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9      字数:3996
  
  顾玉宸替皇上解释道:长宁公主有所不知,自本官上任以来,便制定了一项制度,收入国库的银两,一律要打上编号,并且进行检验,验证官都要留下署名。
  他取过记录簿,对长宁公主道:这上面明确的记录着这批银子,就是你当初交上来的罚银。
  什么?竟然有编号,还有记录?
  第626章 调查假银(7)
  长宁公主有片刻的慌乱,随即冷静了下来。
  有记录又怎样?本宫上交的可是真金白银。
  长宁公主一脸讥讽的说道:顾尚书该不会是监守自盗,将本宫缴上去的银子调换了,如今东窗事发,就想找本宫做替罪羊。
  长宁公主此言差矣,这是百万两银子,可不是百两银子,上百口银箱,怎么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掉包?
  宋时玥不紧不慢的说道:别说顾玉宸只是个小小的尚书,就算是皇上,想要调换银两,也绝不会做到毫无痕迹。
  银库是归户部管,但看守的是皇家禁卫军,国库内外更是有重兵把守,如何能够轻易的调换?
  只能是从入库之初,就是收的假银子,而问题只能是出在清点检验的人身上。
  百官也都觉得,只有那个时候,是问题的关键,可长宁公主却不以为然。
  说不定就是你们内外上下勾结,故意设了这个局,要陷害本公主。
  听到她强词夺理,胡攀乱咬,景仁帝异常愤怒。
  长宁,你竟然会想出如此荒谬的想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什么上下内外勾结?是想说他这个皇帝故意让人掉包,栽赃给她吗?
  长宁公主淡淡一笑,怎么?皇兄,只能你们随意栽赃我,就不能我控诉你们了?
  你这不是控诉,而是为自己狡辩,证据在此,容不得你胡攀乱咬。
  长宁公主依旧蛮横道:证据?就凭这些户部的记录,能说明什么?本宫以为,这记录完全可以造假。
  长宁公主这是将户部所有人都污蔑进去了。
  宋时玥笑道:别急啊,证据可不止有这些,还有证人呢。
  长宁公主冷笑一声,你所谓的证人,就是金部郎中周海?本宫连见都没见过他,他要如何指证?该不会是你们事先安排好的吧?
  景仁帝双拳紧握,这个长宁是打定主意不认账,更有可能人证物证俱全,她都要抵赖掉!
  宋时玥说道:长宁公主,一个人指证也许不够力度,但若是几十个人呢?上百个人呢?
  长宁公主有些意外,她轻蔑的笑道:上百个人?灵毓好大的本事,可以买通这么多人,就算有上千人指证,本宫也不意外咯。
  长宁公主,事实证据在此,容不得你狡辩抵赖。
  宋时玥冲着大殿外的赤影点了点头,片刻后,一行十人被带到了大殿上。
  父皇,这些人是去年五月二十日,帮着长宁公主将罚银送往国库的人。
  宋时玥指着那些人道:他们中有侍卫,有搬运工,有车马夫,还有公主府自己的护卫,当然不止这些人,参与押送银两的人,多到百余人。
  不可能将所有人都,带进来面圣,只能选择其中小小的负责人。
  长宁公主看到自己府中的护卫时,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宋时玥对那位护卫说道:这几口箱子,你可认识?
  那个护卫看了看,回道:小的认识,这箱子出自公主府。
  长宁公主闻言,正要发怒,刘文栋抢先问。
  这箱子表面看去就是个普通箱子,你如何能够分辨出是出自公主府的?
  回大人,这些箱子的木料,是出自俪州特产的松木,上漆的时候,要比别处的松木费料,故而漆出来的颜色,会比普通的松木箱子颜色深很多。
  工部的王大人听到这话,主动上前分辩。
  不错,这些箱子的确是松木所制,漆色也比一般的较深。
  长宁公主怒道:那又怎样?产自俪州的木箱多的是,并不能说明是我公主府的。
  宋时玥轻轻一笑,问其中的两位搬运工,你们两位是当时参与搬运银箱的人,可有什么要说的?
  一位黑脸壮汉有些胆怯的说道:回贵人的话,小人记得当日往国库搬放银箱时,曾看到箱子底部刻有统一的图案。
  这下,长宁公主有些慌了。
  怎么可能?她公主府的箱子,的确刻有自己的标志,可她记得,当时她吩咐底下人要用外面买的箱子装银子,怎么会有她公主府的标志呢?
  宋时玥命人将箱子翻了过来,抬进大殿的几口箱子底部,明明白白的刻着相同的宁字。
  景仁帝厉声喝道:长宁,你还有何话说?
  当然有,权贵之家,都会在箱子上做标识,熟悉我长宁的人都知道,我府上的标识刻在箱底,这是有人仿制的。
  长宁公主指向顾玉宸和宋时玥,是他们,是他们故意仿制,故意栽赃本宫。
  就在这时,户部的一位主事,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皇上,微臣这里还有一本记录册,原以为用不到,但现在看来,必须呈上了。
  景仁帝问:什么册子?
  这是微臣小小的癖好,在清点国库时,喜欢记录那些箱子的大小,外形,特征。原本只是为枯燥的清点差事多一些趣味,没想到,今日会派上用场。
  福公公接过册子,递给景仁帝。
  只看册子表面磨损的程度,就知道这不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
  内里的记录,虽然很有条理,但字迹潦草,一看就是随心所欲而成。
  景仁帝翻看完,将册子传了下去,让百官阅览。
  呀,这上面可清楚的写着,五月二十收入罚银百万两。
  这上面写明了装银子的箱子,用的是俪州松木。
  看这儿,这里写着箱底刻有长宁公主府的标识。
  在记录旁边,还画着长宁公主的标识,与现场箱子底部的宁字标识,完全一致。
  长宁公主听着百官的议论,气愤道:顾玉宸,你可真是费劲了心思算计本宫,竟然还派人假造图册。
  顾玉宸挑挑眉,长宁公主,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就敢污蔑本官,可有将大楚律法放在心中?
  哼!大楚律法?就许你栽赃本宫吗?
  长宁公主,你不妨也去看看这本册子,那上面的记录,可不是只有一年的。
  那位户部主事温和的点头,是啊,臣这爱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那册子上的记录,是十多年积累的。
  第627章 调查假银(8)
  这位户部主事,脸上染了一层红晕,说来惭愧,微臣在户部待了十多年,一直不曾升迁过,差事又枯燥乏味,便有了这个小小的癖好。
  没想到今天,他这个癖好会帮到户部。
  长宁公主依旧不肯承认,皇上,本宫怎么可能以假乱真,又怎么可能做了这件事,还留下证据呢?
  宋时玥点了点跪在地上的一位老者,刚才他一直垂着头,此时抬起头来,惊的长宁公主后退了两步。
  长宁公主,这位可是您公主府的管事,您总不能不认识吧?
  宋时玥放柔了语气,对那位老管事说道:你怎么对我说的,就怎么对皇上说,将你知道的如实说来。
  那位老管事看了眼长宁公主,害怕的垂下了眼,重重的磕了个头,这才说道:当日,公主要交百万两罚银,可是根本没有办法凑足,府里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便想到了另外的办法,只是装银子的箱子,一时之间也凑不够数,老奴便擅自动用了府库里的银箱。
  长宁公主怒极了,她算到了每一步,却没有想到,狗奴才会为了图省事,做了这个卖主的事。
  所有人都在想,长宁公主真是百密一疏啊!
  甚至有人同情长宁公主用人不当。
  宋时玥却是抓住了另外的一个字眼儿,你刚才说,无法凑足银两,想到了另外的办法,就是以假乱真吧!
  老管事身子抖了抖,匍匐在地面,无声的回答。
  宋时玥继续问道:能够随手就拿出这么多假银子,可见公主府之前就有准备,莫非长宁公主在俪州,就已经开始制造假银了?
  老管事的身子抖得更厉害了,长宁公主指着宋时玥痛骂,休的胡言乱语,你竟敢妄议指责本宫,定要治你个诽谤污蔑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