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作者:
海青拿天鹅 更新:2025-09-11 10:53 字数:3710
孙微只觉呼吸一窒。
孙郅,这名字牵连起许多不堪的过往。
情绪翻滚,上辈子的一切,又被这两个字搅动,桩桩件件浮起来,刺痛心头。
若非有孙郅相助,闾丘颜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害死司马隽。
或者说,司马隽至少不会因她而死。
她不会轻视孙郅。
手紧紧地攥着纸条,揉作一团。
她须得见庾逸一面。
正巧,她也要见方夫人。
次日,孙微让阿茹再去永福阁传信给庾逸。
三番几次地跑腿,阿茹也察觉了不寻常。
待取了庾逸的回信,她好奇地问:“这是陈掌柜给王妃的回信?可陈掌柜还在广州,哪里能这般快回信?”
孙微并不打算瞒着她,将信焚尽之后,坦承道:“不是陈掌柜,是庾公子的信。”
阿茹眨眨眼。
“庾公子对卜算之术亦颇有见地,我与他相谈甚欢。你知道,世子向来不喜我钻研此术,故而我只好想出此法来,与庾公子切磋。”
“是么?”阿茹狐疑地看她,“可是若教人知晓了你二人私底下往来,还不知要被传得多么不堪。王妃若是看上了庾公子,尚且还说的过去;若只是为了钻研卜算之法,未免也太不值当了。”
孙微瞪她一眼,好气又好笑:“你这脑子里成日在想些什么?莫不是觉得我若与他有了私情,反而是好事?”
“庾公子样样出众,天下女子,谁不想与他有私情?”阿茹摇头,“有时我想,王妃莫非是神仙降世,不懂人世间七情六欲么?如世子,他亦是出类拔萃之人,与王妃年岁相当,王妃与他朝夕相对,竟心无波澜,只想着让他给你养老。我想着,世子到底棱角重了些,常与王妃拌嘴不说,又有伦常之别,王妃对他无男女之情,亦在常理。可是庾公子又不是世子,似他这般儒雅的,王妃也看不上么?”
第241章 净云寺(上)
孙微觉得好笑,道:“我一个寡居之人,日后只想留在此间养老的,你难道竟想给我保媒?”
“寡居多无趣。”阿茹道,“王妃正当大好年华,若能嫁得庾公子那般人物,又何愁养老之事?寡居再嫁的妇人又不是没有,只要王妃有心,这也不是什么不可为之事。”
“庾公子固然出色,可我难道就要看上?”孙微看着阿茹,“你也是女子,你看上了?”
“庾公子那样的家世和样貌,品性又好,怎有人看不上?”阿茹的脸上毫无羞赧之色,笑嘻嘻道,“不过我有自知之明,他可不是我能肖想的。不过,我看得出来,他待王妃倒是十分不同。”
“不过是志趣相投罢了。”孙微道,“其实庾公子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天上的神仙?我无论当不当这王妃,他都绝非我可肖想。”
阿茹看着她,没答话,却忽而问道:“王妃从小到大,可有过心仪的男子么?”
孙微愣了愣,旋即道:“没有。”
“为何?”阿茹问,“这世上没有一个男子能入你的眼么?”
“何谓入眼?”孙微道,“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再俊美的男子,过了二三十年,不也是个糟老叟?再高洁的品性,亦也未必抵得世间诸事的消磨。于我而言,能安身立命已经足矣,男子并非必须。”
阿茹愣愣地看她,道:“王妃这话说得好像活了几辈子似的。”
孙微心想,倒也没有几辈子,不过是两辈子罢了。
她继续道:“我与你说庾公子的事,可不是要与你商议人生大事,而是要知会你,初八那日,我要与庾公子见一面。”
——
初八的早晨,司马隽令邓廉护送孙微前往净云寺。
出发前,孙微再次问:“世子果真不跟妾一道去么?”
司马隽道:“本来去一趟也无妨,奈何太子召见,我不得空闲。夫人自去吧。”
这是最好。
孙微心里想着,笑了笑:“如此,甚是可惜。”
马车走起来之后,阿茹说:“这几日,夫人和世子说话,颇有几分假惺惺的客气。”
“有么?”孙微说,“我对世子何时不客气了?”
阿茹干笑一声,没有答话。
司马隽目送了孙微离去,便前往东宫。
他今日确实是受太子的召见,不得不入宫一趟。
不出意外,太子开门见山地跟他说起婚事。
“我知道你不爱听,可此事非同一般,我劝你应下。”
司马隽不置可否,只问:“太子和王瑶的婚期可定下了?”
“定了明年三月,你提这个做甚?”
“我在宫里被太后念叨,回家被夫人念叨。太子当初亦是被迫应下这婚事的,当知我的不痛快。还请太子高抬贵手,放过我。”
太子颇感兴趣:“如此说来,王妃亦赞同此事?她何时与太后站到一块儿去了?”
司马隽冷冷道:“兴许是生怕我不娶王氏女就没了前途,无人给她养老。”
太子不由地笑了笑:“王妃有那等神通之才,却只谋划着养老之事,却是有趣。”
司马隽不予置评。
“该说的话,上回我也跟你说过了。不过是祖母再催促,我便只有一并催你。”太子耐心地说,“你说话不可说绝,回头再好好想想。既然身边人都劝你,自然不会害你。你与亲人对着干,最后又得了什么好?你说我是被迫应下这门婚事的,确是如此。但如今看来,也并非全无好处。我自从咬牙应下之后,不但耳根子清净了,做事也少受了许多桎梏。仔细想想,反正终究是要成亲的,跟谁成亲又有什么区别?便是心中有别的人选,想想先太子妃是怎么死的,我便于心不忍。多想想好处,我也就放宽心了。”
看司马隽沉默不语,太子拍拍他的肩:“不过退一步,却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司马隽喝了一口茶:“殿下今日召我入宫,就是为了这事?”
“自然不是,”太子道,“我上回跟你说过,我想让庾逸入朝,今日就传他进宫来,听听他的意思。召你来,是让你一道劝一劝。庾逸此人,看似结交甚广,性情却冷清得很,并无什么至深至笃之人,也轻易听不进别人的劝。不过我看得出来,他对你颇为敬重,兴许能听进你的话。”
“那却未必,我与伯悠也不过泛泛之交。”司马隽道。
太子笑道:“你休想瞒我。我听闻,当初就是你押着庾逸下衡山的,你知道如何对付他。”
司马隽问:“就算他答应入朝,殿下打算让他去何处任职?”
“自是入东宫为幕僚。”
司马隽想了想,道:“以殿下与伯悠的交情,伯悠无论身处什么职位,总能替太子出谋划策。若刻意把他放在幕僚的位子上,反倒是浪费了。不若替他寻个别的去处,若是能入内朝最好。”
太子点点头:“有理,我且听听他的意思。”
正说着,内侍总管赵通进来禀告道:“殿下,去庾府宣召的人回来说,庾公子并不在家中。”
“哦?”太子有些诧异,“他不是有伤在身么?怎不在家?”
赵通回:“庾府的管事说,庾公子是个闲不住的。他听闻东山脚下的清微台里菊花开的正好,今日赏菊去了。”
“原来如此。”太子无奈地笑了笑,对司马隽道:“我怎就忘了他是个闲不住的?理应早些跟他说才是。”
司马隽不知在想什么,这时,才回过神来。
“他的腿伤已经好了许多,外出无妨。”司马隽道,“他若是个闲得住的,也不会云游四方,一去便是几年不回。”
太子颔首:“既如此,只好改日再召他。”
二人又说了一会话,司马隽托有事,告辞而去。
“世子回府么?”出了东宫之后,殷闻问道。
司马隽问:“我记得是在净云寺,是在东山?”
“正是。”殷闻道,“我母亲常去。”
司马隽旋即上了马:“去东山。”
第242章 净云寺(中)
净云寺香火旺盛,一路上,食肆不少。
眼看快到了午膳时候,孙微说饿了,让众人停下,寻一处食肆落了脚。
邓廉去里头要了处雅间,出来时禀告道:“臣方才在这食肆中遇见了庾公子的随从,才知道庾公子也恰巧途径此地,就在里面用膳。”
“哦?”孙微露出讶色,“竟这般巧合?庾公子一个人么?”
“正是。”邓廉道,“庾公子也才到不久。他听闻王妃来到,要来拜见王妃。”
孙微笑道:“庾公子腿脚不便,让他免了虚礼。今日既遇上,我也正好去探望探望。令人请他到雅间里去,我与他一道用膳。”
邓廉应下。
待得到了雅间里,庾逸果然已经在等候。
“拜见王妃。”他行礼道。
“庾公子,别来无恙。”孙微温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