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6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432
  入夜后右骁骑卫照例带着杂胡发起进攻,结果遇到成军骑兵出击,在山下等待的杂胡骑兵趁势出动,双方在山坡上展开了好一番混战,各自罢兵。
  今天是围攻的第四天了,成军骑兵再次出击,与右骁骑卫大战,成军败北,遁回营中的已不足五百之数。
  成军骑卒败走后,板楯兵有气无力地发起了进攻。
  昝盈在一旁看得心中哀叹。
  这就是投降归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人家驱使你攻打营垒,你服不服?
  而就在此时,北边又开来一支队伍。
  昝盈寻声望去,一眼就看出这是獠人。
  他太熟悉这些山民了。
  晋朝官吏压榨他们、虐待他们,李成只是“赦免”其罪过,允许其出山居住,一下子就争取到了人心,以至于相当一部分獠民为李成朝廷出征打仗。
  如今看来,李成的恩惠终究是有极限的。
  这不,有些獠人部落也投降了,被征发丁壮前来攻打以前的恩人李雄。
  大梁天子可真是……
  以府兵弹压天下诸州,以禁军快速征讨不从,再裹挟军镇、部落、属国、豪族兵马征战四方,而这些被裹挟的兵马又驱使降兵甚至自己抓来丁壮,逼着他们攻城拔寨。
  以骑蹙步、后队斩前队,战后再许以厚赏……
  梁帝是真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这个办法,看样子也是能长久稳固地方的,只不过继承人不能是庸碌之辈,否则恐无法有效驾驭。
  昝盈送完粮草后,所部两千人被留了下来,准备第二天上阵攻打李成营垒,他苦笑着应下了。
  二十四日的战斗持续到了日落西山。
  右骁骑卫府兵两千余人在最后发起了一次迅猛的突击,他们踏着几乎被尸体填平的壕沟,顶着箭矢,翻墙而入,与成军在营墙内外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李雄好像又出面了,箭矢几乎落到了他的脚边,但他瘦弱的病躯没有后退,嘶哑着嗓子鼓舞士气,将士们受此鼓舞,拼了命地厮杀,但居然没法把梁人赶出去了。
  到了最后,将军任颜率亲兵力战,也只是护卫李雄撤到了中军大营,放弃了被梁人占领的这处营垒。
  昝盈远远收回了目光。
  成军到极限了,哪怕再发赏,再鼓舞士气,再把平日里厚养的宾客派出去拼命,也无济于事了。
  果然,入夜之后,将军隗伯率两千人下山投降,极大动摇了成军残部的士气。
  天水隗氏可是六郡勋贵,他们都失去信心了,其他人又会怎样呢……
  ******
  明灭不定的灯光之下,李雄躺在榻上,侧头看着营中的两具棺木。
  李期最终还是死了,伤重不治,就比冉元晚一天。
  这都是他最亲密的几个人。
  出征以来,死一子、一侄、一姻亲,外加勋贵将领数人。
  大成最核心、最忠心的那部分人,注定要覆灭于此。
  而他们死光了,大成也就不复存在了。
  国家是由人构成的,大部分人其实无所谓谁来统治,需要紧紧握住的是与你休戚与共、利益一致之人,宗室、外戚、勋贵是核心。
  李雄一直是这么做的。
  以六郡南下军民十多万人——现在已增长到二三十万——为核心,再与板楯蛮联姻,加深联系,给予六郡豪族子弟官位、钱财,让他们凌驾于蜀人之上,最后赦免獠人,收其人心,慢慢稳固南下之人在蜀中的地位。
  他曾经认真思考过,这一代必须这么做,但到下一代的时候,大成国祚稍稍稳固一些了,或许可以让李班慢慢提高蜀人的地位,最终融为一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蜀中士人关系密切同时又仁厚纯孝的李班是完美的继承人,因为他能慢慢淡化乃至消弭南下军民与蜀人之间的矛盾,这对大成基业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只是如今看来,大成或许没有第二代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雄突然间感受到一种奇异的放松。好像之前一直压在肩上的重担、一直藏在心底的焦虑全都不翼而飞了,整个人完全卸下了千钧重担。
  而在泄掉这口气后,曾经被牢牢压制的疲累、早年积累下的暗伤一瞬间全都涌了上来,让他神思恍惚不已。
  外面似乎又传来了激越的鼓声,风中的杀声也越来越近。
  他听到了,但浑身懒洋洋的,一点都不想动,似乎这个世间没有什么能提起他的兴趣了。
  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不重要。
  人生短短数十载,恍然一梦耳。
  帐外传来的了急促的脚步声,隐隐还有哭声,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进帐,全被亲卫拦住了。
  好啊,就该这样,不要打扰朕。
  朕乏了、累了,不能陪你们走下去了。
  这个江山,谁爱要谁拿去吧。
  邵勋,你一定也很累吧?操持这么一摊子事,与人斗智斗勇,殚精竭虑,纵然表面上威风凛凛、说一不二,但曲终人散之际,在最亲近的人走后,总有那么几丝惶恐、孤寂、疲累、茫然涌上心头,你累了,别不承认。
  夜,愈发深沉。
  杀声,也愈发激烈。
  残存的上万成军士气低落得无以复加,到处是厮杀声,到处是哭喊声。
  许是判断成军已处于崩溃边缘,段良果断地将白天才到的獠人、昝盈部板楯兵投入战斗,从四面八方发起围攻。
  成军骑督李霸率五百骑发起冲锋,杀得蛮獠连连后退。
  段良调集诸部骑军,将李霸部围困在一处山坳里,反复攻打,最终将其尽数歼灭,无一生还。
  曾经布置得如同刺猬一般的成军营垒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狰狞,成了一座四处漏风的破房子。
  战至后半夜,飞龙山镇兵杀太保李始,逼近李雄所在的中军大营。
  将军任颜四处凑兵,拼死抵抗,在三番五次派人前往御帐,得知天子已陷入昏迷之后,悲愤无比。
  至二十五日天明,经一夜激战,成军只剩下了寥寥三四千人,汇拢在中军营垒之内,神色惶恐不已。
  李都、李保、昝坚、任颜等宗室勋贵聚在御帐之中,看着已是弥留之际的天子李雄。
  李雄艰难地一笑。
  自家身体如何,他很清楚。或许还能坚持几天,甚至更长一些,但他自己放弃了求生的欲望,因为一切都没意义了。
  “我死之后,都降了吧。”李雄看向众人,道:“东拼西凑的兵马,陪我拼杀到现在,将士们对得起我,我却愧对他们。”
  “邵勋有大志向,想要改天换地。六郡子弟二十余万人,分布蜀中各处,对世家大族多有钳制。只要解甲归田,各安生业,邵勋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
  “这个天下死的人够多了,够多了……”
  “若李氏族人将来境遇不佳,你等也不要怨怼,没用的,徒增伤亡耳。放弃吧……”
  “我——先行一步了,下辈子愿为山中一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
  众人泣不成声,不知何依。
  是日,成帝李雄崩。
  李都不愿投降,率数百人冲下山去,战死。
  昝坚自戕于营中。
  任颜、李保等率残众三千人投降,广汉战事结束。
  二十七日,大军休整一天,第二日,段良率军往成都挺进。
  第二百零七章 狮子大开口
  两路大军入成都,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段良这一路更快了。
  三月初二,右骁骑卫一部千骑出现在了成都北郊。
  丞相范贲率数百人出城相迎。
  尸乡军府部曲长史许艺一甩马鞭,吩咐道:“六狗,带你的人入城。”
  “遵命。”拓跋思恭点起二百余人,当先进了北门。
  “滚开!”城门口有寥寥五六名军士,看其服色,应是豪族部曲,非成国降兵,拓跋思恭直接一马鞭砸下。
  被打到那人惨呼不已,慌忙避开,然后用愤恨的眼神看向拓跋思恭。
  思恭身后下来数人,身材魁梧,满脸凶悍之色。
  他们大踏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一推、一拨,直接将几名成兵撞到了一边,然后站在绞盘旁,持械肃立。
  另有一队数十人下马之后,稍稍整了下队,然后排成两列,手持长槊、环首刀,沿着台阶往城楼而去。
  城楼上有一小校,带着十余名军士,见得梁兵上来,先是有些畏惧,然后堆起笑容,道:“将军……”
  领头的府兵队主指了指城外,道:“去外面。”
  小校脸色一变,僵持片刻之后,眼见着府兵的眼神越来越危险,终于忍下了这口气,列队下了城头。
  队主仔细检查了下,确保城楼内没有藏人之后,来到女墙边,对外打着手势。
  许艺扭头看了下范贲,道:“可是范公?”
  范贲一怔,方才不是介绍过了么?不过他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面色不变,道:“正是。”
  “兵都遣散了吧。”许艺说道:“另准备粮豆五万斛,以待大军。”
  一个小军官对他吆五喝六,其他人都有些不满了,但范贲面无异色,道:“好。”
  许艺点了点头,招呼剩下的数百人入城而去。
  “丞相。”太常博士谯献之凑了过来,低声道:“梁人不是很客气啊……”
  范贲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
  刘玄在一旁看得好笑,道:“你以为天底下的兵都如你家部曲一般温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