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作者:
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9 字数:4011
是误会,皇上醒了,你们都退下吧。
喜公公看了看床前站着的端王,和床上躺着的景仁帝,想到了什么,带着侍卫们退了出去。
福公公这才上前,绕过还在惊疑不定的端王,将景仁帝缓缓的扶了起来。
皇上,您看差了。刚才是端王爷想要探您的额头。
景仁帝早已清醒,当然明白,自己刚才看到的所谓刺客,是自己的五子。
福旺,朕怎么了?
皇上,您受了寒凉,发热了。
景仁帝看了看还没有回过神来的端王,问:德庆呢?
福公公用唇形无声的说道:同景王一起,去了冥狱。
看懂他说的是景王,景仁帝放下心来。
下一秒,想起了昨晚在长宁那里听到的,让人震惊的消息。
景仁帝面色紧张起来。
端王此时才慢慢的回过神来,扬起一副忠孝的神情,关心的问:父皇,您哪里不舒服?儿臣这就命太医前来。
景仁帝沉下脸,你为何会在这里?
儿臣是听闻父皇身体有恙,特来床前尽孝。
端王心里委屈急了,同样是儿子,他怎么就这么不受待见?
朕已无事,你回去吧。
景仁帝有心事,心里烦躁的很,不想看到不顺眼的人。
可是这话听到端王耳朵里,却是冷如寒冰,心如刀绞。
父皇,儿臣担心您的身体。
景仁帝不耐烦道:都说了,朕无事,是他们大惊小怪。
说着话,景仁帝掀开被子就要下床,以此证明他真的已经无事。
福公公连忙拦住,皇上,李太医特别交代,让您卧床休息。
皇上可不仅仅是受了风寒,还有心悸之症。
现在还不是下地活动的时候。
端王见状,父皇,儿臣走便是,您切莫激动。
压下心中的苦涩和怨恨,端王一脸恭孝的行礼告退。
直到他出了养心殿,景仁帝又瘫回床上。
福公公紧张的说道:皇上,奴才这就让太医进来,为您诊脉。
不必,朕没有事。
景仁帝闭了闭眼,缓了缓眩晕的感觉,有些气虚的说道:着人去将德庆和景王找回来。
他猜疑的那件事,绝不能让庆儿知道,免得污了他的耳。
福公公连连应是,正准备命小太监去寻德公公和景王,他们已经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刚走出去不久的端王。
第672章 不许再提
景王看到景仁帝已经醒来,快走几步上前。
一边伸手抚摸他的额头,一边问道:父皇醒来多久了?太医可有瞧过?
福公公连忙回道:皇上醒来不过片刻,还未来的及宣太医诊脉。
景仁帝拉住景王的手,朕已无事,不必宣召太医。
他用力抓了抓景王的胳膊,示意他将自己扶坐起来。
景王会意,动作轻柔的将景仁帝扶起,顺手在他的身后放了几个靠枕,让他靠着舒服些。
站在门口的端王看着他们父慈子孝的样子,心酸不已,心塞不已。
他刚才刚想触碰父皇的额头,他便警觉的苏醒,还将自己吓得不轻,可在景王面前,却是这样毫无防备,还慈眉善目。
同是儿子,父皇的心偏的这么明显,这么坦然。
景仁帝心急的想问景王,在冥狱可有问到什么,刚张开嘴,眼角余光瞥到了去而复返的端王,顿时脸色一变。
不是让你离开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端王心里那个堵啊,正要开口解释,景王已经替他说道:是儿臣将五弟叫回来的。
怎么?
景仁帝狐疑的看着景王,这才意识到他的神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父皇,长宁姑庶人,刚刚毒发不治,殁了。
什么?
景仁帝尽管已经从太医那里知道,长宁体内的隐毒爆发,命不久矣,却没想过会这么快。
端王一时之间还没想到庶人和长宁公主的关系,愣怔片刻后,才意识到庶人指的是长宁公主。
这才想到,长宁已经被废除了封号,贬为庶民。
只是,长宁庶人不是要等到秋后才问斩吗?怎么就突然殒命了?
还有二皇兄刚才说的,毒发?
怎么会中毒的?是谁给她下的毒?父皇吗?
端王脑子里疯狂的运转着,在看到景仁帝既震惊,又仿佛在意料之内的神情后,确信是父皇的旨意,景王下的手。
他会这样想,是因为多年受到皇宫黑暗手段的浸淫,这是皇权争斗的一种手段。
父皇这是不想让长宁姑姑尸首分离,赐了个全尸,可这样做岂不是难堵俪州百姓的悠悠众口?
刚想到这里,端王就听到景仁帝快速的发出了旨意。
对外宣布,长宁暴病而亡。
呵呵,果然是惯用的借口。
端王心里冷笑,就算是以仁善著称的景仁帝,也躲不过遮掩丑陋的手段。
景王说道:父皇,儿臣想将英卫三兄妹和长宁庶人葬在一处。
你看着办吧。
听到这里的端王,又惊讶了,英卫是指的房英卫吗?
他们兄妹不是因为身世不明的原因无处可去,被关进了天牢吗?
怎么,他们也不在了吗?
德公公不经意间看到他猜疑的神情,和一脸的不可置信,心知他误会了皇上。
德公公像是在喃喃自语的说道:可怜啊,生父是谁还没弄清,就被人灭口了,就连长宁庶人也莫名其妙的毒发而亡。
德公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您在说什么被灭口?什么毒法?
端王隐隐的听到了几个关键词,立刻凑到德公公跟前,认真的打听。
德公公看了看还在和景王交代事情的景仁帝,悄悄的回答了端王的问题。
端王这才知道,天牢里还出了事儿。
哎呀,英卫兄妹这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端王自行脑补,认为这是前朝余孽要灭长宁的口,将她的儿女们也杀掉了。
他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德公公眯了眯眼。
五弟。
景王将景仁帝又重新扶的躺下后,冲着端王说道:
姑姑虽已是庶人,但她毕竟是我们的长辈,不能葬入皇陵,也得不失体面的安葬。
端王立刻回道:二皇兄说的是,你需要五弟做什么,尽管吩咐。
端王表现的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心里却很是不满。
太子虽然昏迷了,但还没有被废,二皇兄那发号施令的口气,好像他是下一任储君。
端王心里很是不屑,还没有走到最后,谁是那个继位者还说不定呢。
景王不知道他心里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如今众兄弟之间,只有他和端王可以自由行事,而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只能将此事交给端王处理了。
五弟,姑姑和英卫兄妹的后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
好的。
端王很痛快的答应下来,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景王的意思是由他一人负责,而不是让他帮忙。
心里冷哼一声,好事轮不到他,这种晦气之事却找上了他。
五弟,五弟?
景王发现端王走神了,你在想什么?
没,没什么。
景王笑了笑,为兄还得去处理天牢的事,这件事情就拜托五弟了。
二皇兄放心,五弟一定办的妥妥当当!
德公公见状,对端王说道:端王爷,请随老奴来,老奴带你去棺材停放处。
端王勾起一抹牵强的笑容,有劳公公带路。
等到他们离开,景王也要去天牢时,景仁帝又再次叫住了景王。
父皇,您还有何吩咐?
庆儿,长宁可有跟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
景王奇怪的看着景仁帝的表情,试探道:只是长宁庶人临死之前好像出现了幻觉,看到了一个叫阿康的人。
景仁帝看着景王脸上已经做过处理的抓痕,叹了口气道:你脸上的伤是长宁抓的。
她误将我当成了那个叫阿康的人。
景王摸了摸还有些刺痛的脸,幸亏他有宋时玥给的好药,不然留了疤就不好了。
他自我调侃道:若不是姑姑已是弥留之际,儿臣恐怕
就算他身怀武功,但在没有防备之下,很容易被人袭击成功,尤其是一个心怀怨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