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
海青拿天鹅 更新:2025-09-11 10:53 字数:3715
“江州正是用人之际,我自当盼着他能为世子所用。”孙微道,“可是若实在不能,也就不必勉强了。”
而到了入夜之时,宫里忽而来了不速之客。
晚膳过后,孙微去花园里散心,待回到绮霞苑,却见一个女子正坐在院子里等她。
是姚蓉。
阿茹面色一变,旋即将孙微护在身后,而后呼唤护卫。
一时间,十几宫卫涌入,将姚蓉团团围住。
姚蓉却神色镇定。
她望着孙微,道:“王妃不必惊慌,妾不过是个传话的,并无恶意,话说完就走。”
“什么话?”
姚蓉看了看周围,徐徐道:“事出紧急,还请王妃屏退左右。”
孙微看她一眼,转而令道:“阿茹留下,其余人下去。”
阿茹低声道:“此人危险,恐怕不妥。”
“无碍。”孙微道,“她若意图不轨,早就动手了。”
“王妃聪慧。”姚蓉笑道。
待人都退出去,孙微只冷冷看着她。
“荆州有人让妾来给夫人传个话。”姚蓉道,“说姓桓的改了主意。”
荆州的人显然是闾丘颜,而姓桓的就是指桓熠。
“改了什么主意?”
“不打建康,先取江州。”
“何时?”
“现在。”姚蓉笑道,“正是你我说话的时候,武昌县恐怕已经没了。”
阿茹露出吃惊之色,不由看向孙微。
孙微仍打量着姚蓉,推测着她话里的真假。
“王妃有空怀疑我的话,还不如赶紧想想如何应对,莫要辜负某人的一番心意。”
“他为何要将这消息告诉我?”
“王妃的生辰要到了,郎君说要给夫人送个贺礼。郎君有诚意与王妃结识,仅此而已。”
“那郎君就免不得一厢情愿了。”
姚蓉笑了笑:“王妃何必把话说绝?在妾看来,郎君与王妃是一类人。你二人通力合作,何愁大事不成?”
“一类人?”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你抬举我了。”孙微不与她废话,“还有别的事么?”
“唉,才说没几句话,怎就赶人。”姚蓉叹口气,“不过妾还想提醒王妃,桓安一事,郎君从未出卖王妃。”
孙微不明所以:“何意?”
“王妃很快就会知晓。”姚蓉说罢,对孙微一笑,“若王妃有什么要妾传给郎君,妾今夜就宿在东市里的福来客舍,王妃可以随时来找妾。”
说罢,她一下跃上墙头,没多久,消失在了渐浓的夜色中。
阿茹望着她的背影,又是吃惊又是憎恶:“此人功夫果然了得,有朝一日我必定要与她一决高下。”
没多久,邓廉闻讯匆匆赶来。
“出了何事?”他问,“王妃无事么?”
阿茹不满道:“那姚氏进出王宫如入无人之境,如今已是
第二回了。上回世子就说,这宫里的守卫当加强,他若知道了此事,定然要向司马问罪的。”
邓廉讪讪:“原本是要多调些人马来的,可世子一下抽调了万五人到会稽去,各处人手都紧张得很,宫里的守卫反而比从前又少了些……”
“她当下不会害我,无妨。”孙微打断道,“还请邓司马即刻召田将军进宫,并立刻令人去江夏找世子,就说武昌出事了。”
说罢之后,孙微即刻往丽景阁去。
田瑛自知司马隽已经不能像过往一般重用他,做事反倒踊跃起来。
尽管身上伤病未愈,行动困难,田瑛却不敢有丝毫耽搁。
“邓司马说,王妃这头得了武昌的消息,说是出事了?”田瑛问。
“田将军仍未收到武昌的消息?”孙微问。
“还未曾。”田瑛道,“武昌郡就挨着寻阳,若是出了事,一个时辰内就会传回来消息。故而……”他迟疑片刻,瞥了瞥孙微,“不知王妃这消息,是从何而来?”
孙微道:“此事不可掉以轻心,请田将军即刻令人前往武昌郡各县打探消息。”
田瑛见孙微笃定,不敢怠慢,忙领命离去。
阿茹颇有几分不安,低声问道:“姚氏的话,可信么?”
孙微道:“十有八九是真的。”
“她八百个心眼,王妃怎就信了?”
“我信的并非姚氏此人,而是信我亲眼所见。姚氏虽然张狂,却从不敢凌驾于闾丘颜之上。她既然是为闾丘颜带话,那就是闾丘颜说的。她若造次,闾丘颜会收拾她。”
阿茹更是觉得诡异,“王妃相信,闾丘颜会给王妃通风报信?”
第151章 传信
“相信。”孙微道,“只要是闾丘颜,他做出什么事我也不奇怪。”
阿茹仍旧不信。
孙微道:“当初先帝设法夺回江州,将其变成豫章王的封地,为的就是扼制桓氏。桓氏要打建康,就得过江州这一关。可自从傅诚死去,姚蓉被驱逐,闾丘颜就知道,只要江州防卫得当,荆州的大军就过不了江州。他既不想陪着桓熠送命,却又不能堂而皇之地跟桓熠作对,于是只有寄希望于江州。”
阿茹想了想,有了些了然之色。
“故而他给世子送来桓将军,还给王妃通风报信,为的就是给江州添匕首,将南郡公的野心扼杀在江州?”
“正是。”孙微点点头,“谁能助他成事,他就会帮着谁。”
阿茹呸了一声:“这贼头,全无忠义可言。”
“却也不能这么说,”孙微淡淡道,“他只忠于他自己。只要是他想的,必定全力以赴。”
“王妃倒是懂他。”阿茹道。
孙微没答话,却想起了姚蓉方才的话。
——“郎君与王妃是一类人。”
她的唇边浮起冷笑:“算是吧。”
上辈子,自己毕竟是死在了这人的手上。这辈子,她要想胜过他,便只有下功夫了解他。对于闾丘颜这等人,唯有比他自己还了解他,才能稳操胜券。
孙微深知事态紧急,令田瑛无论多晚也要给宫里送消息,所以一直在丽景阁候着。
到子夜时分,田瑛的人终于来了。
武昌确实出了大事。之所以一直没有消息,是因为武昌县已经被围城,消息传不出来。
孙微闻言,一下站起身。
竟被围城了!
武昌县是武昌郡的郡治,有守军五千。只要过了武昌,荆州军就能直逼寻阳。故而武昌不可丢。
田瑛已经在刺史府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邓廉继续向孙微回禀:“幸而前两日世子前往武昌巡视时,曾令守军把城外粮仓中的粮食搬到城内,撑上十天半个月并无大碍。”
孙微却觉得这说法有些不通。
“桓熠可容得他撑十天半个月。”
邓廉也皱起眉,只得道:“桓熠此来是奇袭。奇袭者,本就是攻其不备。若不能火速拿下武昌县,荆州军的奇袭也就算败了。”
“正是。”孙微道,“故而桓熠今夜必定攻城。”
她想了想,又问:“不知围城兵马有多少?”
“斥候不曾细数,不过说城外灯火通明,人数过万,并且还有更多兵马正从西边的汝南源源不断过来。”
“桓氏可曾宣战?他们因何缘由兴兵?”
邓廉苦笑:“捉拿叛徒桓安。”
孙微一怔,忽而想起来了姚蓉临走前说的话:
——“桓安一事,郎君从未出卖王妃。”
如今看来,她说的就是此事。
荆州那边知道桓安来了江州的,只有闾丘颜。姚蓉说这话,是想替闾丘颜撇清关系。
可若非闾丘颜说的,又是谁透露的?毕竟在江州这头,知道桓安下落的也只有孙微和司马隽,以及几个亲信。
阿茹道:“只可惜桓将军去了江夏,否则到时可以让他自行出面解决。”
孙微摇摇头,道:“此事与他无关。南郡公要的,不过一个兴兵的理由。即便没有桓安,也会有别人。当下出了这样的事,桓安一旦在江夏落入敌手,桓熠必会杀他,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就眼睁睁看着武昌陷落么?”阿茹问,“又或是让田瑛即刻发兵,去武昌与荆州军迎战?”
孙微又沉吟一番,道:“行军打仗我不懂,此事不可儿戏。我能做的,只有尽量拖延,等到世子回来。”
“拖延?”
“方才姚氏说,她今夜宿在何处?”孙微问。
阿茹道:“在东市里的福来客舍。”
孙微随即修书一封,让邓廉派人送给姚蓉。
使者很快回来,向孙微禀报道:“小人到时,那女子就站在门前,问小人,可是王妃送信来了?她似是一直在等着。”
“嗯。”
孙微心想,姚蓉那妖女,又被她算中了。
“她可说了何时出发?”孙微问。
“王妃吩咐小人转告她,请她即刻出发,她应得十分爽快。小人是看着她走才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