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179节
作者:
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5 字数:2888
李元漼想了一下,待反应过来宋弗什么意思的时候,整个人愣住,身体下意识的往椅子后退了退,看向宋弗。
不得不说,宋弗的胆子是真的大,这种话都敢说出来。
宋弗这话不就是说明,当今皇帝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会害怕大周皇室之人的出现。
他咽了一口唾沫,语气有些紧张:
“这种话,在外头可不能乱说。”
宋弗面色顺从,仿佛刚刚说出那句话的人,不是她一样,
“自然,在外头,臣妾是个哑巴,从来不会乱说话给太子府招惹祸端。太子是了解臣妾的,那么久,臣妾可有给太子府招惹过麻烦?”
李元漼嗯了一身,但是他再看宋弗的时候,心头莫名的有些害怕,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耳边听得宋弗又道:
“无论如何,臣妾还是以为这件事是齐王给殿下布的局。
“因为这件事对殿下的害处最大,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对殿下都不是好事。
“若这件事真的是一个针对殿下布的局,那臣妾觉得,殿下可能不太容易逃脱。
“看晋王和我父亲就知道,我父亲何其聪慧,晋王更是时时防着齐王,二人都先后着了道,臣妾并非不相信太子,只是敌人太狡诈。”
话说到这里,李元漼狠狠的手指握成拳,死死的攥紧,脑中想到什么,咬牙切齿道:
“本宫绝不会让他得逞,把本宫逼急了,兔子也是会咬人的。”
宋弗看了李元漼一眼,心中嗤笑:都到这一步了,也只会放一两句狠话。
看来指望他对李元齐动手的可能,微乎其微。
想到这里,宋弗也不再多话,静静的站在一侧。
李元漼越想越憋屈,但是宋弗却没有宽慰他的意思,他该说的话也说完了,直接起身,离开了栖风院。
当即召集了幕僚前来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才好。
栖风院。
流苏往门口看着李元漼走远,这才回屋上前来,把李元齐喝过的茶杯撤了下去,吩咐人另外换一套新的上来,然后站在了宋弗的一侧。
宋弗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
“李元漼烂泥巴扶不上墙,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让夏鸢盯着他,别让他生事坏事。”
流苏:“是。”
夜深。
零散的星光中,有人在街头巷尾四处游走。
悄悄的把告示墙上,街头巷尾的墙上贴了什么,然后悄悄离开。
次日一早,老百姓们围在这些告示前,听前头识字的人念着这是什么东西。
待听明白之后,大家的面色皆震惊无比。
“什么?大周前太子还健在?”
“是真的?还在?我老头子可是见识过大周盛世的,你们不懂不懂。”
有个老人,听完前头识字的人念完告示,整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周前太子在江南。”
“什么,是怕奸人所害所以一直没有回京,奸人在哪里?奸人是谁?为什么要害大周前太子……”
“别问了别问了,这是我们该问的吗?再问要杀头了。”
大家聚在告示前,低声讨论著。
前面有官差过来,恶狠狠地拨开人群,把告示撕下来:“走开,走开,不许看不许传。”
几个官差哪里能堵住悠悠之口,只一个早上,京城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而且因为这些官差态度差,让流言愈演愈烈,都说这是有人不想让大周太子回来。
京城一应消息都被送进了御书房。
皇帝许久不管事,但是和大周太子相关的,却不得不上心。
龙案前,皇帝看完这些折子和告示,雷霆大怒。
“给朕查,谁干的,查出来凌迟处死。”
前太子在江南,京城却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做那么多事情。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敢有如此大的动作。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底下的人慌忙应声。
皇帝看着那告示,只感觉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
“呵,一直没有入宫,是怕被奸人所害,奸人是谁?这不就是说他吗?”
这拿着玉玺的究竟是谁?
难道真的是前太子?
呵,倒是有几分胆量,敢跟他叫嚣。
却又不说明了,留着最后一丝体面,却不是给他留的,而是做给百姓看的。
韬光养晦那么多年,确实有些能耐。
外头,内侍来报:“皇上,林大人入宫了。”
林望甫入了御书房,对皇帝禀报最新消息:
“启禀皇上,一夜之间,整个京城贴了有上千份,所有的街头巷尾都被贴上了这份告示。
“微臣从纸张,浆糊,字体,用墨,都查了,毫无线索。
“只查出了一点:这些东西,是一年前写好的。”
皇帝听到“一年前”这三个字,眼皮疯狂跳了跳。
一年前写好的,说明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早有准备。
“继续派人去查,尽快查到这位前太子的住处,朕要他这些年的所有信息。”
一定要了解具体,而不是抓着对方丢出来这零星半点的消息,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第137章 这一局,是生死较量
太子府,栖风院。
宋弗起床,洗漱完,玉珠送了早膳上来。
宋弗坐在窗前喝银耳汤,流苏在一侧汇报外头发生的事情。
“娘娘,一切都按照计划中进行,大半个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告示,外头出现不少流言。”
宋弗:“嗯,随他们说去。大周盛世,必定有许多老人记得,大部分都是好话,流言也是对我们有利。”
流苏:“是,现在,告示已经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宋弗:“嗯,重点盯着齐王府。”
宫中那边无论做什么,都有消息传来,她主要要防着李元齐,防着他做什么打乱计划。
流苏问:“娘娘,接下来宫中会如何?”
宋弗:“事情都报到了明面上,宫中是必然要承认大周太子的身份的,而且还得出仪仗,亲自去江南迎人。”
流苏:“如果他们真去了江南,大周太子又不在江南,怎么办?”
宋弗:“仪仗到不到江南,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我们的目的,是要宫中有这个动作,承认大周太子这个人。
“只要有了这个名声,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才能名正言顺。”
现在,整件事情的节奏,都掌握在她手里。
无论是宫中的皇帝,还是李元齐,都得跟着她的节奏来,这就是敌明我暗的好处。
只是,这样的红利不会太久,很快便是大家亮剑的时候。
她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尽量增加自己的筹码,切断对方的臂膀,来增加自己一方的胜算。
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有些流程必须要过,有些路必须要走,忽略不了,也省略不了。
流苏:“是,娘娘,不过咱们现在这样,好似太快了一些,是不是慢一些会更好。”
宋弗喝了一口粥,目光看下窗外的小池塘:“就这样去办吧。”
流苏:“是。”
宋弗放下碗筷,目光看向窗外。
确实太快了些,也确实急了一些,但是没办法,慢一点,她怕来不及。
反正所有的事情都一定会发生,她做的,不过是催化这些事情快速发展,缩短事情跟事情之间的距离,虽然压缩了时间,却依旧得到最大的效益。
问题不大。
整整一日,关于大周前太子的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京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说得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传播之快,上到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岁的孩童,都知道大周太子的存在。
次日一早,宫中便发了告示。
承认大周太子的存在。
而且,派了一副仪仗队,由礼部尚书带着,直接去往江南,迎接大周太子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