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
范江江 更新:2025-09-11 11:23 字数:3811
“小马叔叔,破案的时候你把我当成算命的小白就好啦。”逗逗老祖双标的很,昨天还给她爸起外号警队白老七,轮到她自己被质疑,主动冠上大仙称号。
“我给你们推荐个地方。”在服务台忙碌的老店员突然回身,“去大帅府找找。”
陆可乐眼睛像小鸟一样明亮,惊奇道:“你是音像店的少林寺扫地僧吗?”
他发现了一个不世出的高人。
下午三点这会儿音像店正是上客的时候,服务台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要应付顾客的咨询,还要给租录影带的人做登记,这老头竟能一心三用,听他们讨论案子。
扫地僧的话得信,他在谭城档案界的朋友不少,忙中不乱,还见缝插针给老朋友打了个电话,让他行个方便。
警队迷你顾问没有工作证,左膀右臂都去煤都了,全市公安都在抓连环杀人犯,没人有时间陪她去大帅府查档案。不去也好,迷你顾问就爱给人制造惊喜,看大家瞠目结舌吞鸡蛋的表情。
有再一再二再三,绝对不会有再四。老祖对自己的第四个怀疑对象十分确定,只不过还需要一些佐证。
大奔呜呜跑,下午四点来到了位于城东的大帅府。
大帅府占地广阔,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也有欧式建筑大青楼。落日余晖给这座巨大的院落蒙上一层神秘的幽光,大青楼窗玻璃上金色的光影疏忽闪烁,弹指间一个世纪一晃而过。
这里是近代史上许多大事件的策源地,别称省近代历史博物馆,7年前正式对外开放。
档案馆在东院,报上姓名,店员爷爷的老朋友接待了他们仨。这位爷爷也爱好戴圆眼镜,习惯把眼镜划到鼻梁上。不是眼镜瞳距没校准好,老花眼戴眼镜就是这么个戴法。
“我们所有的相片资料都在这里。”老档案员带三人去了照片陈列室,并告诉他们馆藏的分类方法,重要相片上墙,有研究价值的照片分门别类地收藏在相册里,不那么重要的装在档案盒里,放在架子上。
怕手上的油脂损害相片,老档案管理员给三人一人分了一双手套。
逗逗老祖一见白手套就头疼,还问人老头,“爷爷,这是你摸奖券中的纪念奖吗?”
看老头肉痛的表情,聪明的老祖一下就猜出来了,手套不是中奖得的,但老头也去摸过奖,跟她一样手臭,最多中对套袖子。
她不急着翻相片,缠上中奖运不好的老头,“爷爷,三年前12月1号发生的事情你还记得吗?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搞档案的记性都好,老头当然记得,快下班了,反正也没啥事,就当给孩子们讲古吧。
老朋友没细说,他也不知道这一大两小来这到底要查什么。豆苗一样的小家伙出来办正事,还怪稀奇的。
老头不光讲,还把照片串联起来,从人物背景讲起,甚至涉事的当事人前些年博物馆搞活动时,他还见过。
这趟真不白来,老祖不但看了老照片,听了专业讲解。
博物馆开放之前,向社会征集有价值的文物和文件资料,收到了不少照片,近几年活动的照片也装了好几个档案盒,她从中发现了想要找的人。
想要借走照片,需要馆长同意。按理说馆长不会同意,虽然这些照片也不是那么重要。
也有不按理的时候,馆长一看花苞头小姑娘立即兴致盎然地问道:“你是不是老吴说的那个鼻子比小狗好使,能闻出文物赝品味道的小神童?”
他一提文物,神童就对上了号了,老吴是那个丢了宋徽宗真迹的倒霉老吴,小孩欢快承认,“嗯呐,原来我都这么出名啦。”
“博物馆是一家吗。”馆长笑着在脑袋上比了一对二,“我一看你的角就知道是神童。”
“你眼光真不错。”老祖对这个馆长的印象十分好,这是第一个把她的角说对的人。
有来有回,她也夸了一句,“我爸爸说秃顶的人叫地中海,你的地中海比老吴的大,你肯定比他聪明,因为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馆长哭笑不得,我谢谢你哈。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小家伙不让他在借阅档案的登记簿上代她签字,非要自己签。
“这是我的专属签名,独一无二的哦。”
“……”
确实独一无二。
从大帅府出来天已经黑了。
老祖用小马的大哥大打给咯咯哒叔叔,得知大家还在煤都,再待一个小时才能往回走,晚上八点要开案情沟通会。
又饿了,该吃晚饭了。
大帅府旁有家东北老菜馆,小马给孩子们点了黄豆炒猪皮,家烧鲤鱼,锅包肉,红糖饼。
边给小祖宗们挑鱼刺,边说出自己的怀疑,“照片倒是能看出点东西,就算你说得对,他躲在暗处,该怎么把他找出来?我觉得会很困难。”
这也是老祖没有急于告诉爸爸的原因,希望他们在煤都多找一些线索,方便她接下来找人。
老祖其实还有一个担忧,她觉得将会是找人最大的阻力。
不管了,先吃饭。“家烧鲤鱼好好吃啊。”小孩吃高兴了。
大厨用的是干烧的做法,炖鱼时还放了糖,烧干的汤汁留下一层焦糖,有糖的存在,河鱼的土腥味荡然无存。鱼肉里还放了五花肉,猪肉的醇香和鱼的鲜香中和,让美味更上一层楼。这是老祖吃过的最好吃的家烧鱼。
陆可乐遇到好吃的总会干同一件事,拿起大哥大,“爸爸,大帅府旁边的满堂红老菜馆做的家烧鲤鱼很有水平,你让厨师来学习一下。”
严格的少东家要让他家厨师不断精进厨艺,学遍谭城所有名菜。
少东家还有一个想法,“我让我爸爸办个章鱼研讨会怎么样?把连环杀人犯吸引过来。”
逗逗老祖看他像看大傻子,“音像店租章鱼录像带的人三年时间都没有超过十个,你办章鱼研讨会不就像馆长头上的虱子吗?”
研讨会有政府办的,有大学办的,谁见过澡堂子办研讨会,讨论的还是章鱼……
老祖大眼一转就猜出陆可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你是不是也想养章鱼啦?”
小分头嘿嘿笑,“等天暖和再让我爸爸给我弄。”
“你的章鱼会被鹿茸吃掉的。”
“不会,鹿茸乖着呢。”
小孩破案没有压力,吃着美味,交流小狗是不是把章鱼当成了假想敌的幼稚问题。
大人们就没那么好命,提前回到谭城的孙局长桌上的电话一直没断过,快要退休的老头被大领导们轮流骂,要不是得跟连环杀人犯死磕,他现在就想办退休手续。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
连环杀人犯要是那么好抓,他还能连环犯上案吗?只配叫杀人犯!
大刘这根陈年老爆竹真要爆了,那三个姑娘身上只有轻微的反抗伤,跟手腕处的束缚伤混合在一起,很难发现。
这能证明什么?证明杀手十分强壮?光拽手就把人控制了?
想要检查个胃液都办不到,因为他妈的凶手把三个受害人的胃全部摘除了。
办公室这边唯一的收获是,三个姑娘的身份确定了,她们都是煤都人,在一家私人服装厂上班,都来自煤都东边的山沟沟。
上周厂里放春节假,家里那边可能没沟通好,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家,直到两天前才有一个家属打电话给服装厂老板,问怎么还不放假。
那家老板才反应过来出事了,剩下两家一直没打电话,也不知道联系方式,老板只以为丢了一个姑娘,公安这边也当成普通失踪案在查。治安不好,他们以为姑娘在回老家途中被拐卖了。
哎,三个姑娘再也回不了家了。
上周正好是水库捕鱼的日子,连环杀人犯真是一点没耽误,参加了仪式,观察了水库地形,回城还顺道拐了三个姑娘。
刘之杰怀疑她们是在路边等车时,被杀人犯用捎她们一程的借口骗上车的。
煤都公安紧急去服装厂附近调查,寻找目击证人,目前没有收获。
希望在重案大队这边,跟县政府死磕的戴豫等人拿着加急洗出来的照片,开始拉网式的询问当天在仪式现场的人,要让照片里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清清楚楚。
问题是经过多方确认,当天负责摄影的只有两个人,
重点拍了老萨满的祝祷仪式,还有起鱼网的场景。
围观捕鱼的人,戴豫统计过,出现在照片里的不超过一百人。
有些因为没对上焦,还十分模糊。
梁守诚和方魏还在水库周边的村里活动,东北农闲时间长,没事干的村民习惯东家长西家短唠闲嗑,唠嗑能加深印象,他们两人让村民使劲想,有没有在水库冰面上遇到脸生的,长挺好,气质也挺好的人。
没收获。
到点了,该回去开会了。明天接着死磕。
晚上忙得都没顾上吃饭,饿着肚子回谭城,等回局里再对付一口。