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
海青拿天鹅 更新:2025-09-11 10:52 字数:3720
孙微没有忘,她曾许诺要帮桓修实现一个愿望。
她拆开那信,里头有一束头发。
信里说,请孙微将他的头发投入大海,只求来世再不姓桓。
孙微一阵沉默。
这是她前世不曾知晓的故事。她不知道,桓修与桓氏有何等恩怨,竟让他不惜割发。
不过这多少也向孙微解答了,为何桓修最终没有回到荆州去寻桓熠,而选择独自赴死。
孙微心中叹口气,将信收好。
她虽然与桓修只一面之缘,但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
到了晚些时候,司马隽过来告诉孙微,闾丘颜与司马隽约在豫州西阳县见面。
此地距离寻阳和江夏都不远,可在一日内到达。
“世子可带上妾么?”孙微沉吟片刻,问道。
第138章 弋园(上)
司马隽和闾丘颜见面的地方,在西阳县城外的一处园子里。
此地名曰弋园,是前朝弋阳公主所建。如今虽然已经废弃,但景色依旧绝好,断壁残垣之间,颇有文人墨客的题刻,遂为名胜。
邓廉提前过去安排了一番,说是闾丘颜已经早早到了,一直在等候。
令孙微意外的是,闾丘颜只带三四个侍从。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自知有求于司马隽,姿态摆的够低。
“他惹出这么大的事,就不怕世子和王妃一气之下把他杀了么?”阿茹问。
孙微觉得,闾丘颜此人精明且胆气十足,否则,上辈子不会成就大事。但他敢来赴此局,必也是有几分把握的。
“且看他有什么可说的。”
闾丘颜和司马隽早就见过。
从前,闾丘颜去过京中,随着桓氏的人拜见过司马隽。与上次所见一般,闾丘颜仍是文士打扮,俊秀尔雅,将勃勃野心都掩藏在了彬彬有礼的外表之下。
与他相较,司马隽则显得冷峻许多。
待见了礼,闾丘颜道:“世子百忙之中赴约,在下感激不尽。”
司马隽淡淡道:“长史动动手指头就能把我寻阳城搅得鸡飞狗跳,这约,我是不得不赴。”
闾丘颜笑了笑,神色从容:“世子言重了。这其中的有些误会,在下今日来,就是要向世子澄清。”
他说罢,又将目光投向孙微。
“寻阳一别,已经过去四个月。”他道,“上回走得仓促,来不及向王妃辞行,颇为遗憾。”
孙微对此人有几分佩服。
事到如今,他不但丝毫没有愧疚或恐惧之意,反而侃侃而谈,仿佛他们果真有什么交情。
孙微弯了弯唇角。
“不知桓女君如何了?”她说,“多日不见,妾颇是挂念。”
这话,明里暗里点了闾丘颜与桓令仙的事。
闾丘颜看着孙微,仍无异色。
“谢王妃牵挂,女君早已安好。”他说,“庾夫人回到荆州之后,常常称赞王妃,备言王妃恩德,盼着跟王妃重逢。”
“是么?”孙微道,“上回离别之时,庾夫人还说起寻阳江雪天下闻名,欲一睹为快。前两日大雪,妾还想着若庾夫人此时来,便能见着了。不知庾夫人那边可有空闲?”
闾丘颜从容道:“如今刚开年,庾夫人是主母,许多事情脱不开身,恐怕不能远行,还请王妃见谅。”
孙微笑了笑。
闾丘颜怎敢让庾氏与她见面?她手上可太多闾丘颜的把柄了。
假客气地寒暄了一番,众人在弋园的长亭之中坐下。
侍从奉上煮好的热茶,司马隽并无喝一口的意思,只道:“不知长史见我,所为何事?”
“为了向世子和王妃赔个不是。”闾丘颜说罢,朝身后侍从看一眼。
没多久,一名女子步进屋子里来。
她的面容白皙柔美,颇有风韵。
见到孙微和司马隽,她面带微笑,款款行礼:“妾姚蓉,拜见世子和王妃。寻阳之乱,是妾考虑不周,失了分寸,还请世子和王妃见谅。”
原来,这就是姚蓉。
孙微冷冷打量着她,没多久,目光回到闾丘颜平静的脸上。
这闾丘颜确是个深谙人心的。
他猜到了司马隽此番见他,必定要提寻阳之乱喝姚蓉,于是不等司马隽开口,他就先把姚蓉亮了出来。
只是不知,他是打算做做样子,还是真的想舍了姚蓉,弃卒保车。
司马隽淡淡道:“绑了。”
邓廉应下,正令侍卫上前,闾丘颜道:“世子且慢,请听在下一言。”
“此人在寻阳作乱,乃通缉的要犯。”司马隽道,“长史既然将其带来,应该也明白我此行之意。寻阳之乱,若长史也参与了,待查明之后,我也自当追究。长史若有筹码,还是留着自己用为妙。”
“世子何不听听我的筹码?”闾丘颜道,“兴许对世子大有裨益呢?”
孙微知道司马隽向来厌恶与人交易。
但闾丘颜并非一般人。他既然敢带着姚蓉和几个侍卫就来见司马隽,可见是藏着些主意的。
司马隽正要开口,孙微抢先道:“世子既然亲自走了这一趟,听听也无妨。”
司马隽看了孙微一眼。
孙微也看着他。
对视片刻之后,司马隽转回头去,冷冷道:“既然王妃想听,那就请长史说说看。”
闾丘颜俊雅的脸上,露出笑意。
“在下曾听闻,太子与世子正四处征粮,以备三吴之用。不知是否有此事?”
“确有此事。”
“在下还听闻,此事并不顺利,如今,只能从江州仓中抽调应付。可是即便江州一整年不吃不喝,恐怕也募不到世子要的数量。”
司马隽看着他:“莫非长史手上有粮?”
“不是在下。”闾丘颜道,“是姚夫人手上有粮。”
众人的目光,再度汇集到姚蓉身上。
只见姚蓉从容道:“妾愿以粮食和江州资财,向世子和王妃换取两件事。”
“什么事?”司马隽问。
“一是世子不再追究妾的罪过,二是交还妾宅子里拿走的信。”
司马隽的眉头蹙了蹙,正要拒绝,却听孙微问道:“不知姚夫人愿以拿多少粮食换着两样东西?”
姚蓉道:“世子缺多少,妾就给多少。”
这口气之大,便是司马隽也有了异色。
孙微神色平静:“夫人可知,三吴短缺的粮食,数额巨大。”
“妾知晓。妾手上的存粮,足够养活三吴一整年。”
长亭中,有一瞬的沉默。
司马隽没有答话,仍冷眼看着姚蓉和闾丘颜。
孙微心笑了笑。
“这么多的粮食,朝廷尚且筹集不得,夫人又从何处得来?”
“妾不偷不抢,都是正经门路买卖而来。”姚蓉道,“江南膏腴之地,乃天下粮仓。近年年景不错,除三吴之外,大多地方皆是丰产。许多时候,朝廷做不到的事,地方豪绅却可轻易办到。我等明人不说暗话,王妃可思忖,是否此理?”
孙微知道,这确实是道理。
朝廷虽有天子,但出了京城,其实朝廷并没有那么管用。
第139章 弋园(中)
譬如征粮。
朝廷向州郡征收,州郡向民人征收。可天下的田地,大片大片都在豪强大族的手中,他们本就把持着地方,应付着不给,州郡也无法,朝廷则更是无法。
这便是朝廷征粮不力的症结所在。
不过这些豪强大族虽然不肯把粮食交给朝廷,却愿意拿来买卖。
故而姚蓉说的虽惊人,但只要钱财足够,并非办不到。
孙微正在心中思量,忽而听司马隽道:“此事不必再议。将犯人姚氏扣下,闾丘长史请回!”
众人皆惊诧。
闾丘颜似乎也没有料到司马隽如此强硬,忙站起身,拱手道:“请世子三思!”
姚蓉急道:“妾已经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还请世子斟酌!”
眼看着邓廉的人就要绑了姚蓉,孙微在心里骂了一声犟驴,也连忙起身对司马隽劝道:“世子息怒!万事当从长计议,切莫伤了荆州和江州两家的和气!”
司马隽凌厉的目光投来。
片刻之后,那眸中的怒色似稍稍消退了些。
他似乎被孙微说服了,令邓廉带闾丘颜等人下去歇息。
长亭里,只剩下孙微和司马隽二人。
“夫人要劝我么?”司马隽坐在席上,问道。
孙微道:“妾知晓世子厌恶奸人,可如今并非意气用事之时。姚蓉的条件,确实可解三吴燃眉之急,还请世子应允。”
司马隽冷冷道:“留下此人,后患无穷。”
孙微知道江州是司马隽的后背,不能有一点差池。此番作乱,是切切实实触到了司马隽的逆鳞。
“妾一直在寻阳宫中,此番乱事,妾也有失察之罪,世子……”
“我说的,是夫人的后患。”司马隽道,“夫人差点也死在了她的手上,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