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人家[年代] 第17节
作者:听金坎      更新:2025-09-10 12:17      字数:4261
  “什么工作?”林家珍也为女儿高兴,听到是去做保姆,又渐渐敛去笑容,“可是舒月,给人做保姆岂不是要看人脸色?能行吗?”
  “妈,我都找了半年工作了,居委会也一直没分配,你觉得我还能等到分配吗?”说到这个,曾舒月忍不住叹气,“大嫂话里话外没少因这个事说我,我听着没事,但胜男会懂事,我不想她一天到晚听大嫂的冷嘲热讽。”
  “再说了,干什么工作不要看人脸色呢?”
  林家珍说这倒是,听到是军人家庭,她放心下来,“那你好好干,胜男有妈在,妈会帮你带好她。”
  “谢谢妈。”曾舒月让她妈把苹果藏起来,“你留着和爸吃。”
  一共就四个苹果,一家子不够分。
  林家珍不是贪吃的人,“我不吃,等玉玲和胜男放学回来,给她们吃。人周同志不是在医院等你么,快去吧,别让人等急了。”
  女儿能有工作,她也高兴,虽然给人做保姆不好听,但小女儿都去做生意了,没有更不好听的事了。
  林家珍送走二女儿,就去幼儿园接两个孩子,回到家里给两小孩切苹果,又要立刻忙着做一大家子的饭。
  之前有二女儿帮忙,这些家事两个人一起做,她能轻松不少。现在累了点,人却有盼头,嘴角都是上扬的。
  等曾舒仪回家时,看到二姐不在家,随口问了句,才知道二姐找到工作。
  晚上曾舒仪哄着外甥女睡着,找弟弟要来小台灯,特意等二姐回来。
  “嘘,胜男睡着了。”曾舒仪拉着二姐去客厅,“我给你留了一壶热水,你泡泡脚。怎么那么迟?活还好干吗?”
  现在八点了,这个时间,家里人都睡了。
  “都还好。”曾舒月有了工作,一点都不觉得累,“也就这几天迟一点,因为李阿姨在住院,等她出院后,我就能早一个小时回来。”
  要不是女儿在娘家,她也可以当住家保姆,免得每天来回。
  “那周家人好相处吗?”曾舒仪比较关心这个。
  曾舒月说都好,“周同志白天要上班,两个孩子去学校,李阿姨很好说话,和一般的农村老太太不一样。”
  她说自己遇到好人了,很幸运。
  “那也是你善良先帮了李阿姨,他们家才想到你。二姐,我替你感到高兴,咱们凭自己本事挣钱,都是好样的!”曾舒仪发了个哈切,“我先回去睡了,明天你要早起吧?”
  曾舒月说是,六点就得起来,她得给两个孩子买好早点,再送他们去上学。
  曾舒仪第二天醒来时,二姐已经走了,看着怀里软乎乎的外甥女,她帮着穿衣服,还得帮着哄,“你妈妈回来了呢,昨晚还抱着你睡觉。再上几天学,你就可以放假了。”
  何胜男拉着三姨的手,小小声说,“我想妈妈。”
  “但是你妈妈要挣钱呀,吃饭要钱,喝水用电都要钱,我们胜男最乖的是不是?”曾舒仪捧着外甥女的小脸亲了一口,“你再上几天学,到时候三姨带你去找妈妈,可以吗?”
  “拉勾?”
  “嗯,我们拉勾!”
  曾舒仪哄好外甥女,吃过早饭后,她也要出门去了。
  临近年底,大家对于年货的需求特别大,特别是肉、蛋和糖。但城里的供应都有限,最近几天,她妈没吃早饭就去供销社门口排队买肉,但也只买到半斤肉,更别说囤年货了。
  所以赵福他们要去乡下收货,曾舒仪便跟着去。
  平常一个人时,曾舒仪不敢去乡下,毕竟她不熟悉当地,万一有个什么事,她打不过,又跑不了,后悔都来不及。
  这段日子,曾舒仪和赵福兄弟熟悉起来,有他们一起去乡下,她才敢跟着去卖货。
  几个人约好在城东见面,赵福兄弟骑了三轮车,他们带了盐巴、红枣等干货。
  曾舒仪很识趣,她从不过问赵福兄弟从哪进货,她自己则是带了针线和碎布头那些。
  村里人买东西不如城里方便,特别是一些日常用品,曾舒仪还带上一盆麦芽糖,足足有五斤重。
  临近年底,家家户户都会备一点糖裹花生,正月里好招待客人。
  她想的是,最好能换一些肉回来,或者鸡鸭也行,辛苦几个月,都要过年了,也得吃好点。
  “舒仪妹子,马上到连江村了,待会你跟着我们就行,我舅舅是这个村的支书。”赵福过来道。
  要是没有这层关系,他们兄弟才不敢来换货。
  曾舒仪心下明了,“好,我都听你们的。”
  三个人停在村口的大榕树下,赵福笑呵呵地捏了捏一个小孩的脸,“快去和你妈你奶说,我们来换货了。”
  “好嘞福哥,我这就去!”小孩和赵福很熟,从赵福手里接过几颗红枣,拔腿就跑。
  第18章
  赵福和曾舒仪吹嘘, “这个村里的人都认识我,他们也只做我的生意,不认其他人的!”
  曾舒仪笑, “我是蹭福哥你们的福气了。”
  赵福嘿嘿笑着,“应该的。”
  他一个劲冲着曾舒仪傻笑,突然被他哥拽走,还不解地问怎么了。
  “跟哥去撒泡尿。”赵磊拉着弟弟到土房子后,“我劝你歇了那份心, 你们不是一路人。”
  “为啥?干嘛你们都这样说?”赵福不服气, “我们是做生意的,舒仪也做生意,明明般配得很!”
  赵磊拍了下弟弟脑袋,“人家高中毕业, 有文化又有口才,我会让你和她来往,是看重她的本事。用不了多久, 她生意肯定越来越好,到时候把你甩在后面, 你跑着都追不上!”
  “有点自知之明吧弟弟,不是哥哥说风凉话,是你们之间有差距, 你追不上人舒仪。”
  之前没把话说明白,是怕弟弟难过,但弟弟一直看不清自己, 赵磊只能做个坏人。
  赵福气鼓鼓的,“你说追不上就追不上么,你又不是舒仪肚子里的肥虫?”
  “我确实不是舒仪肚子里的肥虫, 但我知道舒仪不会喜欢一个初中被留级两次的人。”赵磊点到为止,“不说了,你自己慢慢想,别把关系弄尴尬,我还想和人挣钱。”
  他抖了抖裤子,从土房子后出来时,已经有几个村民过来了,“哎呀,姚哥你来了,我这里有很好的土烟,你要不要看看?”
  被赵磊勾住脖子的男人,眼睛立马亮了,跟着赵磊去一旁看土烟。
  曾舒仪这也开始上客,她带来的都是一些日用品,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盆麦芽糖,“你要买糖啊,一根签子的糖五分钱,也可以拿家里的东西来换。鱼啊、鸡鸭都行。”
  现在不像以前不让养鸡鸭鹅,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大家自己种自己的地,也就有多余的粮食用来养鸡养鸭,还有养猪的。
  不过规定了,粮食只能卖给粮站,但规定是规定,也有一些人为了换取别的物资,偷偷和别人交换。
  曾舒仪买不到国营商店的肉,就想着这次来换一些肉类回家吃。
  听到她说可以拿家里东西换,立马有小孩回去和家里人说。
  很快有人拿鸡蛋来,但没人拿鸡鸭,毕竟一只鸡得两三块钱,没有人会那么阔绰,一次性换那么多麦芽糖。
  最后还是曾舒仪找人偷偷说买,才买下一直老母鸡,还有一斤腊肉。而她带来的那些物品,也都卖光了。
  他们还得赶在天黑前回城,路上蹬三轮车的腿飞快,曾舒仪把老母鸡放在竹筐里,上面盖了张报纸,和赵福兄弟到城里后分开。
  往后几日,曾舒仪都跟着赵福兄弟去村里卖货,直到大年二十六,曾舒仪囤的麦芽糖都卖了,她才开始歇息。
  在家空闲下来,曾舒仪提议把她带回来的老母鸡先杀了吃,因为她妈又买了一只鸡。
  林家珍:“你带回来的,你说了算。”
  结果等曾舒仪去鸡笼抓鸡时,却没看到那只老母鸡,“妈,咱家进贼了吗?”
  “啥?”林家珍赶忙跑到院子里,看到只剩下三只鸡,眉头猛跳,“不对啊,早上我喂鸡的时候,还有四只的。”
  鸡笼就一点点大,里边只剩下三只鸡。
  马上过年,大家都囤了年货,最近确实多小偷,林家珍气得拍腿,“天杀的小偷,怎么来偷我们的鸡?”
  曾舒仪说要报警,“我得扯着嗓子,在街上卖两三天天的货,才能挣到一只老母鸡的钱。”她咽不下这口气,既然早上还在,离鸡被偷走还没两个小时,说不定能找回来。
  她冲出家门,看到巷子口坐着的大爷大妈,又折了回来,“刘大爷,许婶子,你们看没看到陌生面孔进咱们巷子?我家鸡被人偷走了,你们看没看到有人提着鸡出门?”
  许招娣从奶粉的事之后,便没那么喜欢曾舒仪,撇嘴哼了哼,“咱们巷子虽然不大,但也住了七八户人,来来去去的人那么多,我们哪里注意得了?”
  刘喜旺说他看到了,“不过不是生面孔,是你大哥大嫂抓着一只鸡走了。舒仪,他们抓鸡的时候,没给你家说吗?”
  他心里来了八卦,“我之前就听说小娟常常贴补娘家,对婆家扣扣搜搜,现在拿婆家的鸡去孝敬娘家,是这样吗?”
  曾向平夫妇今天确实回王家了,昨儿就和家里说过,道没提鸡的事。
  曾舒仪一听就明白了,偷她的鸡,就别怪她不留面子,“哎……我不好说。”
  她越是吞吞吐吐,别人就越觉得是真的。
  “舒仪,小娟真没和你们家打招呼?”刘喜旺最喜欢聊这些,看曾舒仪要说不说,快把他急死了,“你说话啊,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曾舒仪说她不能说,“刘大爷,等我大哥大嫂回来,你自己问他们。我还有事,得先走了!”
  她得趁着还没吃午饭,去王家把鸡要回来,她辛辛苦苦买回来的鸡,绝对不能便宜王家。
  回到家里,对上妈妈的目光,曾舒仪直接说了怎么回事。
  “舒仪,你去哪?”林家珍看女儿推自行车出门。
  “去王家!”曾舒仪还带上院子里的斧头。
  一听女儿要去王家,林家珍赶忙说算了,“你大嫂还怀着孕,她不能生气,咱们忍一忍吧。舒仪,你带斧头做什么?”
  她刚说完,女儿已经骑车走了,“我的老天爷诶,这可怎么办?”
  家里没其他人,林家珍只好灭了炉火,去厂里找爱人。
  曾舒仪一路骑车到王家门口,还没进门,就闻到鸡汤的香味,她用斧头敲门,“王娟,你给我出来!”
  屋里的王娟正在嗑瓜子,今天她未来弟媳妇也来了,所以特意从婆家抓了一只老母鸡来。
  听到曾舒仪的声音,王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砰砰”几声,才意识到是真的。
  “王娟,你有本事偷婆家的鸡,现在没本事出来了吗?”
  屋里的王家人面面相觑,王志刚不高兴地看向女儿女婿,“小娟向平,你们抓鸡的时候,没和家里说?”
  王娟觉得她怀孕了,抓一只鸡给娘家吃吃,不是什么事。而且今天曾舒仪在家,曾舒仪肯定不同意。
  曾向平则是理所应当把家里的鸡当成自己的,就算有一只是曾舒仪买的,但其他三只是家里的,他就可以随便抓,没想到一抓一个准,抓到曾舒仪买的鸡。
  被岳父质问,曾向平丢了面子,不高兴地去开门,“你吵什么吵,一只鸡而已,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什么叫一只鸡而已?你出钱了吗?是你买的吗?”
  曾舒仪大声嚷嚷起来,“大家快来看啊,我辛辛苦苦挣钱买回家给家里人吃的鸡,被我大嫂偷回娘家了。之前我大嫂买吃的,都是藏起来自己吃,从不分给其他人吃,现在学会偷鸡,以后就不知道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