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76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4      字数:2866
  整个第一批货一共分五次进京,昨日开始售卖的是第一批的第一次。
  昨日他就听到说生意兴荣,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能挣那么多。
  照这样算下来,整个第一批的货五次的货,大约就能挣一百万两。
  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李元齐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次发现,挣钱如此容易。
  一批首饰,直接补了他所有的亏空,还能有盈余,这生意做得,实在太让人惊喜了。
  “第二批货,什么时候到?”
  孙掌柜:“已经催了,第二次的今日能进城。”
  “好。”
  李元齐大喝一声:“后头的全部催一催,不能断货,从明日开始,加些价格,五批货卖完,本王要见到一百万两的利润。”
  孙掌柜应声:“是。”
  陆府。
  裴佑年径直来了书房。
  一进门看了一眼陆凉川直接就唠开了。
  “大哥,你听说了吗?
  妙华阁的事,那批饰品。
  天呐,你是不知道,那生意好得,我看了都眼馋。
  我往对面那茶楼坐了一会,妙华阁的门坎都要被踏破了。
  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散财呢。
  妙华阁的孙掌柜,眼睛都笑没了,人手不够,亲自出来接待,每一个进去的人都会买,几乎没有空手出来的。
  啧啧啧,我真是担忧的很,等他们知道真相,不知道哭得大不大声。
  不过那生意,真是好得勒,
  上到八十岁的老奶奶,下到五岁的小女孩,都去凑个热闹。
  今儿已经卖空了,全都是下订金的。
  估摸着第二趟货最晚明日也得上……”
  裴佑年喋喋不休,陆凉川看了他一眼:
  “怎么?你羡慕?”
  裴佑年撇撇嘴:“呸,我羡慕个屁,我就是很唏嘘,又有点后怕。
  你说这批货当初若真的是我们拿在了手上,等过些日子出事,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真查到头上,那可不好办,说不好我就得下狱,艾耶,好可怕。
  这件事我可得好好感谢太子妃,她救了我一命。”
  陆凉川想了想,点点头:“确实该谢谢太子妃。”
  若这批货真的在他们手里,卖得好绝对会有人眼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又是这个身份,确实不好说裴佑年会如何。
  陆凉川不由得想到老于,若不是宋弗,老于的下场也不好。
  裴佑年:“唉,大哥,你说这太子妃也太神了吧,她怎么就知道咱们那批东西有问题呢?
  还有剑南道的铁矿,居然真的有矿,太子知道怕是要呕死,白白的失了好东西。
  你说,太子妃是不是未卜先知?我真的都惊呆了。”
  陆凉川闻言,顿了顿开口:
  “昨日见面,我邀请了太子妃做我的第一幕僚。”
  “幕僚?太子妃?”
  裴佑年愣住:“什么情况?快说说,什么情况?”
  陆凉川把昨日的事情说了一遍,裴佑年听完,久久不能回神,
  “太子妃真乃神人也。
  只是,若太子没了,那太子妃岂不是也下场不妙?
  难道她就是为了预防那种情况,想要让我们护着她,所以才跟我们合作的吗?
  但是说不通啊,太子妃这般才能,想要护住自己太容易了。
  不对,应该是说,太子妃都想要让太子上位,太容易了。
  太子有正统的身份,若又有太子妃筹谋,其他人绝对不是对手。”
  陆凉川脑中想到第一次和宋弗见面时,宋弗说的话,她说:
  我有两个仇人,一个是齐王,一个是太子。
  “别猜了,人人都有秘密,她能帮助我们,是我们的运气。
  只要我们立场相同,其他,都不重要。”
  接下来的两日。
  第一次入京的饰品卖完,后面的货加紧时间全部进了京。
  每一批货一上,都是最快速度一售而空,形势一片大好。
  京城女子圈,都在讨论着妙华阁的琉璃饰品,热度居高不下。
  已然成了京城女子中,最热门的话题。
  从前这些话题都只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夫人们聊,这一回连平民老百姓也都加入了对于这件事情的议论中。
  大街上,随处可见大家手上戴的,头上簪的,都是妙华阁的琉璃饰品最新款。
  大家族里的小姐夫人,拿这琉璃簪子赏人,成本不大但是有面子。
  而街头巷尾的妇人,提起琉璃饰品,更是津津乐道。
  “以前这种饰品,咱们只在那些贵人身上见过,一只要好几十两上百两,我们哪能买得起呢。
  现在可好,我们也能戴得起琉璃簪子了,昨儿个我还特地去排队,又买了一只,准备以后给我的女儿。”
  另外一人接话:“你家女儿才不到十岁,怎么现在就备下了。”
  “是,现在有机会自然先买着,反正以后用得上。若不是秒华阁又涨价了,我还想再多买一只。
  倒也罢了,我跟她一人一只,也算有个象样的首饰。”
  “是是是,我看有的城外的老百姓来买都没有货了,咱们住在京城还是有好处。”
  “可不是嘛,那妙华阁的掌柜真是个好人,卖这么便宜的琉璃给我们,我都想给他烧几炷香。”
  京城的大街小巷,女子们的讨论,全部都是关于琉璃饰品。
  你看看我买的簪子,我看看你买的镯子,平时只能远远看一眼的东西,现在自己也能得到,实在是美事一桩。
  茶馆里酒馆里讨论的也是这个。
  不过男子看事情的角度,跟女子却有所不同。
  “你们听说了吗?出了一种饰品,妙华阁怕是都赚疯了。”
  “看到了看到了,那生意好得,怕是京城之最,大家都用抢的,仿佛不要钱似的。
  上一回生意这么好,还是年荒时没粮食,大家要去各个粮铺排队买粮。”
  “谁说不是呢,昨儿个我在妙华阁门口站了一会儿,每一个出来的人都买了,有的买了一只,有的买了两三只,有的一提一提的盒子往外拎。”
  有人不明所以:“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买这么多做什么。”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逢年过节,送亲人家的女眷,成色这么好,价格还不贵,多好啊。”
  “是是,还有给嫁远方女儿送礼的,给自家女儿留做嫁妆的,普通女儿家,别说琉璃簪子,有个银簪子都算不错了。
  眼下有那么好的东西,不买才怪。”
  “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天底下哪有又便宜又好的东西,而且还是大批量,真正的琉璃,也不可能出那么勤呀。”
  “这谁知道,管他呢,反正东西好就行,而且那么大一家店,也不会骗人吧。”
  “是啊是啊,别说我们老百姓买,还有许多大家贵妇都买。”
  “听闻这妙华阁,是哪位王爷名下的铺子,肯定不会有事。”
  众人议论著,看着这满街的琉璃首饰,不由得唏嘘一片。
  妙华阁的掌柜,真是收银子收到手软,每日去齐王府禀报。
  这一日,等入夜关了店门。
  孙掌柜又去了齐王府。
  李元齐一见账本,今儿三月二十九,卖首饰的第四日,第三次货全部卖完。
  账上的银子,已经超过了六十万两。
  李元齐大喜过望,连说了几个好字。
  底下的孙掌柜也不由得抬头挺胸,算是在一众掌柜中一炮打出了名头。
  今后,齐王名下铺子的所有掌柜,见着他都得做揖尊称一声:孙掌柜。
  众人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屋子里响起一片叫好声。
  李元齐看完账本,脸色大好。
  原本他以为涨了价之后,销量会跌一些,但没想到,众人怕后面再涨价,卖的更好。
  孙掌柜看出李元齐的想法,询问道:
  “王爷,价格可是要再涨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