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是雪域暴君 第37节
作者:若然晴空      更新:2025-09-10 12:13      字数:7306
  林一今天的演讲主题是,肉好吃吧?以后天天吃,圣湖沿岸有种植粟米青稞对吧?以后有更好的主食让你们种,不用再承担严苛的劳役了,大家配合她推翻塔塔尔的王室贵族,以后自己干活自己吃饭,可以过得像苏赫部落那样越来越富庶。
  演讲稿大部分是林一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她天生的会煽动人心,以前在飞舟里没少撺掇队员开飞舟跑路,能活几天就活几天,可惜没鸟理会,这里的民众却很好说通,多质朴的原始人啊!
  只有一点部分是王澈润色,让林一教唱了一曲。曲名《击壤歌》,很朴素的乡野古调,讲的是个古籍典故,是说古之帝王尧在位时,有人见老叟于路旁击壤玩乐,便以称赞尧德,老叟却击壤而歌,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帝尧统治的太平盛世之下,老叟认为自己的美好生活来自日出劳作,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并非帝王之力所加之。
  歌是否有这样的来历不清楚,但能流传下来就被赋予了某种思想,是圣人的思想,圣人觉得歌是美好的,所以这种不符合帝王喜好的古曲被流传了下来。
  所谓圣王垂拱而治,可不是指皇帝什么事都不干,交由贤良之臣来治国,前者那是儒学基操,夹带私货。真意是说一个圣人皇帝的状态,就是让民众几乎感觉不到圣王的存在,甚至看似圣王是吃干饭的。是帝王不去征取民众的财富,不要求奢靡的生活,但要承担圣王之责,保护民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和平生活,达到民众眼中的“帝力于我何有哉”。
  反正林一是没懂,她的主题思想就是个人归个人,自己干活养自己。
  底下的塔塔尔部民能听懂的也不多,但听懂了个表面,他们以后的日子会是这样的美好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己做来自己吃,大汗和我不相干?
  梦里也不敢这样想啊!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老的《击壤歌》在嘎嘎声中逐渐响彻春季的雪域,风里带着青草的气息。
  今日演讲完,林一召集人手在右贤王大帐里开会,具体成员有:缺德军师两名、辽东战后升任千骑的秃发兀耶、叶撒千骑、黑石部落的叶护忽查,还有韩小六和呼兰三兄弟。
  嗯,另外三个跟在庞半天身边来着,现在呼兰六兄弟都是百骑长的级别,经历了辽东一战,林一提拔了一些有军功的下属,韩小六则是插队的,林一很欣赏他的头脑。
  人手就是这么个人手,林一是很满意的,展开一张俯视地图,对众人说道:“现在下一步计划是攻打公主城,公主城是按照魏城规制所建,内外城墙叠套为瓮,有角楼马面墙垛一应俱全,易守难攻,但是我们都有些攻城经验了,都来说说如何攻下公主城吧。”
  这其实不是集思广益,是在教学生。
  缺德军师没开口,他们有很多法子攻城,也知道林一有很多法子攻城,跟随一个熟知兵事又操作如神的主君就是很踏实很安心的。秃发千骑率先沉声开口道:“按照可敦年初攻打辽东城池之法,或许可以夜袭骗城之类,倘若内部松散,还可以白天伪装商队潜入一些人,夜晚突袭里外配合打开城门。”
  叶撒千骑想说的话被秃发抢先说完,只好闭上嘴巴,还瞪了他一眼。
  呼兰六兄弟里的老大呼兰阙利说道:“公主城年久,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城墙薄弱点攻打,打出个缺口进入。”
  秃发千骑马上又道:“先围困,再挖地道!”
  众人发言比较踊跃,用的都是林一使过的法子,韩小六琢磨了半晌,忽然灵光一闪,试探地问:“直接围城,散播圣湖消息?”
  林一一把按住韩小六,想把他举起来,韩小六熟知这个行为模式,连忙摆手后退,有些发臊。这其实不是他自己想到的,而是摸索出来的林一的想法,最开始要绕行在丘陵扎营,很明显是做好了打圣湖塔塔尔本部的准备,然后改了主意变成和平接手……其实韩小六压根没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就像羊羔一样说啥听啥,雪域人倒是明白的,这些人本来就是塔塔尔部筛选过的羊羔劳力,是被一代代驯化出来的。
  总之和平接手之后,有了圣湖这个大后方,实际上怎么打都行了,可是林一先前却答应过这些本部居民,不会造成太大伤亡,也就是说,她要让公主城骑兵们投降啊!
  自古要人投降,岂有来骗来偷袭搞阴谋诡计的呢?当然是亮出手腕来,亮出实力来,再散布一些你们的亲眷过得很好,现在想接你们过好日子之类的消息,这叫恩威并济。
  林一确实是这么想的,她其实不怕打恶战,再血腥的场面她都经历过。源生战士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近身肉搏,是可以一发歼星炮下去,可被虫族占据的宜居星球或者资源星球能这么干吗?实打实的肉搏才是最经济实惠的战争方式,她从生下来开始,杀戮非常多,已经到了厌倦的地步。
  这个星球的人类很小很弱,即便是敌人,也不是残暴的虫族,她总觉得那些人上人像虫族,杀起来是没什么感觉的,而这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放牧牛羊,捕捞渔获的黎民众生,她很难下得去手。
  天明出发,万人骑兵大摇大摆上路,因为马匹紧张,行军速度不快,但消息传得快,公主城没什么军情探子,只是有牧民发现了过去报告而已。
  得到消息的时候,右贤王阿勒坦赤那正在吃午饭。
  他上年纪了,吃不动肥腻的牛羊肉,吃的是魏朝的精米饭,配的是魏朝的厨子制的菜肴汤羹,大碗小碟摆了十几个菜,有男女奴隶各五人在帐里伺候,这是很平常很悠闲的一天,下午他也许出去巡城或者打猎,晚上挑个好床伴。
  正吃着菜肴喝着汤,享受着美人按摩肩背,就听说苏赫骑兵打过来了。目前城门已经关闭,但是被苏赫骑兵把守住了四处城门,这些苏赫骑兵很贼啊!压根就不进箭矢射程里,塔塔尔部流传下来的守城精要压根没法用上。
  阿勒坦赤那一听苏赫两个字就勃然大怒,然后很快回过神,这不是被人犯了忌讳,而是真的打过来了!强烈的恐惧席卷全身,很勉强地压了下来,年老的右贤王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问:“不是苏赫阿那亲至吧?他也上年纪了,怎么能如此劳累行军?”
  这话简直比林一都要关心苏赫阿那,传讯骑兵喏喏地点头,“不是苏赫大汗,是苏赫部的可敦,就是打下辽东的那个……”
  阿勒坦赤那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然后彻底死了。
  苏赫阿那那样的威名,他尚且还有一线希望,雪域人毕竟很不会攻城,但这位苏赫可敦打下过魏人的城池,她难道还不会攻城吗?那是攻城老手了啊!
  第72章
  林一攻城的时候,苏赫部落正在防守反击。
  自小咸水埋伏兵开始,苏赫阿那和林一都认为克烈部会动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带兵去打塔塔尔部可以算得上险招,但不能不打。克烈部是非常强劲的对手,又有中原王朝的支持,苏赫部就算能胜也要大动筋骨,到时候和塔塔尔部之间就攻守势异了,所以林一宁愿整合黑水部这些没什么战斗经验的新骑兵,也不愿意大量携带苏赫精锐北上。
  苏赫阿那回到部落就开始整兵待战,雪域部落之间少有攻防,毕竟地形地势摆在这里,苏赫部除了大河谷之外几乎都是平地,利于骑兵对冲,不利于守卫战,那就不守了呀!
  黑帐外迁至大河谷沿岸,苏赫部落的平民内迁至大平原,人其实都还好说,牛羊就只能做好标记暂时散放后方。倘若能打退克烈部,无非是花些时间找回来,打不下来,这就是敌人的供给。苏赫部落和平了好些日子,真到了开战之时仍然没什么沉重气氛,三天两头的军演,隔三差五听林一演讲,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期待一场真正的战事。
  去除林一带走的五千苏赫骑兵,滞留辽东的三千骑兵,加上寒季选拔出来的新骑兵四千,以及临时从两个附属中等部落调用六千骑兵,目前苏赫部落的骑兵数目在一万七千人左右,在雪域可以称得上恐怖级别的兵力。
  克烈部威名在外,但成分复杂,以扎哈额真为例,他年轻时克烈部没有现在强盛,但人员都是克烈本部人,后来拔都大量吸收外来中小部落,克烈部的人口曾经短暂飙升至三十万。
  人多地贫,只能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冲突,克烈部于是疯狂南下劫掠资源,然后在魏朝柱国元帅叶朔的连年打压下一度人口锐减,兵员不增。直到五年前叶朔老病而死,克烈部再度疯狂扩张,甚至不惜人口兵力打下辽东作为大粮仓。目前克烈部其实不算是原本的那个大部落,而是几十个中小部落和克烈本部的杂糅势力。
  嗯……就像是魏朝某个郡的特产细面,盛出来明明是一小碗,但是只要吃得慢了,就会开始在碗里无限滋生,压根摸不清对面有多少可战之兵。正如滋生的细面,克烈部年年都在战损,年年都在添人,给人一种杀不尽死不绝之感。
  从前这是魏朝的心头之患,现在轮到苏赫阿那来头疼了。
  仍旧是苏赫阿那运用最纯熟的三军体系,克托和叶利诃各自带领左右二军共计一万人,苏赫阿那亲领包括亲卫军在内的七千精锐主力军作为中军,左右二军为侧翼沿大河谷铺展而开,中军在最前方列阵等候来敌。
  拔都可汗年老阴鸷的脸更加显老,他在距离苏赫部落一百七十多里处扎营,奢华的金顶大帐由十多个帐区包围其中,往来都是披毛带甲的克烈骑兵,帐中是一些原本的中等部落之主。
  众人脸色凝重,有的还十分难看,直接开口道:“大汗,魏朝不过略略给了些好处,就要我们的勇士拿命去和苏赫阿那拼,雪域拢共才几个人,就算能赢,我们是吃不下苏赫部的!”
  对他们这些散装的部落而言,谁强跟谁,大部落可不是这样,尤其苏赫阿那的部落有那么多规矩,做惯平民的人很难驯服成为奴隶。对现在的克烈部来说,辛辛苦苦打下了富庶的苏赫部落,难道就为了融合他们?那是必然要走到杀死男人抢走女人那老一套的,往往这种血战都要死很多很多人。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还没开战,就先想着能胜了,我们……我是说我们啊,谁打赢过苏赫阿那?”
  这话一出口,金顶大帐里便显得比较沉默,拔都的脸色更阴沉。苏赫阿那起家之时,他正当盛年意气风发,他想要塔塔尔那块地,又暂时吃不下,顺手嫁了个妹妹来拉拢扶持一个毛头小子的部落来作为缓冲带罢了。谁料之后那些年月里,风云变幻,王旗起落,昔日被按着头结亲的白奴混血,长成如今的雪域霸主。
  巴特铁木尔脾气爆,他新婚便闹笑话,这些日子被父汗按着头去给玉华公主做温柔驸马,他哪里会哄女人!总之就是进帐子笑容满面陪公主,出帐子看到羊都想砍一刀!
  这会儿兵力都铺开了,还听见这丧气话,他顿时呵斥道:“未战先怯、未战先怯!他苏赫阿那是叶朔吗?叫你们这样惧怕?何况叶朔都死了,苏赫阿那也会死!等抓住他,我要划烂他的脸,把他穿在铁签上当人旗用!”
  他满脸暴戾,嘴里说着些不三不四的酷刑,没什么人觉得他能说到做到,这么能的话,是谁新婚夜教训个妻子都被按跪着磕头?
  克烈二王子苏阿奇在这样的场合多半是沉默的,他只是说了一句:“该联合塔塔尔部的。”
  拔都没理会,计划是计划,如今阿勒坦穆尔和霍都还不知在哪里,塔塔尔部必然在经历内乱,也算是个良机,他苍老沙哑的声音响起:“好了,都到这个时候就别内讧了,下午出战,先摸摸苏赫部的底,从他左侧突袭试一试。”
  左军是叶利诃在带,又不是叶利诃在带,格桑虽然还是百骑长,但她带兵有瘾,一百人的骑队是真不够她用的,早在开战之前就经常带领一些健妇练军阵。这次开战,她带了自己的健妇军共计两千多人,随同叶利诃作战,她几乎不干涉叶利诃的指挥,但她只要开口,骑兵们几乎都会马上听从。
  叶利诃试图摆出丈夫和万骑长的威严,一军怎么能有二主?这是会出事情的!
  下午,晴空飞雁,蓝天碧草,放在平时正是放牧的好时节,但微风中夹杂着铁腥气,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在平原上策马飞掠而至。远远的先有飞箭如雨,第一波箭雨通常不在射程,而是起到干扰视线和先声夺人的作用,但就是这么寸,正在呼兵回防的叶利诃背心挨了一箭。
  早晨才和叶利诃吵了一架,格桑离他比较远,见到这一箭顿时红了眼,一把夺过战旗,泣血嘶吼道:“列阵,上弦!为万骑长报仇!”
  大军陡然变幻阵型,开始比较松散,打仗不是约个时间出来群架,是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来的,甚至还有人马分离跑去撒尿的,但多次军演的肌肉记忆一下子启动,裤子不提直接飞身上马,弓箭上弦各自随骑队长冲杀而出。
  叶利诃有些茫然地看着大军猛冲,摸了一下后背的铁锁甲,啊不是,怎么连敌人都第一个先杀我啊?
  军演的时候,哪怕他再三申明自己是披甲的,但挨了粪团雪团之类就是算死的,他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大概骑兵们都习惯了他死之后迅速换人指挥了,可这是真的在打仗啊!
  叶利诃骑马四顾心茫然,我没死啊,我没死啊!我穿的是重甲还戴头盔,不是从前光着膀子打仗那会儿了,这箭特么的是卡我铁甲缝上了啊。
  倒是也有人注意到万骑长没死的,可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万骑长你哪怕意思意思也趴马背上去嘛,你这样不配合弄得我们好尴尬呀!
  反正注意这事的人不多,两军互射箭雨几轮后,装备更精良的苏赫骑兵又携带有“为万骑长报仇”的血泪士气,两军刚开始重叠就开始暴打对面。这不是军演,反而更加激烈,军演是对着自己人,是要收着手怕真打出毛病的,对着克烈人那是完全不用留手的!
  有人掏出工兵铲,携飞马之势斜铲下去,当即铲断克烈骑兵一排手指!
  有人举起重盾,邦邦邦邦就是几下,懵逼又伤脑。
  还有人一口老痰先至,趁对面睁不开眼,随后大刀劈砍,收获一个人头,一看就是鸟学接班人。
  格桑呼兵列阵,前后包抄,切割战场,几轮冲势下来,克烈骑兵已经迅速溃散而逃。骑兵就是有这样的优势,一旦逃散,敌军也很难在维持阵势的情况下完成追击,但是林一可是在苏赫骑兵之中设置了层层军制用来应对这样的场面,格桑立刻换阵铺展而开。
  以二十骑为最小单位,大军四散追击溃兵,胜势之下少见回手。约莫小半时辰,左军完成了战场清理,重新整队列阵,许多俘虏和战马被分离开,缰绳成了捆手脚绳,一个个蔫头耷脑。
  格桑一手握战旗,一手揽住叶利诃,在他胸甲上重重锤了一拳,没好气道:“没死你装什么死?老娘真以为你没了!”
  叶利诃欲言又止,真这么爱我的话,你倒是放下我的战旗啊!
  我的格桑啊,你难道不觉得一只手无法抱住我宽阔的腰身吗?放下战旗,你就可以抱住我,拿起战旗,你这是在很随便地揽着我啊喂!
  不过他笑了出声,主动伸出手抱了妻子一个满怀,他喜欢举旗而战的格桑!
  此役,三千克烈骑兵,一去不曾回。
  第73章
  双线作战很考验一个势力的硬实力,一线大捷二线守成已经算是很厉害,这也是林一原本的计划,苏赫本部只要守住就好,等她平了大后方,才是反击之时。
  但现在情况出现了一点变化,林一实在低估了被她一手调教出来的苏赫骑兵战力,也高看了克烈部松散的联盟体系。
  还非常小看了苏赫阿那。
  左军遭遇突袭之时,苏赫阿那没有选择集兵救援,而是亲领主力军冲了一下克烈大营,自侧翼杀出。同样是一场试探性进攻行为,他看穿了克烈部外紧内松的体系,专门绕开克烈本部骑兵,狠狠揍了几家新附的中小部落。
  战至傍晚方休,苏赫骑兵人人披甲,军阵齐整,战损极小。克烈部却不同,因为兵员太多,不光甲胄不够分,连兵器都良莠不济,有的用的是铁勒出品的精弓好刀,有的仅有一把短兵,甚至不少人手里握着的是削尖了的木矛。装备精良的当然是克烈本部骑兵,装备好坏不一的则是后加入的中小部落联盟兵力,很好辨认。
  其中先锋一线有个骑在马上的瘦弱身影非常显眼,是个少女模样,眼有三白细狭长,狠透戾色,手中一长一短两把兵刃配合收割。旁人还要奋力拼搏才能伤人命,而她甚至能在一刀毙命后,十分灵活地使用剥皮小刀顺手割下敌人一只耳朵收入囊中,是雪域部落不怎么常见的战时习惯,祭祀虽然有时会割下特定部位,但普通人没资格动这个手。
  这割耳之习,来自魏人。昔年魏军强盛,杀敌本来以虏首计军功,虏首不便携,又改为计算虏耳。
  这位猛人,正是连弑母女二主的赵家部曲之女赵春儿,仅是一战她就凑了一半赎罪的军功,杀敌十一人,她用来装耳朵的小袋子里码放着新鲜的耳朵,呈交给格桑验看时,少女脸上带有一丝不明显的紧张局促。
  赵春儿用来割耳的那把剥皮小刀本是格桑的,是赵春儿犯案后被林一揣起来,又还给她的,结果从黑石部落回来后,格桑就把刀再次交给了赵春儿,少女便把这刀珍藏袖中。她特意用粗陋的缝制技术在袖里缝了个刀袋,并不是像格桑那样随意挂在腰间。
  格桑数了数耳朵,惊讶地发现竟然全是左耳,不存在一个人割两次充数的可能性,要知道赵春儿可不是战后去割的死人耳朵,而是在杀人的同时顺带割耳啊!
  格桑一点都不觉得赵春儿可怕,她大手拍了拍少女瘦削肩膀,大声赞扬道:“好!好女子!等你赎罪,我要上报可敦,请你做女军总教头,专教你这一身杀人技,好姑娘,你愿意吗?”
  赵春儿的脸噌地一下红透了,她说不出来话,只是点点头,又从怀里摸出一块被宽阔叶片包裹着的厚实大肉饼。
  苏赫部可没有制作肉饼的习惯,这明显是哪个倒霉的克烈人携带的美味私藏,少女把饼塞给格桑大娘,又很恭敬地低头鞠躬,很快跑开了,背影甚至看起来有一点可爱。
  比起苏赫部这边的其乐融融,克烈部军帐区一片怨声载道,当然,怨气最大的是后加入的那些部落。
  早入伙的已经和克烈本部骑兵装备上差距不大了,一穷二白没啥好装备的多是近年、甚至就是去年跟随克烈部南下的部落。南下没劫到好处不说,还损失了许多青壮,不得不加入克烈部以保全剩下的人口,本就有怨,结果一战下来,死的多半是他们的人!
  有几家部落族长直接不干了,在大帐怒骂道:“克烈骑兵人人披甲,为何要我们冲在一线?有甲胄还不够,要我部青壮的血肉来再挡一波?”
  拔都眼皮下垂,阴冷冷地说:“科林,已经没有延山部落了,你们都是我克烈部的人,有甲骑兵,都是自己掠来的财富,这次战胜苏赫部,你们也能穿甲戴盔,不要心有怨怼!”
  科林族长怒容一滞,骂骂咧咧的声音小了些,然后坐了回去。
  其他人的脸色更不好看,或者说自从来到苏赫部地盘上,踏上这片黄金草场后,大家没人脸色好看过。你压得住一家,压得住人心向背吗?
  夜晚,苏赫部集兵一处,分发油盐充沛的羊汤羊肉和土豆,土豆是主食,很能饱腹。明明才接触土豆不久,但苏赫部人简直就像是遇到了最火热的情人,对土豆充满了爱意,每天琢磨怎么吃它。这会儿有人烤土豆,有人烧土豆,还有泡羊汤的,伴着肉吃的,甚至有牛乳里加土豆泥的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