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人家[年代] 第21节
作者:听金坎      更新:2025-09-10 12:17      字数:4297
  周康搂着曾舒月的胳膊,暖呼呼的,小家伙很快进入梦乡。
  周美丽侧身看着曾舒月,“曾阿姨,你可不可以一直在我家干,我不想你去别人家干活。我和你说,小亮他妈妈特别多要求,不好相处的。二妞的奶奶特别凶,我们都怕她。”
  曾舒月没听明白怎么回事,等周美丽解释后,她才知道家属院那么多人关注到她。
  大家夸她卫生做得干净,饭菜做得好吃,人也和气好说话……想到这些夸奖的话,曾舒月有了些小自豪,她做不到和妹妹一样泼辣飒爽,但她也有自己的优点。
  这一晚,曾舒月睡觉时,唇角微微上扬。
  一直到大年二十九的下午,曾舒月把该做的都做了,才提着周家给的礼品回家去。
  周家提前给她结了这个月工资,加上五块钱红包,她现在手里有了自己的钱,经过国营商店时,买了一卷羊毛,打算给女儿织羊毛手套。
  “是舒月啊,这都过年了,怎么不见你回婆家?”巷子口的刘喜旺又翘着二郎腿,两手揣兜里,看到经过的人,都要说上两句,“还有你男人呢,他和你还好吗?”
  曾舒月不善言辞,点点头说好,本想回家去,又被刘喜旺喊住。
  “别急着回去,大爷和你说,如果你们小夫妻还好着,大过年的,你还是要回婆家过,出嫁的女儿不能待娘家过年嘛。”刘喜旺正说得起劲,全然没注意到走近的曾舒仪。
  “刘大爷,你家今天菜是不是挺咸的?”曾舒仪皮笑肉不笑地过来。
  刘喜旺下意识说没有。
  “真的吗,我还以为婶子今天做菜很咸呢。”曾舒仪挽住二姐的手,“不过你说没有就没有把,只是你家刘勇一直在我家,说我妈做的肉丸子香,要在我家过年呢。我家里人大方,不管是儿子女儿,还是邻居孩子,要想来过年都可以的。”
  说完她带着二姐往家里去。
  而刘喜旺半天没反应过来曾舒仪的话外之音,还是许招娣哼了一声,“刘大爷,人家是说你闲得慌,吃饱没事管人家事。这个舒仪真是嘴上不饶人,连长辈都嘲讽!”
  “啥?她说我多管闲事?”刘喜旺气冲冲到曾家院子里,刚想大喊曾舒仪名字,就看到曾舒仪带着他孙子出来。孙子嘴角还泛着油花花,笑着和曾舒仪说谢谢。
  “爷爷,您来喊我回家吗?”刘勇笑着跑过去,“曾婶婶炸的肉丸子好香,她给我尝了一个,我说我妈做的卤肉也好吃,我要去拿来和舒仪姐换炸丸子吃!”
  刘喜旺看孙子只想着吃,正在气头上掐两把孙子脸,“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不知道人家心里在骂你贪吃吗?”
  “刘大爷,话可不敢这么说,我妈那么好一个人,怎么会骂人?”曾舒仪站在门框里,两只手环抱在胸前,“不过是小孩贪吃点,至于这样吗?算了算了,这是你们家的事,我一个外人不好管的,毕竟我家不吃那么咸。”
  曾舒仪说完回了屋里。
  刘喜旺站在曾家院子里,骂不是,走也没面子,气得愣住好半天,还是他儿子隔着围墙喊了一声,他才回家去。
  “爸,你是不是又说曾家什么了?”刘家强最不喜欢他爸这张嘴,就是因为他爸嘴碎,他妈才受不了跑了。
  刘喜旺觉得自己冤枉,“我能说什么?我是好心好意劝舒月顾着点婆家,这都不能说了?”
  刘家强眉头紧皱,他就说曾舒仪不可能无缘无故怼人,黑着脸道,“人家曾舒月吃你的还是用你的,还是你和她婆家有关系?”
  深吸一口气,他加重语气道,“爸,我再说一次,不要多管别人闲事,少去巷子口八婆。我就搞不懂了,别人家都是女人嘴巴碎,怎么你一个男人也能碎嘴成这样?”
  刘喜旺被儿子说了一通,拉不下脸来,指着儿子进屋的背影骂,“你他娘的龟儿子,还教训起你老子我来,你是找打是吧?”
  这时他对门小孩笑着跑过来,“刘大爷,刘叔7是龟儿子,那您是龟吗?”
  “滚你妈的蛋,你家会不会教小孩,信不信我揍你?”刘喜旺抬手过去,小孩拔腿就跑,还一边喊刘家都是乌龟后代,气得他去对门理论。
  而房间里的曾舒仪听得哈哈笑,“这个刘大爷就是碎嘴,他老婆跑了是个明智选择。二姐,你怎么还闷闷的,干嘛在意别人的话,这里就是你家,你交了生活费的!”
  “我……我怕爸妈也这样想。”曾舒月道。
  曾舒仪撇撇嘴,“咱爸就算有这个想法,他也不好意思说。当年让你下乡去,害你被人欺负,还随便找个男人结婚,他就算心里再偏心,他也不会主动让你走。妈就更不会了,妈是没主见,但咱们四个都是她的命根子。”
  “二姐,人是为自己活着的,就算大哥大嫂会说什么,你就当他们吃了屎,乱喷臭屁,不用往心里去。”
  “舒仪,我要是能有你这样通透就好了。”
  曾舒仪笑道,“你可以改变啊,老天爷又没规定,每个人要一尘不变。再说了,你看胜男胆小甚微的样子,你都给她取名叫胜男了,你不想看她要强一点?”
  曾舒月陷入沉默中。
  曾舒仪语重心长地叹口气,“你好好想想吧,日子是你自己过,我能说的就那么多。”
  该说的说了,她就不会重复地浪费口舌,听就听,不听她也没办法,毕竟是其他人的命运,轮不到她做主。
  曾舒仪拿起一块二姐带回来的饼干,入口是浓郁的奶香味,“真好吃,这种饼干只有军区家属院才能弄得到,看来周家人对你很满意。”
  曾舒月说是,“舒仪,我在想,如果我一直干保姆可以吗?”
  “只要你觉得可以,那就可以。二姐,别管别人怎么说,他们有嘴,我们也有,不爽就骂,谁也不欠谁。”曾舒仪刚说完,她妈妈在客厅喊吃麻芝粿,曾舒仪刷地跑出去,“妈,我要吃一大块的!”
  麻芝粿是糯米饭经过捶打,变得软糯弹牙后,可以沾芝麻粉或者花生粉吃的甜食。这在平常是不舍得吃的,不管糯米,还是芝麻和,那都是非常精贵的东西。
  林家珍看二女儿没出来,又进屋去喊,“舒月你快点,不然被向民和舒仪抢光了。”
  曾舒仪嘴里塞得满满的,看到妈妈和二姐出来,笑得眼睛弯弯的,嘴里的麻芝粿还没咽下去,忍不住地感叹,“过年真好,妈……烫……我被烫到了……呼呼,嘿嘿,还是过年好!”
  “你慢点!”林家珍宠溺地笑了起来。
  外头不知谁家放了爆竹,噼里啪啦的,巷子的小孩立马冲出去捡鞭炮。
  这一弄,巷子里立马热闹起来,有了过年的气息。
  除夕过后,曾舒月要去周家上班,曾庆良他们这些上班的也要轮班,家里就剩下曾舒仪母女和两个小孩。
  把两小孩哄睡着后,林家珍笑眯眯地拉住女儿的手,“舒仪呐,过完年你二十喽,我像你这个年纪,都怀你大哥了。”
  “妈,我不相亲。”曾舒仪一眼看出她妈的想法。
  “诶,你别急着拒绝啊,就咱们巷子里的徐家,他们家有个外甥是城里邮电局的,长得可俊了,你跟妈去看看呗?”林家珍跟在女儿后边。
  曾舒仪无情拒绝了,“妈,我说了,我现在没到谈对象时候。你急也没用,过两年我再考虑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陈家一堆的亲戚都挤在狭小的客厅里,陈澈被一大家子热忱的眼神弄得心里发虚。
  “小澈啊,听说你工作干得很不错,姑姑的婆家有个姑娘,人特别不错,在供销社上班,姑姑帮你们安排见见?”
  马淑芬立马道,“诶,你们村供销社不行,我们小澈得找同样居民户。我看上一个姑娘,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小澈,奶奶安排你们见见?”
  一大家子都看向陈澈。
  还没等陈澈回答,其他人纷纷说“是啊,过完年二十二,不小了”之类的话。
  陈澈实在招架不住,赶忙表明态度,“奶奶,姑姑,我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并不想谈对象,等过两年吧。真的,过两年我一定考虑这个问题。”
  “这怎么行?”
  “是啊,你早点结婚,奶奶早点抱上曾孙子。”
  “还是早点好,听我们的没错。”
  ……
  陈澈一个头两个大,找了个上厕所的理由跑了。
  太可怕了,怎么他才工作没多久,家里就那么着急?
  陈澈很不理解。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得有点远,看到路边有人在下象棋,他本来没兴趣,直到人群中有个熟悉的声音,才停下看过去。
  “怎么能悔棋呢?不行啊,我说了不行就不行,我已经将军了,您要是解不开,就换下一个来。”曾舒仪从家里跑出来后,就在这里和人下棋。
  谁输了,谁就起来让出位置,赢家则是一直下。曾舒仪已经连赢五局,把这几个大爷大叔下得没脾气,谁都不想再对上曾舒仪,怕输了在棋友面前丢人。
  “你来?”
  “不不不,我这会不太舒服。”
  “那你来?”
  “啊?我……我也想上厕所。”
  ……
  一个个推来推去,直到曾舒仪看到路边的陈澈,立马笑着挥手,“陈同志,是你啊,要不你来和我下一局?”
  “啊?我吗?”陈澈刚张口,就被两个大叔按着坐下。
  大叔拍拍陈澈的肩膀,“小伙子别怕,叔叔给你当参谋,我还不信了,今天我们几个大老爷们,下不过一个小姑娘。”
  曾舒仪俏皮挑眉,“没事的余叔,输给我不丢人,我又不会拿着大喇叭到处说。来来来,新的一局开始了。”
  她摆好棋子,仰头去看陈澈时,眼里亮晶晶的,好像住了小星星,“陈同志,你先我先?”
  陈澈看愣住,“啊?”
  “我说,你先走棋子,还是我先?”曾舒仪看陈澈懵懵的,心想这人是不是中午喝了酒,呆呆的样子也蛮好看。
  第22章
  “啊?都行。”陈澈没想到, 他就这样坐下来和曾舒仪下棋了。
  他读书时下棋少,和朋友打球多,没过个几招, 就被曾舒仪吃完大部分棋子。
  十分钟后,棋局结束。几个大叔看陈澈这种小年轻输了,觉得颜面挽回一点,嘿嘿笑着说他们再试试。
  不过曾舒仪累了,起身说不玩了。
  “别走啊舒仪, 再来两局。”
  “不来不来, 我再赢就没意思了。”曾舒仪摆摆手,伸了个懒腰去看陈澈,“你这是准备去哪,还能坐下下象棋?”
  陈澈说没去哪, 他不好说是家里亲戚太唠叨,“随便走走。”
  曾舒仪看了看陈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懂,正月里亲戚来太多, 一个个啰七八嗦是吧?”
  四目相对,两人默契地笑了起来。
  不过时间不早了,曾舒仪出来有些时间, 在路口和陈澈分开后,哼着曲儿往家去。
  巷子里,几个小孩在放捡来的鞭炮, 时不时“啪”地炸两声,吓得曾舒仪贴墙走。
  “舒仪,新年好啊, 你没去拜年吗?”斜对门的婶子出来喊小孩回家,顺便和曾舒仪打招呼。
  “没有呢。”曾舒仪很久就不去拜年了,原因很简单,她要强不受气,总会让一些亲戚下不来台,她爸妈觉得没面子,就建议她别去。
  准备回家时,看到王朝阳去出摊,曾舒仪很惊讶,“今天才正月初一,你去出摊,有人吃吗?”
  王朝阳说有,“这种日子,大家要么走亲戚,要么去公园那些地方玩。我不乐意在家待着,还不如去挣点钱。”
  从做生意后,王朝阳手里有些钱,新年里给自己做了新棉衣,看着精神多了。
  曾舒仪玩了几天,也快闲出病来,回家想了想,第二天她就去公园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