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195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5      字数:2921
  李元漼说到这里,面色有些激动,越说越觉得靠谱。
  他一脸期待的看着宋弗,企图从宋弗这里听到支持他的答案。
  但宋弗却摇摇头:“没有用的,让宫中做决定的,并非殿下这个人,而是殿下太子这个身份。
  “无论殿下是得了什么病,还是中了什么毒,哪怕是受了重伤,不能远行,臣妾觉得皇上也一定会让人把马车布置得舒适,让护卫队护送殿下去往北境。”
  李元漼一副想不通的表情,面色极不好看。
  宋弗都可以感觉得到,他心中的慌张,还有怨怼。
  宋弗不想再听他废话,直接道:
  “要不然殿下传幕僚们来商讨一下,或许能有什么办法。”
  “是是是,爱妃说的是,本宫一激动把他们给忘了。”
  说到幕僚,李元漼像看见了救命稻草似的,赶紧就要把那些人传过来问一问,这种大事,他一个人光想一想,都觉得心里怵得慌。
  李元漼离开,心中焦急,离开时连场面话都没有跟宋弗说一句。
  外头,流苏进来:“娘娘。”
  宋弗:“刚刚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流苏:“是。
  “娘娘真的让太子去边境吗?”
  宋弗:“皇帝是铁了心的让他去,无论如何,都会让他出发。
  “而太子一去,必定死在边境,这是皇帝的目的。”
  流苏一惊:“娘娘的意思是,皇帝想要以此嫁祸大周太子?”
  宋弗:“是,如此,他就有对大周太子出兵的理由,无论明面上还是暗地里,都能动手,现在只能在暗处动手,还一次次的失败,他等不及了。”
  流苏:“娘娘,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宋弗:“让太子,死在京城。”
  第147章 另外一个局面
  太子府,乐施院。
  李元漼一过来,就让人去请了幕僚前来。
  幕僚们匆匆忙忙的赶来,一个个面色凝重,心中惶惶。
  这还是头一回太子深夜召了他们来,而且完全不顾忌被宫中发现。
  到了书房,李元漼把宫中的事说了一遍。
  众位幕僚听完,震惊之余面面相觑。
  有人立马站出来:
  “太子殿下,这一趟绝对不能去,属下以为,大周太子并非如此好相予的,太子殿下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
  “是,太子殿下,属下也如此以为,一定要想办法不去才是……”
  对于这件事,发声的幕僚们几乎都持反对意见。
  另外一些,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的,有些没想明白是为什么,但是知道皇帝开口不可更改,太子很大可能有去无回,没想着参与。
  还有几个,很明显就是看穿了皇帝的意图。
  这一回,李元漼若是去边境,要伤李元漼的,反而不是大周太子。
  只是这种话,他们要怎么说出口?
  难道告诉太子说,皇上要他的命吗?
  他们不敢说,因为他们看见太子已经被皇帝放弃了,他们现在要想的是,如何脱离太子府。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提出什么意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唯一能做的,便是保证自己的命。
  他们作为太子府的门客,去不了其他几方势力,但是要想保住一条命,还是相对容易的。
  有些已经在心中做好打算,这两日回去便说家中母亲病重,需要回老家侍奉,无论如何,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再说。
  李元漼看着后面一排的人都不说话,表情焦急:
  “你们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什么说什么,本宫绝不责怪你们。”
  后头的几人相互看了一眼,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出头为自己找事,只能囫囵着开口:
  “太子殿下,并非属下们不说,主要是这是皇上的旨意……”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李元漼已经心知肚明。
  整个太子府头顶,一片阴霾。
  而此时的齐王府,也在商讨着这件事。
  齐王府的目的十分明确:
  确保李元漼能到边境,而后确保李元漼死在边境。
  皇帝给了李元漼一个命令,便是杀了大周太子。
  若李元漼能杀掉大周太子,那是最好不过的事,若不能,李元漼本身死在边境,他们的目的便也达成了。
  众人商讨完,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事情到这里,走向对他们有利。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得利的一方。
  李元齐:“父皇有令:宫宴次日太子出京,现在,距离宫宴还有三日,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父皇派了刑部的人保护太子。
  “我们的人也注意一些,若不出本王意料,大周太子的人,很快就会知道消息,若他们没有想到后面一层真实原因最好,若想到了,我们便要保证,太子能平安到达边境。
  “这一回,一定看牢了,谁对太子动手,谁就是大周太子的人。”
  幕僚们知道事情轻重:“是,王爷。”
  这件事商量妥当,李元齐又爆出了一个大消息:
  “秦家父子阵亡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感觉到匪夷所思
  他一直觉得秦家女眷的死有猫腻。
  现在秦家父子阵亡,倒是直接洗清了秦家的嫌疑。
  若秦家女眷有猫腻,也就说明他们被暗度陈仓的送走了,那么秦家父子应该也已经成为了大周太子的人。
  但现在,秦家父子阵亡,就说明他们没有投靠大周太子。
  这个消息是他们的暗卫传回来的,可信度很高,但哪怕如此,李元齐也依旧觉得这件事,疑点重重。
  幕僚们似乎也没想到这一点,听到这个消息,顿时一阵唏嘘。
  “可会发讣告?”
  李元齐开口:“这件事父皇没有想广而告之。
  “现在跟蛮夷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若把此事说出来,会引起民心动荡,便先瞒着。
  “等以后边境大军班师回朝,再想想如何说。”
  他猜测,皇帝会直接找个理由说秦家驻守边境,如此一来,既能安定民心,又能震慑住其他的国家。
  秦家父子的威名,还是有很大的用处。
  幕僚们了然的点点头:“是。”
  李元齐想到秦家,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影响并不大,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元齐对众人把今夜宫中的商讨都说了一遍,大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到夜深才散开。
  深夜,兵部按照上头指示,收走了告示墙上对于大周太子府赞扬。
  换了最新的边境捷报。
  如此,一切顺理成章。
  虽然告示挂了整整一日,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但好歹收回来了,皇帝听着心里舒服一些。
  陶正霈去宫中禀报了消息,皇帝点点头。
  有了昨夜的对话,这种小事,倒是不太上心了。
  随意说了几句,便把陶正霈打发走了。
  后宫,此时正忙碌着。
  还有两日,就是宫宴,宫中正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宫中,馨贵妃的位分虽然不是最高,但是平时都是她主持,皇后久不管事,这件事也自然是落在馨贵妃头上。
  虽然刚刚经历丧子之痛,但这样的事情在国家大事面前都要往后排,而且皇帝觉得,给馨贵妃找点事情做,能让她不去沾染别的事。
  馨贵妃打起精神,安排着这一切,但到底没有从前上心。
  从前有晋王,她要为儿子筹谋,现在自己一个人,常常生出些破罐子破坏破摔的心思。
  错了就错了,没到位就没到位,反正出事了拉负责的管事去罚就是。
  如此,自己倒松快许多。
  约莫傍晚,馨贵妃忙碌了一日,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息。
  长春宫安安静静的,四周都是素色。
  从晋王离开之后,馨贵妃便听不得宫中的欢乐与喧哗,整个长春宫的下人,也战战兢兢,谨言慎行,更不敢高声说话。
  这时候,贴身宫女梅枝,送来了一封信,递上去:
  “娘娘,这是一个禁军护卫送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