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作者:
时不待我 更新:2025-09-11 09:40 字数:3287
萧宴宁变了,但他和梁靖从小的情谊倒是没变。
有时想想就跟做梦一样。
霍氏看到梁靖归来,放下心,便准备回自己的院子。
梁靖去送她,走了几步,霍氏道:“我身边有丫头婆子,不用送了,你明日还要上朝,早点休息。”
梁靖:“是,母亲小心。”
霍氏点了点头,慢慢离开了。
梁靖看着她的身影,直到看不到了才回自己的院子里。
萧宴宁原本想在柳宗归京之前,他都会过一段清闲日子。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天皇帝从蒋太后的永宁宫出来时吐血晕倒了。
宫里乱成了一团。
萧宴宁得知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乾安宫。
他去的时候,皇后、秦贵妃和其他妃嫔已经在外殿了,御医们在里面为皇帝诊治。
皇后身上仍旧有睿懿太子病逝后的悲伤气息,但她精神了不少,头上的白发也用一些手段遮盖住了,人不再死气沉沉,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萧宴宁朝皇后和秦贵妃行礼,皇后:“太子请起。”
同样是太子二字,以前皇后不用这么客气。
只能说物是人非。
萧宴宁起身,这时明雀从内殿走出来,他恭声道:“太子殿下,皇上醒了,要见你。”
萧宴宁边走边问:“父皇怎么样了?”
短短的距离明雀还没回上话,就到了殿内。
萧宴宁这也是太过着急,问明雀还不如问醒来的皇帝和旁边的御医呢。
皇帝半靠在床头,看到萧宴宁,神色缓了三分,不等太子行礼,皇帝道:“起来吧。”
萧宴宁顺势站起身,他没看皇帝,而是看向身边太医院院使方有良,直接开道:“方太医,父皇为何会晕倒?怎么会吐血?人可无碍?以后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其实萧宴宁这时的脸色不怎么好看,有股子说不出的冰冷。
他的问题跟鞭炮一样又快又迅速落下来,让人都不知道要先回答哪个。
皇帝在一旁看着,然后他道:“你这一连串的发问,让他怎么回答,总得给人个喘气儿的功夫吧。”皇帝说话比往日费力,吐出来的声音里带着很疲惫的喘息声。
萧宴宁心里微微一抖,皇帝这次可能被气很了。
方有良上前道:“太子殿下容禀,皇上因心绪大悲才会晕厥。皇上肝气郁结,心肺受损故而吐血,经微臣等人诊治,皇上已无碍。不过皇上心血耗损,实在不宜过度操劳。”
算算自打太子病逝后,皇帝这来来回回都几次了,要不小心养着,长期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
只是这话他们身为御医又不能直说,真是愁死个御医了。
萧宴宁听明白了,他相信皇帝也听明白了。
萧宴宁看向皇帝:“父皇,你这几日就安心休养,朝堂上有儿臣在,不会有事。”
几个御医相觑一眼,心道,也就萧宴宁敢说这话,也不怕皇帝生气,要换做旁的皇子,皇帝指不定要大怒。
皇帝要强,自己身体好好的,被劝着休养,那和劝他退位有什么区别。
皇帝看了眼萧宴宁悻悻道:“朕能不能好好养身体,还不得看你这个太子做事够不够稳重。朕还没休息呢,今儿个这个来哭明天那个来闹,朕能安心休养吗?”
萧宴宁:“……”说话拐弯抹角,干脆直接骂他无能得了。
萧宴宁:“朝上有百官贤臣,儿臣得他们提点,定不会耽误国事。”
皇帝怀疑地看着他,他是那种能听进百官劝的人吗?他都怕萧宴宁听到不顺耳的话,撸起袖子和人在朝堂上打起来。
想到那个画面,皇帝觉得心口更疼了。
他看着方有良等人:“你们开方子去吧。”
御医们退下,萧宴宁这时突然开口:“是祖母说了什么让父皇生气了?关于平王叔?”他是问句,但意思很肯定。
皇帝没正面回答,而是道:“你祖母是长辈,你怎么说话的。”
萧宴宁哦了声,蒋太后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蒋太后,除非必要,他也从不去蒋太后跟前讨嫌。
只是平王事已过,不知蒋太后说了什么,把皇帝刺激成这样。
萧宴宁:“不管祖母说了什么,身体是自己的,父皇应该保重身体。”
皇帝定定地看着他,他的身体并不像表面上那般平缓,心口处像是憋了一口气,上不来又下不去。
整个人累的厉害。
想到刚才在永宁宫和蒋太后的争吵,皇帝身上都是疲惫,他道:“小七,朕把皇位传给你如何?”
萧宴宁一惊,他完全没想到皇帝会这么说。
皇帝坐在那个位置上二十多年,现在身体不适,又可能受了刺激,说出这样的话他也能理解,只是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若他上位,他便是皇帝,说一不二,乾纲独断,到时皇帝再想以太上皇的身份插手朝事,他可能也不会退让。
在皇家,父子间能相处成这样已是难得,要是最后生出不可抹去的嫌隙,倒叫人怅然。
于是萧宴宁笑道:“父皇,太医开的药你按时吃,身体很快就会好了。”
皇帝看着他,而后笑了:“不用担心,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
皇帝又和他说了会话,脸上浮起倦色。
萧宴宁顺势退下,走出去对着皇后和秦贵妃点了点头,表示皇帝无碍。
秦贵妃松了口气,这才同皇后一起进去。
萧宴宁出门时莫名回头看了眼,皇帝坐在明暗交界的地方,神色半明半暗,眉眼间有暖有冷。
无端的,萧宴宁觉得皇帝刚才那话是真心的。
萧宴宁心中一晃,他转身离开,准备去给蒋太后请安。
他是真的要去请安,不是准备去吵架。
身为太子,按照礼数,入宫自然要给祖母请安。
临去永宁宫,萧宴宁还让人请了几个御医同他一起前去。
蒋太后年纪大了,他不吵架,但怕自己那张嘴说出来的话不好听,把人给气到就是他不孝。
先准备着御医。
第163章
萧宴宁到了永宁宫,很规矩地让人先去通禀。蒋太后身边的宫女琳琅很快前来禀告,说蒋太后本就身体不适,又听闻皇帝病倒着急前去探望,然而大惊之下心疾又犯了。蒋太后刚吃完药,想着休息一会儿再去乾安宫探望皇帝。
萧宴宁不是个认死理的人,遇事也会主动退一步,按理说蒋太后都说自己暂时在休息,他应该借驴下坡回去。但萧宴宁有些犹豫,他想,蒋太后到底是他的祖母,要是不亲自去探望下,有些礼数不周,说不过去。
再者说,来都来了,也不好就这么回去。
于是萧宴宁似笑非笑地看着琳琅:“祖母病了,孤更应该前去探望,以尽孝心。孤还带了御医前来,正所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如果祖母同意,就让他们再给祖母把把脉,免得有所遗漏。”
琳琅哪敢说别的,只能行礼快速进去再通禀。
萧宴宁则对着身后的几个御医道:“你们暂时先在外面等一下,祖母身体有什么不适,你们再进去。”蒋太后有需要的话,他带御医进去属于雪中送炭,要是没需要,就这么带人进去了,有点不大合适。
几个御医面对太子的吩咐能说什么,甭管心里怎么想,脸上都很肃穆,共同低着头说了声是。
琳琅很快走了出来,她恭声道:“太子殿下,请。”
萧宴宁这才施施然走入殿内,看到蒋太后时,他规规矩矩地请安。
蒋太后正一手扶着额头斜靠在软椅上:“起来吧。”
萧宴宁起身,观蒋太后精神萎靡眼圈微红,想必因为平王的事和皇帝大吵了一架。
平王已死,蒋太后现在还能和皇帝争吵起来,无非是一些身后事。
萧宴宁心中有了计较,面上并不显,他看向蒋太后真诚地询问:“听说祖母身体不适,孙儿刚入宫看望过父皇,方院使他们正好也都在乾安宫,孙儿便把他们都带来了,可要请他们来给祖母把把脉?”
蒋太后听闻这话神色微动,她眼中不自觉流露出一丝关切:“我已经吃过药了,不用御医。你刚看过皇上了?皇上现在怎么样了?”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还夹杂着一丝水气,想来皇帝走后,她心里也不痛快,应该是狠狠哭了一场。
萧宴宁:“太医说父皇怒火攻心损耗了心神,需要好生静养一段时间。”
蒋太后眼中起了一丝波澜,她低声道:“幸好没事。”天知道,她听到皇帝吐血晕倒时,整颗心都快跳出来了。
她都不敢想,万一皇帝真出了什么事,该怎么办。
有些事后怕起来让人心里不由自主地打寒颤。
萧宴宁说话一向直白,这次也不例外,他直视着蒋太后:“祖母可是因为平王叔的身后事在生父皇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