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炮灰原配携崽随军去啦 第251节
作者:
空山灵雨 更新:2025-09-10 12:20 字数:3374
肖政也看得津津有味,“这些孩子,还挺能折腾的,跑那么远的地方去。对了,他们咋去的?”
“好像是坐的民航飞机,宋翊早前几个月都托人买票了。”
“挺贵的吧。”肖政皱眉,“宋翊刚参加工作,哪来那么多的钱?”
安婳不知道宋翊除了上班还有其他赚钱的方法,但她知道宋家留下的那些箱子里有黄金,猜测宋翊应该是将里面的金条拿出来换钱了。
她替宋翊遮掩,“我给的。”
肖政随即打消了疑虑。
安婳来回看了好几遍照片,最后把照片珍惜地收好,又将其他礼物该分的分了。
孩子们都离开家了,就剩下个老小,家里顿时感觉空荡荡的,安婳适应了好些天才没那么难受。
这天,安婳一到单位,就收到了领导发来的请柬。
吴敏宪笑呵呵地道:“我要结婚了,安婳同志,到时候可一定要来喝杯喜酒啊。”
请柬上新娘后面的名字是陈珂。
吴敏宪还真要跟陈珂结婚啊?
安婳心中惊讶,面上不显,把请柬收好,笑道:“好,我一定会去的。”
领导的请柬都给了,安婳肯定还是要给面子去一下的。
婚礼办得不隆重,甚至可以说简陋,吴敏宪的几个儿女个个都垮着脸,好像参加的不是婚礼,而是葬礼。
陈珂脸上的笑还是挺灿烂的,看来对她来说,只要能嫁进吴家,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
不过,面对安婳时,陈珂的笑容就僵硬了许多。
吴敏宪让她给安婳敬酒,陈珂就更是想笑都笑不出来了。
再怎么说,她也是领导夫人吧,至于给一个下属敬酒吗?
谁知吴敏宪很坚持,不断给陈珂使着眼色。
陈珂没办法,终是敬了。
安婳笑着道:“吴局长也知道,我不会喝酒,我就以茶代酒吧。”
吴敏宪连忙道:“对对对,以茶代酒就行。”
安婳喝了一杯茶,意思意思。
陈珂都快把手里的杯子捏碎了,让她敬酒也就算了,安婳喝茶也行,但安婳站都不站起来一下,是不是太过分了?
陈珂今天的好心情,从这里掐断了。
吴敏宪看出她的心思,低声道:“以后对安婳,都得像刚才那样客客气气的,别给我惹事,你要听话,才能有好日子过。”
陈珂深吸一口气,憋屈地应了。
可是,扭头看到吴敏宪那几个对她虎视眈眈的儿女,再一想到还要对吴敏宪的下属客客气气,陈珂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是她想要的吗?
同样的,安婳也不知道陈珂嫁给吴敏宪是图什么,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头子了,本身也没有多大的权力,能给她带去什么?
她摇摇头,继续跟身旁的余长清说起话来。
“你说你要离职了?确定了吗?”
安婳挺长时间没见余长清了,余长清颓废了很多,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郁郁不得志的气息。
“确定,再确定不过!老子他妈的再也不想给电视台当孙子了!老子要自己出来干,老子要下海!”
从连着的几个“老子”就能看得出来,余长清可能真是受压迫太狠了。
安婳给他倒了一杯茶,“别生气,生气伤的是自己的身体。”
余长清将茶一饮而尽,忽然看向安婳,“你之前说的支持我下海,还算数吗?”
安婳点头,“算啊。”
余长清舒了口气。
安婳道:“市工商联合会要举行一个茶话会,这周末,你有空过去看看吗?”
余长清不解,“茶话会,主题是什么?”
“工商联合会要牵头集资创办民营企业。”安婳没有多说。
余长清恍然,连忙道:“好,我有空!”
第367章
大礼堂内,灯火辉煌,数百人齐聚一堂,除了本地的工商界人士,还有一些归国的华人华侨。
先是政府领导讲话,再是工商联的领导发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感召下......我们工商界联合起来,成立民营企业,推动经济发展......”
“这么多人。”余长清小声问安婳:“你不是工商界人士啊,怎么可以进来的?”
安婳瞟了余长清一眼,没说话。
不过很快,余长清就明白安婳为什么能混进来来。
“这位是工商联的陈书记。”
“这位是咱们省解放前著名的实业家钱老的孙子,钱明亮。”
陈书记望着安婳,笑着点点头,“安婳同志,咱们又见面了,上次还是在安老的家中相见的呢。”
安婳:“是啊,几天不见,陈书记的精神头又振奋了些,想必是事业顺遂,没有烦心事了。”
陈书记哈哈大笑,“托安婳同志的福,还行,还行。”
钱明亮握了握余长清的手,“幸会幸会,去年省台播的电视剧我看了,真不错,余导演真是才华横溢啊。”
余长清忙道:“我才疏学浅,不敢担当此夸奖。”
陈书记道:“余导演不要谦虚嘛,听说那部剧还要放到中央台播呢,要是不好,能播给全国人民看?”
安婳适时道:“剧确实是好剧,不过啊,其实还能更好,可惜因为一些原因,制作经费不足......嗐,主要还是余导演有掣肘,没办法放开拳脚去干。”
陈书记点头,“可惜了。”
钱明亮忽然道:“对了,我们不是要集资成立一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嘛,也会涉及到影视制作,不知道余导演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
余长清倒是知道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但是,钱明亮就这么邀请他了?
余长清看向安婳。
钱明亮也跟着看过来,“我们集资创办民营企业,一个聚焦在实业,一个就是传媒,但是大多数还是对实业更感兴趣,不知道安婳同志是怎么想的。”
安婳笑笑,“我嘛,当然是都感兴趣。”
陈书记和钱明亮对视一眼。
安婳又道:“不过,既然大家都对实业更感兴趣,我就在传媒方面多投一点好了。”
陈书记大喜过望,“那真是太好了,其实大家都低估了影视行业赚钱的能力,像是今年上映的电影《少林寺》,一毛钱的票价,可是卖出了上亿的票房。”
安婳不置可否,《少林寺》票房高,但是投资也大,而且不管是资金还是拍摄团队都是红港的,人家早就有成熟的体系了。
他们什么都没有,哪指望能拍出这种全国大爆款的电影?
不过,就算大爆款拍不出来,走在时代的前沿吃点时代红利还是可以的。况且,安婳看重的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于是安婳顺着陈书记的话道:“是啊,大有可为。”
陈书记和钱明亮很高兴,传媒公司是他们俩提议创办的,万一集不到资金,岂不是就要成空了?
“不知道安婳同志打算投入多少资金?”
安婳想了想,“我打算投入一百万到传媒公司,再投一百万到实业公司。”
陈书记握着安婳的手,激动地摇了摇,“安婳同志为我们的民营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呐。”
陈书记说话倒也不算夸张,今天虽然到场了数百人,但是论个人的出资,包括华人华侨在内,安婳投的钱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只不过,人数众多,积少成多,安婳这点钱的占比也就不怎么打眼了。实业公司最后集资到了一千万,安婳占股10%,传媒公司只有四百万,安婳占股25%。
倒也没人怀疑安婳的钱来路不正,毕竟安伯槐可是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又没听说他在运动期间遭受过什么不幸,可见东西都保存下来了,哪怕他随便拿件古董去红港卖了,都能得到二百万。
当然了,安婳投资的钱可不是卖古董来的,这二百万是小雷电器行这大半年给她的分红。
安婳投资传媒公司,也不是把钱扔进去就完事,把余长清安排进传媒公司当管理,是她投资前提出的条件。
她早已跟陈书记和钱明亮达成一致,今天才把余长清带来的。
余长清只觉得很梦幻,悄悄问安婳:“我就是个小导演,怎么就当经理了?”虽然是副的,但也是经理啊!
当然是因为安婳想在传媒公司安一个自己人了。
“嗯......你的综合能力一直很强的,我相信你能在传媒公司施展出自己的全部才能!”
余长清愣愣地看着安婳。
她这么看好他?
怎么搞的,他的心里竟有一丝丝的感动呢。
说起来,从他跟安婳刚认识算起,安婳就一直在帮他呢。
余长清眼含感动地看了眼安婳,他不会辜负她的期望的!
茶话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才结束。
熙熙攘攘的人群陆续走出大礼堂。
黑灯瞎火的拐角处,一辆红旗轿车安静地停在那里,几乎没人注意到。
安婳和一群人说笑着走出来时,陈书记正想说送她回家,就看到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年轻人礼貌地把安婳叫到一边,低语一番,安婳便回头跟众人告辞了。
大家看到军装小伙子就已经猜到个大概,闻言忙笑着跟她告别。
安婳跟随着军装小伙子来到了拐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