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人家[年代] 第1节
作者:听金坎      更新:2025-09-10 12:17      字数:3581
  《榕城人家[年代]》作者: 听金坎
  文案:
  1980年榕城的老曾家很是热闹:
  老大一心准备三战高考,媳妇却想抢在计划生育前,夜夜拉着生儿子,小床晃得全家塞棉花;
  老二给女儿取名胜男,携家带口从知青点返城,暗暗发誓要在城里扎根;
  最小的老四刚被退学,小嘴叭叭能怼,巷口的大爷大妈看到都要绕道走。
  而曾舒仪作为不受宠的老三,心里攒着一口气。
  她家十口人挤在三房小院,连过道都摆了床,日子过得看不到荤腥。
  兄弟姐妹还各有小心思,都想让自己过更好。
  曾舒仪也想为自己争一争,她要过好日子,住大房子、开桑塔纳……很好很好的那种!
  思来想去,她打算走在时代前端,下海搞个体经济!
  注:
  1.土著女主,又争又抢
  内容标签: 种田文 励志 爽文 年代文 日常 群像
  主角:曾舒仪
  一句话简介:住大房子、开桑塔纳的好日子
  立意:爱自己
  第1章
  1980年榕城的9月,还是又闷又热。
  梧桐巷的曾家正在吃早饭,稀饭配咸菜,还有一盘煎鸡蛋。
  但煎鸡蛋,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
  曾舒仪用砖块挡着门,好让风吹进家里,不然随便动动,就出一身汗。
  她坐下吃饭时,她爸曾庆良在看榕城早报,连眼皮都没抬,“桌上的煎鸡蛋你别动,是给你大哥做的。他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去夜校补习,需要补充营养。”
  曾舒仪“哦”了一声,筷子却夹起煎鸡蛋,两口吃完,再配着咸菜吃稀饭。
  曾庆良一直在看报纸,没注意桌上情况,眉头越皱越紧,忍不住吐槽,“现在的报纸,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曾舒仪问,“写什么了?”
  “写中央提出三结合就业方针,什么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还有……”曾庆良眯起眼睛才看清楚,“还有自谋职业相结合,说什么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发展,这不是操蛋说法?”
  哼了一声,曾庆良撇嘴道,“再好能好得过铁饭碗?”
  曾舒仪心想那可不一定,他们巷子里就有人搞个体经济,本来是最穷的一家,这几天她看着王家天天买鱼买肉,日子瞬间滋润起来。
  不过这话,她不会和她爸说,说了要挨骂。
  “现在这些报纸,也太不专业了,越来越糊弄人!”曾庆良感叹一句,再去看三女儿,“我警告你,不要和王家小子走太近,你要是敢去干什么个体经济,我打断你的腿!”
  到这会,他才瞥到桌上的盘子空了,“你这死丫头,我不是告诉你,煎鸡蛋要给你大哥留着吗?”
  曾庆良抬手要打,曾舒仪早有准备地往后躲开,嘿嘿地笑了下,眼睛弯弯的,“爸,大哥天天吃,少吃一天,也不会少考两分。你看我这两个月都瘦了,夜里也睡不好,也该补充点营养。”
  “你不上学,不工作,要什么营养?”曾庆良脱下拖鞋,拿在手里。
  曾舒仪赶忙道,“爸,我待会要去相亲呢,你要是打坏我,我就不去了哈!”
  “你!”
  曾庆良要气死了,丢下拖鞋,指着三女儿,“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混不吝的女儿!去去去,把家里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了,别在我跟前碍眼!”
  曾舒仪看了眼满满两桶的脏衣服,心里直摇头。
  她家十口人,现在天又热,每天都会换下很多脏衣服。
  她大嫂总是找各种借口不洗,全推到她和二姐身上,今天她偏偏不干了,谁让大嫂给她介绍一个那样的男人?
  从曾舒仪高考落榜后,加上她二姐拖家带口回城,家里恨不得快点把她打发了。
  她大嫂热切地把自家堂哥介绍给曾舒仪,说虽然是个鳏夫,还带着一个孩子,但工资很高,是五级钳工。她爸一听很有钱,立马答应下来。
  曾舒仪却偷偷打听过,大嫂堂哥不是个好东西,会动手打女人。
  所以她只打算走个过场。
  不过有一点让曾舒仪很意外,大嫂堂哥长得非常帅,鼻梁高挺,眼睛大又亮,还是双眼皮。
  看到照片时,曾舒仪都愣了下,倒不是犯花痴,而是想不明白,大嫂小眼睛塌鼻梁,怎么会有那么帅的堂哥?
  曾舒仪不想给人当后妈,再帅都没用。
  “你怎么还不去?”曾庆良不耐烦地催了句。
  “爸,你让我去洗衣服,手一直泡水,怎么会好看?”曾舒仪举起她纤细的手指,“你不是说,我没考上大学,又没工作,只剩下年轻漂亮了。要是我把自己折腾丑了,万一那个五级钳工看不上我,怎么办?”
  曾庆良再一次语噎。
  家里住房紧张,家里人多,工作的却少,大儿子结婚后,儿子儿媳只交点生活费,一大家子开支还是靠曾庆良一个人的工资。
  加上二女儿拖家带口回城,曾庆良对二女儿有愧,只好想着把三女儿快点嫁了。男方家里有钱,除了带个孩子,就没有不好的地方,嫁过去就能住楼房,多好的事!
  “你少废话,你妈今天不在家,你不洗谁洗?”曾庆良马上要去上班,没工夫在这里闲扯淡。
  说话间,门开了,曾舒仪大嫂上厕所回来。
  曾舒仪笑眯眯地看过去,“大嫂,妈今天出门了,二姐两口子也去找同学。爸刚问衣服谁洗,前几天都是我洗,但今天我得相亲,辛苦下你可以吧?”
  王娟刚站稳,就看到小姑子笑着把木桶提过来,公公也默认了小姑子的说法,“我……”
  “大嫂你不洗也没事,我提去河里洗,不过衣服洗久了,这手泡成猪蹄,我是不好意思去相亲的。”曾舒仪说着叹口气。
  王娟知道小姑子看不上她堂哥,但娘家那边说了,一定要把这桩婚事撮合成。
  她堂哥因为打老婆问题,好多人不愿意嫁给他,前头老婆死了三年,到现在一直单着,全家上下都着急。
  特别是她大伯和大伯母,私下里找到她,说只要婚事成了,会给她二十块钱谢媒礼。
  二十块钱,相当于王娟大半月工资。
  平常,王娟就看不上小姑子,又争又抢,明明只是个女儿,却事事要和她男人比。
  也是不懂事,女儿都是要嫁人的,怎么比得过儿子?
  “没事,我去洗就好,舒仪你在家好好休息。”王娟咬牙挤出笑容,洗十口人的衣服别提多累,现在日头还毒辣,她只洗这一天。
  王娟走后,曾庆良也去上班了。
  家里只剩下曾舒仪一个人,她舒舒服服地回屋躺着听收音机,至于她大哥回来问怎么没有煎鸡蛋,她只当没听到。
  收音机里也在说个体经济的事,大量知青返城,工厂和单位无法分配那么多人的工作,建议大家可以做个体经济。
  不过个体经济也有局限性,不能雇工,行业选择也有限制。
  曾舒仪听得入了神,家里不肯让她复读,更不会花钱给她找工作。
  就算进工厂,只能当个临时工。
  临时工的工资低,还难转正。干个一年,曾舒仪都难经济独立。
  手里没钱,就得一直看人脸色过日子。
  “哎。”曾舒仪发愁地深吸一口气。
  快中午时,王娟才洗完衣服回来。
  “舒仪,你来帮忙晒下衣服,快来不及了。”王娟在院子里喊了一句,她面颊被晒得通红,胳膊又酸又胀。
  曾舒仪在房间里应了一声好,人却没动,算着大嫂把衣服都晾晒完,才开门出去,“哎呀大嫂,你真能干,我只是找个鞋的时间,你全晾晒完了,我还想帮帮你来着。”
  王娟:……死丫头,一定是故意的!
  “还有什么要我帮忙吗?”曾舒仪笑盈盈地看过去,她生得白,怎么晒都不会黑,和黄黑皮的王娟站在一起,对比实在鲜明。
  王娟没好气地从曾舒仪身边走过,“没有了,我换件衣服,我们就出门。”
  “好嘞,我都听你的。”曾舒仪乖巧点头。
  等王娟出来时,看曾舒仪的衬衣皱巴巴的,建议换一件,“去年给你做的布拉吉裙子呢,怎么不穿那个?”
  “不用,这样就挺好。要是再打扮,真要迟到了。”曾舒仪穿了件普通碎花衬衣,她又不期待这次相亲,没必要特意收拾。
  王娟劝不动小姑子,只好作罢,“那快点走,别让人等着。”
  她娘家人看过小姑子照片都很喜欢,要说他们这条巷子谁最漂亮,就属她小姑子了。明明大家都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偏偏曾舒仪长得格外好看,人比人,气死人。
  家里自行车被曾舒仪大哥骑走,姑嫂俩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国营饭店。
  她们比约定的时间早十分钟,曾舒仪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舒仪,大嫂不会害你,你听大嫂的,待会对人多笑笑。”
  王娟想着二十块媒人钱,语气温和不少,“我堂哥是比你大几岁,但男人年纪大更会疼人。等结了婚,他工资都给你,往后你想吃肉就买肉,更不用去上班,多好啊。”
  曾舒仪看着窗外,幽幽地说了句,“大嫂,那你当初怎么不找个年纪大点的?你看我大哥,确实不太会疼人,每天顾着自己吃,也不说分你们娘俩吃煎鸡蛋。”
  王娟被戳到痛处,她男人只顾着上班和读书,她一直想两个人看场电影,都没去过。
  但她现在要忍着,憋着胸口的怒火,继续保持微笑,“你大哥要读书,等他考上大学,会有我享福的时候。”
  “这倒是,我大哥是自私一点,但他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等着吧,等他考上大学,我也蹭蹭他的福气。”曾舒仪回头冲大嫂笑了下。
  她大哥是第三次复读了,天知道能不能考上,要是一直考不上,她一定在心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