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8      字数:4056
  
  所以,要极力避免,或者减少更多的伤害。
  顾玉宸眼睛望向床顶,难以置信,这话是从他口里说出。
  他原先的想法可不是这样的。
  宋时玥支起身子,你现在变得忧国忧民了。
  不再是那个只想知道灭门真相,一心复仇的人了。
  你不也是。你也不再是那个只想找到师父,了解身世,便去逍遥生活的小丫头了。
  他们的心境都变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对家人的牵挂,对未来的期许。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景仁帝对他们的信任和爱重。
  难以让他们辜负。
  宋时玥重新躺下,顾玉宸就势将她搂在怀里,轻声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顾家享用不尽的财富,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保存、传承,发挥更大的作用。
  若是换个皇帝,换个贪心的,或者是视顾家为眼中刺、肉中钉的皇帝。
  那顾家就会像沈家一样,莫名其妙的覆灭。
  权势、财富皆招人眼。
  李博义或许就是在嫉妒、不满。
  嫉妒赵外祖成了丞相,不满他的外孙、外孙女,甚至是外孙女婿,都是皇帝眼中的红人。
  有人背地里议论,朝堂快成我们的一言堂了。
  这也或许是李博义等大臣,公然反对赵丞相与他的真正原因。
  宋时玥嗤笑一声,就是得了红眼病呗,见不得赵家、宋家和顾家受皇上眷顾。
  这其中不一定都是坏人,但一定是因妒成恨的小人。
  一阵静默后,宋时玥说道:可以不在殿试时测试。
  怎么说?
  殿试的时间有限,而且在那种场合人人都会表现最好的一面。
  你是说另找时间测试?
  对,而且还要出其不意。
  顾玉宸来了兴致,当即坐直身子抱拳作揖,请夫人指教。
  宋时玥被他要宝的样子逗乐。
  也坐正身子,认真道:你先说说是要着重考核几个人,还是要所有贡生都进行考核测试?
  几个人和所有人的测试不同吗?
  无非是细致与粗糙的区别。
  人少了就能多测试几项,人多了就笼统一些。
  顾玉宸有些迫不及待,直接下床,拿出笔墨纸砚。
  夫人请说。不需要太复杂的,只要对大多数人有个粗浅的认知就好,着重是排在一甲的,还有二甲前十的。
  宋时玥想了想,那就在殿试前后,都进行测试。
  殿试后?但是当天就要决出排名的。
  殿试当天不过是决出排名,应该不会当下就派官的吧?
  当然不会。
  顾玉宸眼睛一亮,是他迷障了。
  忘记了殿试后还得一些日子,景仁帝和吏部才会根据需要派任官职。
  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认真的想想考核的内容。
  顾玉宸心情顿好。
  窗外的守卫们,看到屋内先是亮起灯,又传出磨墨、商议的声音。
  一群人无不叹气,少爷真不懂把握时机。
  大好的月夜,怎么就忙起公事了?
  真是正主不急,急煞旁人。
  第401章 秘密考核
  第二日早朝后,顾玉宸秘密求见了景仁帝,将他们一夜的策划结果禀报。
  景仁帝看了,龙心大悦。
  好,就这么办,秘密进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那些共生毫不知觉,没有丝毫准备的时候,才能够测试出真实性情。
  只是,这差事派谁去办合适呢?
  顾玉宸举荐,臣以为京兆府尹大人,还有御史田大人皆是不错的人选。
  好!就他们二人,对了,让广平侯也去。
  顾玉宸心里一咯噔,若是让宋正宜也负责此事,就得能让他避开对骆和裕的测试。
  景仁帝见他神情有异,疑惑道:有何不妥?
  没有,臣觉得很好。
  顾玉宸暗自决定,他亲自去考核骆和裕。
  收到景仁帝密旨的几人,不约而同想到在京兆府碰面。
  田望山是几人中年龄最长的。
  甄良才剃尽了胡须,人模狗样的坐在太师椅里,见到田望山第一个到达,起身相迎。
  有劳田大人往这里跑,辛苦了。
  诶~都是为皇上办差,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田望山环视一圈,微笑道:京兆府衙门,自甄大人上任,风气顿变。
  风格?变成啥了?是好是坏?
  当然是好啦。
  田望山不吝赞许,比之从前严谨许多,从甄大人到衙差都是一身正气,一看便知是真正在为百姓做事。
  那是自然,在其位谋其事。
  甄良才也不谦让,以前的京兆府衙门,被那个王大人搞得乌烟瘴气,贪腐严重,忘记了职责所在。
  田望山点头,心中对景仁帝果断任命甄良才的决定,佩服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越了好几级,从地方知府直入京官。
  虽然赵丞相举荐有功,还得是皇上有魄力。
  宋正宜比顾玉宸早到一刻,三人对皇上的密旨议论了一番。
  现下朝堂缺人,时间紧迫之下,皇上还能同意进行品行考核,以此来衡量派官的标准。实乃百姓之福。
  宋正宜还不知道是自己的妹妹出了主意,对于景仁帝能够同意他们暗中进行考核,很是欣慰。
  田望山亦是赞叹,吾皇是个明主,能在紧急之时,稳中求进,难能可贵。
  哈哈,不枉我千里迢迢入京当卒。
  甄良才此时觉得,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官也不错。
  只是
  只是二位能否为在下解惑。
  宋正宜疑道:甄大人有何事不解?
  我在惠州之时,听说内阁李大人与赵丞相不仅是多年好友,更因政见相同,同为皇上的肱骨之臣,这一回怎么成对立面了?
  宋正宜自己也想不明白,无法为他解惑。
  倒是田望山,悠悠叹息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都脱离不了一个字,利。
  甄良才当然明白,见利忘义嘛。
  他只是想知道李大人是被什么利诱了,或是被什么人收买了。
  可惜,所有一切都是个人猜测,田望山也给不了确切答案。
  就在这时,顾玉宸的声音传来,也有可能是被胁迫了。
  你怎么才来?
  甄良才大咧咧的抱怨,让人一眼看出,他和宋正宜的关系不一般。
  宋正宜是满脸疑惑,田望山看在眼里,面上没有任何波澜。
  宋正宜道:皇上的密旨上,可没有说你也要参与此事。
  舅兄,此事乃我提议,就是皇上不写,又怎能少得了我?
  只不过是他事务太多,景仁帝没有让他主理罢了。
  他掏出和宋时玥研究一晚的方案。
  而且没有我手中这份儿方案,你们怎么能够事半功倍?
  什么方案?
  宋正宜还在疑惑,甄良才已劈手夺了过去。
  厚厚的十几页纸,他一口气看完。
  妙啊!
  甄良才的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这些主意是谁想出来的?真奇人。
  定是我妹妹的主意。
  宋正宜抢过他手中的信纸,和田望山一起看。
  一条条测试点子,简单有趣,还能以小见大,考验人性。
  田望山是见识过宋时玥的聪明才智的,现在依然震惊。
  灵毓公主可谓足智多谋。
  甄良才捶了顾玉宸了一拳,靠近他低声道,你什么时候让公主帮我问问那事儿?
  顾玉宸愣了长刻,一拍脑门,哎呀!最近事儿多,忘了和夫人说了。
  哼!你就是个骗子。
  甄良才不满的瞪眼,但此时不是说那事儿的时候。
  你小子给我等着,先办这个差事,待这个差事办完,老子看你还有何话说。
  放心,这次的差事办完,一定帮你达成所愿。
  俩人声音很低,宋正宜听不清,也没想探听,只是看到真良才咬牙切齿的模样,判断是顾玉宸做错了什么。
  压下心底的疑感,宋正宜问,什么时候开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