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作者:花萝吱吱      更新:2025-09-11 10:38      字数:3465
  
  “那可是十几条人命啊。”
  “您就不怕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们来找你?”
  许是骆雪然的声音太过低沉,骆家家主后背突然一冷。
  “不会吧?”
  骆雪然说动他了。
  “爹,就按我说的做吧。”
  骆雪然看出来了,趁热打铁。
  骆家家主眼底闪过了几分挣扎之意。
  “行吧,就按你说的做。”
  “嗯,谢谢爹。”
  骆雪然表情一喜。
  这算是完成吴秋秋的要求了吧。
  “大家听我说吧。我现在阻止打捞队去把死去的兄弟捞起来,每家赔偿五百两,不知各位乡亲意下如何啊?”
  骆家家主脸上的笑容依旧和煦。
  看上去真是个大善人。
  “人死不能复生,大家好好想想吧,是非要去官府闹得大家都不得好,最后人财两空?还是拿着钱好好过日子,并且,你们的家属骆家也会好好埋葬。”
  “但我要劝你们的是,真闹起来你们没有丝毫的胜算,骆家问心无愧,天灾人祸,谁也说不准。”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大家心里也基本有数了。
  “你们说,能答应吗?”
  人命不值钱。
  尤其是在古代。
  乡下三两银子能买个人。
  五百两,能让普通人家活二十年。
  这笔钱是巨款了。
  而且骆家家主说的没错,他们斗不赢。
  不如拿钱息事宁人。
  但是这样做,是不是又有点对不起死掉的家人?
  众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活着的人重要。”
  吴秋秋只说了一句话。
  古代不比现代,现代饿不死,古代是真饿得死人的。
  女人地位低,家里顶梁柱若是没了,留下孤儿寡母,很难活下来。
  “我们接受。”
  众人没有什么异议。
  别的不说,骆家的赔偿确实是没有亏待他们。
  骆家家主点点头。
  “那,我们先去将昨晚意外牺牲的乡亲们捞起来。”
  事情解决了,也没有必要再掰扯什么。
  只是眼神若有似无地在吴秋秋身上流转了几次,
  这个小丫头,差点坏了自己的事。
  看来要多注意这个臭丫头。
  众人跟着骆家的打捞队一起来到河边。
  吴秋秋拉着安安特意走到了后面。
  骆雪然也跟着出来,然后悄悄走到吴秋秋边上。
  “吴秋秋?”
  她试着开口。
  “是。”
  “现在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你不在骆家?”
  骆雪然压低声说。
  她还想询问昨晚自己遇到的怪事儿。
  “不知道,先就这样,等徐老怪出现再说。”
  吴秋秋也没摸清楚这次是什么情况。
  但是,先出了桥塌这种事儿,便只能先解决这件事。
  按照吴秋秋的猜测,这件事应该和之后的活人桩有关。
  但那个被做成活人桩的少女,族谱上连名字都没也有。
  只知道是旁支的女儿。
  徐老怪也没有出现。
  “可怜这些埋在桥下的人。”
  骆雪然看着塌掉的桥墩,喉咙不禁震颤了起来。
  岸边全是黄泥,这不禁让骆雪然想到了自己身上的泥。
  和这里的竟然一模一样。
  难道她昨晚真的来了桥边?
  第729章 打捞队失踪
  骆家组织的打捞队都是些精壮汉子。
  上衣一脱,一溜儿的腱子肉。
  这群汉子的正前方,有个叼着烟杆的老人。
  老人穿得寻常,一身粗布衣裳洗得发白,续着山羊胡子。
  “姐姐,杨伯伯来了。”
  安安拉了拉吴秋秋的手。
  吴秋秋见那位杨伯伯腰间挂着铜铃。
  而铜铃是用白色的麻线穿着的。
  麻线通常是在下葬的时候用来系孝衣。
  所以才说披麻戴孝。
  杨伯伯用铜制的烟杆敲了敲船梆,又从袋中掏了七粒阴米丢进水里,侧着身子看阴米沉入水里的速度。
  最后再倒了一杯黄酒进去。
  整个过程都面目凝重,那些打捞队的也紧张地看着杨伯伯的脸色。
  就等杨伯伯说话。
  “吴秋秋,他们这是在做什么?为何还没有开始打捞?”
  昨晚雨势那么大,桥墩砸下来,尸体在水中逗留那么久,只怕都被湍急的河流冲向远方了。
  打捞的难度可想而知。
  骆雪然很不理解,为什么还在等?
  “那个老伯,应该是捞尸人。”
  “在下水之前,得做好准备,不然被水猴子缠住可就麻烦了。”
  吴秋秋解释道。
  虽然和捞尸人没有接触过,但是从前偶尔间听李慕柔提过,捞尸人也是吃死人饭的一种职业。
  并且相当危险。
  哪条河没有淹死过人?
  而水猴子又是怨气极重的一种阴物,还特别热衷于找替身。
  当初自己在吴家村,和嫂子去看鑫鑫的时候,那天适逢七月半,不就差点被抓了替身
  这种危险的职业,少有人去做。
  杨伯伯算是厉害的了。
  所以,每次下水打捞之前,都得做足够的准备。
  就比如方才那烟杆敲船梆子,又叫‘敲山震虎’。
  意思是有人要下水了,水底的东西注意着点,不要招惹。
  撒阴米,叫做‘探水路’,阴米下沉得快,说明水底可能有漩涡,危险,不可入水。
  若是慢了,可能有水草缠住了尸身,有点麻烦。
  不快不慢则是刚刚好,适合打捞。
  倒黄酒呢,则是‘借道’。
  俗话说先礼后兵。
  我请你饮酒,那你就别为难我,借我道把尸体捞上来。
  最后,吴秋秋见杨伯伯将腰间麻绳穿过的铜铃挂在了船尾上。
  铜铃正好压入了水中。
  水中铜铃一般不会响,若是响了,就得小心是不是被水猴子抓住了脚,要小心。
  做完这些以后,吴秋秋见杨伯伯又对那些汉子吩咐了什么。
  一人给他们拇指大小的一罐油。
  “姐姐,那是什么?”安安好奇地询问道。
  吴秋秋回头,见骆雪然也一脸求知若渴地看着她。
  便摇了摇头解释道:“那是尸油,一般是老捞尸人祖传下来的。”
  “尸油?”骆雪然脸色发白:“带那东西干什么?”
  “松骨。”吴秋秋面无表情:“尸体在水中泡久了会僵硬,抹点尸油松松骨,好把他们带上来。”
  骆雪然咽了咽口水,怎么听吴秋秋越说越觉得邪乎了?
  捞尸体,竟然要提前做这么多准备工作嘛?
  果然各行各业都不容易。
  此时,杨伯伯又从自己的木箱子里取出了很多麻布,给那些汉子们系在腰上。
  “大家记住了,捞到尸体先遮他们的脸,别让太阳直射到了,各自带一把匕首,若遇水草缠住,不要回头,直接砍。”
  “方才我已经用阴米探路,尸体只怕被水草缠住,大家小心。”
  说着,他从箱子里取出了若干红线绑着的铜钱。
  可在水中辟邪。
  “大家上船吧,一路小心。”
  杨伯伯对着那些汉子点点头。
  那些汉子脸色有些紧张,深深吸了口气,依次上了船,往沉桥的地方划去。
  杨伯伯却在岸边跪下叩首。
  口中念念有词:“诸位老伙计,借个方便。”
  他久久没有起身。
  直到船划到了沉桥的地方,他才直起身子,却突然脸色剧变。
  他的铜烟杆,断了......
  吴秋秋也看在眼里,皱了皱眉。
  这可不是好兆头。
  老伙计们是答应行个方便,但似乎还有别的变故。
  拳头不自觉地握了握,吴秋秋看向了那小船。
  上面打捞队的人已经开始活动筋骨,准备入水了。
  “喂,喂,先不要下水,不要。”
  杨伯伯站起来冲着打捞队的人大喊。
  但是此时已经晚了,河水涨潮,流速很快,此处距离中心点有数十米的距离。
  打捞队的汉子根本听不到杨伯伯说的话。
  “哎呀!”
  杨伯伯跺了跺脚,直接走向了骆家家主。
  “骆家主,快想办法让大家停下来啊,此时不能入水,有危险啊。”
  杨伯伯满脸的焦急。
  分明之前的每个步骤都没有任何问题。
  老伙计也答应行方便。
  但最后关头他的烟杆裂开了。
  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
  说明水里还有别的变故。
  说不好,打捞队那些孩子也跟还跟着有危险。
  杨伯伯哪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