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更新:2025-09-11 10:53      字数:3806
  
  孙微看过之后,面色沉下。
  虽不知道她们具体说了什么,可光从这些名字之中就能料个大概。
  桓令仙与孙微已经是明面上的敌人,如今她特地去找王璇玑,不必猜也能知道是打着什么主意。
  这女子疯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阿茹也凑在一旁看信,摇摇头:“桓令仙这张嘴,日后再与别人胡言乱语可如何是好?”
  孙微抬手将信烧了,想了想,道:“她虽胆大,却还是忌惮她母亲庾夫人。有庾夫人看着,她必是不敢,故而才乘着庾夫人出门之时去见王璇玑。这些话,是冲着豫章王府来的。太后如今正想撮合王氏和豫章王府,从前的风言风语已是既往不咎。故而她若知晓王璇玑竟兴风作浪,定然不会放过她。庾夫人不敢得罪太后,也不会做这亏本买卖。”
  阿茹道:“可这王璇玑既然走出了这一步,便难保没有下一步。王妃还须想办法治她才是。”
  孙微目露寒光,道:“送个帖子去庾府,我要见庾夫人。”
  ——
  庾逸刚回京的时候,孙微亦探视病人为名,来过庾府两三回。不过她也不喜欢招摇过市,总是轻车简行。
  这一回,她用上了豫章王府的仪仗。
  庾逸身为主人,亲自在门外迎接。
  见礼之后,庾逸道:“子珩的事情我也听说。那群人不过是日常截道的毛贼,理应不是子珩的对手,王妃不必太过忧虑。”
  “多谢公子关心。”孙微道,“妾此番到府上来,来是为了见庾夫人。”
  庾逸讶然:“不知所为何事?”
  孙微道:“是为了桓女君之事。”
  庾逸看着她,道:“若是表妹开罪了王妃,在下先向王妃赔罪。王妃何不将事情首尾告诉在下?在下定当替王妃训诫。”
  “多谢公子好意,此事乃妾与女君之间的私事,还是妾亲自处置为宜。还请公子容妾与庾夫人见上一面,妾自有道理。”
  庾逸见孙微如此言语,知道自己不宜插手,于是并不多问,请她入府。
  庾氏已经在厅堂等候。
  见礼之后,庾逸便告退而去。
  她在令人送拜帖时已经言明,要单独见庾氏,所以桓令仙并未陪在一旁。
  孙微低头喝茶,并不说话。
  庾氏陪坐在一旁,看着孙微面色,知道来着不善。好一会,她首先沉不住气,道:“不知王妃登门造访,所为何事?”
  孙微不紧不慢地将半杯茶喝了,才道:“不知令爱何在?”
  “小女就在后宅,做些女红。”庾氏道,“王妃若要见她,妾将她召来。”
  孙微冷笑:“听闻令爱自来到京中,交游甚广。京中的高门闺秀,无不与令爱结交,来往甚密。”
  听得这话,庾氏的心稍稍放下。
  “原来是此事。”庾氏道,“小女想来喜欢结交同龄闺秀,日常出门会友,妾从不拦着。我桓氏门风向来开明,便是女子,也以博闻强识为荣,以广交善缘为傲。不知此事,如何教王妃不快了?”
  这话虽语气温和,却颇有嘲讽之意。
  孙微并不急,只道:“府上门风如何,我一介外人,自无从评断。只是,今日却听到了些风言风语,究其源头,竟是从桓女君口中所出。不知庾夫人可知晓此事?”
  第279章 私情(下)
  看庾氏惊异的神情,孙微便知道她对此一无所知。
  “王妃何出此言?”她说,“还请不吝赐教。”
  孙微道:“我自嫁入王府,为先王守孝,一举一动皆小心谨慎。不想,就在初入建康之时,颇有些心怀叵测之人,竟传出中伤的留言,说我不守妇道。此事,曾一度传入宫中,惹得太后震怒。但太后乃何等睿智之人,明断是非,为我主张。那些流言,早已是不攻自破,消弭无踪。可近来,这些流言又重新传了开去。我令人追查,竟是查到了令爱的头上。”
  她望着庾氏,正色道:“江州与荆州,虽有些旧怨,但唇齿相依,早已和解。这亦是太后心中所期盼。若此事传到了太后耳中,夫人想,她可会答应?”
  庾氏铁青了脸,赶紧起身,向孙微赔罪:“小女口无遮拦,冒犯了王妃,还请王妃恕罪。”
  孙微不置可否,只让庾氏坐下。
  “不是经过王女君这番话,我尚不知晓,原来府上对我仍有误会。”孙微道,“如今既出了这事,我亦不免要向夫人请教一二。不知府上对南郡公的死因是否有定论了?是谁害死了南郡公?”
  堂上一时安静。
  庾氏目光不定。
  孙微冷笑一声:“原来夫人心中亦想着,是我害死了南郡公?”
  庾氏坐直了身子,终于冷下脸:“郡公过世前曾清醒片刻,他亲自对令仙说,在武昌城外,是王妃毒晕了他。”
  孙微不紧不慢道:“夫人就这般相信令爱?如果她说谎呢?”
  “郡公乃是令仙的祖父,她如何能说谎?”
  孙微目光锐利:“因为在武昌城外,闾丘颜就当着妾的面辖制郡公,喂下了毒药。夫人不若想一想,令爱竟敢将如此天大之事指鹿为马,她与那闾丘颜,究竟是何等关系。”
  庾氏震惊地看着她,正要说话,忽听“砰”地一声,厅堂的门忽地被推开。
  寒风卷得堂上的灯火摇曳,桓令仙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堂上,面色难看。
  孙微看向她,并不意外。
  “桓女君来了?”
  桓令仙恼怒着上前道:“你胡言乱语什么?祖父的遗言犹在耳畔,我怎会说谎?”
  “不得无礼!”庾氏斥道。
  桓令仙上前,向庾氏道:“祖父的死再清楚不过,母亲为何她混淆是非?”
  孙微并不说话,只冷眼看着庾氏。
  庾氏一时无计,只对桓令仙斥道:“你退下,其中是非,我自有说法。”
  “母亲!”桓令仙急道,“你我孤儿寡母,在这偌大的建康城讨个不易讨的公道,最忌被人挑拨离间。你我相依为命,只有彼此可依靠,母亲还不明白么?”
  庾氏余光瞧见孙微一副看好戏的神色,颇有些羞恼:“退下!”
  “我不退!”桓令仙一跺脚,指着孙微,“该退的是她!”
  “放肆!”庾氏怒道。
  桓令仙见庾氏不为所动,兀自着急。
  孙微看着桓令仙:“桓女君在外头胡言乱语之时,想到过今日么?””
  桓令仙昂着头:“我何时胡言乱语?我所言句句是实!”
  庾氏听她竟是亲口认下了,面色又是一变。
  “女君执迷不悟,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孙微说罢,看向庾氏,“桓女君既敢作敢当,夫人何不问问她与闾丘长史的私情?”
  庾氏又气又急,瞪了桓令仙一眼,却向孙微道:“小女胡言乱语,是小女的不是,妾向王妃赔罪!还请王妃高抬贵手,切莫听信意气之言,以致毁了小女名节才是!”
  孙微并不与庾氏争辩,只看向桓令仙:“桓女君可还有什么话说?”
  桓令仙愤愤地看她,说不出一句话。
  孙微继续道:“上回在江州时,我就给过女君机会。令女君不得再来染指豫章王府之事。可女君不听劝,也就怪不得我了。”
  “什么江州?”庾氏愕然,“江州如何了?”
  桓令仙毫无愧色,道:“是,我与闾丘长史相互倾慕,早已互许终身!早前没有告诉母亲……”
  不等桓令仙说话,庾氏已经一个耳光打在她脸上。
  庾氏气得脸色发白。
  “小女病了,胡言乱语,还请王妃见谅。”
  孙微看着这母女二人,知道到了这里,可收兵了。
  “既如此,夫人还是请个郎中给女君诊病吧。天不早了,我就不再打扰le。”
  她说罢,站起身来,行至桓令仙跟前:“日后,还请女君谨言慎行。”
  桓令仙眼中满是恨意,咬着牙:“我会记住今日。”
  孙微并不多言,径直往外面走去。
  庾氏追出来,对孙微道:“王妃留步!今日之事,还请王妃勿与外人道!妾母女结草衔环,报王妃慈悲!”
  说罢,她就要下跪。
  孙微将她止住。
  “妾说过,此事非关系妾一人,亦关系太后。幸好妾发现得早,不至于酿成大祸。可将来如何,妾不可左右,只看夫人和女君的诚意了。”孙微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回敬。”
  “你这般欺辱我,长史不会放过你的!”桓令仙也追出来,在庾氏后面怒喝道。
  庾氏挡在她前面,怒道:“你莫不是要气杀我!”
  孙微看着桓令仙,淡淡一笑。
  “那便让闾丘颜为了女君,堂堂正正地现身,报复于我,如何?”
  桓令仙脸色有几分古怪,也笑了起来。
  “原来你急了。你找不着长史,才来找我,对么?只可惜,对付你,还用不着长史亲自动手。他只需发号施令,自有人替他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