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长亭旧雪      更新:2025-09-11 10:19      字数:3252
  和她相处,令仪总觉得不自在。
  曹贵人今天好像对令仪格外热情,张口便是一连串的夸赞:
  “姝妹妹不必谦虚,若论容貌,这六宫无人能及你。
  且姝妹妹不仅貌美无双,又才情出众。
  上次温宜周岁宴,妹妹七步成诗,至今想起来还令人赞叹呢。”
  令仪被曹琴默夸的汗毛直立,总觉得接下来没啥好事。
  而曹琴默也不需令仪接话,又自顾自道:
  “姐姐听闻妹妹不仅熟读诗书,能歌善舞,还会弹箜篌,不知可是真的?”
  令仪搞不懂曹贵人到底想干什么,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闲暇时弹一弹,修身养性而已。”
  此话一出,曹琴默笑得十分开怀,仿佛会弹箜篌的是她一样,嘴上却道:
  “妹妹真是大才呀,跟皇上果然十分相配。
  皇上喜歌舞,妹妹便能歌善舞。
  皇上喜欢才女,妹妹便能七步成诗。
  皇上喜听箜篌,满宫的姐妹都不擅长,妹妹却正好能弹。
  想来书中所说天造一对,地设一双便是妹妹与皇上这样的吧。”
  曹琴默的话乍一听并无不妥,令仪却越听心越冷。
  她知道曹琴默是来干嘛的了,她是来挑拨离间的。
  且她的挑拨手法非常高明,要不是看皇上的眼神渐渐变了,令仪估计都反应不过来。
  在现代时,令仪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跟你完美适配,那你一定要小心,他一定是有目的接近你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没那么多灵魂伴侣,有的只是筹谋算计。
  而曹贵人那些乍一听夸赞令仪的话,就是在提醒皇上。
  姝贵人可能和莞答应一样,是专门培养来谋算帝宠的。
  向来多疑的帝王,显然听懂了曹贵人的暗示,也的确起了疑心。
  刚刚还眉开眼笑,满脸宠溺看着令仪的帝王,此时却一脸平静。
  唯有眼中一闪而过的神色叫人不敢直视。
  曹琴默还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诛心啊。
  上次七步成诗要不是自己开挂,说不定已经栽了。
  这次更是三言两语间就叫皇上疑心了自己。
  偏偏她言语间还并无不妥,这样的敌人在侧,真是叫人日夜难安。
  曹贵人功成身退,识趣的抱着温宜远去,留下的两人却再难复刚刚的情意绵绵。
  看着曹琴默的背影,令仪眼神逐渐坚定。
  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眼看离那颗帝王之心越来越近,绝不能跌在这里。
  而坐在一旁的帝王显然也在深思,表面风平浪静。
  但修长的双手却反复拨弄着手中的十八子,显示主人的心绪并不平静。
  良久,皇上才开口问道:
  “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令仪直直的注视着皇上,反问他:
  “皇上想让嫔妾说什么?”
  皇上目光深沉,遗传爱新觉罗一族的丹凤眼里,黝黑的瞳孔深邃无波:
  “朕曾经很庆幸,庆幸你和朕是如此心有灵犀。
  可这世上当真有人,天生就如此合朕心意吗?”
  纯元更合你的心意,你怎么不怀疑她?当真是柿子挑软的捏,令仪暗暗腹诽。
  但面上却一副被伤到的神情:
  “皇上,你疑心嫔妾!”
  皇上见状神色有过一瞬间的动容,但君王的多疑还是让他坚持道:
  “朕只是想要一个解释。”
  “解释?”
  令仪苦笑:
  嫔妾不敢欺君,嫔妾习歌练舞,精研诗词,的确是为了皇上。”
  话音刚落,令仪便发现皇上的神情如风雨欲来,帝王威仪瞬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此时此刻令仪当真是十分庆幸自己有挂。
  否则别说这一波又一波的手段,就连帝王威仪她都撑不住。
  但戏还要演下去,令仪强撑着把眼神转向皇上腰间。
  那里挂着她给皇上绣的荷包,荷包上一只活灵活现的仙鹤正展翅欲飞。
  第14章 安陵容14
  “皇上,旁的女子给您绣荷包多为鸳鸯,或是金龙,您可知我为何给您绣仙鹤?”
  闻言,雍正的眼神闪过一抹阴鸷,他喜爱仙鹤一事知道的人并不多。
  刚收到令仪的荷包时,他曾十分欣喜,觉得此乃心有灵犀。
  如今再看果然还是算计,雍正心中升起一股愤怒与伤怀。
  令仪却无视雍正愈发深沉的表情,继续道:
  “因为我知道,您喜欢仙鹤,但您可知,这是谁告诉我的吗?”
  即使心中情绪再如何复杂,雍正脸上还是无波无澜,他下意识问道:
  “是谁?”
  令仪却突然笑了:
  “是您自己啊。”
  雍正皱眉,语气果断:
  “不可能!朕何曾与你说过?”
  令仪还是在笑,可她的笑容里却多了几分苦涩:
  “皇上,您收到这个荷包时,就没有哪怕一丝一毫觉得熟悉吗?”
  雍正至此终于把目光转向腰间的荷包。
  可无论怎么看,这都只是一只十分普通的仙鹤,顶多绣工不错,但也无甚稀奇。
  察觉到雍正的眼神,令仪的眼泪毫无预兆的落了下来。
  她哭的很美,眼泪一颗颗如珍珠一般从眼眶中落下,目光凄美又绝望。
  雍正见状下意识想伸出手为了擦拭泪痕,最终生生忍住。
  “皇上,嫔妾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令仪梨花带雨,神情闪过一丝怀念。
  这样浑身充斥着难过的令仪让雍正忍不住跟着心疼。
  他情不自禁忍耐下来,愿意花时间来听听令仪口中的故事。
  令仪擦干脸上的泪水,缓了一会才娓娓道来:
  “故事要从十年前说起,那年我七岁,彼时家父安比槐还在松阳县当县令。
  我与母亲上街游玩,却被人群冲散。
  当时真是既害怕又惶恐,怕寻不到母亲,又怕被母亲口中的人牙子拐卖。
  无助之下我躲在大街旁边人烟稀少的小巷子里偷偷哭泣。
  心里祈祷母亲能找到我,带我回家。”
  说到这令仪顿了下,她的思绪跟随着话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冷狭隘的小巷子:
  “可找到我的不是母亲,而是三个我没有见过的人。
  观言行举止,那是一个主人和两个护卫。
  他们在小巷深处密谋什么,我发誓我当时真的一个字都没听到。
  可那主仆三人自然不会信我,至今为止,我都无法忘记,护卫看我的眼神。
  冷血无情,仿佛我不是人,而是一件死物。
  我听见他劝主人说,他们此行万不可被人发现踪迹。
  为了保密,还请主人不要心软。
  护卫的话让我怕的发抖,我虽年幼,却也隐隐明白护卫话中的深意。
  我不敢再哭泣,想要求饶,想过逃跑,可最终却是双脚发软,任人宰割。
  无助绝望之际,我听到了那位主人的声音。”
  令仪悲伤的神情渐渐平静,眼神中也泛起希望的光芒。
  恍惚间,她好像又看到了那位主人:
  “我听见他温和的说,不过是个小姑娘,何必妄造杀孽。
  此行已快圆满,若怕泄露踪迹,把小姑娘扣押在身边几天就好,哪里就值得害人性命了呢?
  如获新生是什么感觉,我想我七岁就感受到了。”
  说着令仪转头与雍正直直对视,并顶着他外放的气势满脸真诚道:
  “之后几天,我跟在那位主人身边,默默不敢打扰。
  他却仿佛来了兴趣,闲下来时会跟我搭话。
  通过相处,我渐渐发现他见多识广,和气有礼。
  虽乍一看冰冷无情,实则心细如发,并不难相处。
  他说女子不必读那么多女则女训,都把人读死板了,还是要多读诗书才有灵气。
  他说能歌善舞的女子,让人观之见喜,也让他倾慕欣赏。
  他说箜篌音色清脆悦耳,空灵神秘,会弹箜篌的女子都比旁人多了一丝飘渺仙气。
  他还说他喜仙鹤,因为仙鹤不仅代表高贵与纯洁,也象征着忠贞的爱情。
  可那时的我什么也不会,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
  我唯一还算擅长的是母亲教我的刺绣。
  临走之前我为他绣了一只仙鹤荷包。
  他笑着打趣我说:
  荷包上绣的是不是胖鸽子的模样,让我至今不能忘怀。
  他笑得那么好看,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
  以至于让我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可自拔,念念不忘。”
  雍正越听越熟悉,托前几个月养心殿那场梦的福。
  这些片段他虽然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但也极为熟悉。
  康熙五十一年,苏州府,松阳县,一切的一切仿佛又重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