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364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6      字数:3373
  “大哥你说我听着,晚上光顾着跟这班人说话,都没怎么吃东西,我都饿了。”
  陆凉川看了看裴佑年,而后目光挪向窗外,开口道:
  “我中了一种奇毒,或许命不久矣,可能还有约摸半个月的时间,苗老已经想了办法,我也已经服了药,但最终有没有效果,还要看情况。
  “若毒解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毒没解,那么,我命不久矣。我希望到时候你能担负起大周的职责……”
  裴佑年整个人顿住,刚刚咬在口中的点心,直接掉了下来,衣袍上满是点心馅。
  他愣愣的看着陆凉川,见陆凉川一言不发,一颗心突突的往下沉。
  过了许久,他才哆哆嗦嗦的开口:
  “大……大哥,你别开玩笑,我这个小心脏受不了。”
  陆凉川:“这是真的,从安城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善后,那时候没告诉你,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现在一切尘埃落定,也到了这个时间,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真相,让你心里有个底。”
  裴佑年面色发白,这才想起来,之前在安城的时候,他大哥就一直说要出去让他看着朝堂。之前他一直以为,是大哥大嫂两个人闹别扭了,又或者是大哥想要趁着入朝最后的时间好好游玩一番。
  但……万万没想到,原因居然是这个……
  他脑子里一下子懵了,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脑子里空白一片,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许久才又问出一句:“那大嫂呢?大嫂怎么办?”
  陆凉川顿了顿,开口道:“她也一样。”
  裴佑年扼住:
  什么一样?
  哪里一样?
  是一样要离开?
  还是一样中了毒?
  裴佑年嘴唇嗫嚅,不知道该问什么。
  他其实还想问问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怎么中的毒?
  是谁下的毒?
  但随即一想,现在事情已经这样,问出来也没什么意义。
  大哥说了:苗老知道,也喝了药,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能解了毒……
  “大哥,这毒一定能解。
  “苗老是最厉害的太医,也是民间最厉害的大夫,他一定会有办法。既然找到了解药,就一定能好的。”
  裴佑年定定的看着陆凉川,语气肯定,似乎在给陆凉川打气,也似乎是想给自己一个坚定确切的答案。
  “大哥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人家中毒都半死不活的,你看起来一点事都没有,一定会好的,说不定现在毒都已经解了。”
  裴佑年没有解释,看向裴佑年。
  “若毒解了那是最好,我今日来告诉你的目的,就是做最坏的打算。
  “若万一有个万一,我希望你能肩负起大周的职责。”
  裴佑年听着陆凉川这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一时悲从中来,语气已经带了三分哽咽。
  “大哥你知道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便也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我只爱好算算账,看看小画本,做个账房先生,其它的我都不懂的。”
  陆凉川:“你从小在我身边,对于这些事的处理,也耳濡目染,楚先生在教导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落下你。
  “现在,朝中主要的大臣都可用,内阁这边也都是我们的人,太师府可以启用,边境有秦家,有这些人帮忙,你能轻松许多。
  “只是一定要记得,为帝者,重要的不是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而是对全盘局面的掌控。有时候就是要有人受委屈,有时候就是要有人受重罚,具体如何掌握好这个度,就看这件事在全局里占有多大的比重。
  “你只要想着: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堂的稳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尽可能的让所有事,实现公平和正义,如此,遇见任何事你都不会手忙脚乱。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如何你自己要立得住。大臣们的话可以听,但不能全听,可以信但不能全信,一切你自己都要有个主意,哪怕一开始做错了也没有关系,人都是要慢慢成长的。
  “一个人从小到大要摔多少跤,跌倒多少次,才能学会走路,最后学会奔跑。帝王也是一样,只不过帝王摔的跤,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尽可能的允许自己在小事情里犯错,往后在大事上就能立住了。
  “这些,以后楚先生和太师都会教你,你不用担忧也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来就是。若真的出现什么你也感觉棘手的问题,也不要慌,那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朝堂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就是。
  “你做好那个大周的定海神针,一切便不会太坏……”
  陆凉川一字一句说了许多,最后看向裴佑年:
  “这些话,这几日我也常跟你说,不过今日更细致些,我也写了下来,若以后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裴佑年表情十分难过,看向陆凉川:
  “大哥,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陆凉川微微皱眉:“小年,我今日来,不是要你安慰我。”
  裴佑年低下头,抬手按了按眼角,顿了许久才开口:
  “大哥说的,我都记住了,若真……若真有那一日,我一定守好大周的江山。”
  陆凉川不看裴佑年,背过身去,拍了拍他的胳膊,
  “小年,谢谢你!”
  第247章 八月初九,初次早朝
  次日。
  八月初九。
  天才蒙蒙亮,湖边小院便亮起了灯。
  宋弗正睡得香,陆凉川悄悄起身,没有打扰。
  今儿是上朝的第一天。
  收拾妥当,陆凉川出了院子,看到面前的马车,没有上去,转头向裴佑年的马车而去。
  后头的马车上,裴佑年坐在角落里,整个人殃殃的,看起来有些无精打采,一见着陆凉川,一下坐直:“大哥。”
  陆凉川上了马车,在一侧坐下。
  马车行驶起来,往京城的方向。
  马车上,裴佑年低着头,一看就是昨夜没有睡好。
  陆凉川开口:
  “不必多想,往前看,往前走就是。若我不在了,会有其他人在。人和人就是只能陪着走一段的,或长或短而已。”
  裴佑年声音低低的:“大哥,我就是难过。
  “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别人不知道,我却是清清楚楚,这一路走来,你有多艰难,为此付出了多少,眼看着一切顺利,怎么就……”
  陆凉川看向他:“我一直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光复大周,我做到了,我很高兴,算是得偿所愿了。
  “我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已经有了收获,艰难的路,我走过来了。这一切,都没有辜负。”
  裴佑年:“大哥……”
  陆凉川:“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也明白你的感受,若天命难违,你只向前看。”
  ……
  晨曦微光中,马车由侍卫护送着进了京城,一路往宫门口而去。
  此时,宫门口。
  已经有许多大臣在等着。
  和往日陆陆续续前来不同,今日,大家早早的就来了。
  只是都不敢说话,只相互看一眼,便低下了头,内心忐忑。
  时间很快就到了,宫门打开,大臣们往勤政殿而去。
  天子还未来,大殿中开始出现低低的议论声。
  一开始是讨论今日要上奏的事,后头便开始说到对于李棕,新皇会如何处置。
  从前李棕很少上朝,大家都是如此讨论,有人开了头,其中又有有心人把这件事往特定的方向牵引,大家聊得越来越宽泛,话题也越来越敏感。
  只不过在场的都是人精,哪怕表达一些想法也都是拐弯抹角,不敢明目张胆。
  经过了昨夜,大家都已经认可了大周。
  一夜过去,朝廷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到这会儿,拥护大周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原本有点想法的大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歇了最后那点心思,安安心心的做着大周的臣。
  就在众人聊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外头传来副将的高呼:“皇上驾到。”
  大殿里一下安静下来,众人回身,跪地行礼:“恭迎皇上。”
  陆凉川一身墨袍,保底绣着金色的祥云纹,看着尊贵无双。
  从昨夜开始,尚衣局已经在赶制着龙袍,但到底没那么快,饶是如此,此时陆凉川这一身王者气势,也不容小觑。
  陆凉川径直走向首位,在龙椅上坐下,对着底下一挥手:
  “众爱卿平身。”
  “是,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大臣们起身,开始有大臣上前禀报事情。
  最先上来的,是礼部尚书。
  “启禀皇上,昨日皇上交代的先皇和先皇后灵位之事,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此时已供奉在恒英殿中,今日一早,有高僧入宫,为先皇和先皇后祈福诵经。”
  陆凉川点点头:“嗯,办得很好。”
  礼部尚书继续道:“皇上的登基大典,安排在三日后,八月十二,各处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本来新皇登基,怎么也要半月一月的时间准备,但是昨夜楚大人特地来交代过,三日后八月十二是个好日子。
  从昨夜开始,他便把一些能安排的都安排了下去。三日确实紧了一些,但是有旧历遵循,多用些人,也可以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