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7      字数:4181
  
  袁素芳将首饰盘塞到了小桃手里。
  郡主走的急,劳烦小桃姑娘带回去了。
  掌柜很有眼色的上前,小桃姑娘随我来,在下帮你装个盒子。
  袁素芳直到看着房书蝶上了马车,才下了楼,来到后院。
  父亲。
  将人打发了。
  是,也是个好贪便宜的。
  不管怎样,她都是长宁公主的嫡女,你们今后都要在京城居住,低头不见抬头见,交好为上。
  是,女儿晓得。
  袁岗点点头,你觉得她看清那个人了吗?
  女儿无法判断,但若她看清了却不愿意说,只能说明她认识那个人,还愿意为他做掩护。
  嗯!这京城之中,什么人会让她愿意维护?
  除了长宁公主府的人,那就是
  袁素芳眼神一闪,户部尚书,顾玉宸吗?
  呵呵,芳儿还是聪慧的。
  袁岗眼露寒光,为父让人顺着水迹追寻了过去。
  可有发现?
  袁岗看向后街,对街住的是礼部尚书,隔了一条街,与礼部尚书府相对的,是宣平侯的府邸。
  袁素芳不解父亲要说什么,但她没有追问,觉得后面的话会很重要。
  袁岗很满意她的沉稳,你最近长进了不少。
  袁素芳微微一笑,是父亲教导的好。
  只是可惜了明菡。
  袁岗叹息一声,继续道:痕迹在宣平侯府前街消失了。
  大热的天,就凭那一点水迹很快就蒸发了,当然不会找到什么线索。
  就在袁素芳这样想时,袁岗说道:与宣平侯府一街之隔的,是曾经的安国公府。
  那个传言中闹鬼的废墟吗?
  不错!
  父亲是怀疑,房书蝶见鬼了吗?
  她是不是见鬼,为父不得而知,但刚接到的消息,今日顾玉宸带人去了那里。
  顾玉宸?他为何去那里?
  问得好!
  他为何要去那里?而且那么巧,铺子里就进了贼,贼人还有好几个同伙。
  最奇怪的是,贼人怎么掉进蓄水缸的?
  第339章 怀疑
  首饰铺的伙计将蓄水缸周围溅出的水打扫干净,没有一个人想着去挪动水缸。
  实在是水缸太大了,而且蓄满了水。
  没人怀疑,刚才的人是从水里钻出来的。
  只是一味的在思考,他是如何从墙上掉进去的。
  因为依照贼人爬墙的水迹,并不是他掉落的方向。
  而他应该会掉落的方向,墙头上没有任何踩踏过的痕迹。
  就是说贼人只有逃跑的行迹,没有来的痕迹。
  就像凭空出现在水缸里一样,很让人费解。
  除非是飞檐走壁的人,气息突然不稳,掉了进去。
  而他们对顾玉宸的怀疑也有些动摇。
  据他们所知,顾玉宸并不会武功,或许有些花架子,但若说懂得高深的轻功,却从未听说过。
  袁岗父女还在想,顾玉宸和那贼人到底有没有关系。
  顾玉宸和宋时玥已经进了宫。
  两人在回府的路上,怎么想都觉得,应该尽快将那间首饰铺子控制起来。
  时间就早取得重大进展的要素。
  俩人一合计,在他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时,不如跟景仁帝先通个气。
  或许皇上会有更好的想法。
  养心殿。
  景仁帝听了他们的话,也是一愣。
  安国公绝不会将全家人逃生的通道口,修到别人的商铺。
  就是这个道理。
  宋时玥奇怪道:那当初的商铺又是如何落到袁大将军的手里呢?
  这个好办,去京兆府衙门查查底簿。
  景仁帝理所当然的道:所有店铺,不管转了多少道手都会有记载的。
  可是陛下,
  顾玉宸说道:一旦去京兆府调阅卷宗,查看底簿,必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和关注。
  不能明着,你不会暗着来吗?
  景仁帝斜了顾玉宸一眼,这个混账家伙,以为他不知道他那点儿心思吗?
  就是想在自己这里过了明路,出事后有他这个皇上给兜着。
  顾玉宸翘起唇角,立刻拜谢,多谢皇上指点。
  景仁帝被他一噎,气恼的说道:你是朕的户部尚书,虽然赋予了你协同刑部查案的职能,却不能本末倒置。
  是,臣定不会忘本。
  景仁帝见他还算老实,平缓了口吻,那个铺子既然换了主人,其中必定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宋时玥和顾玉宸顿时思绪清明了。
  姜还是老的辣。、
  皇上,臣有个请求。
  你说!
  臣请皇上对外宣称,将沈家那块地皮赐给了臣,以避免查案,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景仁帝很痛快道:准了!
  两人急着要去调查,齐齐向景仁帝告退。
  哪知才走到大殿门口,身后传来景仁帝悠悠的声音。
  顾卿好像对安国公府特别上心。
  顾玉宸脚步微顿,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拉着宋时玥直接离开。
  福公公疑惑的开口,皇上,沈家莫非真有人活了下来?
  当年就有人怀疑过,各种消息都有,如今看来,绝不是捕风捉影。
  景仁帝站起身,透过窗口看向即将走出院门的顾玉宸。
  长安侯好像只有顾玉宸一个孙辈。
  是,而且还是外孙。
  福公公叹息,长安侯也是个可怜人,只有一个独女,还早早的就白发人送黑发人。
  是啊!可是有谁见过长安侯的独女?
  这个京城里好像没有。
  福公公回忆道:当年长安侯会背井离乡,在京城安家,好像就是为了忘却女儿、女婿过世的悲痛。
  景仁帝回想起,初次见到长安侯和顾玉宸的情景。
  当时正是他们失去亲人的时候,长安侯满头华发,一脸悲痛,看上去比现在苍老。
  不过五岁的顾玉宸,长相精致,聪明伶俐,又承载了许多他那个年纪不该承载的情绪。
  景仁帝当时刚刚继承大位,朝政不稳,边疆告急。
  正是需要大量金银填补国库的时候,顾老爷子主动献上了大半家财。
  让景仁帝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得到了他对顾家眷顾,从此在京城扎了根。
  朕突然发现,我们对顾家了解太少了。
  福公公心里纳闷,皇上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奴才觉得,长安侯对大楚、对皇上很是忠心。
  毕竟一半的家财都给了皇上。就是如今,每年贡献给朝廷的税银也占了国库的一半。
  就是顾大人,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虽然有些偏好查案,但奴才听说他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上上下下无人敢玩忽职守。
  哼!是有些本事。
  除了他这个户部尚书每天不务正业,其他人都在兢兢业业。
  罢了,朕当初不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吗?
  只要不影响户部的正常运转,睁只眼闭只眼是他最擅长的。
  只是
  长安侯顾家和安国公沈家,有着什么联系吗?
  顾玉宸和宋时玥出了宫,握着宋时玥的手,出了一层簿汗。
  上了马车,宋时玥忍不住问道:
  你在担心皇上会发现你的身份?
  不是太担心,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揭示身份的时候。
  顾玉宸要先搞清楚,沈家的灭门之灾是否是先皇一手操控的?
  宋时玥猜到了他的想法,握了握他的手,轻声问道:假如说没有旁人参与,就是先皇的命令。你打算如何?
  要反了大楚,报仇吗?
  先皇已逝,景仁帝对顾家、对顾玉宸可谓真诚爱重,有着极大的信任,超乎了所有的官员皇亲。
  尤其是对顾玉宸的包容,甚至超越了他自己的子女。
  虽然这中间也存在着利益的挂钩,但皇帝对顾家的情谊已经超越了所有。
  顾玉宸以前就想过这个问题,沈家的悲剧就是先皇的不信任造就的。
  可他必须依靠现在的景仁帝才能完成复仇计划,不仅要为沈家平冤,恢复名誉,还要将策划一切的幕后真凶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