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6      字数:3880
  
  父皇,您可真是个大大的明君。
  哦?父皇果真是明君?
  是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您举世无双的明君。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哈哈哈!
  景仁帝仰头大笑,说的对,说的好,朕就是明君。
  福公公听着皇帝开怀的笑声,对宋时玥投去敬佩的一眼。
  这位义公主,以后可得好好敬着。
  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一点儿不比铃慧等几位公主低。
  甚至超越了他们,因为皇上的几位公主,从没有让皇上这样开怀大笑过。
  景仁帝终于笑够了,沉下脸来看顾玉宸。
  顾玉宸,还不跪旨谢恩吗?
  顾玉宸这下是真的忐忑了,双膝跪地,心里发虚的说道:
  皇上,臣感激皇上的厚爱。可是,臣身上并没有半点儿功名。就这么成了从一品大员,实在惶恐至极。
  哎呦,怕什么?
  宋时玥一掌拍向顾玉宸的肩膀,父皇是多么英明啊,他看出了你的才能,重视你的能力和素质,才会任人唯贤。
  顾玉宸这就算是空降了,宋时玥可不觉得这是走后门,这可是皇帝自己封的。
  不错,灵毓所说,正是朕之所想。
  景仁帝高兴,有个人能理解他的想法。
  宋时玥笑笑,继续道:夫君啊,你只需记住,你今日所有的地位和权利都是父皇给的,时刻谨记忠于父皇,忠于大楚,忠于大楚百姓。做到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
  景仁帝突然有种想法,不如直接让宋时玥当官。
  可惜啊!历代皇朝都有不成文的规定,女子不得摄政。
  不过他聪明啊,他将权利下放给顾玉宸,夫唱妇随。宋时玥总要帮衬着自家夫君的。
  时不时的出个主意啥的,就会间接的帮助朝廷解决问题。
  景仁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明智,更加得意宋时玥对自己的夸赞。
  朕的确是明君!拉拢一个,得到两个干将。
  顾玉宸微微抬眼看到景仁帝得意的笑容,心知肚明他是在为自己的算计得逞而高兴。
  只是身旁的傻丫头,还在自诩聪明。
  景仁帝笑眯眯的说道:新任的户部尚书,即刻起,你便与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审理曹凡一案。
  大家都知道皇帝这是在隐晦的说辞,他真正要查的是前朝余孽。
  顾玉宸跪拜谢恩,垂下的眼角闪过一抹精光。
  第158章 曹妃
  宋时玥一行从宫里出来已是午时,景仁帝没有留饭,众人也困倦的很,没有胃口。
  宫门口,送走赵老爷子和宋正宜,顾玉宸与刘、田二位大人约定下午在刑部议事,便登上马车头也不回的离开。
  刘大人捂住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就看到田大人望着顾家的马车出神。
  田大人,可是对皇上的赐封有什么想法?
  田望山回神,神情有些不可思议。
  刘大人不觉得这些日子的事情,很神奇吗?
  刘文栋笑道:是很神奇,没想到广平侯竟是假的,还被人冒名顶替了十多年。
  更神奇的是不论是侯府,还是朝中的文武百官,甚至就连皇上都没有一人发现。
  或许有人疑惑过,但却没有人去深究过。
  更诡异的是那个曹凡,籍籍无名了许多年,好不容易升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
  结果却被突然的风吹草动,惊了魂,消失的无影无踪。
  该说他反应快呢,还是说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时刻准备着逃跑?
  田望山沉吟道:我说的神奇不止这些。
  哦?田大人还觉得哪些地方神奇?
  刘大人没发觉吗?自从顾世子娶亲回京,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开始了变化。
  顾家原本只是皇商,因为对皇上忠心耿耿,帮了皇上许多忙,所以顾家唯一的子嗣也受到了皇上特别的喜爱。
  那个顾玉宸之前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娶妻之后一路像开了挂似的。
  先是顾家被封侯,他自己成了世子,现在又直接被封为户部尚书。
  更是被赐了断影剑,还叫什么尚方宝剑?
  这样的殊荣,绝对是前无古人。
  景仁帝之前没有哪个朝代,哪位皇帝会做出这样的举措?
  哎呀!照田大人这样的想法,更神奇的是那位灵毓公主。
  田望山神情一顿,回想了一遍宋时玥入京后的经历。
  刘大人这么一说,的确是。
  宋时玥先是被发现是广平侯府的嫡女,认祖归宗却不认父。
  皇上不仅不责怪,还在除夕夜宴上因她的几句话而封了公主。
  就连赵醉薇也是因她的归来,遇到了什么神医,身体得到了医治,进而康复,还被封了乡主。
  宋家这些日子的遭遇和变化也是因她而起。
  有坏,有好。好事儿多于坏事儿。
  今天,皇上更是封了宋正宜为新一任广平侯。
  田大人突然发现,皇上好像特别偏爱灵毓公主。
  刘大人点头附和,心里却在疑惑的嘀咕,那么一个性格不羁的女子,怎么就入了皇上的眼?
  顾玉宸那臭小子,还因她而走了大运。
  不受控制的再次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刘文栋晃了晃自己头晕脑胀的头颅。
  哎呀,田大人,在下顶不住了,急需睡眠。
  田大人拱了拱手,昨晚辛苦刘大人了,赶紧回去休息。我们申时见。
  刘大人摆摆手,坐上了自己的马车。
  宫门口清静了下来。
  景仁帝此时慢悠悠的晃到了曹妃所住的宫殿扶春宫。
  宫院内很是安静,本该是用午膳的时间,却没有闻到半点菜香。
  守在寝店外面的太监,看到皇上要通传,被景仁帝制止。
  你家主子不在吗?
  扶春宫的总管太监立刻跪地,回皇上,娘娘身体不适,没有传膳。
  身体不适?哼,朕看她是心情不愉快吧。
  景仁帝大步的走进殿内,早已听到声音的曹妃已经坐了起来。
  景仁帝绕过屏风,曹妃跪地请安。
  景仁帝居高临下的看了她许久,没有叫起,而是绕过她坐到了椅子里。
  曹妃紧咬下唇,眼睛发红,泪意满满。
  景仁帝抹过脸,不看她委屈的表情。
  福公公让扶春宫的人端上来茶水后,悄悄的挥退了所有人。
  整个大殿就剩下了景仁帝和曹妃。
  皇上,臣妾委屈啊。曹妃终于开了口。
  景仁帝嗤笑,委屈?朕可有说你什么?哪来的委屈?
  皇上~
  曹妃强忍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臣妾与那曹凡并不熟悉,年节下才得知,他是大伯丢失许久的嫡子,还不曾以新身份见过面,哪知他就出了这种事情。
  何等事情?
  景仁帝紧紧的盯着她,昨日西安市广平侯府出事,审问期间得知了曹凡是前朝余孽。
  即刻派人前往,他已逃之夭夭。
  虽然曹凡很有可能是在得知宋府出事后,就有了叛断,并做出了逃跑的行动。
  但若是没有宫里人的通风报信,景仁帝是不相信的。
  他昨晚没有来质问,是想看看曹妃和楚王会不会主动承认。
  早朝时楚王的那番说辞,让他的怀疑减少了许多。
  可是曹妃现在的态度,又让景仁帝心生不满。
  曹妃咬了咬唇,一脸痛心的说道:臣妾不知道他出于何种缘故,不为自己辩解,闻风而逃。
  更不知道他为何成了前朝余孽?他明明是我大伯的嫡子啊。曹家可是一心忠于皇上的。
  曹家忠于朕?那为何朕的一品大员成了曹家的嫡子,却不在第一时间告诉朕呢?
  是臣妾的错,臣妾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想要再三确定后再禀告皇上。哪知
  曹妃的这套说辞都是与楚王的一致。
  景仁帝已经确认过,昨天宋家事发后到今日,楚王并未来过后宫。
  他们母子是不可能事先商量的,景仁帝轻轻的松了口气。
  至于会不会有其他人在中联系?还得再查。
  景仁帝端起茶轻轻的抿了一口,曹妃知道皇上这是信了自己的话,心情放松许多。
  可怜我大伯,刚认回来的儿子,又被人说是前朝余孽。这要是真的大伯必会大义灭亲,可要是被人冤枉的呢?
  景仁帝将茶碗重重的放在茶桌上,怎么?他都闻风而逃了,你还觉得他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