其他三大家顶多是胁从,故徐氏被打击得最狠,混得反不如另外三家,尤其是范家。
  范家出了个范长生(范贲之父),博学多才,还加入了天师道,混成了成都附近天师道的首领,钻研“长生久视”之术。
  刘禅易其宅为长生观。
  李氏入蜀之后,征其为丞相,拜“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地位尊崇已极。
  所以说,范家就选了一条高明的路子,要么钻研学术,要么搞仙道,总之就是把名气打出来,家业才能兴旺,比徐家那种自恃部曲众多,动不动打打杀杀的强太多了。
  但现在范贲有求于徐氏,情况又不一样了,只能说时也命也。
  “丞相,徐耀祖一介白身,在梁人面前说不上话吧?”太子少师、郫县何点皱眉道:“不如想办法联络下宕渠诸姓,尤其是龚氏,他们这次可是博对了。”
  范贲闻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板楯七姓素来自成一体,与簪缨之家来往较少,如之奈何。”
  “丞相。”廷尉平董皎起身道:“仆昔与征东大将军(李寿)来往,与昝氏、罗氏相善,听闻昝氏已降,昝盈得任宕渠太守,仆愿冒险出城,联络昝氏诸人。”
  “善。”范贲高兴地拍了下案几。
  板楯蛮的罗、昝两家与李氏联姻密切。
  李特妻罗氏。
  李荡妻罗氏,李荡又有两个儿子,一妻罗氏、一妻昝氏。
  李骧(李寿之父)妻昝氏。
  联姻主要是看中人家武力,李特之妻罗氏当年就擐甲拒战,被人伤了眼睛,还“气益壮”,最后还大破敌军。
  板楯蛮的女人,不但武艺不错,还能领军征战,所以李氏与他们频繁联姻。
  罗家眼看着要完蛋了,昝氏看样子却可保存下来,联系一下无妨。
  “丞相。”谯献之起身建议道:“昔年晋成都王司马颖府中多蜀人,而今其后人多在梁朝为官,或可联络一番。”
  范贲心下一动,旋又皱眉道:“其人远在中原,来得及么?”
  “丞相总得为将来考虑。”谯献之说道。
  范贲默默点头,暗暗记下此事,但正如他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靠不上他们,而今需要能搭上邵慎、桓温的人。
  尤其是邵慎,掌生杀大权,是最需要巴结上的人。
  说句难听的,这种梁国宗室大将在蜀中杀点人算个屁啊,事情都到不了梁帝案头。
  他说谁可以赦免,那就真的能赦免,谁不能赦免,轻则举族迁徙,重则全家覆亡,没有任何幸理。
  桓温是驸马,此战名气不小,到处都可以听到他的名字,他在邵慎面前应该也能说得上话,能搭上他也不错。
  至于昝氏、徐氏等,他们还仰梁人鼻息呢,真不一定能帮上多少忙,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丞相,求人何如求己?”司隶校尉景骞按剑而起,道:“仆来之时,见到东宫侍卫多有逃散者,可见成都已无主。既如此,干脆控制全城,执太子班以献,此非功耶?”
  此言一出,众人的神色都有些不自然。
  是,来这里商议何事大家都懂,但话也是很刺耳的嘛,虽然他们都不介意这么做。
  范贲面无异色,只看着景骞,问道:“东宫侍卫逃散了多少?”
  “我看不下数百。”景骞道:“宫城外散落一地的侍卫戎服,被百姓捡走了不少。再者,侍卫怎么来的,丞相自然清楚。”
  范贲一听,轻捋颔下胡须,摇头失笑。
  太子李班为人纯孝至极。
  天子年轻时拼杀过甚,身上暗伤很多,经常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卧床不起时,太子衣不解带,日夜侍奉,甚至亲自吮脓,让人赞叹。
  另外,他礼贤下士,对他们这帮蜀中大族十分青睐,经常一起谈玄论道、吟诗作赋。
  对蜀中士人多有任用,连带着他们举荐的人才也来者不拒,一副亲近信重的模样。正因为如此,里应外合拿下他的把握是非常大的。
  “丞相……”景骞忍不住催促道。
  范贲伸手止住了他的话,然后保持这个动作许久。
  众人下意识坐直了身子,看向范贲。
  良久之后,范贲缓缓收回了手,看向众人,问道:“君等家里都没人了吧?”
  “没了,让天子征走了。”
  “还有少许。”
  “就剩十几个了,还是藏起来的。”
  “不多了。”
  范贲猛然起身,道:“城里没人,城外有人——”
  众人神色一凛。
  “老夫可征一千兵。”范贲说道:“你等今日便遣使出城,将部曲庄客都征发起来,开进城内。趁着梁军还没来,先把成都控制住。有自己人入城,尔等家小也能安全些。就这么办!”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声应下。
  在李雄搜刮兵马走后,他们这些蜀地大族就一直有令成都变色的能力,只看你愿不愿意这么做了。
  以前担心李雄打赢了后回来清算,现在看起来他是没这个能力,那就没必要客气。
  他们也想活,也想维持家门不坠,就这么简单,谈不上对得起谁对不起谁。
  计议定下后,当天夜里便有人穿过乱糟糟的街道,在披甲持械的亲随护卫下,让城门守卒放他们出城,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二十二日白天没有任何变化,入夜之后,离得最近的范氏部曲一千人自城西入内,直接冲向东宫……
  第二百零五章 终局(上)
  果如司隶校尉景骞所说,宫城外遗弃了一大堆侍卫戎服。
  因为质地较好,时不时有百姓过来捡拾,也顾不得自己城破后会不会被牵连了。
  当一千大军赶到时,甚至还有侍卫缒下城头,麻利地脱去戎服,向黑夜中遁去。
  范家部曲将其拿下,众人齐声喊冤。
  “范公何在?仆是奉他之命入东宫的啊,莫要抓错了人。”
  “我家就在城中,放我自去吧。”
  “你们做什么我不管,且放我离去。”
  ……
  嘈杂喧哗声四起,哭闹撒泼的也一大堆,直让人怀疑太子招的都是什么人。
  东宫侍卫何等重要,就算招不到虎狼锐士,也得弄一些忠诚的看门狗啊,结果你倒好,全是混饭吃的猪。
  李班纯良是够纯良了,但真的缺乏做大事之人的精明与狠辣。
  这种性情与做事风格,导致身边完全没有得力之人,纵然没有邵梁入侵之事,天子李雄崩后,他能不能顺利继位都是个问题,说不定就被人莫名其妙杀了。
  范家部曲将缒城而下的侍卫通通抓起来后,又开始对着宫门喊叫。
  片刻之后,阊阖门城楼上现出一人,乃太子左卫率李攸,见得一干范氏部曲,怒喝道:“何人胆敢犯阙?”
  没人回答,只有呼喊寻找长梯的声音。
  李攸见状益怒,骂道:“丞相何在?”
  还是没人回答,沙沙的脚步声在夜色中越来越密集。
  李攸大概明白是什么人了,斥道:“太子有何对不起尔等?昔日求取官位,一个个慷慨激昂,俨然国士无双。今日时局危难,又全是门户私计,做出种种丑事。”
  说到这里,李攸哈哈大笑:“你等犯上作乱,能有好下场吗?邵勋是什么人?他可不会被三言两语哄骗,异日举族西迁,去玉门吃沙子时别后悔。”
  “嗖!”一矢自城下射出,擦着李攸耳畔飞过,钉在身后城楼的窗户上。
  李攸将矢拔起,一看竟然是淬毒的药弩,勃然大怒:“果是范氏余孽。延熙年间就不该宽宥你等,邓芝还是心软了,一并杀了才是正道。”
  一根长梯靠在城墙上,数人手持刀盾,飞快地往上爬。
  李攸招呼军士,准备拼死一战。
  而就在此时,下面门洞处传来令人牙齿发酸的绞盘咯吱声,片刻之后,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无数人举着火把,自阊阖门而入,冲进了东宫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