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6      字数:3882
  
  因为那是他们互相制衡的把柄。
  我想问问几位大人,我也想问问在座所有的官员。
  宋时玥原地转了一圈儿,我每次遇袭都在晚上,可有大范围扰民?
  官员们窃窃私语,田大人站了出来,皇上,灵毓公主每次遇袭只限定在小范围内,并没有惊扰更多的百姓。
  不错,唯有一次毁坏了房屋,公主也及时做出了赔偿。
  刘大人很适时的说出真相,意在告诉大家宋时玥善后做的很好。
  宋时玥对田大人和刘大人微微点头表示感谢。
  向柳大人几个靠近一步,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
  我倒想问问几位大人?为何我每次遇袭,五城兵马司的人都不在附近巡逻。就连护卫京城安全的禁军也从不曾及时出现。
  这让他们如何回答?能够避开五城兵马司的人,还有禁军巡逻队的,只能是那几个在高位的人。
  从皇上到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想不到其中细节的。
  大家都在装聋作哑,这也是宋时玥一直强调要找出真凶,却没有追着不放的原因。
  可是现在
  几位大人,我怎么觉得是因为我入京,才让京城的治安平稳祥和的。但却是扰乱了某些人的计划,破坏了某些人的阴谋,才会一而再的遭遇袭击刺杀。
  很多知道些真相的人,不约而同的抽气,这是要撕破脸了。
  太子等几位皇子,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尤其是主使了这次弹劾的太子,惊奇的发现,自己只要对付宋时玥,次次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时玥看向景仁帝,恭敬有礼的深深一拜。
  父皇,女儿今日深深的恳求,希望父皇为女儿主持公道,还我一个真相。并且质问五城兵马司和禁军巡逻队,懈怠职守之罪。
  顾玉宸一步跨前,在她身边跪倒,微臣也恳求皇上主持公道。
  赵迁和两个儿子一同跪地,臣恳求皇上为外孙女(外甥女),找出真相,严惩真凶。
  新鲜出炉的广平侯也跪倒在他们身后,默不作声,却是满脸的不平,无言的抗议。
  景仁帝看看自己的几个儿子,暗叹一声,也罢!
  灵毓,你想怎么寻找真相?
  父皇,女儿想换个人追查遇袭案。
  嘶!
  抽气声四下响起,这位灵毓公主果然大胆。
  也有人心里想,她果然放肆。
  还有个别人在骂她,真的是嚣张。
  这是在逼着皇上,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太子、睿王和楚王的神情难看极了。
  宋时玥和顾玉宸的遇袭案一直是由他们负责的,可惜一直没有给出结论。
  如今被人换掉,真他妈没面子。
  五皇子的身形微不可察的晃了晃,他要完蛋了吗?
  景仁帝的瞳仁缩了缩,为何第一个要废的,是他最想象不到的?
  宋时玥不催,只是眼睛一眨不眨的景仁帝。
  终于,景仁帝开口了,你想谁来负责调查?
  这可为难了。
  宋时玥看看她近日刚熟悉了的刘大人和田大人,他们还有前朝余孽的案子要查,那个案子更加重要,不能选择他们。
  其他的就是自己的两位舅舅,还有大哥,只是他们是亲人,要避嫌。
  宋时玥左右看看,吓得一众文武百官齐齐往后退了一步。
  谁也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
  宋时玥冷笑,她今天来,一是为自己自证清白。
  二嘛,就是来找事儿的。
  有人弹劾自己时,很多人没有为自己说话。
  她今天就要让那些人知道,不是事不关己,就能高高挂起。
  父皇,你看他们,害怕得罪人,谁都不想接手,一点儿都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
  嗯,朕看到了。
  景仁帝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吓的百官匍匐在地。
  臣等惶恐!
  有人是真的惶恐,但有人却不以为意,他们觉得景仁帝,不会任由一个民间来的女子任意妄为。
  惶恐?朕看你们有恃无恐,镇定的很。是朕的不是,这些年对你们太宽和了,让你们忘了谁才是大楚的君。
  景仁帝看向百官的眼神深邃,让所有人感到一股冷酷无情的杀意。
  尤其是那声音冷若冰霜,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百官闭住了气息,极力想保留身体的温度。
  可惜,皇上不会如他们的愿。
  今儿,就听灵毓的,她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顾玉宸瞄她一眼,姑奶奶,法不责众,别搞得太大,收不住了。
  景仁帝兴味的问道:灵毓,你意在如何?
  所有人都罢免了吧?
  宋时玥拉长了调调,让所有人的心紧紧的揪了起来。
  不太可能。
  百官顿时松了口气。
  哪知宋时玥又道:不如官降一级?
  第179章 对质(4)
  众人顿时垮了脸,他们能够做到现在的官阶,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酸,就要被这个女子轻飘飘的一句话降低了。
  宋时玥喘了口气说道,好像也不太公平。
  姑奶奶诶,说话不要大喘气,好吗?
  顾玉宸心道:这丫头是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吗?她说出的话,会让人窒息的。
  宋时玥无不知道顾玉宸的想法,她认真的斟酌了一番。
  父皇,不如罚俸吧。
  景仁帝心里暗笑,他就知道这丫头是有分寸的。
  灵毓公主的说罚俸禄,你们可有异议?
  臣等认罚!
  敢不认吗?如果有人在此时提出抗议,别说罚俸了,说不定下一刻就连命都没了。
  那就每人罚俸一年。
  景仁帝一言落定,百官清楚的认识到,景仁帝对宋时玥的偏爱。
  正当所有人以为就这样完事的时候,宋时玥的一声父皇又让他们提起了心。
  父皇,那要安排谁,重新接手审理我的遇袭案呢?
  景仁帝笑道:不如让你外祖推荐,如何?
  那当然好了,外祖推荐的人一定是秉公执法的,应该不在这里吧?
  宋时玥鄙夷的看看百官,对她外祖说道,这里除了刘大人和田大人,还有你们之外,没有一个有担当的。
  大理寺卿悄悄的摸了摸鼻尖儿,他刚才怎么就没有控制住呢?
  有人心里对她充满了怨恨,也有人对她产生了惧怕的感觉。
  更多的人是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觉得遗憾。
  赵老爷子微微一笑,放心,外祖推荐的人一定有担当。公平,公正,敢做,敢为。
  话落,赵老爷子再次对景仁帝跪拜。
  皇上,臣推荐惠州府知府甄良才,让他入京负责此案。
  赵迁只是推荐了此人,至于皇帝会不会因此而将此人调入京城任职?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宋时玥眼睛一亮,外祖太聪明了。
  京城的官员大多都任职许多年了,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关系网,官官相互,欺上瞒下。
  调一个和任何京官没有关系的外地官员负责查,他只会忠于皇上,因为那是他唯一的靠山。
  宋时玥自认为小小声的嘀咕道:我刚才怎么就没想到,罚什么俸禄啊?将这些没有担当的人全部发配到苦寒之地,让那些有能力、有作为,忠君爱国的人来京城。
  哈哈哈,这个想法不错。
  景仁帝突然大笑,宋时玥回过神来,发现所有人都在看自己。
  很多人在瑟瑟发抖。
  她疑惑的问顾玉宸,出什么事了?父皇在笑什么?他们为什么看着我?
  夫人,你刚才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
  啊?
  顾玉宸失笑,这丫头刚才肯定是走神了,没有注意到,所有的人因为关心皇帝的决策,都闭住了呼吸,整个大殿静若寒蝉。
  她并没有收敛多少的嘀咕声,就放大了很多。
  不仅是站在她附近的人,和坐在高台上的皇帝听到了,就连靠近大殿门的官员也听的一清二楚。
  很多人心里都在想:这位民间公主真够狠的。她刚才根本不是在大喘气,而是真的有想过让他们被罢免,被降级。
  他们是不是该庆幸?她刚才没有想到,将他们发配到苦寒之地任职。
  若她真的提出,皇上会不会真的答应?
  答案是:真的会!
  发配到苦寒之地,还不如直接罢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