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作者:柠檬九      更新:2025-09-11 11:18      字数:3986
  
  “我和郭长安探讨过,觉得应该是跟农作物的种子一样,出现了退化,准备明年再做一年,看看数据的变化。”
  这还真是技术性很强的东西,需要有专人来做,一般人能把菌种培育出来就不错了,哪还能想到优中选优。
  把菌种培育这一块独立出来,林场只负责种植和采收,难度就要低很多,像去年的几个林场,多数完成得都很好。
  而且这姑娘是在他说了要调去县里,才交上来的计划书,瞿明理看看严雪,“你没想过把这个培育中心设在澄水?”
  “那您想过只在澄水推广木耳的人工栽培吗?”严雪笑着反问了句,一下子把瞿明理听乐了。
  瞿明理当然没想过只在澄水进行推广,这事就算他不做,早晚也会有别人来做,还不如他做了。
  而想推广到澄水以外的地方,就最少要设在县里。县里交通更加方便,而不是只在澄水,跟设在金川林场也没有太大区别。
  “你这个脑子,我都不知道你是更适合搞技术,还是更适合当领导。”瞿明理忍不住说了句。
  “您也可以弄个领导给我当当。“这话严雪可不是开玩笑,表情很认真,“瞿书记,我希望这个培育中心能纯粹点,能安心做技术。”
  金川林场的试点能做这么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郎书记信任她,宁场长不管她,两人都没胡乱插手,给了她最大的空间。
  瞿明理也知道,“我会尽量想办法帮你争取。”又道:“你下面那些人也争取让你带过去。”
  班底还是原来的班底,做起事来自然更容易上手,万一县里真想安排人进来,也更容易应对。
  毕竟瞿明理去了县里并不是一把手,这次培育中心跟县里也没隔着个金川林场,有郎书记在上面撑着。
  严雪点头表示理解,又和瞿明理就这个木耳菌种培育中心的细节进行了一些讨论,才告辞离开。
  后面瞿明理怎么去和县里说,都是瞿明理的事,相信他既然敢开这个口让严雪去县里,就肯定能做到。
  严雪回去,也马上要准备金川林场今年的菌种接种,还有另外六个林场的菌种发货。
  去年都已经学习过,今年倒是不用接待各林场前来学习的人了,一个个罐头瓶直接点好,走马车或者小火车运送出去。
  光看那数量,林场的人都忍不住咋舌,这又得是多少收益,他们金川可是把全澄水的林场都带起来了啊。
  现在他们走出去,一提自己是金川林场的,总有人要打听试点,打听严技术员,别提多有面子。
  唯一让众人有些没想到的是,菌种刚开始接种,刘局长竟然从镇上过来了,说是来视察工作。
  就还挺突然的,金川林场这个试点已经搞了两年了,他还是第一次来,还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严雪一看他那架势,就不像是来视察的,更不像来干活,倒把试点众人都慰问了一番,尤其是郭长安。
  就是根本没注意到郭长安的不便,伸的是右手,等郭长安抬起手才觉察出不对,有些尴尬。
  事后郭长安跟严雪说:“他跟我打听菌种栽培我会不会,我说不太会,又鼓励我好好干,多学点技术。”
  “他也找我了,”周文慧说,“旁敲侧击去年咱们到底分了多少钱,还说我就要转正了。”
  “他也跟你提转正的事儿了?”郎月娥有些意外,显然刚刚刘局长同样跟她提了。
  试点这两年没有转正名额,主要是林场也没有,但他们走的是自负盈亏,转不转正区别也不大。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试点办不下去了的话,正式职工局里会管分配工作,临时工不会,可试点这不是办得好好的吗?
  刘局长一下子许诺出去这么多,显然不太正常,众人都忍不住看向严雪,看得严雪笑了笑,“没事。”
  怕众人还不放心,又轻声补充,“我和瞿书记早就料到了,瞿书记也有安排。”
  这众人就把心揣回了肚子里,毕竟试点是严雪的心血,没人比她更不希望有人搞事。
  很快菌种接种完毕,到了月底,所有新接种的段木也都移到耳场进行排场,将耳场最后一片空地占满。
  接下来只要每年清掉种满三年彻底腐烂的耳木,再种上新的,试点就能始终保持最大的木耳产量。
  也就在这时,瞿明理的调令还没下来,另外两道先下来了,第一道就是调祁放去县机械厂。
  祁放在小修厂待不长,这所有金川林场的人都知道,可众人都以为他会调去镇机修厂,谁能料到会是县机械厂?
  这一步可迈得有些大,消息传出来,众人无不惊讶。而且看那调令的意思,还去了就是工程师。
  别看县机械厂的工程师有时候也会被叫一声师傅,像洪师傅,升工程师之前就被这么叫惯了。
  但县机械厂的师傅和镇机修厂的还是不一样的,镇机修厂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根本就不设有工程师一职。
  小祁师傅牛大了啊,都能当上工程师了……
  不不,以后不能叫小祁师傅,得叫祁工。
  林场众人可不管工程师是不是还分级别,他们能知道个工程师都不错了,而祁放能直接去县里当工程师,就是牛逼。
  只不过另一份调令就让人心里不安了,县里竟然要成立一个专门培育木耳菌种的培育中心,把严技术员调过去。
  他们金川林场可离不开严技术员,严技术员要是走了,试点怎么办?那么多人的饭碗怎么办?
  当天就有员工在门口左绕一圈,右绕一圈,就等严雪来上班,问她一句能不能别走。
  也有找郎月娥的,找郭长安的,找周文慧的,甚至还有人去郎书记媳妇那说,让郎书记一定要把人留下。
  消息传出来,甚至连郎月娥和郭长安几个脸色都有些凝重,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严雪也知道,直接就召集几人开了个会,“瞿书记的意思是我可以把原班人马带走,你们有谁愿意跟我到县里去?”
  这众人倒有些意外了,周文慧更是直接问:“我和月娥姐也可以带过去吗?”
  严雪和郭长安都是正式职工,周文慧和郎月娥却不是,没想到严雪竟然点了点头,“都可以。”
  不过她也把话说在了前面,“县里另安排了人管培育中心,我在那边只是个二把手,许多事情恐怕没有在这边便利。”
  做这个培育中心也是要投钱的,严雪在县里只是个初来乍到的小年轻,县里当然不可能完全把培育中心交给她负责。
  郭长安之前没说话,听严雪这么说,倒是直接开口了,“我跟你去。”话语很笃定。
  郎月娥看看郭长安,却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严雪:“你大概什么时候走?”
  “应该没那么急。”严雪说,“今年主要是选址,把培育中心建起来,以便明年投入使用。”
  “那也等不到这边木耳收完就得走了,”郎月娥沉吟,“也就是说这边最少还得留一个人,看着试点。”
  他们四个是核心成员,要是一下子都走了,试点这边谁来负责?临时交给谁都不可能放心。
  严雪点点头,“是得留人在这边,最少要带出个可靠的负责人,接手试点,才能全都调过去。”
  “那要不我留下吧?”周文慧犹豫了下,还是说,“我结婚了,月娥姐没有,去哪儿都方便。”
  这的确是个要考虑的问题,但严雪分明看到,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神垂下去了。
  这姑娘这两年其实挺努力的,工作认真,记账严谨,平时干起其他活来也毫不含糊,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刘家人待她本就不错,见她有能力,不错之外还更多了尊重,让她愈发有自信了。
  所以听说能调去县里,她那瞬间的眼睛是亮的,可出于种种考量,现在又暗了下去。
  “你还是回去跟卫国商量商量吧。”严雪放轻声音说,“这边只是暂时留人,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都能去继续帮我。”
  有想法总要争取一下试试,万一成了呢?总不能连试都不试就这么放弃了吧?
  说完她又看向其他人,“大家都回去考虑考虑,这事还有时间,我走之前给我准信就行。人工种植木耳这件事,县里是准备继续推广的,咱们这个试点迟早会跟不上需求。”
  金川林场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只能用来早期起步,一旦推广到澄水以外的地方,早期的种种方便就会全变成不方便。
  严雪给出了大家足够的考虑时间,倒是有一个人,她最希望能够带走,也希望对方能愿意跟她走。
  会议一结束,她就带上纸和笔,去后院耳场找了正尽职尽责给耳木洒水的高带娣。
  几个核心成员全看个人意愿,许万昌行动不便,家里还有孩子,更愿意留在熟悉的试点工作,严雪只不放心高带娣。
  不是她压着,这姑娘早让家里人吃了,等他们走了,谁知道新上任的负责人能不能压得住,又愿不愿意帮这姑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