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424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3824
  “其实——”和风院内,羊献容轻轻叹了口气,道:“我跟孙家人更亲近,泰山羊氏可回可不回。”
  “羊氏之人若听到你这么说,得多伤心啊。”邵勋非常恶劣地把腿翘在案几上,笑道。
  “只是没那么亲而已,终究还是亲族。”羊献容摇头道:“我这么多年照拂羊家人还少吗?”
  “回去看看吧。”邵勋说道:“看看你长大的地方,看看亲人。”
  “你人还怪好的。”羊献容用怀疑的语气说道:“不过,你真不是去封禅的?”
  “你想多了,我还没这个想法。”邵勋说道。
  “我猜你也懒得弄这个。”羊献容坐到他身旁,说道。
  山宜男让开了位置,坐到邵勋左边。
  邵勋将两个女人轻轻搂在怀里,道:“生女若不嫁比邻,确实很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家。我是天子,有这个能力,便让你们一遂心愿。”
  “你能骗这么多女人,不是没有原因的。”羊献容在邵勋怀里躺了一会,便轻轻起身,又开始为男人煮茶了。
  邵勋得意地朝山宜男看了看。
  山氏轻笑。
  “宜男你也回羊家看看。”邵勋说道。
  “你是怕身边没女人服侍吧?”羊献容转过头来说道。
  “哪有?”邵勋无语道:“宜男在我身边抄写许久,屡次见我提及辽海、海船,很感兴趣,她还没见过大海呢,这次先带她去泰山,再去徐州或青州看海。”
  山宜男靠在他怀里,眼睛亮晶晶的。
  羊献容嘴角含笑,动作轻快地煮着茶水,道:“你就惯着她吧,再把她骗得死心塌地。说起来你也是古来天子中一号怪人,一介妇人说要看海,你就带她去看,不怕被人非议?”
  “因为——”邵勋顿了顿,道:“别人真以为我是去封禅的,而不是带女人看海。”
  两女都笑了起来。
  她们当然知道邵勋是东巡的,最后还要去河北,兴许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如果他们不识相的话。
  故随行的有大量军队、官员,不独是后宫嫔妃。
  山宜男悄悄凑到邵勋耳边,说了一句话。
  “真的?”邵勋有些惊喜:“真的什么要求都答应?”
  山宜男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脸不自觉地就红了起来。
  邵勋十分兴奋,道:“放心,不会让你难做的。”
  他也悄悄凑到山宜男耳边,说了一句话。
  山宜男有些惊讶,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拒绝了,但见到邵勋期待的眼神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羊献容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但没问什么,只是把煮好的茶端了过来。
  “这个顾渚茶不如蒙顶。”羊献容说道。
  “野茶树还没彻底驯化好。”邵勋端起饮了一口,道:“差得不多。”
  “前阵子有孙氏子弟说太原有胡人酋帅买茶,此风都刮到北边了。”羊献容说道:“他们以后真会一直买下去吗?”
  “会的。”邵勋说道:“他们会慢慢离不开的。”
  他后世看过一篇文章,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里面说草原牧人饮茶可刺激胃酸分泌,加速分解脂肪,即俗称的“解腻”,同时缓解便秘,还能补充一部分维生素——盖因此时都是不发酵茶,且磨成粉煮(一直到唐宋都是如此,工艺被称为“抹茶”),有人连茶渣都一起吃掉,故能补充不少维生素。
  他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没有人是傻子,草原那个环境,蔬菜水果较少,茶叶这种能长期保存的物事能风靡上千年不是没原因的。
  “那你可勾着他们了。”羊献容说道:“此番出兵,干脆用茶叶做赏赐好了。”
  邵勋摇头失笑,道:“人家没那么傻。富贵人家喝喝茶顶天了,牧子牧奴还是算了,中原普通百姓还喝不起呢。”
  时间就在这样的慵懒中慢慢度过,直到傍晚时分,邵勋又来到了甘露殿。
  ******
  庾文君很久没穿凤袍了,而是一袭白色素服,却更加美丽动人。
  邵勋看到时,忍不住抱住了她。
  庾文君也不挣扎,只把头靠在他胸前。
  “你就这么迁就我?”邵勋将她松开,无奈道。
  庾文君嗯了一声,道:“出嫁随夫,你若不让我守孝,也是寻常。”
  不让妻妾为娘家亲族守孝之事,在此时并不少见,邵勋还真可以这么做。
  “我早晚要被你宠坏。”邵勋坐到了胡床上,说道:“我离京之后,你注意着点宫中,也别什么事都不管。”
  庾文君坐到他身旁,轻声问道:“可是大人公那边?”
  邵勋沉吟了一下,道:“非也。太上皇后崩逝,太子仁孝,不以九月为期,非要守足一年,着实没有必要。让他别睡在衙署了,内室该入就入。”
  庾文君缓缓点头。
  她知道夫君的意思,就是让太子赶紧诞下子嗣。不然的话,万一太上皇崩了,那可是三年……
  “另者,你旁敲侧击一下,嫡子未生之前,最好不要去到良娣、孺子房中。”邵勋又道。
  庾文君又点了点头,然后还静静看了邵勋一眼。
  邵勋老脸一红,转移话题道:“其实有太子监国,你也不是非要待在京中,真不随我东巡。”
  庾文君摇了摇头,道:“还是不要了。”
  “也罢。”邵勋说道。
  他本来还想带上王景风姐妹的,因为琅琊郡就在徐州,但最终放弃了,一来她们年纪也不小了,二来两女更担心父亲。
  王衍这次真的不太行了,完全就是强撑着一口气,为外孙处理好将来之藩的首尾。待忙完此事,那口气一泄,差不多就该上路了。
  裴、乐二人也留在黄女宫中,她俩对出去看看兴趣不大。
  邵勋其实也不愿意带上她们。对他而言,二女留在黄女宫休养是最理想的,健康最重要。
  有些旧人,在他心中是某段时期的人生坐标,弥足珍贵。
  走了以后,他会有些恍惚,也有些茫然,更担心自己因此昏聩,性情发生变化。
  “元规最近有没有找你?”邵勋又问道。
  “没有。”庾文君说道:“他现在只是练字而已,倒遣人送了几幅给我和梁奴赏鉴。”
  “那就还是找你了。”邵勋笑道:“让他死心,好好在家歇着。居丧完后,我会用他的。”
  庾文君又乖巧地应了一声。
  邵勋左看右看,觉得一身素服的妻子比往日更动人,尤其是这副心绪低落的模样,真的好想欺负她,让她哭出来。
  不过他不忍心对庾文君做这种事,还是去蹂躏下石氏那个烧杯好了,让她上面和下面都哭出来,让她更加对不起司马睿。
  正月二十,中书起草《东巡安海诏》,正式昭告天下,天子于一个月后自东都汴梁启程,东巡至大海。
  诏书里说得很清楚:“亲总六军,东巡观俗。”
  很显然,这不仅仅是巡视,还有浓重的军事意味。而就在这份诏书下发的当日,以汴梁为驻地的银枪三营接到命令,七日后发兵,直趋幽州。
  数日后,以洛阳为驻地的黑矟中营、右营亦接到命令,前往河内汇合黑矟左营,兵发幽州。
  第一百四十七章 调动(上)
  一大早,右骁骑卫尸乡龙骧府别部司马以上官员就赶到了军府。
  院中站了十余人,大多穿着戎服,另有数名文官,手携一道卷起来的纸,看样子可能是圣旨。
  果然,在人差不多齐集以后,右骁骑卫录事蔡涯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念道:“朕膺图受箓,君临四海。而慕容遗孽,窃据幽平,恃险鸱张,屡犯边圉。今敕司、豫、兖、并、冀诸州军府,简锐卒三万二千……”
  拓跋思恭默默听着。
  他是尸乡龙骧府副部曲将,当官数年,他对各种文书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正常的圣旨一般是中书省草拟,发往门下省审核。即便是天子或近臣手拟的诏书,那也只是相当于取代了中书省的职能,后面还是要发往门下,故圣旨前面一般会加“门下”二字。
  但也有例外。
  面前这份正在宣读的圣旨是天子直接发给府兵诸卫的,较为笼统,只规定了哪些地方的府兵要接受征召,以及总人数(三万),不独针对哪个特定的军府,故后面还要看本卫的调兵命令,即本军府到底出兵几何。
  宣读完圣旨后,蔡涯和部曲督郑弼互相行了一礼,然后退让至一侧。
  他身后一名小史打开木盒,取出半枚虎符。
  尸乡府部曲将许艺奉郑弼之命拿出本府收藏的虎符,与小史手中的一对,严丝合缝。
  郑弼又拿出一份调兵文书,当众宣读:“尸乡府简劲卒一千二百,悉配部曲一、战马一、乘马一,取武库器械,限二月廿五日毕集蓟城。出征士卒人赐绢二匹。凡过村落,敢纵骑蹂麦者斩。主者速行,不得稽缓。”
  宣读完后,先扫视一圈众人,然后取出官印,在一式两份的文书上各盖了一下,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部曲将、部曲长史、副部曲将、四别部司马纷纷上前,会写字的签字,不会写字的按手印。
  片刻之后,郑弼将其中一份调兵文书交给本卫录事蔡涯,自己收好另一份,存于军府留档。
  一切完毕之后,郑弼手抚刀柄,道:“军令已下,即刻施行。”
  “诺!”诸将纷纷应命,各自离去。
  “郑将军,我公务在身,不克久留,这便告辞了。”蔡涯行了一礼,说道。
  “君且自便。”郑弼回了一礼,道。
  蔡涯点了点头,与随从们出门后上了马车,很快就离开了。
  尸乡府隶右骁骑卫。该卫辖下的芒山府一千二百骑目前正分屯驻汴梁、洛阳上番,承担京城卫戍任务,尸乡、伊阙、千金三府则悉数出动,赶往幽州。
  前阵子他还带人快马去了弘农的右羽林卫两个军府,宣读调兵命令。
  该卫有一千八百人在汴梁、六百人在洛阳,剩下的人里面出动十二防三千六百战兵,快速赶往幽州。
  至于左羽林卫,差不多也出动了三千六百人。
  左金吾卫出动三千六百人,右金吾卫出动三千六百人,右飞龙卫出动六千人,左长直卫出动二千四百人,右龙虎卫出动二千四百人,右骁骑卫出动三千六百骑,总共三万二千四百步骑——便是圣旨上所要求的人数了。
  去除掉在洛阳上番的一万多人,在汴梁上番的约两万人,以及少许留守人员,北地军府能调动的大部分都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