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作者:福大富      更新:2025-09-11 10:42      字数:3671
  
  但打开锅之后才发现,整个锅里,除了一点点米粒之外,全部都是水。
  众人也不多言,纷纷喝了一碗。
  兰心见状,环视了一圈,这才发现这个灶房里东西少得可怜。
  再看里面空荡荡的米柜,很快便猜到,这点米恐怕就是老人所有的粮食了。
  小满见状,不由从马车里将之前准备的饼子拿下来不少给了这位老奶奶。
  老奶奶满是感激。
  但是,看着顾瑾希那张白净的小脸,还是忍不住的提醒道:
  “这里还好,你们若是再往东走,这东西定然不要再拿出来了。”
  兰心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皇宫里。
  荣成帝自从上次听到那些流言之后,心中一直都压着火。
  这也就让荣成帝一直都没去找江羡好,连带着顾瑾希都没有找过。
  这几日心情好了一些,这才想起顾瑾希来。
  第225章 旱灾!
  “那个小家伙最近在做什么呢?”
  德喜见状,这才回道:
  “老奴听说,小皇孙最近出宫了。
  毕竟是孩子,在宫中难免会觉得闷,出去玩几天也是可以理解的。”
  “算着日子,恐怕也快要回来了。”
  荣成帝点头,面上看不出神情。
  这时候,有小太监急匆匆地冲了过来。
  “陛下,刚刚传来的消息,齐郡大旱,百姓们民不聊生,无数的流民都已经到了冀州,现在朝着天都的方向来了。”
  荣成帝闻言大怒。
  “大旱并不是一日形成的,为何一直没有折子递上来,这些郡守都是做什么吃的?”
  他思索片刻,立刻吩咐道:“立刻去将太子和王丞相传过来,商议此事。”
  很快,消息传到了东宫。
  在东宫守门的李平得到这个消息,只觉得头皮发麻,立刻便偷偷跑去了寿安宫。
  很快,太后便出现在万和殿。
  荣成帝看着自己的母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惊讶。
  因为,太后已经多年未参与政事,平时更是鲜少来这万和殿。
  这让荣成帝惊讶过后,便警惕了起来。
  “母后,你可有什么事?”
  太后深知荣成帝的脾气,也没有绕弯子,直接便道:“哀家今日来,就是为了齐郡旱灾一事。”
  荣成帝闻言眼睛微眯,眸中的警惕更甚。
  “母后又如何得知此事?”
  太后看着他,眼神坦荡,语气不急不缓地道:
  “不但我知道,太子也早已知道。
  “但因为事情紧急,他便将此事告诉了哀家,自己则连夜往齐郡去了。”
  荣成帝闻言眉头皱起。
  “太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怎可不经吩咐就可随意的前去齐郡,母后可知那儿有多么的危险?”
  太后道:“他身为大成的储君,又岂能因为危险而退缩?”
  “就是因为危险,他更应该提前禀告与朕。”
  “告知陛下,那他昨日还能顺利地离开吗?”
  “你的那些朝臣们定然还要争论上一天两天的才能想到合适的方法,然后再派人去赈灾。”
  太后说着冷哼了一声。
  “可若是就这几天出了什么意外呢?”
  太后说完,荣成帝也跟着一顿。
  太后看见他的表情,这才缓和了语气,继续道:
  “此事必须要及时安抚,他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就是为了防止齐郡那边灾民暴乱而引起更多的祸患。”
  “这灾民一旦被人挑唆,会发生什么事,想必是陛下比哀家更清楚。”
  荣成帝闻言面色一滞。
  当年,他就是因为常年大旱,无数的灾民聚集在一起的,活活被饿死。
  但是,当时的朝廷却因为各方势力而不停地争执,根本就没有将这些灾民的命,当做是命。
  就连当年的太子厉温辞也一样。
  他当年不顾一切地跪在厉温辞面前,就是希望厉温辞可以前去请命,要先解决灾民的问题。
  但是,他却一直在犹豫,一直听信朝中那些大臣的说辞。
  坚定地认为,那些大臣们和昏庸的帝王,一定可以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可结果呢?
  百姓们活活被饿死。
  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们也终于想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将这些饿死的尸体,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将所有的人一起掩埋。
  这样,自然是省了大笔大笔的赈灾银子。
  这让当时的荣成帝越发的愤怒。
  他气当时帝王的昏庸。
  气好友的犹豫不决,停滞不前,始终下不了决心。
  又恨那些官员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顾百姓们的死活。
  那时,他便在心底萌发了谋反的影子。
  而现在,同样又是一场大旱。
  百姓们民不聊生,直到百姓们快要到达冀州了,消息才传到他这里。
  而他的太子却早已得知消息提前赶了过去。
  尽管他知道,沈鹤川这样做对百姓们更为有利。
  但是,他还是止不住的心头一跳,隐约有些不满。
  王丞相闻言,在这时适时开口。
  “陛下,既然太子殿下已经提前出发,想必可以提前连同郡守,及时安抚那些灾民。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准备赈灾的银钱和粮食才是。”
  荣成帝点头,这才应下此事,并立刻又给沈鹤川配备了人手,和大量的白银粮食,派人紧急朝着冀州去了。
  而太后回到宫中之后,自然也吩咐李平,将旱灾的消息传信与沈鹤川,让沈鹤川提早做好准备。
  再说顾景春那边。
  叶闻溪骑马离开后,竟然没有半日就回来了。
  兰心惊讶地询问,叶闻溪却急忙地去找那大夫去了。
  “大夫,前面的路因为下雨,山体塌了,堵住了,可有其他可以去镇上的路?”
  大夫摇了摇头。
  “我们这村子荒僻,除了这里,再也没有其他路了。”
  他说着又看向躺在床上昏迷的顾景春。
  “若是不能娶镇上的话,倒是还有其他的方法。
  这种药材在山上也有,老夫可以将草药的模样画下来,你看看能不能找到。”
  “只是……”
  老大夫说着上下打量了叶闻溪一番。
  “现在刚下了雨,山上湿滑,路恐怕不好走,你现在上山的话,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叶闻溪这时候,一心只想治顾景春的病,又哪里会管自己的命,立刻便拉着老大夫去画图去了。
  老大夫一连画了好几幅图,这才交给叶闻溪。
  但因为天色太晚了,晚上的山路根本就没法走,叶闻溪便又睡了一晚。
  等第二天天还未亮,叶闻溪只留下两个人保护顾景春和顾瑾希的安危,其他的人悉数都带到了山上。
  兰心和小满也没有料到竟然会有这样的意外,满是担忧地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
  只能祈祷他们这一路顺利了。
  而叶闻溪在上山之后的不久,顾景春却再次烧了起来。
  那大夫见状,立刻上前给顾景春扎了几针,她的情况才稳定了下来。
  兰心看着顾景春渐渐好转的脸色,不由很是惊讶。
  顾景春的身体之前好多大夫都束手无策,没想到这小山村的一个大夫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能诊断出顾景春的情况不说,而且,还能开出药方来。。
  第226章 流民
  现在再看他的针灸技术,可知,他的医术必然是不低的,现在待在这个小山村里,还真是屈才了。
  给顾景春行完针之后,大夫便坐下休息。
  兰心见状,立刻从马车中拿出一盒上好的茶叶,专门泡了给他喝。
  而他仅仅尝了一口,便惊讶地抬头,知道这茶叶不是凡品。
  所以,他看着兰心,好心提醒道:
  “姑娘,最近,这地儿附近可不太平,等你们病好之后,还是抓紧离开吧。”
  兰心微微惊讶,顾瑾希却是立刻问出了声。
  “这是为何?”
  大夫叹了一口气,这才道:
  “你们恐怕还不知道,齐郡那边乱了。”
  闻言,在场的人全部都惊讶了片刻。
  “齐郡?”
  大夫点头。
  “早在好几日之前,都在传齐郡那边因为常年干旱,现在已经彻底的乱了。
  大批的难民朝着这边过来了。
  若是少数人,百姓们自然可以接济一下。
  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多了。
  百姓们还听说,他们因为太饿了,对经过的地方都是洗劫一通,根本不管其他人的死活。”
  “那行径,几乎是强盗无异了。”
  “这儿的百姓们早早地得知消息,便买足了粮食,钉死了门板,就是为了躲过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