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7      字数:4061
  
  宋时玥和他想法不同。
  她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而她偏居一隅,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与世无争。
  可是,乱世之下焉有完卵?
  哪里会是净土?
  而她现在的身份又能够置身事外吗?
  第265章 漏网之鱼
  宋正宜很快就查到了散播传言的人,的确是住在明菡藏身处的一家住户。
  事情就是那么巧,他们的小儿子正好是看守天牢的侍卫。
  一家人正在院子里议论街上的传言,被追查过来的宋正宜听的清请楚楚。
  娘,你怎么把我告诉你的事,告诉了别人,还传的那么难听。
  儿啊!娘只是和隔壁的王婶说起过,那日白天发生的事,她也是看到的呀。我们没有乱说啊。
  那位公主当时是为了救人,才惩治坏人,可现在满大街都在说她的坏话。
  怎么会这样?娘说的都是事实,可没有说她坏话呀。
  娘,这事,若是公主要追究,查到我们头上可就不好了。
  怎、怎么不好?
  妄议皇族,轻则流放,重则抄家灭族。
  她不只是个民间公主吗?
  那也是皇上亲封的公主,而且人家本来就是权贵之家的嫡女,更是户部尚书的夫人。
  男子叹气,我去向刘大人投案自首,看看能不能撇清家人的罪过。
  不、不行,我和你王婶儿并没有说她坏话,只是闲聊了几句。不会有事的。
  可你们的闲聊之语,被歹人听了去,现在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那、那怎么办?我去找你王婶。
  娘、别去了。我的罪过最大,我不该告诉你那晚的事情。这事儿就由我一人承担,别再拉别人入坑了。
  啊!天老爷啊
  妇人嗷的一嗓子,开始呼天抢地,后悔莫及。
  宋正宜走进院子,看到的就是老妇人坐在地上痛哭,一旁的男子脸色苍白,眼神空洞,绝望的坐在石凳上。
  宋正宜走到他们跟前,母子俩都未察觉。
  赵为对男子大声说道:你是杨小六?
  老妇停止了哭嚎,男子抬起了头。
  广、广平侯。
  他在天牢任职,是见过宋正宜的,知道他的身份。
  没想到人家这么快就找来了。
  扑通!
  男子双膝跪地,我、我是杨小六,见、见广平侯。
  不等宋正宜开口,杨小六拼命的磕头。
  侯爷,外面的传言都是因我而起,与我家人无关。求您放过他们。
  老妇反应过来,眼前的华服男子是来追责的,快速的爬到儿子身前。
  大官人,不关我儿子的事,都是老妇长舌,是老妇的错,不该与人闲聊,被坏人听去,是老妇的错,不要怪罪我儿子。
  老妇说的差点儿背过气去。
  她害怕极了,那日宋时玥对明菡的作为,在她眼前一一闪过。
  她懊悔不已,几句闲言碎语,让自己的家人陷入那种恐怖的境地。
  同时她又庆幸,丈夫和另外两个子女,此时不在家中,希望他们能够躲过此劫。
  可惜她庆幸的太早了,三道人影出现在院门外。
  看到院中的场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父子三人,冲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私闯民宅。
  杨小六着急的将老父亲拉到身后,爹,他是广平侯。
  广平侯?
  杨老头一听,立刻反应过来,您是为了街上那些传言来的?
  宋正宜淡淡的说道:不错!
  常年在外行走的杨老头,是有些见识的。
  他跪了下来,大官人,我家妇人并没有恶意,街上的恶毒传言,不是她说的。
  却是因她和你们家而起的。
  宋正宜冷着脸,若不是因为你们议论,怎么会被他人利用?
  可、可
  杨老头想说他们只是当做稀罕事闲聊,哪曾想到会引起这么严重的言论。
  杨小六捂住了他爹的嘴,不管说什么都是他们的错,他们就不该议论。
  侯爷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随您发落,与我的家人无关。
  哼!到时候你们再去乱说,我们利用权势欺人吗?
  宋正宜是觉得悠悠众口难堵,他会追查到这里,只是想知道散播传言的人是否针对宋时玥。
  不曾想却是糊里糊涂的被人利用,真正的善博恶意的人,恐怕正等着他来惩治杨家,正好借题发挥。
  杨小六却是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要杀了全家灭口。
  侯爷,求您饶过我的家人。
  杨小六不停的磕头,额头上都磕出了血。
  其他人见状,也慌了神,跟着一起磕头。
  杨家的院门外,此时围了好几个邻居,窃窃私语。
  杨老娘泪眼模糊间看到了隔壁的王婶。
  大官人,那就是王婶儿,您可以问问她,我们并没有恶意。
  王婶见她指向自己,转头就跑。
  这在宋正宜看来就是心虚,赵为立刻去追。
  哎呀,哎呀,杀人啦。
  院外响起了妇人尖利的叫声:灵毓公主的大哥杀人了。
  杨小六一家呆住了,这个王婶怎么和平常不一样呢?
  平日里王婶和他娘走的近,说话都是温温和和的,从来不会大声说话,更不会大喊大叫。
  是左邻右舍中最安静的一个,今日怎么一反常态,一副泼妇样呢?
  杨小六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侯爷,王婶才是那个恶意传播的人。
  宋正宜当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妇人绝不是善茬,不是杨小六他娘口中,只是闲聊的普通人。
  宋正宜想,赵为出手应该很快就会将那妇人抓住。
  哪知隔壁院子里冲出好几个汉子,直接拦住了赵为,想让王婶儿跑掉。
  可赵为的功夫太厉害,将他们所有人牢牢的困在自己的剑招下,王婶始终无法脱身。
  宋正宜立刻想到,隔壁院子住的肯定是未被查到的前朝余孽。
  赵开,你去帮忙,务必将人抓到。
  赵开不动,他走了,侯爷身边就没人守护了。
  杨小六机灵的说道:侯爷,可以请城墙上的士兵相助。
  对啊!这里距离城墙很近。
  宋正宜说道:杨小六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要让城墙上的官兵立刻注意到这里。
  这好办!
  杨小六对他爹说道:爹,大哥,我们去将王婶家的院子点着。
  宋正宜怔愣之间,父子仨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将隔壁院子的柴房点着。
  城墙上的士兵看到城下的住宅起火,还有一伙人在打斗,击响了铜锣,发出了信号。
  第266章 解禁
  大理寺卿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态。
  瞧瞧广平侯这一对儿兄妹,该说他们是运气好呢,还是福气大呢?
  妹妹立下赫赫功劳不说,哥哥为了替妹妹追查传言的根源,竟然发现了京城残余的前朝余孽,全部抓获,又立下大功。
  他辛苦很久都没有亲自找到过贼子,怎么就全撞到广平侯兄妹手上了?
  刘文栋取笑他,大理寺卿,你想要的功劳也飞了。
  你怎么就确定京城的前朝余孽被剿清了?
  大理寺卿傲娇的弹弹官袍上,看不到的灰。
  本官也不是吃干饭的。
  大理寺卿双手背后,昂首挺胸的走了。
  刘文栋瞪着他的背影嗤笑,你倒是能喝上口稀的啊。
  他身后的刑部侍郎喃喃道:没准儿真能喝上,紫薇宫还没有消灭呢。
  指不定啥时候就又派人潜入京城了。
  刘文栋的笑僵了一下,斜眼看自己的下属,那你还处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快去查案,争取立功升官吗?
  下官这就去。
  刘文栋哼哼两声,一个一个争名夺利,当功劳就那么好挣吗?
  他的侍从见所有人都走完了,问道:大人,我们回府吗?
  回什么回?本大人要有子嗣了,得赶紧为子孙争取封荫。去天牢!
  侍从在他身后撇撇嘴,刚才还嘲笑大理寺卿呢。
  
  景仁帝突然发现刑部和大理寺的办事速度快了许多,从抓获的反贼口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于紫薇宫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