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作者:
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8 字数:4154
更甚至,对付皇上。
甄良才总觉的,宋时玥没有将话说尽,看她的眼神满是疑惑。
宋时玥说道:有些事情,甄大人还是去问顾玉宸吧。
这话不是在推脱,而是有些话不该由她说出来。
甄良才点点头,该我知道的,顾玉宸是不会隐瞒的。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被调到京城,本是为了调查宋时玥几番遇袭之事。
只是等他入京,很多事已经明了,他又被委派了新的任务。
皇上既然让你参与调查前朝余孽之事,很多事也是时候告诉你了,只是最近,我和顾玉宸的事情太多,一直没顾上,不如明天就让他与你细说。
宋时玥觉得,顾玉宸和甄良才更好交流。
甄良才又问,那是否可以说,此事的确与睿王无关,他真的是赶巧了?
是否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还需要甄大人深入调查,毕竟在那么偏僻的地方出现,太过巧合。
也许,睿王提前得了什么消息,或者睿王出现在那里,另有其他的隐匿。
想到这里,宋时玥匆忙告辞。
走出京兆府,赤影出现在身旁。
少主,现在去哪?
我们去睿王救了秦氏的那个地方。
宋时玥要亲自去看看,那是个什么风水宝地,竟然会让他们在那里相遇。
摘星楼。
顾玉宸和睿王把酒言欢,仿佛回到了一年多前。
睿王已有了醉意,有些口齿不清的说道:玉宸,还记得以前,我们兄弟三人时常在这里畅饮。
当然记得。
那时,他还是个纨绔,如今,他已成了尚书。
小郡王也不再无所事事。
你和荣泽都是大忙人,只有本王,还在原地打转。
怎么会?王爷不是也承揽了很多政务吗?
睿王苦笑两声,呵呵,承揽政务?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不如你和荣泽两人办的差事重要。
他可是皇子啊,是王爷,父皇却对他戒备有加,只肯让他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还不如顾玉宸这个外人,臣子,跟父皇亲近。
睿王一脸的不得志,郁郁寡欢。
顾玉宸关心道:朝事没有小事,王爷办的事,亦是重中之重。
哈哈哈哈,重中之重?去督建慈幼局,也是重要之事吗?
当然了,那些孤儿,皇上可是非常重视的。
睿王嗤笑:重视?重视却把慈幼局建在偏僻的地方。
顾玉宸闻言,明白了他会出现在那偏僻之处的原因。
那不是因为那个地方住户少,地方大,能建一个大的慈幼局吗?
你是不知道,那里何止是住户少?几乎是荒无人烟。
顾玉宸笑了,王爷说的太夸张了,京城的地界寸土寸金,怎么能够用荒无人烟形容?
睿王顿时不高兴了,你在怀疑本王?
他站起身,拉着顾玉宸往外走,你这个肱骨大臣,现在就跟本王前去,看看那里有几个人。
一看睿王急了眼,顾玉宸连忙将他拉回座位。
我信,我信王爷的话,只是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京城还有那么荒僻的地方。
哼!尚书大人是什么身份,哪里会知晓繁华背后的萧瑟?
顾玉宸有些好笑,感觉他们的身份颠倒了。
只不过顾玉宸心里也很疑惑,建设慈幼局,是为了做善事,也是为了能够让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儿,学到知识和技能。
景仁帝的初衷,可是要将慈幼局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怎么会选到那么偏远荒芜之地?
皇上知道此事吗?
来来来,我敬睿王一杯,你辛苦了。
辛苦?哪里比的上尚书大人,你可是在为大楚朝鞠躬尽瘁。
睿王也同样是啊。
顾玉宸连忙给睿王填满了酒杯,哄着他一口饮下,迫不及待的想让睿王喝醉,免得一直绕着这个话题说。
京城的西南角。
这里是整个京城最偏僻的地方,人烟稀少,房屋稀稀落落。
宋时玥和赤影缓缓的走在土路上。
这里为何如此萧条?
赤影回道:少主有所不知,这个地方地处西南角,更像个孤岛。
这里与前面的西大街,被一条七里河隔开,也隔绝了繁华和喧嚣。
住在这里的人出行,要靠船过河。
没有架桥吗?
赤影摇头,若是有桥,又怎么会因为出行不方便,而少人居住呢?
为何不架桥?
这个地方很早以前,是关押徭役的地方,后来被废弃,官府就再没有人问津。
说话间,他们已来到河边。
那些人将秦氏抓到这里,还未过河,就被睿王撞见。
也就是说,河那边有他们的据点。
七里河还挺宽的,河面上只停着一艘小船,摆渡的老汉看到他们,面露惊慌。
宋时玥上前温和的说道:老人家,这里晌午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477章 京城西南(1)
那老汉见她一身贵气,面目和善,小心的回答道:小妇人问的,可是晌午有人被绑之事吗?
是啊,你可有看到?
看到了,事情闹的很大,那些人要将一贵夫人绑上船,是睿王救了她,并将那些贼人抓走了。
宋时玥问道:你怎么知道是睿王?
朝廷要在那边建慈幼局,睿王这些日子时常来巡查监办。
老汉指了指河对岸的方向。
宋时玥疑惑极了,在那边建慈幼局吗?
是啊,工部的人前些日子还说要先建造一座桥,再建慈幼局,可不知为何,迟迟没有派人来勘测。
宋时玥看看左右,这条河上只有你一艘船吗?
还有其他人的,不多,加上我的就三艘。
那建造慈幼局的材料,如何运往对岸?
有官家的船专门运送。
老汉知道她想问什么,今日晌午出事后,官船便早早收工了。
原来是这样,宋时玥继续问道:绑架那妇人的贼子,您之前可有见过?
曾见过一两回,他们在对面好像有事做,但他们有自己的船。
宋时玥闻言,跳进船舱里,老人家,带我们去对岸转转。
赤影拿出一锭银子塞进老汉手里。
好嘞,没想到,今日还能有买卖。
老汉原以为上午出了那么大的事,不会有人来这边了。
没想到,运气好,还接了单大买卖。
一高兴,话也多了起来。
慈幼局真要建在这里,也是好事,贵人们就能常常来这里,这片地方恐怕就会热闹了。
宋时玥立刻抓住了他的话,有很多贵人来过这里吗?
老汉见过几次,但他们不常来。
这地方这么荒僻,贵人们来这里作什么?
老汉笑了,这,老汉就不得而知了,应该就像小妇人这般吧,您又是为何来这里呢?
哦,我夫家是商户,官府要在这里建慈幼局,让我们捐款,我便来瞧瞧,是否是真。
真,当然是真的,官府还能骗人啊。
老汉一手撑船,一手指向对岸的右前方,就在那里,早就划定了面积,只是迟迟未能开工,这些日子,睿王来过后,才有了动静。
这样啊,那那些贵人是早就知道这里要建慈幼局了?
应该不是吧,老汉前几年就见过那些贵人来此。
宋时玥挑挑眉,前几年?
是啊,那两个贵人好像不常在京城,三年前曾见过一次,然后就是前些日子了。
宋时玥夸道:老人家记忆真好,间隔三年,只见过两面,还能记的住他们。
实在是太好辨认了。
哦?他们长得很有特点吗?
身材高大,威武霸气,像是战场上退下来的将士。
老汉提起那两人,印象很深,三年前,我以为他们会上我的船,结果人家自己有船来接。
有船接?
是啊,说来也怪,那些船很少见到。老汉见过两次,都是在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