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353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6      字数:3418
  ……
  因为前面几日各处都安排得好,回京一路,都十分顺利。
  而且赶路很快,到八月初五,马车已经到了京城外。
  在靠近京城的时候,宋弗发现陆凉川面色凝重,连说话都少了许多,眉头拧着,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她握住他的手,安慰道:
  “怎么了?可是心中忐忑?”
  陆凉川摇头:“没有,就是我在京城待了那么久,来来回回那么多次,这一次心情尤其不同。”
  “嗯,我明白。”宋弗非常理解陆凉川的心情,这不仅仅是回一趟京城,而是一件事终于尘埃落定,做了那么多终于有了结果,这件大事,终于要落下帷幕的心情。
  “不要有心理负担,无论如何,我都会陪你一起。”
  陆凉川心中暖暖的,他反握住了宋弗的手:
  “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我让人在风陵湖畔花满堂的隔壁,搭了一所住处,不豪华,就是一处农家小院,你喜欢的那种类型,风景优美,四周有暗卫侍卫守着,绝对安全。
  “我知道你不喜宫里,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住到那里去,我得空便来见你。”
  “真的吗!”
  宋弗眼前一亮,陆凉川事事都为她考虑,照顾着她的感受,她心中很是感动。
  “既如此,那我便不同你一起进京了,对外只说我的马车在后头,要半月之后才会回京,也好交代。”
  “而且,你这一趟入宫,定然有许多事情要做,有的场合我不便去,留在原地就可能被人拿来做了文章,或者出事让你分心,我住在宫外是最好的。”
  陆凉川轻叹一声:“嗯。”
  他是想宋弗跟他一起入宫的,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他不管那些流言蜚语。而且若宋弗跟他一起入宫,现在的情况,他也绝对能护得住她。
  不过,他更知道,宋弗不喜宫中,向往自由自在,而眼下事情又多,他也不希望她心生烦恼,再为那些事情操心。
  若在宫外悠哉悠哉的日子会更好些,他希望宋弗能够轻松愉快的过余下的每一日。
  “我在宫中你不必担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而且宫中现在都是我们的人,我不会让自己有事,你只管照顾好自己就是。
  “还有,我向你承诺,无论每日多忙,我都会回家。”
  宋弗看着这样的陆凉川,听着这句“家”字,低下头:
  “那不过是一处院子,当不得这么重的称呼。”
  陆凉川摇头,握住她的手:
  “不,对于我来说,有你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你在哪里,我的家便在哪里。
  “我承诺过的,一定会做到,我会日日回去。”
  第239章 大周太子回京
  宋弗叹谓:“倒也不必如此规矩,你此番进京,定然少不了许多宴会,京城天黑便会关城门,你不好出来,我也理解的。”
  陆凉川:“京城确实会关城门,并不方便,但我有门路出城门,除了北门的小门可以自由出入,还可以从城墙挂绳索,上城墙或许有些困难,但下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我们的时间本就不多,我不想浪费一分一毫,白日里不能一起,我已经觉得不好,夜里我想能陪你一起。
  “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日日都能见面,所以,再晚我都会回家!”
  宋弗看着他,目光盈盈,倚靠在他的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好,那每日,入夜后,我都为你点一盏灯,你只要见灯亮着,便知我在等你。”
  陆凉川拥住她,微微抬头:“好。”
  车队一路往前走,没多久,到了一处林子。
  在林子的掩饰下,宋弗被掩护着通过另外一条道,往落霞湖的方向而去。
  陆凉川安排了最得力的暗卫侍卫跟随,一行人伪装成了商人家眷。
  周围,又让秦阙带了一队兵马,几乎要将整座落霞山都围起来。
  陆凉川这边,随着车队一路往京城的方向而去。
  此时,京城,城门口。
  皇帝带着百官,亲自在城门口相迎。
  他面色如常,没有半分慌张,反而还有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
  京城是自己的主场,只要大周太子入京,必死无疑。
  要不然,他是绝对不会自降身价来迎的。
  正好他自己下了退位诏书,又写了罪己诏,来迎一迎,说明自己的态度,可以麻痹大周太子,他后头动起手来也更容易。
  计划里,大周太子很快就会死,现在不妨给他些好颜色,让他放松警惕,便也算忍辱负重了。
  城墙两边,围满了京城的老百姓,大家都想来看看大周太子长什么模样。
  皇帝身后的百官们,也顶着烈日等着,其中林望甫站在皇帝之侧。
  盛毅从队伍后头上前来,对皇帝躬身行礼,低声禀报着各处的事情:
  “皇上,各处都已经安排妥当,绝对不会出差错,东宫那边也都已经收拾出来了,无论如何,这一出,天下人都挑不出毛病。”
  皇帝看了盛毅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他退下,盛毅拱手退下,候在一侧。
  皇帝眺望着远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了出来。
  大周太子进京,他恨不能即刻将人解决,但是难以堵住天下的幽幽之口,而且他要摸一摸大周太子的底,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他的预想中,最多七日,他便能查个清清楚楚,便能将大周太子直接除掉。
  而且这几日他好好的供着大周太子,做好了样子,等过段时间大周太子出了事,他也能撇清关系。
  皇帝越想越觉得自己计划周密,一定能成功。
  皇帝想到什么,对着林望甫招了招手,林望甫上前来,拱手:“皇上。”
  皇帝:“齐王还有多久到京城?”
  林望甫开口:“回皇上的话,齐王已经在回京的途中,大约三四日就能回到京城,等齐王回来,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皇帝点点头,随即又眉头皱起:
  “他去了安城,大周太子却没有杀他,你说,有没有可能,是他们达成了什么协议?”
  若这两个人合作,一起来对付他,到底麻烦,他不敢掉以轻心。
  林望甫上前一步,抬手做了个杀的手势:“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齐王死在路上,而到时候宫变时,只需借助齐王的名义就成。
  “到最后,如何对大众交代,都由咱们说了算。”
  皇帝表情变幻,想了好一会,才开口:
  “有几分道理,安排下去,就这么办。”
  这大周太子,还是有几分手段,安城到京城那么远,他们愣是昨儿才听说的消息。
  无论如何,能回京就好。
  “是。”林望甫正准备退下,皇帝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还是别杀了,找到人,抓起来就是,找个安全的地方关起来,找人看守着就是。”
  之前,宫中除了李元齐,李元漼,李元晋,原本还有几位皇子,但是都没有养大,有的在肚子里便夭折了。
  之前他一直想着,大不了选几个新人再生就是了,但凡事也怕万一,如果万一没个接手的,李元齐以后,还能用用。
  他确实不喜欢李元齐,之前也一心想要弄死他,但若是他听话,他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无论如何,都得等解决完大周太子再说,解决完,整个大魏掌握在他手中,那么李元齐的命也确实可以留一留。
  “是,皇上,微臣这就下去安排。”
  林望甫退下。
  他自然知道皇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有拆穿。
  至于其它的安排,皇帝想要一个杀了大周太子的机会,大周太子也要一个杀了皇帝的机会。
  随着时间过去,围在四周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传来纷纷的议论声。
  “大周太子要回来了。”
  “是啊是啊,也不知道大周太子长什么模样?”
  “听闻从前就住在京城,不过为了以防陷害,而隐姓埋名。”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按照身份,确实是要小心谨慎些的。
  “皇上下了罪己诏和退位诏书,这会又亲自到城门口来迎,想来是真心悔过,要把皇位拱手让出去。”
  “想不到皇上居然做了那种事,哎……可惜周皇……。”
  “无论如何,大周太子也算名正言顺,要不然怕是还不敢回京。”
  “昨儿的告示你们看了吗?皇上让齐王回京,说是让齐王辅佐大周太子。”
  “如此说来,马上就要从大魏成为大周了。”
  人群中有人说:“不过我猜测,齐王未必服气,之前齐王可是杀了晋王和太子的,现在来了个大周太子,我看大周太子得防着齐王才是。”
  “慎言慎言,这种道听途说的话,可不敢全信。”
  “什么道听途说,明明就是空穴不来风。”
  “无论如何,大周太子打败了蛮夷,解决了蛮夷之患,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
  “我听我在边境的兄弟说了,大周太子骁勇善战,这一回的大战,可是万分凶险,若不是大周太子,靠以前的那个什么吴将军,蛮夷现在肯定还没退。就这一点,我是绝对认大周太子的。”
  “对对对,就是,就是,我认大周太子。”
  “我也认,我也认。”
  人群中这些言论不知怎么的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自然便传到了皇帝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