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作者:时不待我      更新:2025-09-11 09:40      字数:3306
  太上皇:“你准备打算如何做……”话音未落,他嘴角噙了一丝冷笑:“怪不得有仙鹤之梦,故人重逢之说。”
  萧宴宁脸皮厚,只听没听出老皇帝的嘲弄,他道:“既然被儿臣救回来了,他人又不是假的,就该回去认祖归宗。梁牧是功臣,这些年实属不易,儿臣也不想因为刺杀事件让他被议论,所以到时就告知世人……”
  太上皇悻悻接话:“告知世人,他受伤失忆,被人捡了回去,最近才想起来……”
  这是萧宴宁一开始敷衍他的话,那是明摆着忽悠他。
  萧宴宁嘿嘿一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父皇。”
  太上皇本来想说点什么,但看他这模样,最后什么都没说。
  他心思多,想的也多,习惯性怀疑这怀疑那,只是现在大齐的皇帝是萧宴宁,这些事情该由大齐的皇帝去解决。于是太上皇深深叹了口气:“你既然决定这么做,朕也不多说了。你这惊喜虽不怎么样,好在是一件喜事。”
  萧宴宁:“……”他有理由怀疑,老皇帝这是在挖苦他。
  ***
  京城最近最火的话题是什么,想也不用想就是梁牧死而复生的事。
  随便走进一个茶馆,不多时就有人提起这事,随即众人进行疯狂的讨论。
  各种版本都有,大致都是好的方向。
  百官心思比较多,他们还没见到梁牧真人,据梁府传出的消息,说是梁牧回到家中情绪波动比较大,一时不便见客。
  而皇帝那里也没什么动静,百官也在等待着皇帝听闻此等惊奇之事后的反应。
  也有心思深沉的官员想到了突然暴毙的西羌降臣,他们私下谈论起此事,他们怀疑西羌那些降臣是被梁牧给干掉的。又或者是被梁靖和梁牧合伙给干掉的,要真是如此,梁牧时隔多年回京,身上说不定还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听到这种猜测,有人道:“莫要胡言乱语,皇上不是说了吗,西羌降臣的死是天谴,既是天谴,和别人有什么关系?梁二公子回京,那苍天有眼,仙鹤复归,同那些活该天打雷劈的西羌降臣有什么关系。”
  其他人听闻这话顿时沉默不语。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就这样,在一众讨论声中,皇帝在朝堂上宣布明年将派遣官船出海之事。
  此消息一出,瞬间把众人的目光吸引住了。
  官船出海,这可是和民生息息相关,会水者若能随官船出海,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一桩。
  众人的视线从梁牧身上被转移走一部分之后,萧宴宁这才派贴身内监亲自前往梁府宣旨,召见梁牧入宫。
  作者有话说:
  二哥暂时告一段落,
  第183章
  梁家父子在西境打了数年的仗,如果当年不是出了那样惨烈的事,梁家在西境的地位就如同今日秦家在朝堂之上。大齐有不少武将都跟着梁家父子打过仗,朝堂上和禁军中有一些人从那场惨烈的战役中活下来,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不再上前线。
  这些人听闻梁牧还活着,他们不敢相信,又迫切地想见到梁牧本人。
  听内监禀告,说梁牧求见时,百官怀着各种隐秘的心情朝大殿外看去。
  只见一身姿俊朗之辈缓缓从殿外走来,看到那人的模样,不少武将都倒吸一口气,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他们应该会惊呼一声,真的是梁牧,不是他们眼花了,梁牧真的还活着。
  他还是当年的模样,不过脸上应该是受过伤,脸上的痂已脱落,造成了脸上的颜色有些不统一,但就算如此,他仍旧俊朗英气,眼眸明亮灿烂,整个都显得生机勃勃。
  梁牧跪下,目光炯炯,他朗声道:“臣梁牧参见皇上。”
  萧宴宁抬了抬手:“梁卿平身。”
  梁牧起身,萧宴宁道:“梁卿历经生死归京,乃是大喜之事。来人,赐座。”
  砚喜听从吩咐,搬了个小圆凳放下。
  梁牧没想到萧宴宁在百官面前对自己也这般厚待,心中百感交集,皇帝既已经开口,他也不好推辞,于是道:“臣谢皇上。”
  落座之后,萧宴宁看着他笑道:“当年木安围场梁卿舍命相救,朕一直记在心中。后来梁卿失踪,朕深感心痛,原以为此将成为人生之憾事儿,没想到时隔多年峰回路转,你我君臣还能有相见之日,朕心中甚至开心。”
  梁牧眼中满是感动,眼中泛起泪花,他起身哽咽道:“臣多谢皇上挂念。”
  这并非刻意表现,而是多了几分真情实意。
  这些天,他面上不显,心中时而也会忐忑不安。他知道萧宴宁很看重梁靖,心里总以为萧宴宁对他的态度都因梁靖而起,但今日这场景,是他万万没想都的。
  萧宴宁这个皇帝真的是打心里眼看重他,而且想法设法在帮他平息流言和猜测。
  见梁牧情绪有些激动,萧宴宁抬手让他坐下,然后他看向百官笑道:“不只是朕,众爱卿也有多年未见梁卿了,趁着今日大家都在,正好可以叙叙旧。”
  皇帝这一开口,朝臣情绪都波动起来,尤其是那些跟过梁家父子的武将。
  有人声音悲戚地喊了声将军,梁牧顺着声音看去,那人上前激动道:“将军,我是蒋乐啊。”
  梁牧望着那人,愣怔片刻,随即双眸微动,表情一言难尽:“蒋乐?当年你不是号称西北一枝花,现在肚子怎么鼓起来了?”
  蒋乐一听这话,也没心情哀伤了,他一脸悲愤:“将军……”
  其他人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蒋乐开头,不少人都上前和梁牧说话。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和梁牧共过事的,彼此都算熟悉,也有一部分人同在一个军营,但不怎么熟悉。
  而遇到熟悉之辈,梁牧还能含笑说出他们在西境发生的事,多半都是别人不知的糗事,惹得其他人惊呼,碰到不熟悉的人,梁牧一脸歉然……
  这期间,有人问起梁牧怎么十多年未出现之事。
  梁牧拿出了萧宴宁告诉太上皇的第一套说辞,自己伤到了头,失了忆,最后他一脸惶然叹息了一声世事无常。
  武将在那里感慨,文臣在那里低眉琢磨着话里的漏洞。
  礼部尚书方郁道:“这么说,梁大人是被西羌人给救了?”
  秦追抬了抬眼皮瞅了瞅方郁,方郁没受过委屈,脑袋瓜子不怎么转,说话也容易得罪人,可他运气好啊。先是方家和秦家有姻亲关系,他读书方面比较用心刻苦,入了朝有秦家和方家保驾护航,他事业运还不错。
  几个皇子争夺时,又把他顶头上司给干掉了,他正好被提拔成了礼部尚书。
  但遇事就不怎么喜欢用脑子,眼下就是这情况。
  别人心知肚明的事,大家都没问出来,他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嘴。
  要不是怕把他扔外放出京,他会惹出更大的乱子来,秦追真想把他从京城踢出去。
  梁牧道:“确实。”
  御史胡游眯着眼趁机跟着询问:“不知将军恩人此时在何处?是何姓名?”
  梁牧抿了抿嘴:“是……”
  “如今西羌已尽归我大齐,西羌人也是大齐人。”萧宴宁知道梁牧不擅说谎,于是开口道:“再者,过往之事太过沉重,胡卿就不要在众人面前打听了。”
  胡游还想说什么,秦追上前道:“皇上说的是,在我们看来,已是十多年的光景,可对梁大人来说,不过是刚刚历经厮杀,战乱残酷,不提也罢。”
  胡游想到当年梁府升起的白绸,心中怅然,最后退了下去。
  秦追回朝列时不经意地看了方郁一眼,方郁怕他,默默缩了缩脑袋,不敢再吭声了。
  萧宴宁在上面把众人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是怀疑是担心,是想趁机浑水摸鱼都无所谓,众人只需要明白,他这个皇帝不想追究梁牧的过往。
  明白这一点,有再多浪都掀不起花来。
  梁牧神色远没有一开始入朝时稳,萧宴宁看着他轻声道:“梁卿身体未痊愈,回去好生养身体才是。”
  梁牧再次起身谢皇帝,萧宴宁又道:“父皇听闻梁靖归京,心中十分欢喜,一会儿退了朝,梁卿别忘了给父皇报个平安。”
  梁牧表示,他本来回京当天就该给去太上皇请安,实在是身体不争气,耽搁这么久,实在是有罪。
  君臣你来我往一番,梁牧退出大殿。
  萧宴宁看了看百官,梁靖因挂念梁牧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萧宴宁在心底失笑,梁靖这表情是藏也不藏,不过也好,事关自己的兄长,要是太平静也不合适。
  今日梁牧入朝就是让百官看看是不是真人,有没有被人调换,现在情况明朗,众人心里都有了一番计较,众人又没有其他事要奏禀,萧宴宁便宣布退朝。
  皇帝离开不久,百官就看到砚喜匆匆走到梁靖面前,说是皇帝有要事相商。
  看到这一幕,有人撇了撇嘴,什么要事相商,皇帝无非是留梁靖在宫里,省得他担心去见太上皇的梁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