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191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5      字数:2852
  李元齐不由得身形一晃,看着面前盒子里的虎符,眼睛发亮,不由得咽了一口唾沫。
  皇帝给他下了死命令,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皇帝在告诉他:他跟大周太子只能活一个。
  但是,却给了他兵力。
  这在朝堂,是头一回。
  李元齐跪下,对着皇帝磕头:
  “是,父皇,儿臣遵旨。”
  出了御书房,李元齐捧着手中的盒子,手指紧紧的握住,忍住心中的忐忑,往齐王府而去。
  回到府邸,想到上次说的身边可能有奸细,李元齐放弃了找大家来的想法,而叫来了最核心的两位幕僚,他们绝对可以信任。
  两位幕僚当听到说,皇帝给了他一支军队,顿时面露喜意:
  “王爷,手上有兵权,这是绝对的势力,虽说是为皇上做事,但这件事了,皇上也不会收回去,这是对做事的嘉奖。”
  “王爷,可喜可贺。这不仅是皇上的信任,也为以后王爷手上的势力打下基础。”
  “是,王爷,有了这一万预备营的士兵,大周太子绝对回不来了。”
  李元齐:“传信给预备营的营长,让他随时做好准备,千万不能引起人的怀疑,到时候,若前方不成,那便让他们堵在回京的路上,必定要给大周太子致命一击。”
  几人商讨了好一会,幕僚才离开。
  书房里,李元齐这才又叫来一位专门负责太子府消息的幕僚,问道:
  “太子妃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那么大的好消息,虽然不能和宋弗说,但是可以分享一下现在喜悦的心情。
  幕僚摇头:“回王爷的话,没有。
  “听太子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是说太子和太子妃这几日有些不合,不知道太子妃出不来跟此事有没有关系。”
  李元齐微微皱眉,在想到宋弗时面色有些缓和,但是又想到这些日子都见不到面,心中莫名有些挂念。
  他想了想,吩咐底下人:
  “这几日边境大战,总会大捷,等边境传来捷报,便让我们的人伺机提出举办一次宫宴,以示庆贺。”
  若有宫宴,宋弗作为太子妃一定会参加。
  幕僚不明所以,应声道:“是,王爷。”
  太子府,栖风院。
  这两日,宋弗一封封的收到边境的消息。
  一次一次,全都是捷报。
  在收到第三封的时候,宋弗就知道,边境蛮夷一事,彻底尘埃落定。
  陆凉川赢了。
  筹谋了那么久,虽然早就预见过无数次结果,但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才感觉到最真实的踏实和放松。
  流苏:“娘娘,西凉那边也送了信来。”
  宋弗接过来看完,丢进了一旁的火盆中,而后,提笔蘸墨,写了一封信,交给流苏:
  “送到三皇子手中,这是我给他的回礼。”
  信中写了她对西凉的分析,以及西凉会发生的大事“预测”。
  只要江北寒运用得当,在西凉站稳脚跟没问题。
  等京城这边尘埃落定,陆凉川会还这个人情,有大周扶持,江北寒一定能赢。
  她把江北寒绑定在大周太子这艘船上,给陆凉川找了个外援,算是让江北寒下了一次赌注。
  她希望他们两个都能赢。
  流苏看完最新的一封信,对着宋弗道:
  “娘娘,边境已经大捷,这几日依然是在打扫战场,按照原本的计划打长后线,此时的边境,已经是彻底安全了。”
  宋弗:“嗯,再过两日,便把捷报送出去吧。”
  说这话的时候,宋弗语气深重。
  她知道,只要捷报一到京城中,那么对于大周太子的暗杀,便会层出不穷。
  延长战线,只是让大周太子有理由晚一些回京,但是刺杀,一定一刻也不会停歇。
  秦家父子这一回到了边境,皇帝一定会要他们快速拿到结果,但若秦家这边没有好消息,皇帝便会另择他路。
  在杀害大周太子这件事情上,皇帝不会有一丝侥幸。
  宋弗回想了一番,感觉自己忽略了什么。
  她闭上眼睛,把最近的事情都回想了一遍,没有差错。
  而后,又回忆了一遍前世。
  前世,也有蛮夷这一战,但是是在后面一次,虽然时间不同,但是事件和结果是一样的,是她拉快了事件进度而已。
  那一次,陆凉川大捷,在回京途中遇到了无数刺杀。
  除了暗卫,下毒,弓箭手,冒充山贼,还有一批军队……
  西南预备营。
  宋弗猛的睁开眼睛。
  前世,皇帝派了西南预备营整整一万人,只为了杀一个大周太子。
  前世这一回,陆凉川损失惨重,自己也受了重伤,落下旧疾。
  这些日子,她的目光一直放在西北战场上,这是回京路上发生的事情,她一时忽略了,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
  宋弗深吸了一口气,当即写了一封消息,但流苏送给了裴佑年。
  西南预备营的一万兵力,她没想让两军自相残杀,所以最好的办法,这一次,预备营不要出动。
  她记得,西南预备营营长,是块硬骨头,是从前跟着皇帝的老人,策反有些难度,但有问题总要解决。
  京城,城南一座雅致的小院。
  裴佑年给楚先生送来了太子府的消息。
  楚先生看完,面色大惊:
  “倒是不知道,这西南预备营,跟当今皇上有如此渊源。”
  “若不是太子妃说,我也想不到他们。
  “若是真的,皇位上的那位,出动预备营来杀主子是一定的。
  “太子妃怎么说?”
  裴佑年:“太子妃的意思是,杀掉预备营的营长,直接换人上位,把消息捂严实。”
  楚先生听着这话,深吸一气。
  这些日子,太子妃杀人,真是毫不心慈手软,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也是,谋江山之事,哪里会清汤寡水,历来都是血流成河。
  “听太子妃的,直接解决,无论如何,两支军队不要对上。”
  裴佑年:“好,我这就下去安排。”
  裴佑年悄悄离开,往太子府的方向看了一眼,满是敬佩。
  最近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他看着心惊肉跳,也肃然起敬。
  现在,边境大捷,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
  没了外敌,只着眼内政就容易得多。
  身份,名声,钱,军队,他们都有了。
  哪怕直接攻入京城,也满是胜算。
  眼前,不过是和朝廷谈判,用哪一种方法入京且入朝堂而已。
  在他看来,到这里,自家大哥已经胜利了。
  若朝廷不配合,直接在边境揭竿起义自立为王也不是不行。
  现在还维持着和平,没有扯开这层遮羞布,是怕一切发生太快给了对方理由。
  正面对上,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他觉得,这一日,很快就会到来。
  又过了两日。
  朝廷终于收到了边境的捷报:
  西北大军打败蛮夷,蛮夷落欢而逃,大周太子深入蛮夷腹地,取蛮夷部落首领首级。
  秦家父子带领西北大军,打得蛮夷四下溃败,敌军死伤无数,毫无崛起之势……
  随着捷报传来,整个朝堂一片喜意。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次大捷,彻底将蛮夷打怕,此后二十年,边境都能彻底安宁。”
  “是啊,是啊,这些日子的大战也不算白等,此次大捷,扬我国威。”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秦将军出马,果然手到擒来。”
  “是啊,是啊,战报中说秦将军父子冲在前线,带领着将士们所向披靡,打得蛮夷落花流水。”
  “秦将军威武……”
  皇帝听到消息,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一回居然真的彻底解决了蛮夷之患。
  忧的是,解决这件事的是大周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