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6      字数:3962
  
  朕会亲自替你主持公道。
  景仁帝笑呵呵道:自己的女儿被欺负了,还不能为她出头?连亲人都护不了,朕何以护天下人?
  宋时玥闻言,朗声道:父皇威武!父皇霸气!父皇英明!
  哈哈哈!
  景仁帝痛快的笑声传到殿外,袁素芳直觉事情无望了,眼前发黑,身形晃了晃,差点趴到地上。
  很快,齐公公便出来宣召。
  袁素芳被搀扶进大殿,看到宋时玥,她正想着请皇上说情,免了赔偿。
  景仁帝一脸严肃的问道:袁素芳,现在灵毓就在殿下,刑部尚书也在,为了公道,你可愿再将事情经过从头到尾,完整的说一遍?
  袁素芳脸色白了白,她没有胡编乱造,歪曲事实,但她避重就轻,跳过了他们真正去探望赵醉薇的目的是要赔偿。
  她一开始就知道宋时玥不会善罢甘休,只是存了个侥幸心理。
  她没有告诉皇帝赔偿的具体数额,她认为四十万两银子数目庞大,要想装进自己腰包,宋时玥不会和皇帝说实话。
  但看皇帝神情,宋时玥应该是没有隐瞒。
  她怎么就忘了,这个宋时玥不能按常人的想法去揣度。
  景仁帝见她不语,耐着性子又问一遍,袁素芳,你要再讲一遍吗?
  不、不需要了。
  袁素芳哪敢再讲一遍,还是完整的讲述,那不是彻底的说明,自己在明晃晃的犯欺君之罪吗?
  臣女知错,愿意履约。
  景仁帝沉下了脸,袁岗的嫡女是有些小聪明。
  不愿再重复,也不再提入宫的目的,是怕罪上加罪。
  虽然不能达成她一早进宫的目的,却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你说愿意履约?
  是,臣女愿意按照约定赔偿。
  袁素芳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冲动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愿意履约很好。但,朕还是想听一听事情完整的经过。
  景仁帝有些生气,若是所有做错事的人都先声夺人,引导他人误判,这世间岂不是多了很多冤假错案?
  臣、臣女有些记、记不清了。
  哦,昨日才发生的事,你小小年纪,记性就不好了吗?
  是、是臣女太急切了,一早叙述的经过有遗漏。
  袁素芳咬咬牙,皇帝已经洞察,不能再躲避。
  宋时玥发现袁素芳脑子转的真快,将她的故意为之变成了遗漏。
  景仁帝也很感叹她的大胆和反应快。
  知道自己被看透了,还能够想出应对的办法。
  此女不简单啊。
  第238章 沈家有后
  顾玉宸悄悄的扯了下宋时玥的袖子,在宋时玥看过来时,无声的说了几个字。
  宋时玥知道,今日能让袁素芳承认陪偿就不错了,想要更进一步,就很难。
  很多事情还只是猜测,不能让袁大将军对皇上不满,尽管他可能早有异心。
  父皇,既然袁小姐承认了错误,愿意赔偿,灵毓也不会揪着不放。
  灵毓大度。
  景仁帝欣慰的说道,如此,将军府和镇西王府,尽快将赔偿银送至长安侯府,昨日之事就当是误会,灵毓不能再追究。
  父皇放心,只要袁小姐和左公子的赔偿款给的痛快,灵毓决不会将事情闹大。影响了袁小姐和左公子的前途。
  宋时玥特意强调的最后一句,让袁素芳不甘的心,顿时放平。
  她进京的目的还未达成,不能因此事,让皇上对自己不喜。
  袁素芳认真的说道:左公子那边,臣女无法代替他,但将军府这头,会很快将银子送去长安侯府。
  呵呵,袁小姐痛快!
  宋时玥眼角挑起,袁素芳还没意识到自己要出多少银子,她以为镇西王府会与她对半承担吗?
  宋时玥没有提醒袁素芳,先让他们互相咬一阵子。
  景仁帝没有再额外的处罚,只是叹了一句。
  袁爱卿镇守北僵多年,为大楚安定屡建奇功,也该回京享福了。
  袁素芳大惊,父亲还不到知命之年,景仁帝就想让他退养,是为了兵权。
  她偷偷的瞄了一眼宋时玥,一定是昨日的事,让景仁帝有了疑心。
  都怪这个宋时玥!
  袁素芳真诚的磕了一头,多谢陛下对父亲的关心,保家卫国是大楚每个人都应做的事情,父亲正当壮年,正是为国效力之时。
  他袁家在北壃多年,打造出一片天地,怎么可能随便交出兵权?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景仁帝笑道:也是,边关时有骚乱,正是用人之时,是朕太过想念了。
  这话是在告诉袁素芳,皇上是一时说说罢了,但他却时刻在关注着边疆,关注着袁大将军。
  景仁帝在警告,袁素芳听得出来。
  父亲对皇上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呵呵!袁小姐平身,既然事情已经谈妥,赶紧出宫处理吧。灵毓可是个急性子。
  景仁帝提醒袁素芳速度要快,不然,宋时玥还不定会怎样闹呢?
  好像是在为将军府着想,实则还不是偏心宋时玥。
  可她又能怎样,能够保住性命,不将事情闹大就已经是万幸了。
  袁素芳悄悄的揉了揉酸麻的膝关节,艰难的起身。
  臣女告退。
  嗯,去吧!
  袁素芳一瘸一拐的离开,却能感受到身后传来数道打量的目光。让她走的心惊肉跳。
  刘大人直到袁素芳走出长春宫,才开口。
  皇上,袁大将军治兵严谨,是不可多得帅才,若是他真有异心,边关恐怕已是
  已是袁家的堡垒。
  风霜雨雪总是相伴而至,大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景仁帝沉默片刻,突然叹道:像前安国公那样满门英烈的府第,再也没有了。
  前安国公?沈家?
  宋时玥不动声色观察顾玉宸,发现他只是垂在衣袖中的手紧紧握了握,身子沉稳,面色如常。
  这个家伙的隐忍力真是强大。
  那边,刘大人也可惜道:若是沈家有后代存活,说不定会继承安国公的本事,成为大楚一员猛将。
  可惜啊!朕寻找多年,没有半点音讯。
  景仁帝说的沮丧,刘文栋和顾玉宸却是惊讶。
  刘文栋更是直接问道:皇上找过沈家的后代?
  景仁帝缓缓点头,朕当年不过是个皇子,受先皇猜忌,手中并无实权,接到沈家遇难的消息,却无能为力。
  在酒肆中借酒消愁,无意中听到有人说,沈家还有一子长年在外。
  那人是谁?他为何知晓?
  刘文栋紧追着问,景仁帝没有怨怪他无礼。
  只是惭愧的摇头,朕当时已经醉了,只看到模糊的影子,待酒醒后,派人去查,却无一人承认听到。
  刘文栋明显松了口气,悄悄斜了眼顾玉宸。
  大胆的说道:沈家被灭门的事很是蹊跷,民间传闻最多的,是先皇派人做的,百姓们对官家避讳之极,自不会多说的。
  宋时玥睁圆了眼睛,都说自己胆大,这位刘大人也不比自己差。
  竟敢当面质疑先皇是否有过错。
  朕相信那是个误会,先皇绝不会听信谗言,做残害忠良之事。
  景仁帝再叹口气,现如今,有前朝余孽要抓,有边关将领要查,沈家的事只能容后再继续查了。
  皇上,臣有事奏。
  宋时玥疑惑的看向顾玉宸,这家伙有什么事是自己不知道的,要跟皇上说。
  刘大人也是不解,这小子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要说什么呢?
  皇上,臣在审案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可能会与安国公府的冤案有关。
  冤案?
  景仁帝凝眉,安国公府,当初是被不知名的杀手组织灭门的,应该是涉及了仇杀,你为何说是冤案?
  因为安国公是先被奸人诬陷,先皇责令交出兵权,不等安国公为自己洗刷清白,便遭了难。所以他身上还背负着冤屈。
  景仁帝点头,这样说也对,先皇弥留之际的确后悔过,没能等查出真相,安国公一府就被杀了。而且有些不明不白。
  安国公府,男女皆会自小习武,无论是主子下人,都会几下拳脚功夫。
  可他们就那么轻易的被灭门了,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是最大的疑点之一。
  景仁帝问:安国公府的案子和你们现在办的案子又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