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215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5      字数:2882
  李元齐对宋弗之心,她知道,心中不由得暗骂了几句。
  但是她想不到,李元齐是如何说服皇帝,拿到了圣旨。
  这才是重点。
  皇后打开圣旨,把圣旨上的内容看完。
  圣旨上的信息,并不是随意模棱两可的。
  而是明确的说了,让李元齐全权处理太子妃的事,既没有驳她的面子,也给了李元齐机会。
  她想不通皇帝要做什么。
  皇后看完,把圣旨丢到一边,啪的一声,一旁的管事姑姑心也跟着猛跳一下。
  圣旨她们向来都是小心翼翼,皇后如此是大不敬。
  但是这种话,却是万万不敢说。
  皇后冷哼一声,心知肚明宋弗怕是逃过一劫。
  对此,她没有任何办法。
  原本她让宋弗陪葬,就是想报复李元齐,也见不得宋弗好过,现在无论她再怎么想要让宋弗死,有了圣旨,她也没了办法。
  也罢,且看接下来,他们怎么做。
  没想到宋弗在李元齐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那以后,她未必不能利用一二。
  “大周太子那边有消息吗?
  管事姑姑摇头:“还没有。”
  皇后眉头紧皱,这不可能啊,
  大周太子既然有心想要取代大魏皇朝,不可能放着自己这个皇后这么好的棋子不用的。
  “找人关注着,一有消息随时来报。”
  “是。”
  另外一边。
  李元齐在椒房殿听着侍卫各处的报导。
  当听说和他的侍卫有关的时候,眉头皱起,让人隐了下去。
  这种说出去对他没有半点好处的事,自然要藏起来才是。
  刚刚安排好各项事宜。
  前头又有人来报:太子妃到了太师府,一切顺利。
  李元齐下意思的看了窗外一眼,垂下眼眸,而后起身,往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里。
  皇帝还没睡。
  听闻李元齐来,略微顿了顿,让李公公把人传了进来。
  李元齐进门,“儿臣见过父皇。”
  皇帝随意的挥了挥手:“说吧,有什么发现?”
  李元齐把查到的事情都说了,隐去了自己侍卫也牵扯其中。
  皇帝听完,深深的看了李元齐一眼,再一次感觉到,自己仿佛第一天认识这个儿子一般。
  他知道这个儿子比其他的几个都有心计,也有能力有魄力,最像他。
  但他万万没想到,李元齐做的事情,比他知道的远远多得多。
  居然敢对太子妃下那种毒。他几乎都可以想象到,哪怕李元漼这次没有死,有了那种毒,一旦毒发,这太子之位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不仅保不住,而且还会遗臭万年。
  皇家储君出了那种事,必定不会大张旗鼓,而且皇后和曹家也怪不到他头上,只会以为是太子妃水性杨花。
  实在是歹毒的计谋。
  不得不说,抛开其他的因素,就光这件事来讲,李元齐确实是下了一步好棋。
  只是,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对李元齐的印象,一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李元齐跟他说出这件事的时候,他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样的情绪没有维持太久,因为李元漼已经死了,他更应该要考虑活着的人。
  之前,他甚至想问一问,其它的那些事,他又参与了多少。
  但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这个时候再问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花满堂事件,李元晋事件,还有贪污案,哪怕都是李元齐的手笔,他也不能如何。
  现在的局面要往前看才是对的。
  皇帝忍下了这些心绪,听李元齐汇报眼下的情况。
  说到太子妃已经到了太师府,大家都非常配合的时候,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好计谋。
  按照李元齐的说法,这种毒,哪怕是太医院出手,都查不出来。
  若他随便选一女子,都没有这样的效果。
  大周太子身边一定也有医术高超的大夫,若被发现得不偿失。
  但用太子妃,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太子妃体内的毒看不出来,而且她自己本人也不知道,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太子妃,也不用担忧,且不说皇后要她陪葬,她本身就要死,现在让她活着自然是感恩戴德,就哪怕为了秦家,她也得忍气吞声的做完这些事。
  有那么一刻,皇帝十分庆幸当初没有把秦家女眷的事情公之于众,也没有把秦家父子的死说出来,这个时候,对太子妃就是一种掣肘。
  更何况,太子妃貌美倾城,可谓百年一遇的美人。
  对宋弗他没有什么印象,但当年的秦桑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
  宋立衡也长相出众,由此可见,这太子妃定然是万里挑一的。
  李元齐禀报完,又多不充了几句:
  “太师十分配合,现在人已经进了太师府。
  “太师府这些年,向来低调,太师府的这位小姐,一直病着,哪怕去世,也没有大张旗鼓,现在顶了这个名头,正好名正言顺,不会被人发现端倪。
  “哪怕有人知道些什么,只要太师府认这个小姐,便无可奈何。
  “哪怕大周太子知道这是个冒充的,碍于世人的面子,也得好生供养着他的太子妃。
  “太子妃那边,儿臣也已经说好了,她貌美聪慧,别的不好说,但是圆个房还是不难……”
  后面李元齐没有说出来的话,皇帝已经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
  只要圆房,他们跟他耗就是。
  无论如何,这步棋都是对他们有利,自然没有不做的道理。
  李元齐把事情都禀报完,便退下了。
  直接出了宫,往齐王府而去。
  脑中把今日发生的事情都过了一遍。
  大周太子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今夜他把宫中彻查了一番,竟没有发现对方的人,而证据居然还指向自己。
  没发现对方的人,对方还在他们眼皮底下杀了人,就说明对方不仅无孔不入,而且那些探子藏得极深。
  利用皇后的计谋来借力打力,还将计就计,就是他也不得不赞叹一句:高明。
  不过这件事还有一样,是他想不通的,就是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无论如何也得有人掌控着事情的动向。
  今夜这件事,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一步的,有五个人。
  皇帝,他,馨贵妃,皇后,宋弗。
  皇后第一个可以排除,她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儿子动手。
  他和皇帝也可以排除,因为在他们的计划里,李元漼有更重要的作用,那么便还剩下宋弗和馨贵妃。
  宋弗为了他,有可能会对李元漼出手,可能会被人所利用,但是他把宋弗身边的人查了个干净,没有可疑情况。
  而且后面有证据指向他,宋弗绝对不会这么做,从这两点,便可以排除宋弗。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馨贵妃。
  今夜的宫宴,由馨贵妃操持,她完全有能力布置这一切,而最后的目标指向他,也完全符合馨贵妃的动机。
  这样的心理,最容易被人利用。
  只是这个推测,也有一点说不通:
  馨贵妃不是蠢人,一定知道,若没了太子,他的地位反而稳固了。如此一来,杀了李元漼,反而还帮了他一个忙,馨贵妃绝对不会做这种事,除非……
  除非馨贵妃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坐上那个位置,比如,她已经投靠了大周太子。
  如此,一切就说得通了。
  李元齐心中了然。
  这件事,很大可能就是馨贵妃的手笔了。
  而且不出意外,明日还会有一些关于自己的不好传闻出现。
  他只等着明日就知道最后的结果。
  若有他杀了兄弟的传言出现,那必定是馨贵妃的手笔无疑。
  若没有,那他便要重新审视这件事里所有人的关系。
  想通了前后,李元齐的心绪也松了许多。
  李元漼一死,事情有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