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者:
时不待我 更新:2025-09-11 09:38 字数:3274
皇帝来到永芷宫时,秦贵妃正在指挥萧宴宁扎马步。
“站稳,坚持一下。”看着秦贵妃利索的样子,皇帝有些恍然,秦贵妃出身国公府,也不只是会琴棋书画,据说还耍得一手好鞭子。
入了宫,秦贵妃除了任性些,大体都是温婉的,身上倒是没有练过的气息。
皇帝心下有些叹息,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叹息什么,他只是在想,不知道秦贵妃甩鞭子会是什么模样。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
大抵是不能了,今天秦贵妃在宫里耍了鞭子,明天各种弹劾的折子怕是要把御案压垮。
皇帝收起心底的遗憾,慢慢走过去,秦贵妃看到了他,皇帝抬手阻止她行礼。
萧宴宁正在坚持,他心里哀嚎着,太痛苦了,他站了没几分钟,腿软腿沉不说,汗都流了出来。
他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皇帝走上前就看到萧宴宁还是很用功的,他咬着嘴唇鼓着奶膘,双手向前伸着,藕节似的小腿在青砖地上打颤。皇帝暗自点头,不错,还算能吃苦。
正想着,萧宴宁突然收手,双腿一个松劲,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皇帝:“……”
太累了,萧宴宁干脆伸直双腿顺势躺在地上,摆烂地嗷嗷道:“母妃,太累了,我不练了。”
皇帝:“……”
皇帝看不过去了,他沉着脸走上前把萧宴宁提起来:“做事怎么如此没有恒心,这样如何能成才。”
萧宴宁:“……”
他要是太有恒心太成才了,他这个皇帝爹心里又该不舒服,又该多想了。
成才不行,不成才也不行,太聪明不行,不聪明也不行。
他真是太难了。
皇帝提着萧宴宁的衣领让他站好,萧宴宁跟软面条似的一个劲儿往地上滑。
皇帝冷着脸又把他提起来,看他那副没骨头的样子皇帝就生气:“从今天开始,朕给你找个师傅,每天必须坚持。”
萧宴宁抬起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皇帝不为所动:“坚持不下来,朕就廷杖伺候。”
萧宴宁:“……”用不着这么狠吧,一廷杖下去他还有命吗?
秦贵妃上前一步想求情:“皇上……”
“闭嘴。”皇帝拧眉不悦地看着她:“他如此这般懒散,都是你平日里过于溺爱的缘故,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身为皇子,日后连弓都拉不起来,说出去岂不可笑。”
秦贵妃:“……”
秦贵妃很委屈,她怎么溺爱孩子了,她每天就是拿最好的东西投喂萧宴宁,他不想做的事就不做。
这就叫溺爱么,可萧宴宁还小啊,他什么都不懂。她怎么好强求。
看着皇帝愤愤然的样子,萧宴宁抿起嘴。
这可是皇帝让他学的,不是他要求的。
当然,学到什么程度,他会拿捏得当,不会让皇帝感到有压力和为难。
宫里许多事能瞒得住,同时许多事根本瞒不住,皇帝在永芷宫的话很快传了出去。
这本来也没什么,只是消息传到永喜宫裴德妃那里时,裴德妃许久没说话。
二皇子萧宴清因为身体之故就不能习武,日后必然拉不开弓,那在外人眼里是不是一场笑话?
裴德妃想到萧宴清落水之事,心里泛起一阵一阵地疼。
她儿自幼聪明灵气,只是年幼时落水伤到了肺腑,如今身体单薄,遇冷就容易感染风寒。
这些年裴德妃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把二皇子的身体彻底调养好。御医也说,只能慢慢养着。
想到这里,裴德妃收起落寞的神色,她召来宫人问询二皇子在做什么。
宫人说二皇子在读书,裴德妃淡淡道:“让二皇子读一会儿就休息,别伤着眼睛。”
纵有经纬之才,身体支撑不住又能如何。
得了裴德妃传的话,二皇子低声咳嗽了几声,默默把书合上了。
近来宁寿宫比较热闹。
据说三皇子突然得了皇帝青睐,还亲自在骑射营指导三皇子骑射方面的功夫,几场下来,皇帝夸赞三皇子有大将风采。
于是有不少宫嫔前来宁寿宫恭贺芸妃。
芸妃看着众人用手帕捂着嘴笑道:“都是三皇子争气。”
“皇上说了,三皇子虽不爱读书但领军打仗还可以。”
一场天聊下来,只听芸妃在夸自己的儿子,宫嫔含笑恭维。
等离开宁寿宫,有宫嫔撇嘴:“要真这么争气,怎么前几年没见皇上夸他。”
“皇上看重的是三皇子吗?要不是七皇子,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记起三皇子呢。”
与此同时,芸妃冷哼着收起手帕。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人来干么,恭喜是假,想偶遇萧宴宁是真。
也不想想,偶遇了萧宴宁又能怎么样,还能借萧宴宁的手把皇帝拉到自己宫里不成。
不过宁寿宫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有这些人陪自己唠嗑也挺有意思。
宫里热闹之际,两江那边进入汛期却连续多日阴雨绵绵,河岸决堤,大水不可控,以至于淹了不少地方,死了不少人,百姓流离失所。
事情传到京城,皇帝震怒,先是直接下旨斥责两江布政司官员不作为,而后又在朝堂上询问处置办法。
新科进士张笑等人说当用最快的速度派人前去赈灾。
户部尚书柳瀚朝堂上哭穷,户部的银子就那么多,早已经分配好了。
柳瀚问张笑,是挪西北大营的军饷,还是挤压南疆的粮草,只要张笑说出来,他立刻照搬。
张笑还没吭声,兵部就不愿意了,赈灾就赈灾,扯粮草和军饷做什么。
张笑哪敢说,只能求皇帝做主。
这个时候,竟然还有朝臣上奏说发生这样的灾祸,皇帝应该下罪己诏,祈求宽恕,把皇帝气得脸都青了。
朝堂上吵吵闹闹暂时吵不出个一二三,皇帝甩袖离开。
因为朝堂上气氛压抑,后宫也沉寂下来了。
萧宴宁扎着马步,心想,他这个皇帝爹也挺可怜,朝堂上世家和寒门对立,他爹明显想扶持寒门,所以张笑等新科进士当初才能在皇帝生父尊号之事上扯下一批人。
现在发生了灾祸,这些寒门光有嘴,其他人不配合,一点用都没有。
同时,萧宴宁觉得挺可笑,那边大水不止,急需粮草和银子,朝堂这边的朝臣却还在扯皮,趁机揽权。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人命不过是博弈的工具。
皇帝被一些脑子一根筋的大臣气得脑袋疼,跑到永芷宫避难。
秦贵妃给他揉着,皇帝脑子眼一抽一抽地跳。
“都是什么混账东西,竟然一直上书让朕下罪己诏。”皇帝怒声道。
秦贵妃忙道:“那皇上就不下。”
皇帝看了她一眼,脑子疼得更厉害了。
“也不能说不下就不下。”皇帝有些无奈,水灾真是太过严重,死伤太多,这个罪己诏他不下也得下。
身为皇帝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想到这里,皇帝越发心烦。
下了罪己诏,日后史书上必然有他一笔。
不到万不得已,这个罪己诏他才不会下呢。
“又不是父皇的错。”萧宴宁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下
。”
皇帝看着他:“他们不是皇帝,怎么下。”罪己诏又不是人人都能下的。
萧宴宁才不管呢,他横横地说:“父皇没错,他们就是有错,他们要认错才对。”
皇帝看着他,心里突然有个模糊的想法,是啊,那些大臣为什么不能认错?出现水患,难道那些大臣就没错?
大臣不能下罪己诏,还不能向天下认错吗?
第28章
望着一脸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的萧宴宁,皇帝只觉得来永芷宫一趟还真来对了。
萧宴宁一席话让他豁然开朗,连头都不怎么疼了。
皇帝把萧宴宁招到跟前,定定看了许久,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不愧是朕的孩子,一心向着朕。”
秦贵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这并妨碍她看得出皇帝足够高兴,于是她顺着皇帝的话道:“皇上的孩子自然都会向着皇上。”
皇帝心道那可不一定,不过这话到底没有说出来。
皇帝望着萧宴宁,看到他脖子上那串小元宝串成的项圈突然兴致勃勃道:“朕给你换个大点的项圈吧。”说罢这话,心里立刻在琢磨着用多大的金元宝合适。
萧宴宁立刻用手捂住自己脖子上的小元宝,他满眼警惕地看着皇帝:“不要。”他那表情很灵动,很直白地在说,休想抢走他的小元宝。
“嗯?你这是什么表情,难不成以为朕这么没见过世面,看上你的小元宝了?”皇帝都被气笑了道:“你以为朕是你呢?”
萧宴宁摇头:“太大,脖子疼,这个,正好。”他试戴很多次才满意,自然不会随意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